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6-17 21:15刘翠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2年4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刘翠

【摘要】在信息技术持续发展的时代,不同类型教学方式相继产生,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发展特点,找出最恰当的课堂信息技术引入方式.本文现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需要信息技术的探讨,提出信息技术引入原则以及具体的应用策略.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把握、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有效提升等内容,皆与引入原则有对应关系,这将对提升课堂效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方法

【基金项目】本文系泰兴市一般立项课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号:txxh2020005)

在现代,教师指导学生学会教材中的知识已经不是唯一的目标,只有让学生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且使其学习热情得到持续激发,才能标志着课堂教学真正走向成功.为了完成这一理念,很多教师在教学时均会因材施教,按照学生的发展差异,对课程内容进行持续整合,整合策略中自然会涉及以多媒体辅助教学为主要形式的信息技术方案,这将为高效课堂而服务.至于具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技巧,则值得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完善突破.

一、小学数学教学为什么需要信息技术

个人能力的提升对自我发展特别重要,而小学不但是基础知识学习的阶段,而且是培养学生能力和习惯的阶段.同时,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比较贴近生活,这虽然能使学生心理上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可其内容的抽象化、概念化,以及学生练习例题、课后习题内容较多等情况的存在,又会从能力、习惯等角度对学生造成自我发展的障碍.这种现实情况又突出了信息技术引入的必要性,即若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心态,其重要程度甚至要超出知识点的掌握本身,信息技术在这些方面是同时具备刺激优势的.而若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其得以进入更广阔的教学发展空间,教师只有适应并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才能有效应对种种新问题与新情况,并用前沿教学策略增加学生的发展机会.

二、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科学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依靠信息技术所应用的常见形式包括教师在互联网中取得教学课件、将多媒体与课堂教学直接关联,或者利用自己制作的课件辅助课堂教学等.这些信息技术的应用形式均应当满足科学性的要求,即网络下载的课件要符合课堂教学的要求,教师自己制作的课件要难易适中,无论是直接的关联还是间接的关联,均要照顾到教学内容与学生的需求.总之,教师应尽可能让信息技术的引入符合教学的客观要求,让新技术手段成为促进教法改革和教学效果提升的有力武器.

(二)趣味性

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在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而我们从实践经验中可看到:小学生易于对教师所讲解的内容出现疲惫心理,此时为了提升效率,教师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则显得非常重要.教师在教学期间应用信息技术,应当注意到这一点,以便可以有效改变课堂教学期间自己单纯讲解的枯燥问题,要让课堂教学更有趣味.

(三)辅助性

小学数学教师在探索新技术和数学教学相融合课题期间,有时会出现目标偏离的课件使用情况,也就是将信息技术的应用视为目标而非方法和过程,甚至有个别教师在教学期间全部使用教学课件,养成了非信息技术而不用的陋习,这虽然能够满足趣味性的原则要求,却并无益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改善.因此,教师一定要注意信息技术的辅助性原则,在恰当的时间节点、内容节点上应用.

三、信息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时对师生的要求

(一)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把握

实践教学中可以体现出信息技术手段应用的价值,这种价值的体现应当以科学性原则为前提,在此之后,一些板书便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方式加以呈现,而学生也有机会在多媒体的展示之下,直观、形象地看到数学运算的整个过程,良好学习习惯亦将自然养成.关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把握策略,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其一,在网课平台兴起的趋势下,教师可以依靠网络授课优势,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与督促.例如,学生运算能力一直以来都是应当重点关注的能力组成部分,不管是加减乘除的单一运算,还是混合运算,均要求学生做反复训练,教师可让学生在网络授课情境下,进行持之以恒的数学运算能力训练,让学生完成相应的打卡任务,这样學生便能够主动上传已完成的任务.

其二,教师对教学过程的科学把握能促使自我教学专业水平的发展,教师需要多掌握与信息技术有关的授课技能,以便让以自身为主导的课堂充满技术感.例如,教师在课堂上熟练应用一些视频资料,像微课资料、简略的教学片段等,可成为其约束自我、服务学生的重要做法.

