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2022-06-18 14:31赫欣 王轶楠 晋佳 邓莹沛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1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

赫欣 王轶楠 晋佳 邓莹沛

摘  要:目的  了解某高职医学院校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在校大学生制订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干预措施及相关课程开设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抽签法抽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级及2020级在校大学生共1633名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检查和自制健康相關因素问卷进行调查,运用SPSS 2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不同特征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率的比较用χ2检验,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在校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8.92%(309/1633)。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9.13%(180/618),女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2.71%(129/1015),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70,P<0.05);不同户籍类型中,城镇户口的高职医学生的超重肥胖率为22.63%(98/433),农村户口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率为17.58%(211/1200),城镇户口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农村户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97,P<0.05);是否为独生子女、不同年级及父母亲文化程度的学生超重肥胖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β=1.025,OR=2.787,95%CI:2.091~3.715)、油炸食品(β=0.477,OR=1.612,95%CI:1.131~2.298)、口味重(β=0.671,OR=1.957,95%CI:1.405~2.641)为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挑食(β=-0.407,OR=0.666,95%CI:0.487~0.910)为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男生检出率高于女生,男性、油炸食品、口味重为超重肥胖大学生的危险因素,女性、挑食为超重肥胖大学生的保护性因素,因此应针对不同影响因素制订专门对策,积极干预超重肥胖的大学生的现状。

关键词:超重肥胖;影响因素;体质量指数;高职医学生

中图分类号:G804.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2)-11-00-04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生活方式、膳食结构发生改变,人群超重和肥胖患病率正以迅猛的速度上升[1]。超重和肥胖既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又与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多种慢性病密切相关[2-4]。超重和肥胖症会引发一系列健康、社会和心理问题,其日益严重的趋势必将对我国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社会负担,超重和肥胖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学生作为人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学生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上升[5]。研究显示,遗传因素、饮食结构不良、运动不足、不良生活方式、精神因素等是造成大学生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6]。结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提出的“高等医学教育的培养方向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浩瀚的医学知识和精湛的技能,更要囊括学习习惯、运动习惯、饮食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培养,使学生毕业后做一名会开药方、运动处方、膳食处方和心理处方的优秀医生”的要求,既是顺应医学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同时也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院校医学生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满足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需要。因此本研究拟对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学生的超重肥胖现状进行探讨,并通过调查发现影响大学生超重肥胖的因素,为进一步的超重肥胖大学生体质量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并同时为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生“四张处方”课程的开设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抽签法抽取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1633名2019级及2020级在校大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和健康相关因素问卷调查。

1.2  方法

(1)体格检查:包含身高和体质量测量。采用标准的身高体质量仪,由经过培训的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对调查对象进行身高和体质量测量。(2)自制健康相关因素问卷:由课题组成员参考中国营养科学全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6-7]自行组织编写,编写初步完成后进行小范围学生的预调查,根据预调查结果调整修改为正式调查问卷。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性别、年级、户籍类型、父母亲的文化程度、是否为独生子女等)、饮食营养习惯行为及运动情况(按发生频率的高、中、低、无分别赋予4、3、2、1分)等。通过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共收回1734份,删除填写不规范、漏填等问题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633份,有效回收率为94.18%。

1.3  判断标准

肥胖的判断方法有多种,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最为常用且便捷,本研究超重肥胖的判断以此方法进行分类。BMI=体质量(kg)/[身高(m)]2。根据我国成人肥胖标准:BMI<18.5 kg/m2,消瘦;18.5 kg/m2≤BMI<24 kg/m2,

正常体质量;24 kg/m2≤BMI<28 kg/m2,超重;BMI≥28 kg/m2,肥胖[8]。超重肥胖为超重肥胖之和,即BMI≥24 kg/m2。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特征高职医学生体质量比较

1633例大学生中共检出超重肥胖大学生309例,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18.92%(309/1633)。不同特征高职医学生体质量情况比较结果显示,不同性别、户籍类型高职医学生体质量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级、是否为独生子女、父母文化程度高职医学生体质量分布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是否超重肥胖(超重肥胖=1,正常体质量=0)为因变量,将性别、户籍类型、油炸食品、粗杂粮、饮料、口味重、挑食、运动纳入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油炸食品、口味重、挑食为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男性、喜食油炸食品、口味重为高职医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P<0.05),而女性、挑食为高职医学生发生超重肥胖医学生的保护性因素(P<0.05)。见表2。

