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创新研究——以A市三所高校为例

2022-06-15 06:39林建华
高校后勤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学生公寓公寓园区

林建华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创新研究——以A市三所高校为例

林建华

[厦门大学学生工作部(处)]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需要不断改革。本文通过对A市三所高校的实地调研,发现三所高校的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可归纳为社会化、内部化和半社会化三种模式,每种模式各具特色,共同点是职责分工明确、牵头部门主导、管理体制机制完善、物业服务管理规范、行为教育有力、党建工作扎实、文化氛围浓厚,这些都为可当前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改革创新提供借鉴思路。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

一、研究背景与缘起

随着高校改革的深入和学生群体结构的不断变化,学生公寓承担的功能不断扩展,学生生活多样、多元、多变的特征日益显著,学生公寓的服务需求也不断增多,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公寓管理中存在着两个悖论:学生公寓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多,学生越来越反感;学生权利意识越来越强,责任感越来越低。这一方面暴露了高校学生公寓在部门职责、部门间关系、管理服务、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问题,另一方面也表明高校公寓的“父爱式治理”“单向度治理”“管控式治理”越来越难以为继。高校学生公寓管理需要改革创新。

为进一步创新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提升公寓管理水平,把学生公寓打造成进行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思想引导、品德养成和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本研究通过访谈法和观察法,对A市三所高校开展了学生公寓管理的实地调研。调研内容有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及运行机制、后勤管理服务标准化及考核评价方式、学生公寓管理队伍及工作机制、公寓特色管理措施等。

二、A市三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模式分析

(一)Z大学:社会化管理模式

1.Z大学与Y公司的合作模式

Z大学学生公寓招标引进社会企业管理。Z大学后勤处代表学校作为大甲方,与中标的Y企业签订合同。根据合同内容,后勤处、学工部、保卫处为甲方,Y企业为乙方。学工部根据合同规定的学生教育管理内容,对乙方行使监督权,具有财务上的管理权和否决权。保卫处根据合同规定的公寓安全管理的内容,行使监督权。在财务划拨方面,学校后勤处按建筑面积支付Y企业物业管理费用,专项工作,比如宿舍搬迁,可追加专项经费。学工部也会给Y企业经费,主要用于宿舍文化建设。保卫处在消防设施的更换方面给予企业经费。具体合作模式如图1所示。

图 1 Z大学与Y企业合作模式示意图

2.Z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体制

Y企业成立学生宿舍管理服务中心(简称宿管中心),代表Z大学全面负责学生宿舍管理、住宿资源调配、物业管理、宿舍文化建设和行为养成,提出违纪事件处理的建议等。

由于Z大学有不同校区,宿管中心在各校区设立学生宿舍管理办公室(校区宿管办)进行项目化运作,对校区宿管办主任设立年度绩效目标。校区宿管办主任为项目主任,统筹校区学生公寓管理的所有事宜,接受学生、学工部的监督。校区宿管办主任下设楼长、保洁员、值班员。楼长下设学生助管员、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楼委会、寝室长等学生管理队伍。具体管理体制如图2所示。

图 2 Z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示意图

学生助管员、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成员享受勤工助学工资,受楼长指导管理。公寓学生管理委员会主要开展诸如寝室文化节等文化活动,负责对外宣传,比如微信公众号推送等。公寓内成立校园安全学生服务队,由保卫处与宿管办共同管理,负责消防、安防、违章电器等安全巡查。除了学生管理队伍,Z大学还要求年轻辅导员住在本科园区宿舍,与楼长通力合作,共同管好学生宿舍。

3.特色管理措施

(1)查房制度:楼管阿姨定期或不定期进入学生宿舍查房。

(2)24小时走廊无垃圾制度。

(3)超额电器申请协商审批制。在宿舍内安装和使用额定功率大于200瓦的电器,学生须提出申请,由校区宿管办同意后方可使用。

(4)公寓园区表现纳入评奖推优体系。校区宿管办根据学生宿舍综合纪实考评管理规定,每个星期进寝室查卫生、安全情况,检查结果折算成相应分值计入学生个人综合素质评价成绩。评出最好与最差宿舍,学期末给予最好宿舍物质奖励。对不合格寝室,要求立即整改。学生在宿舍内的表现,是学校三好学生、先进班级等荣誉称号评选的参考条件之一。

