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班幼儿整理来园物品的策略研究

2022-06-18 03:46许坤芬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20期
关键词:水杯整理

许坤芬

摘要: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良好习惯的养成,将影响着幼儿今后一生的发展。而整理能力,是幼儿日常行为规范中良好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幼儿园活动中常常能看到,幼儿在园时将自己的个人物品、玩具撒了一地,需要老师不断地提醒才能把个人物品和玩具收拾好,有的甚至看着别人收拾还是无动于衷,对掉在地上的玩具视而不见。让幼儿学会整理,可以有助于他们形成爱整洁、生活有序等良好习惯,也能使幼儿在整理中提高动手能力,促进幼儿的动作发展,还可以使环境保持整洁。在幼儿整理自己的来园物品的实践中,我们倡导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理念,引导幼儿体验整理带来的便利。

关键词:水杯;吸汗巾;整理

笔者基于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抓住幼儿在来园物品整理上的契机,依托小班班本化整理课程《来园物品整理小能手》,来探析提升小班幼兒整理来园物品能力的策略。

一、来园物品整理活动的由来

(一)基于教师对幼儿物品摆放现状的观察与记录

水杯、吸汗巾和口罩是孩子每天来园时的必备物品。从新生入园老师帮忙放来园物品开始,我们慢慢引导孩子自主放置来园物品。经过一个多月的实践,小2班的孩子们已经能够主动将早晨佩戴的口罩丢弃到废弃口罩箱中,但对于水杯和吸汗巾的整理,呈现出以下情况:

1.水杯整理意识:

通过一周的腾讯在线表格统计抽样班级幼儿整理水杯情况,发现参与整理水杯的28名幼儿都能够在早晨入园时,主动将水杯放置在水杯架,有1名幼儿需要在老师的提醒下,将水杯放置在水杯架,只有1名幼儿需要老师帮忙将水杯放置在水杯架。由此可以看出抽样班级的大多数幼儿已经有了自主放置水杯的意识。

2.水杯整理问题:水杯横着放置在水杯架;放在同一层,太挤,没地方放水杯;带子缠绕在一起。

3.吸汗巾问题:取出的吸汗巾不知道放哪里;取吸汗巾时不认识自己的吸汗巾,且拿时很拥挤。

(二)基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及需求

小班幼儿年龄小,缺少整理物品的技能,没有整理自己水杯和吸汗巾的习惯,再加上他们的自控能力差,想起来就要,用过就随便放。《指南》在健康领域的“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中提出了促使幼儿“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目标。整理来园物品,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够提高幼儿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二、幼儿整理来园物品的意义

(一)帮助幼儿发展小肌肉运动

小肌肉运动的发展对幼儿至关重要,但小班幼儿小肌肉发展还有待提升。整理来园物品,幼儿可以通过绕、放、拿等动作,让幼儿使用手部小肌肉的力量,发展灵巧性和手眼协调的能力。

(二)帮助幼儿学习分类归纳

生活物品需要分类归纳才能理清,学习知识也要分类归纳才能融会贯通。从小养成分类归纳的好习惯,都能让幼儿一生受益。我们通过引导幼儿整理自己最基本的来园物品,让幼儿在一次又一次的整理中发现分类而有序摆放带来的便利和美观。

(三)培养幼儿的责任感

从自己的来园物品整理开始,再扩展到其他物品、家人,从小学着为家中尽一份力和责任,有利于培养出幼儿的家庭责任感。我们从学校拓展到家庭,引导幼儿积极参与家庭中的整理活动,同时也学会珍惜家人的劳动成果,懂得承担。

(四)增加幼儿的自信心

在不断探索来园物品的整理活动中,幼儿获得自信心和成就感。幼儿在整理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能力完成很多事,并从中获得自信。

(五)培养幼儿学习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理来园物品的过程中,幼儿从没有意识到有意识;从不会整理到不断改进整理的方法,幼儿始终都在思考“怎么做才能整理得更好”,进而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幼儿整理来园物品的能力提升的策略

(一)巧抓资源,探讨整理问题

在来园时,家长都会给幼儿垫上吸汗巾,带好水杯。那幼儿在户外活动结束后是怎样放置水杯和吸汗巾的?又有哪些问题呢?教师通过拍照,巧抓资源,与幼儿共同探讨如何放置水杯和吸汗巾的问题。为此我们开展了谈话活动《我的水杯怎么了》和《关于吸汗巾的问题》。