3  讨论

肥胖是全球性的主要慢性病之一,发展中国家肥胖的增长速度已超过发达国家水平[9]。人群的超重肥胖既是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密不可分。肥胖除受遗传、年龄、性别等不可干预的因素影响外,饮食和行为生活方式也是影响肥胖者体质量的重要因素[10]。本调查结果显示:我校大学生超重肥胖总检出率为18.92%,低于2012年我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中同年龄组的全国水平(26.4%),也低于世界卫生组织2020年的全世界18岁以上人群肥胖发生率为39%的数据[11-12]。说明本调查超重肥胖率整体偏低,可能跟我校学生一入学即对大学生进行饮食习惯教育有关,但是调查结果也显示2020级学生超重肥胖率有增长,但与2019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虽如此也提示我们在日常的大学生管理中,大一新生由于刚从高中进入大学,生活自律性较强,随着在校时间增长,对校园及周边环境更加熟悉,缺乏家长和老师的监管,自律性可能有所下降,因此导致2020级学生超重肥胖有增长的趋势。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生超重肥胖检出率为29.13%,高于同年龄组的男性平均水平(27.8%)[11];女性超重肥胖检出率为12.71%,低于同年龄组的女性平均水平(24.9%)[11];且男生超重肥胖率高于女生超重肥胖率,类似结果多次在相关研究中出现[13-16],可能与男生更喜欢食用外卖食品有关,另外女生比男生在情感方面比男生拥有更强的感受力,能敏锐觉察周围环境对自身的评价,因此她们更为关注自身体型,在体质量管理方面常常比男性更加积极严格[17-18]。因此提示我们在以后的大学生体质量管理中,从这些方面入手,能够更好的管理体质量,使大学生保持健康体质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男性、油炸食品、口味重为高职医学生發生超重肥胖的危险因素,这与付莹等[15]的研究结果相似,女性及挑食是高职医学生发生超重肥胖的保护因素。超重和肥胖的根本原因是能量摄入和消耗的不平衡造成的,因此提示我们在体质量管理中要加强大学生的饮食营养及运动教育。在饮食营养与健康教育的相关课程中,利用“知-信-行”模式及健康信念模式等健康教育理论,学生自我效能具有特异性,如有些学生平时喜欢厨艺,因此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选择“通过健康饮食来控制体质量”,首先给予相应的内容型知识——“多吃叶类菌藻类蔬菜能有效帮助减肥”,然后给予其程序性知识——“如何为自己准备减肥饮食”,因为该学生已经有了厨艺技能,她很快就学会以多摄入蔬菜为主的饮食行为。对于平日不喜欢运动的同学,首先可以给予其内容型知识——“有氧运动对减肥的好处”,但是由于其本身对运动行为的自我效能比较低,就需要给予详尽的程序性知识——“如何进行有氧运动”来提高其对运动行为的自我效能。通过提高自我效能,使其充分认识到过量油炸食品及饮食中口味重对健康的危害,通过感知肥胖的易感性和严重性,使学生对采取健康饮食和运动方式所获得的益处与障碍进行权衡,同时更要利用健康饮食习惯的宣传及同伴教育影响,促进不良饮食习惯和态度的转变,最终产生良好行为改变[19]。在具体健康干预实施过程中,针对不同大学生的饮食行为及运动特点制订各个影响因素的干预对策,为积极推行我校“四个习惯、四张处方”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提供科学的建议,更好地提升大学生的健康水平。

综上所述,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高职医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较高,且超重肥胖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大学生群体在整个成年人群体中,超重肥胖率处于偏低水平,但是随着人体基础代谢降低、运动量减少、未来工作应酬增多等原因,超重肥胖率会有增长的趋势,因此更要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在校大学生的体质量管理。对于高职医学生而言,其未来的工作岗位大部分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其日常主要是对慢性病的管理,超重肥胖是多种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慢性病的管理关键点之一就是体质量管理,因此在未来的工作中,在超重肥胖率日趋增长的社会环境中,应加强对自身体质量的关注和管理,同时要在开好医疗处方的基础上,开好膳食处方、运动处方和心理处方,降低超重肥胖的发生率,提升自身和广大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2021[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5-6.

[2]Wang C, Li J X, Xue H F, et al.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cidence in Chinese: contributions of overweight and obesity [J].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 2015,107(3):424 - 432.

[3]冯宝玉,陈纪春,李莹,等.中国成年人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发病关系的随访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6,37(5):606 -611.

[4]范丹丹,苏畅,杜文雯,等.中国三省成年居民肥胖指标与高血压和血脂异常的关系[J].卫生研究,2018,47(6):875 - 882.

[5]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 第八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结果发布[J].中国学校卫生,2021,42(9):1281-1282.

[6]杨月欣,葛可佑.中国营养科学全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1777-1783.

[7]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 北京:人们卫生出版社,2017:32-55.

[8]中国营养学会.中国肥胖预防和控制蓝皮书[M].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9:80.

[9]Meadows A L, Strickland J C, Kerr S, et al.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tobacco use, and obesity:A crowdsourcing study [J].Substance Use & Misuse,2019,54(10):1743-1749.

[10]王梦蝶,任弘,白研,等.高校女大学生隐性肥胖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20,41(7):1061-1065.

[11]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年)[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78.

[1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Update on obesity and overweight on April 1,2020[EB/OL].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obesity-and-overweight.

[13]鞠香麗,裴冬梅.健康体检人群超重、肥胖流行特点与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20,27(13):1628-1633.

[14]张玲玲,熊家豪,王纪川,等.长沙市大学生外卖食品消费现状及其与超重肥胖的关联.[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20,24(9):1027-1031.

[15]付莹,袁倩,王箭,等.深圳市自然人群超重和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16):2978 - 2982.

[16]张博强,井丽,田园梦,等.辽宁省城市40岁及以上居民肥胖患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20,28(12):903 -906.

[17]Rafique S , Waseem Z, Sheerin F. Gender differences in weight status and misperception pattern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A cross sectional study[J]. Jpma the Journal of the Pakistan Medical Association,2018,68(5):773-775.

[18]尤继富.吉林省大学生超重肥胖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卫生工程学,2021,20(5):737-740.

[19]傅华.健康教育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69-84.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