(5)免检寝室、文明寝室评比。

(6)入住签订《学生住宿协议书》。

(7)服务场所:自习室、自助厨房、师生交流咖啡吧;宿舍自助服务区设洗衣区、烘干区、自助洗衣液购买区、休息自习区、自助打印机等。

(二)S大学:内部化管理模式

1.S大学学生公寓管理部概况

S大学的学生公寓管理由该校学生社区管理部负责,该部门为学校正处级单位,属于内部管理模式。S大学学生社区管理部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管理为手段,以服务为宗旨,有思想教育、学业辅导、文化建设、生活服务、行为指导、安全防范等六大功能。

2.S大学学生公寓的管理体制

S大学学生社区管理部设办公室主任、日常管理部主管、生活服务部主管、文化建设部主管、信息管理部主管五个负责人。每个部门两到三个正式编制工作人员。每个部门主抓一项工作模块。除正式编制员工外,社区管理部招聘编外人员,有区域主管、区长、楼栋管理员、值班员、保洁员,制定了员工手册,详细规定工作内容和责任,根据岗位职责和要求,进行培训和考核。

此外,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一是成立社区学生自我管理委员会,受社区管理部领导。自管会包括各级学生干部、干事、学生楼长。二是成立学生楼管会,在本楼辅导员、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楼管会主要由党团员、入党积极分子或学生干部担任,下设层长、寝室长,每个层长又是楼管会的文化、宣传负责人。三是社区义工工作制度,要求所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加义工服务小组。入党、推优、奖助学金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参加义工服务的同学。参加义工的学生还可参评社区积极分子、先进个人和工作标兵。S大学的公寓管理体制如图3所示:

图3 S大学学生社区管理体制示意图

3.特色管理措施

(1)生活服务多样:提供微波炉、雨伞、小药箱、乒乓球、台球活动室等,对活动室使用、爱心寝室入住等,都明确了操作要求和流程。

(2)员工培训系统:开展读书、演讲比赛、新老员工传帮带等活动。

(3)管理制度:管理制度十分完善,从面向学生的管理条例到部门的岗位职责,从内部管理制度及日常运行制度,到突发事故处置预案及程序,再到各项育人制度,都十分详细,可操作性较强。

(4)文化建设:坚持“学生培养更重要在课外”的理念,以“增强园区的凝聚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依托辅导员、学院部处、楼幢管理人员及学生管理队伍,努力打造寝室文化、楼幢文化、亲情文化及慈善文化。

(5)党建工作:学生进党校、预备党员考察环节的社区意见,作为组织部门审核的必备材料。此外,还建立了红卡在行动、红旗在飘扬、红星在闪耀等党建活动。

(6)行为教育:一是开设行为指导课,以学生手册、学生公寓指南等规章制度为教学大纲,分为学习和实践两个环节。新生由管理员组织学习规章制度,之后进入日常实践环节。二是制定《社区学风建设与考评实施意见》,记录学生在宿舍的行为,作为学生在社区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1]。三是建立 《学生个人行为档案卡》,由管理员、辅导员和学生代表根据学生的行为表现打分。

(三)T大学:半社会化管理模式

1.T大学生活园区管理中心概况

T大学在学生处内设生活园区管理中心(副处级),负责学生公寓管理和服务,以“高效化管理、规范化服务、人性化教育”为宗旨,形成了“以思想政治工作为核心、以物业管理服务为基础、以学生自主参与和自我管理为主体”的管理模式,目标是将学生生活园区建设成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

2.T大学学生公寓的管理体制

T大学园区管理中心的岗位设置及分工如图4所示。

图4 园区管理中心的岗位设置及工作分工

T大学园区管理中心由六名编制内的管理骨干组成,负责园区的日常管理(包括宿舍调配、物业等)、思想教育、文化建设等工作。通过人员分工可知,T大学的公寓管理特色之一是在园区管理中心设生活园区团工委,由团工委负责园区文化建设。具体管理体制如图5所示。

图5 T大学学生公寓管理体制示意图

除了园区管理中心的管理骨干,还以企业用工模式招募了工勤人员,主要包括楼管阿姨、值班员和保洁员、物业维修员等,负责物业管理和服务。此外,园区管理中心还聘请学生担任生活指导老师以及楼长。生活指导老师主要负责楼栋的学生思想教育、文化活动,协同院系做好安全稳定工作;楼长主要负责楼栋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反馈楼内情况。

3.特色管理措施

(1)制度化管理:制订日常管理与服务制度(宿舍管理办法、访客制度、晨会制度等)、应急处置预案制度(学生长期出走或未归、学生打架或群体性事件、学生突发重大疾病等)、培训考核制度等。明确规定生活园区管理中心管理组长、管理员、卫生保洁、物业维修、仓储物流等岗位的职责。

