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

2022-06-15 02:34常雪赵乐妍王丽娜刘岩张炜
河北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总分条目弹性

常雪 赵乐妍 王丽娜 刘岩 张炜

老年人群因身体机能退化,社会适应能力明显减弱,而衰弱是个体生理功能减弱、机体多系统功能失调所引起的综合征,严重影响老年人群生理、心理健康状况[1]。自我感受负担主要因患者在情感、经济上对照护者存在依赖,担忧自身成为家庭负担而产生的一种负性心理感受[2]。因老年衰弱患者生活能力降低,对外界照护的需求较大,而患者在接受照护的同时,也担忧自身会加重家庭、社会的负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不利于康复[3]。因此,明确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并找出与之相关的因素进行针对性干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心理弹性是一种在压力、挫折情景下,个体对抗逆境的能力[4]。解文君等[5]研究中指出,提高患者心理弹性,能够引导患者以积极应对的方式面对困境,从而提高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结合上述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对应对方式的关系,推测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存在一定关系。鉴于此,本研究探讨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经北京友谊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的102例老年衰弱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及家属知情本项研究,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102例患者中男61例,女41例;年龄61~79岁,平均年龄(70.18±5.87)岁;婚姻状况:已婚72例,未婚/丧偶/离异30例。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Fried等[6]提出的衰弱表型任意3项及以上标准:萎缩(无意识的体质量减轻)、迟缓(行动速度迟缓)、虚弱(握力降低)、身体活动能力降低、耐力经历减弱等;②年龄≥60岁;③神志清醒、思维正常;④采用康复锻炼、营养干预等方案进行治疗。(2)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躯体疾病,如恶性肿瘤;②合并其他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者;③认知、沟通障碍;④中途退出或脱落者。

1.3 方法

1.3.1 自我感受负担评估方法:于治疗2周后采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elf-perceived burden scale,SPBS)[7]评估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包含精神负担(8项条目,总分8~40分)、经济负担(8项条目,总分8~40分)、照护负担(18项条目,总分18~90分)等3个维度,共34项条目,各条目采用1~5分5级评分法,总分34~170分,分值越高,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越严重。量表Cronbach’s α=0.961,重测信度为r=0.818。

1.3.2 心理弹性评估方法:治疗2周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简表(resilience scale-14,RS-14)[8]评估患者心理弹性,量表包含个人能力(10项条目,总分10~70分)、积极认知(4项条目,总分4~28分)等2个维度,共14项条目,各条目采用1~7分7级评分法,总分14~98分,分值越高,患者心理弹性越好。量表Cronbach’s α=0.928,重测信度为r=0.890。

1.3.3 基线资料收集: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收集全部患者资料,包括年龄(<75岁,≥75岁)、性别(男、女)、婚姻状况(已婚、未婚/丧偶/离异)、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高中或中专、大专及以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采用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9]评估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共10项条目,总分100分,其中≤40分为重度生活自理功能障碍;41~60分为中度生活自理功能障碍;>60分为轻度生活自理功能障碍。量表Cronbach’s =0.916,重测信度为r=0.903]等。

1.4 质量控制 本次研究量表发放前,向患者说明研究目的、内容,由工作人员统一发放,确保患者在独立状态下完成问卷,30 min内填写完毕,统一回收,核对填写格式,剔除无效问卷(规律性答案或同一答案),纳入有效问卷。本次研究共发放102份问卷,回收102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情况 102例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一般,SPBS评分平均得分(108.36±16.31)分。

2.2 不同资料特征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情况比较 BI>60分的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低于BI≤60分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同资料特征的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不同资料特征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情况比较 分,

2.3 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RS-14评分)情况 102例老年衰弱患者RS-14评分中,个人能力维度评分(42.48±8.40)分,积极认知维度评分(16.59±4.12)分。

2.4 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对自我感受负担影响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将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作为因变量,将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RS-14评分)作为自变量,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到方程:Y=145.953-0.369X1-1.321X2,其中回归模型F值为10.589,R2为0.176,调整后R2为0.160;结果显示,个人能力评分低、积极认知评分低可能是导致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

表2 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对自我感受负担影响的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3 讨论

受遗传、生长发育、心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影响,老年人群极易发生全身性改变,无法维持体内恒定能力,引起衰弱。老年衰弱患者受病情进展影响,自我照护能力较差,且无法行使部分责任,社会、家庭角色发生变化,导致患者逐渐依赖照护者[10]。张蒙等[11]研究中指出,老年常见慢性病患者普遍伴有轻中度自我感受负担水平。而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患者,其心理负担较重,间接加重身体负担,影响身体康复。本研究中102例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平均得分为(108.36±16.31)分,可见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一般。因此,分析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相关因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尤为重要。

自我感受负担主要指个体因对疾病照护的需求而影响到他人产生的移情作用,进而产生内疚、负担感[12]。杨冬菊等[13]研究中指出,改变患者应对方式,能够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有利于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由此可见,改变老年衰弱患者应对方式对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心理弹性是个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心理、行为反应状态[14]。王立丽[15]研究中指出,增强肺癌化疗患者的心理弹性,有利于帮助患者改变应对方式,提升其生存质量。由此可见,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可促使患者改变对疾病的应对方式。因此,初步推测改善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可能对降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具有积极意义。本研究经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个人能力评分低、积极认知评分低可能是导致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的影响因素(P<0.05)。分析原因在于,老年衰弱患者因生理、心理健康状况不佳,导致其自我照护能力不足,对外界的照护需求较高,需要照护者付出更多精力,不仅会加重照护者的照护难度,患者也因此产生自责、内疚等负性情绪,导致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较重[16,17]。

已有的研究指出,心理弹性较好的患者能够主动调节自身心理状况,改变其应对疾病方式,积极面对疾病、康复,学习疾病相关知识,以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树立早期康复信心[18]。改善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使患者积极应对疾病,进而提高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减轻家庭、社会负担,进而降低自我感受负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促进患者康复[19]。另一方面,老年衰弱患者为了控制病情,需长期服用药物,身体负担较重,可间接影响心理状况[20]。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有利于提升其治疗积极性,主动寻求其他方法配合治疗,缩短康复时间,减轻身体负担,进而降低自我感受负担[21]。

结合上述心理弹性对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的影响,不难得出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有利于降低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水平。因此,建议临床全面评估老年衰弱患者心理状况,详细了解患者心理弹性水平,针对心理弹性水平较低者,可通过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如健康宣教、针对性心理干预、正念冥想等方式。其中健康宣教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纠正患者错误认知,拓宽患者获取疾病信息的渠道;针对性心理干预可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促使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利于树立康复信心;而正念冥想可帮助患者反思自身,深思事件对自身的利弊,可帮助患者寻找生活方向,正确应对疾病,正视自身,从而减轻自身感受负担。

此外,本研究还通过对比患者基线资料发现,BI>60分的老年衰弱患者SPBS评分低于BI≤60分的患者,可见老年衰弱患者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存在一定关系。分析原因在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的患者,其在生活中有一定自理能力,对照护者的依赖较小,能够减少照护者负担,可能有利于减轻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但本研究并未分析BI对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未来仍需进一步探索。

综上所述,老年衰弱患者心理弹性可影响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建议临床可采取对应措施,改善患者心理弹性,以降低老年衰弱患者自我感受负担。

猜你喜欢
总分条目弹性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
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题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不服不行的搜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