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及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

2022-06-15 02:35唐菲张利敏赵梅
河北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研究组

唐菲 张利敏 赵梅

消化内镜治疗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治疗技术,主要治疗对象为胃肠疾病患者,消化内镜的使用对提升消化内科疾病治疗效果价值较高,但消化内镜属于侵入性操作,会造成患者一定的不适感,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造成的风险也开始增加[1]。以往消化内镜治疗期间所采取的护理措施,所取得效果并不理想,无法对治疗效果进行控制,且对于患者心理情绪的关注度也较低,这也造成了消化内科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较低[2]。全面综合性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为患者提供全面护理服务,加强护理服务综合性、科学性,包括患者心理、生理双方面健康,确保护理质量的同时,加强消化内科的护理服务满意度[3]。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治疗患者心理应激及护理安全事件的影响进行调查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8月在我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的58例患者,以患者入院顺序为分组标准;对照组29例患者,其中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52.26±2.11)岁。研究组29例,其中男16例,女13例;平均年龄(48.57±1.89)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均需要在研究前接受面谈,并签署研究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18岁;②患者均为本院接受消化内镜治疗;③患者均为住院治疗;④患者具有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⑤患者没有处于深度昏迷状态[4]。

1.2.2 排除标准:①患者年龄>70岁;②患者存在严重脏器功能衰竭;③患者存在严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④患者存在精神疾病病史[5];⑤患者处于深度昏迷状态;⑥患者无法全程参与研究;⑦患者同时参与其他同类型研究。

1.3 研究方法

1.3.1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基础护理:对患者基础资料进行记录,评估患者病情变化,说明消化内镜治疗流程,解答患者疑问,检查结束后引导患者返回病房。

1.3.2 研究组:患者接受全面综合性护理:①健康指导: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尽心沟通,对患者说明接受消化内镜的原因、方式以及注意事项等,并与患者明确接受检查的时间,帮助患者做检查前的准备,同时介绍过程中观察患者情绪变化;②心理干预:在患者接受消化内镜治疗前,首先需要核对患者姓名等资料,并再次介绍检查流程,在介绍过程中观察患者反应,评估对患者造成刺激的原因,找到原因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同时随时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提前说明消化内镜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帮助患者提前做好心理准备,同时对患者检查后可能出现不良事件的几率进行评估;对患者家属也需要进行心理评估,提前做好家属心理铺垫,避免后续出现纠纷;③检查准备:接受检查当天,对患者胃肠道进行评估,并在检查治疗前进行最后一次的心理辅导,帮助患者平稳心态,做好检查准备,对患者进行静脉通路建立,并将患者送至消化内镜检查中心,做好交接手续;④饮食指导:在检查结束后,协助患者回到病房,并对患者检查后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进行评估,做好不良事件预防措施;对患者饮食情况进行指导;⑤延续指导:检查结束后,指导患者在床边尝试身体指导,并逐渐增加锻炼量,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对患者情况进行观测,对患者信息进行全面记录,随时对护理计划进行调整,针对患者出现的问题随时与医师沟通,并立即给予干预;患者出院后,需要为患者建立消化内镜检查记录,并定期对患者随访,了解患者的身体变化,解答患者疑问的同时给予药物使用指导。

1.4 研究指标 (1)心理应激反应:使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6]、抑郁量表[7]评估患者干预前后心理情绪,量表满分分别为56分、98分,分数与患者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呈正比;(2)护理满意度评分:使用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调查患者干预前后的满意度,量表中共包括5个调查维度,单项评分20分,满分100分,分数与患者满意度呈正比[8];(3)对患者出现护理不良事件的概率进行记录。

2 结果

2.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应激评分、HAMA、HAM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干预前2组患者心理应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干预前后心理应激评分比较 n=29,分,

2.2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药物类、坠床/跌倒、器械操作失误)发生率(3.45%)低于对照组(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情况调查比较 n=29,例(%)

2.3 2组患者干预前后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2组患者干预前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情况调查表 n=20,分,

3 讨论

消化内镜检查是目前消化内科患者治疗的基础检查之一,其属于微创操作的一种,可以对患者胃肠情况进行掌握,但消化内镜属于侵入性操作的一种,会对患者消化道产生刺激,检查后不仅增加患者不适感,同时也会对患者心理产生刺激,这对于后续的治疗和护理均是一项难题[9]。且调查中发现,部分患者因抗拒消化内镜检查造成的不适感而拒绝接受消化内镜检查,严重影响患者治疗,需要临床采取适应措施,改善上述现象,但常规护理措施关注点较为单一,缺乏对患者心理情绪的辅导,因此也无法缓解患者因消化内镜所产生的心理应激反应,需要寻找新型且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消化内镜治疗患者进行干预[10]。

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的重点是为患者提供全面性、综合性护理,其强调对患者生理,心理双方面的护理干预[11]。消化内镜所造成的患者心理刺激,会使得患者抗拒接受消化内镜检查,也降低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因此在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中,在接触患者后第一时间观测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并借助健康指导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在逐渐加强护患之间信任度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对患者介绍消化内镜的检查方式、以及意义,借此减少患者的内心忧虑,同时帮助患者做好面对不适反应的心理准备,最终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抑郁情绪[12,13]。此次研究之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心理应激评分结果,相对比于对照组患者的评分结果要明显较优(P<0.05);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情绪辅导之后,对患者家属的心理情绪也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避免患者家属因患者出现的不适产生不满,降低出现护患纠纷的可能性,这一基础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也随之提升[14];干预后对比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明显较优(P<0.05);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对以往传统的护理模式进行了完善,加强了检查前的健康指导和心理辅导,同时完善了患者检查过程中的交接环节,确保患者接受检查过程中各个环节均由专人负责,并增加管理力度,减少出现不良事件出现的可能性[15]。研究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为5%,相对比于不良事件发生率30%的对照组患者而言明显较低(P<0.05)。

综上所述,消化内镜治疗患者以全面综合性护理模式为护理方案,对于患者心理应激反应的缓解效果明显,同时可增强患者护理安全性,对于患者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升效果明显。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研究组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