在水杯谈话活动中,幼儿大胆地讲述了自己放置水杯的方法:找一个空位把水杯放进去。同时通过照片的分享,教师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幼儿发现水杯架上的水杯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有的水杯倒了下来,水都滴下来了;有的水杯放不进去,直接堆在了其他水杯上面;有些水杯的带子缠绕在一起、绕在水杯架的轮子里。

在吸汗巾谈话活动中,幼儿对吸汗巾的组成、作用及使用方法都有一定的了解,知道吸汗巾有垫巾和图案两部分组成;垫上吸汗巾可以预防小朋友出汗而感冒;在使用吸汗巾的时候要将白色的垫巾垫在背上,有图案的部分露在衣服外面。

幼儿通过观察照片,并结合自己的切身感受,提出三大问题:很多小朋友在把吸汗巾放到箱子里的时候,很拥挤;在找自己吸汗巾的时候,大家一起去找,也很拥挤;有些小朋友不认识自己的吸汗巾,所以找不到自己的吸汗巾。

(二)同伴经验,梳理整理经验

有价值的教育,是教师从幼儿的经验与亲身实践中观察到他们的问题所在,引导幼儿大胆表达与表述,从而启发幼儿解决问题。在谈论水杯横放倒下来的问题时,很多幼儿提出放水杯的时候要竖直放好,不能让水杯倒掉,同时放之前要检查水杯盖子是否盖紧,放的时候要轻轻地放。

在谈话活动《介绍自己的吸汗巾》中,幼儿介绍了认识自己的吸汗巾可以有三种方法:认识吸汗巾上的图案,有的是动物图案,有的是树木图案等;认识吸汗巾上的图标,比如雨涵的吸汗巾上有自己喜欢的蝴蝶结标记;认识吸汗巾上的名字,很多吸汗巾上有贴着自己的名字。

(三)对比实验,明确整理空间

在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水杯架的一、二、三层,将自己的标记自主地贴上水杯架上,再根据自己的标记放置水杯。此时,又出现了水杯放不进去的问题。为此我们与幼儿共同讨论:为什么会放不进去?幼儿通过观察发现,水杯太大,可以放小一点的水杯。于是我们邀请幼儿对比班级里的水杯大小,寻找小的水杯,并进行放置大小水杯的实验。通过实验,孩子们发现一列已经放了两个大水杯时,就只能再放一个小水杯。在实验的支撑下,我们与孩子一起调整水杯空间。

(四)借助网络,拓宽整理思维

那如何快速地放好自己的水杯?又如何才能快速地找到自己的水杯呢?幼儿们缺少这方面的经验。于是我们采用网络资源,通过同样款式的水杯架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贴上标记,可以快速地找到自己想找到的物品。由此,我们通过抖音《放水杯》的视频,幼儿们想到也可以在水杯架上贴上自己的标记,通过标记来放水杯和拿水杯。

如何才能将吸汗巾整齐地整理好?同时还能快速地拿到自己的吸汗巾呢?其实幼儿在吸汗巾的整理上缺少一定的生活经验。于是我们采用生活中的照片进行启发:我们把家里挂毛巾的照片和网络上挂毛巾的照片呈现给幼儿。幼儿通过观察,思维得到启发,提出也可以将吸汗巾悬挂起来,这样可以方便自己放和取。

(五)以大到小,帮扶整理策略

幼儿自主贴标记并按标记放水杯后,幼儿们发现散落的水杯带子到处挂满了水杯架,很不美观。更有幼儿的水杯带子缠绕在一起的现象,还有小朋友的水杯带子缠绕在车轮底下的问题。不美观且不安全的水杯带子该如何解决?班级的豪杰看到自己大班的哥哥会把水杯带子绕起来,于是提出了绕水杯带子的想法。这就萌发了幼儿自主绕水杯带子的活动。但在自主整理杯带的活动中,大多数幼儿缺乏自主绕杯带的经验。他们反映出以下问题:能将杯带拉直后围着杯子绕一圈,最后的尾部不知道怎么处理;不会将杯带围着杯子绕一圈;有些杯带是皮质的,很硬,很难绕。

为解决幼儿们的困惑,我们邀请大班的5名幼儿,进行绕水杯带子的示范与讲解。大班的哥哥姐姐共谈到三种方法:有小口袋的水杯带子可以直接藏进小口袋;水杯带子比较软的,可以最后的带子尾巴钻进水杯套里;水杯带子是皮的,可以最后的带子尾巴钻进已经绕好的带子里。

同时在大班哥哥姐姐的帮助下,师幼共同创编了绕被杯带的儿歌:小杯带,拉拉直;绕一圈,拉个洞;塞进去,拉拉紧;我的杯带卷好了!