其三,鼓励学生试听优质网课,是信息技术应用科学性的又一体现.近些年,一些发展较好的网课平台,能够让学生进行系统学习,学生也可从中选择有价值的内容反复观摩,网课平台具有系统性与随机性,教师完全可以从中发现借鉴机会,促进自身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学生对数学兴趣的有效提升

对于小学生来讲,兴趣是最好的动力,小学生的注意力本就不易集中,如果对教学内容的热情不足,则兴趣也就不高,学习自然难以为继.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有趣课堂情境创设优势,帮助学生以兴味盎然的状态投入于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任务中去.

具体可从如下角度开展:其一,教师在充分备课中明确教学内容;其二,教师基于教学内容做课堂教学情境的趣味化引导,包括游戏情境的设计、生活场景的创设等;其三,教师要视情境类型的区别,准备有关材料,如依托于信息技术的图片、音频、视频等,以备在教学时应用.例如,当接触到数据收集和整理内容时,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对数据收集的概念进行充分理解,并认真完成数据统计任务,这是基本的教学内容,本部分知识难度并不是很大,难点在于学生的兴趣不高与认真程度不够,无法在数据内容和结论之间建立对应关系,为此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游戏情境,像设计找数据比赛,依托信息技术把不同数据进行汇总,再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翻牌子小游戏,这时学生的注意力将会非常集中,饱满的热情将促使其主动致力于课堂活动.FE42E2FE-9E46-4D91-A198-BE7641C5A304

四、基于基本原则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

基于基本原则的信息技术应用策略,即技术对知识取得的合理辅助,可包括如下多个方面:其一是问题情境建设辅助;其二是线上课堂实施辅助;其三是基本知识取得辅助;其四是重难点知识把握辅助;其五是知识宏观认知辅助;其六是学生思维创新辅助.我们分别进行简要说明.

(一)问题情境建设辅助

依靠信息技术构建问题情境,对学生的小学数学学习提供帮助,是应用策略中的先行部分,尤其是当教师意识到“学贵有疑”“疑者乃觉悟之机”时,更应当以信息技术对于设疑、析疑的帮助为宗旨,进行问题情境的合理构建辅助.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有意识地依靠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创设理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因此形成好奇和探究心理,并由此产生主动探索知识、去除心中疑惑的热情,这样学生将有可能在理想的情境下,因单一或者相互协调的多个疑问推动,从而更为积极主动地接触知识、学习知识,切实获取高质量的学习成果.笔者在自身数学教学实践中便注意到了这一点,并对其进行落实尝试.例如,当面对年、月、日方面的知识时,笔者有意识地依靠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提供了下列问题情境:视频中展示出了班级成员一起讨论自己生日时间的场景,大家都说自己一年过一次生日,只有一名同学说自己要四年才过一次生日,视频到这里戛然而止.这名同学为什么这样说?在小学生的固有思维观念中,生日是每年都会过一次的,那怎么还会有人要四年才能过一次生日呢?这个情境激起了大家的好奇心,使其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耐心等待教师揭示答案.也就是说,信息技术因其问题情境建设辅助功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被极有效地激发和调动起来,而这显然十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面对数学知识,为学好数学知识铺平道路.

(二)线上课堂实施辅助

线上教学是未来小学数学学习的一种可能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言,它将具有无可取代的优势.而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也会因线上课堂的配合,而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在此发展趋势之下,信息技术以线上课堂辅助者的角色而受到广泛关注,并发挥出自身的独特优势.在实践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开辟多元化的信息交流平台,让学生接受引导,主动参与线上学习活动,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双向互动.此时,学生可以因为信息技术有效配合的线上教学形式获取更好的教育资源,在提高自身认知能力方面受益.教育活动持续期间,教师结合具体的知识点,与学生针对经常遇到的疑问,增加“录播”+“答疑”的流程.例如,当面对“角的度量”认知任务时,教师可以把引导学生认知量角器、以量角器量角、正确度量角的度数等内容作为线上教学的关键点,并结合学生易于发生错误的地方,进行有信息技术高度关联的答疑活动,让学生可以于线上学习期间,持续提高数学学科综合素养.

