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在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中的应用

2022-06-15 02:35林丽黎佩蓉高运英文海收苏洪娜
河北医药 2022年11期
关键词:优良率复发率支气管

林丽 黎佩蓉 高运英 文海收 苏洪娜

支气管哮喘在临床中又被称为“哮喘”,与环境污染、变应原、遗传等有极为密切的联系,具体表现为气促、喘息、咳嗽等,对患者生活、工作等均造成了严重不良影响[1,2]。支气管哮喘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但以青少年最为多见,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疾病对机体健康影响较大[3]。支气管哮喘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持续哮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有学者认为,支气管哮喘患者加强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大机体通气量,排出肺泡残气量,改善肺功能,降低疾病复发率[4]。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通过评估患者运动能力,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保证运动量更满足机体需求,促进患者机体功能恢复。本文选定本院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分组予以不同护理,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定海南省东方市人民医院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90例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已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13~17岁,平均年龄(15.62±1.07)岁;病程2~6年,平均(4.52±0.67)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3例,中度17例,重度15例。参照组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龄14~17岁,平均年龄(15.65±1.01)岁;病程3~6年,平均(4.55±0.62)年;病情严重程度:轻度14例,中度16例,重度15例。2组性别比、疾病严重程度、年龄、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纳入标准:①均满足《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5]中对“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②年龄13~17岁;③病历资料完整、齐全;④意识清醒、对答切题;⑤呼气流量峰值(PEF)≥预测值80%;⑥均知情,已同意。(2)排除标准:①合并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②中途从此项研究退出者;③合并心血管疾病者;④合并遗传、先天性疾病者;⑤合并帕金森、痴呆者;⑥哮喘急性发作者;⑦合并肺部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者;⑧合并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护士遵医嘱予以β受体激动剂、糖皮质激素等对症治疗,病房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流通,予以低流面罩吸氧,氧流量控制在1~3 L/min,吸氧浓度控制在<40%。

1.3.2 观察组在参照组基础上采纳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以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患者运动强度,予以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①轻度哮喘:以高强度运动为主。有氧运动:以慢跑、散步、游泳等为主,必须有家属监督、记录,训练之前检测PEF,确保PEF≥80%,方可参加训练,运动前10 min予以沙丁胺醇气雾剂,每次1喷,期间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锻炼。每周3~5次,每次20~30 min。无氧运动:以扩胸运动、阻力带训练、蹬自行车、爬楼梯等为主,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完成。每周3~5次,每次20~30 min。呼吸操:告知患者保持“立正”姿势,向上、向外展开两臂,吸气并将两手臂向胸前交叉、收拢,呼吸的同时收紧腹部,前倾身体同时下蹲。1次/d,每次5~10 min。②中度哮喘:以中强度运动为主。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腹部轻收,并吸气,闭口经鼻吸气,而后经口呼气,缓慢呼气的同时注意将胸廓、肩膀、腹部自然放松,分为卧、立、坐三种姿势。3次/d,每次3~5 min。③重度哮喘:以低强度运动为主。指导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以利于呼吸,缓解期可下床活动,改善全身血液循环,增强抵抗力,活动期间如果出现任何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予以对症处理。

1.4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 2组护理效果均在护理4周后评价,观察指标:(1)哮喘控制优良率:以哮喘控制测试表(ACT)评价,总分25分,优25分,良20~24分,差<19分,量表Cronbach’s α是0.833,信效度良好,优良率=(优+良)/45×100.00%[6]。(2)肺功能指标:以肺功能测定仪(型号:PIKO-1;生产企业:上海益联科教设备有限公司)检测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FVC(用力肺活量)、PEF。(3)哮喘生活质量问卷简略版本(miniAQLQ)评分:包括15个问题,以1~7级评分法评定,量表分值15~105分,生活质量、分值呈正相关性[7]。量表Cronbach’s α是0.827,信效度良好。(4)6个月内复发率:随访6个月,统计哮喘复发率。

2 结果

2.1 哮喘控制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哮喘控制优良率(95.56%)高于参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哮喘控制优良率比较 n=45,例(%)

2.2 肺功能指标比较 护理前FEV1、FVC、PEF 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PEF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肺功能指标比较

2.3 miniAQLQ评分比较 护理前miniAQLQ评分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miniAQLQ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miniAQLQ评分比较 n=45,分,

2.4 6个月内复发率比较 观察组6个月内复发率(2.22%)低于参照组(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6月内复发率比较 n=45,例(%)

3 讨论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的发生率明显增高[8]。支气管哮喘具有病程长、易反复发作、治愈难度大等特点,长期病情控制不稳定会导致肺部出现不可逆损伤[9]。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出现气道结构改变以及不可逆气道重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生风险,极大的降低了患者运动能力、呼吸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均带来了沉重负担[10,11]。欧洲呼吸学会(ERS)在2013年提出:肺康复包括行为干预、运动锻炼等,旨在于改善患者肺功能、心理状态等,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12]。运动虽然会诱发哮喘,但合理、科学的运动锻炼,可控制、预防哮喘发作[13]。

临床常规护理以吸氧、环境、用药等为主,虽然控制了患者病情,但存在盲目性,较为固化,对患者肺功能改善并不理想,现已不能满足临床需求[14]。本研究显示:观察组哮喘控制优良率(95.56%)高于参照组(73.33%),观察组护理后FEV1、FVC、PEF均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有助于控制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病情,改善肺功能。分析如下: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以运动负荷试验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及病情,充分考虑到了个体差异性,以此为基础,制定针对性的分级运动干预干预,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康复可提高机体运动耐力,避免不合理运动对患者呼吸系统等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有助于改善患者机体氧供、气流,提高肺顺应性以及肺通气,缓解胸闷、咳痰、气喘、咳嗽等症状,促进肺功能恢复。另外,科学、合理、规律的运动锻炼可抵抗免疫球蛋白E,降低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痰液嗜酸性粒细胞水平,发挥恢复气道重塑,增强抗炎作用。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miniAQLQ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表明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可进一步提升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分析如下: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可增加腹肌、膈肌等全身肌肉活动度,加快机体血液循环,缓解气道痉挛,促进肺泡残气量排出,提高机体通气量,改善、提升肺功能,降低夜间、凌晨哮喘发作次数,防止疾病进展、加重,减轻疾病对患者生活、工作的影响,故该护理模式极大的提升了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表明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可降低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疾病复发率。

综上所述,支气管哮喘青少年患者采纳运动负荷评估导引式分级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优良率复发率支气管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超声支气管镜引导下的经支气管针吸活检术在肺和纵隔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