(2)规范化运行:学生入住要签订住宿协议,并按规定办理入住、退宿和调宿手续;值班员在本楼工作三个月后,对学生的姓名知晓率不低于60%;除了检查卫生、安全外,管理员每天巡视不少于1次,并填写巡查记录。

(3)人性化服务:园区内设置阅览室、自习室等;按作息兴趣分配宿舍;快递进宿舍楼;楼管阿姨立岗服务等。

(4)全面化育人:园区管理中心重视园区的育人工作,有明确的公寓管理理念;每个楼栋配备生活指导教师,开展园区学业辅导;建立寝室荣誉体系,针对不同学生及创建内容,开展五星寝室、文明寝室及标准寝室创建工作。

(5)标准化服务:实地参观发现T大学的公寓内卫生十分整洁,主要源于园区管理中心对卫生打扫的规范化管理,明确卫生的标准,做到所有物品有名有家,物品摆放整齐。

三、A市三所高校学生公寓管理的共同点

(一)相关部门职责明确

学生公寓管理涉及后勤、资产、保卫、学工等部门和院系,三所高校在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各部门职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配合较好。

(二)牵头部门具有主导权

每所高校都有主管学生公寓的部门或单位,这些部门或单位有的是校外企业,有的是校内部门,校内部门有的是正处级单位,有的是学工部的一个科室,但是,他们都有学生宿舍管理实际上的主导权。

(三)体制完善

一是公寓主管部门、辅导员队伍、学生自治组织的力量都充分介入学生公寓的管理;二是人员配备充足,每栋楼都配备楼管阿姨、值班员、保洁员、住楼辅导员等;三是重视物业服务人员的招聘、培训以及日常管理,物业管理人员能够完成基本的物业登记、数据整理以及电脑操作。

(四)物业服务管理规范

一是物业服务标准化程度高,制度完善,内容全面;二是设立了物业服务考核体系。

(五)公寓行为教育有力

三所高校都重视学生公寓的育人工作,除了在入住时都要签订入住协议外,各个学校在行为指导方面也都各有方法。

(六)公寓党建工作扎实

S大学的学生制定了宿舍园区义工工作制度,要求所有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必须参加义工服务小组。T大学提出“一个党员,一面旗帜”的口号,要求每一位党员在学生宿舍园区做好模范带头作用。

(七)公寓文化氛围浓厚

三所高校公寓都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和文化品牌。

四、对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的启示

(一)领导支持

成立公寓管理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学校领导、相关部处的主要负责人等,共同协商,统一部署,为学生公寓管理改革提供组织保障。

(二)明确职责,理顺体制机制

涉及公寓管理的有多个部门,存在职责交叉、责任主体不明等问题。学生公寓改革的基础是对学生公寓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界定,理顺学生公寓管理的体制机制。

(三)建立多样化的管理队伍

可以在学生公寓设置四级管理力量。校级公寓管理队伍为第一管理层级,即协调与督办层级。后勤物业管理人员为第二管理层级,主要负责后勤物业保障工作,包括保安、保绿、保洁、保修等。学院层面,住楼辅导员为第三管理层级,有条件的高校可在公寓园区设立辅导员值班室,让辅导员参与所住楼栋的学生管理工作中。学生层面,可成立公寓园区自管会以及楼栋管理委员会、党员服务站以及园区志愿服务队,这是第四管理层级。

(四)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

学生对日常服务、物业管理最为敏感,因此,学生公寓管理的改革应从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切入。提高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一是经费投入;二是促进物业服务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三是对员工进行培训、考核等,提高员工的能力素质;四是加强监督,建立对后勤物业服务考核制度。

(五)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局面

高校学生公寓管理改革,其最终的目标是形成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局面,使学生宿舍成为育人的重要阵地。一是可将学生在宿舍的行为表现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中,与评奖推优挂钩,从制度上规范学生的公寓行为。二是要树立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的品牌意识,打造品牌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

(六)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改革提供技术支撑

应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为改革提供技术支撑,开发完善公寓管理系统,将学生行为记录在系统中,纳入评奖推优,对学生在宿舍园区的行为进行分析,为学生教育提供支持。还可在系统或者微信公众号上设立报修模块、宿舍园区活动报名模块、研讨室预约模块、开发志愿服务积分、二手物品交换平台等功能,提高服务和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1]王太芹. 高校学生公寓文化建设特色研究——对四所高校的实证研究[J].高校后勤研究,2020(03):25-28.

(责任编辑:张宝岭)

猜你喜欢
学生公寓公寓园区
前滩禧悦公寓
共享公寓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学生公寓思想政治教育建设模式探析——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学生公寓为例
末日公寓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数字公寓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二次开发的学生公寓漫游仿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