(三)基本知识取得辅助

小学生年龄偏小,对于各种新鲜事物、新鲜活动格外热衷,教师可在教学实践中观察到:学生普遍可以主动融入以信息技术为内容和载体依托的游戏氛围之内,便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此时教师要注意信息技术的合理辅助原则,使之展现出对知识获取的帮助价值.例如,在教学至“3的倍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大家呈现出趣味化程度较高的游戏情境:3的倍数接龙,学生须依次快速答出3的倍数是几,如首位学生说“3”,下一位学生应说“6”,再下一位学生应说“9”,以此类推,如果回答正确可进入下一轮,如果回答错误或者超时回答,则被淘汰出局.在以信息技术形式呈现游戏规则后,学生可对这个游戏项目产生较浓厚的兴趣,因此可一面体现出趣味性原则,一面因信息技术融入的科学性,而保证学生更好地接受“3的倍数”这部分知识.

(四)重难点知识把握辅助

关于技术对知识取得的合理辅助,既体现在常规知识上,又体现在重难点知识上,后者所得到的技术辅助效果尤其值得重视.一些数学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难度不低,且因其抽象性,可能造成教师讲解的重重困难,如果课上不能讲清学透,那么课下只依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效果自然也难做到理想.这时教师可关注信息技术的作用,在引入信息技术后,让原本复杂的问题趋于简单,让原本抽象的问题趋于形象,从而辅助突破重难点.例如,当需要学生观察物体时,重点在于学生可根据不同方位看到不同的平面图形,弄清位置关系的区别,对立体图形形状加以把握,难点是使学生基于三个方向的图形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测,理解立体图形形状与位置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对学生的空间思维进行培养,如果采取传统的模具直观教学策略,那么在一对多的教学情况下,有些学生无法很清楚地观察到各个细节,甚至部分学生无法看到整个过程,教学效果将无法保证,而如果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对模具直观教学进行替换,如借助希沃白板的绘图功能,让学生看到立体图形的各个面,则学生能比较清晰地从不同角度探索立体图形的模样.另外,教师也可以考虑让模具教学和信息技术相联系,先使学生依靠数量相等的小正方体把不同的形状摆出来,再依靠PPT对各种摆放方法进行展示,帮助学生理解摆放中存在的客观规律,这对其空间思维的养成是有益的.

(五)知识宏观认知辅助

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知识以系统化方式呈现出来,用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其在头脑中产生清晰的思维框架.例如,当教学至“面积单位”这部分知识时,教师有必要使学生掌握平方米、平方千米等概念,并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这些概念所表示的实际大小.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在屏幕上展示一平方米面积的大小,接下来依比例进行放大,使学生在视觉上将二者联系起来,对于类似面积单位间的换算问题,教师均可以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知識系统化阐释,这样将使学生在形象化的对比中,将不同概念纳入统一的知识结构之内.

(六)学生思维创新辅助

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具有创新性的课堂,是又一值得重视的策略.借助信息技术内容与手段,帮助学生以高度自主的态度学习基础知识,并在基础知识层面上,进行创新性探索,这方面的思考与实践,将使教师不再只进行死板的事实、概念和原理讲授,而是会使学生有更多机会认真地钻研知识的奥妙.例如,当接触到“轴对称图形”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基于这一策略,首先使学生明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让学生意识到:轴对称图形是在平面内,按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部分可以完全重合的图形,其中这条直线即为对称轴.接下来,教师可借助信息化的操作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对称图形,将笑脸、蝴蝶等物体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形象化感知并了解轴对称图形.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以创新性为宗旨,自主制作轴对称图形,并将自主制作成果上传至技术平台,通过共同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深度与广度.类似的做法创意效果突出,将使学生因此而获取到更丰富的知识内容,同时自然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信息技术所带来的改变通常只是客观条件上的,即使便捷程度再高的教育技术,也要有教师的科学安排相配合.在小学阶段,数学教师应当注重帮助学生奠定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并使其对数学产生持续的兴趣,这是科学教学的前提,以此为出发点,教师再留意传统教学和多媒体相联系的原则,这样能分别从多个角度促使学生体会与应用现代化学习理念,让其更好地投入理想的教学节奏中去.

【参考文献】

[1] 杨琪琪.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名师在线,2020(14):88-89.

[2] 仲建平.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2):154,157.

[3] 徐佳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探究[J].科学咨询,2020(32):294.

[4]赵小兰.关于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小学数学教学的几点思考[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57.

[5]徐悦.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J].小学生(中旬刊),2020(10):81.FE42E2FE-9E46-4D91-A198-BE7641C5A304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初探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