(六)亲子互动,拓展整理路径

整理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家庭也是幼儿形成良好整理习惯的重要场域。我们倡导家长在家鼓励幼儿整理自己和家庭成员的水杯。

在整理吸汗巾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吸汗巾容易掉下来,而且不美观。我们通过捕捉幼儿悬挂吸汗巾的照片和视频,同时呈现网络上整齐的悬挂毛巾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幼儿得到了这样的发现:需要在吸汗巾上做一个挂绳,把挂绳挂在钩子上就不会掉落,而且还很美观。

为此我们与家长共同探讨如何在吸汗巾上做挂绳?经过微信群的讨论,家长们提出,可以在吸汗巾有图案的中间,缝制一个3厘米长的挂绳。于是家长与幼儿在家一起挑选挂绳的款式与颜色,一起制作与众不同的挂绳。

(七)充分探索,优化整理方法

在挂吸汗巾之前,我们与幼儿共同一起探讨如何挂吸汗巾?孩子们提出:一个挂钩挂一条吸汗巾。

我们给予孩子充分地探究与实践空间。孩子们进行了第一次挂吸汗巾。在活动现场,我们听到了这样的声音:我要挂在第一个;我的吸汗巾挂好了;我也要挂在这一个挂钩上;他抢了我的挂钩......

在第一次挂吸汗巾的实践活动中,孩子们非常乐于参与这个活动。他们知道要将吸汗巾挂在挂钩上,要保持不掉落下来。但同时呈现出以下问题:吸汗巾容易掉落下来;出现争抢的现象;吸汗巾悬挂得很凌乱、不美观。

如何才能有序地整理吸汗巾?我们引导幼儿回顾整理水杯的经验,孩子们关注到水杯架上貼着自己的标记,这样整理起来就不会争抢和拥挤。我们将这个经验迁移,孩子们提出也可以在挂钩上贴上自己的标记,然后根据标记来挂吸汗巾和取吸汗巾。在此基础上,孩子们进行了第二次整理吸汗巾的活动--给吸汗巾架贴标记。孩子们在贴标记时还提出每个人选择一个挂钩,挂钩被别人选了,那只能选择其他的挂钩,不能去争抢挂钩。

在贴好标记后,孩子们进行了第三次整理吸汗巾活动。这一次孩子们都能有序地把自己的吸汗巾挂在挂钩上,但又呈现出以下问题:吸汗巾容易掉下来,而且不美观。

于是我们通过捕捉孩子悬挂吸汗巾的照片和视频,同时呈现网络上整齐的悬挂毛巾的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对比,孩子们得到了这样的发现:需要在吸汗巾上做一个挂绳,把挂绳挂在钩子上就不会掉落,而且还很美观。

(八)墙面可视,激发整理激情

幼儿分阶段学习了整理水杯的小技巧,我们与幼儿利用集体交流,分享了整理水杯的两部曲。我们通过幼儿的讲述,老师用简洁的图画表征出来。同时把梳理出来的整理水杯的技巧用可视化的墙面展现出来。幼儿们每天来幼儿园,都可以根据这张示意图来放、取自己的水杯。同时我们通过“我是来园物品整理小能手”打卡活动,巩固和激励幼儿将整理物品形成自觉的良好习惯。

四、幼儿整理来园物品活动的经验生长

在整个整理来园物品的活动中,我们借助园内、园外(家长)及其他网络等资源。我们通过微信群倡导家长在家引导幼儿参与家庭中水杯和毛巾的整理活动,并鼓励家长用照片、视频、记录等方式反馈。家长参与课程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很高,尤其是在参与亲子制作吸汗巾挂绳的活动中,家长与孩子一起制作孩子喜欢的吸汗巾。在后续的课程延续中,家长们也能坚持与孩子一起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

(一)幼儿的变化

(二)幼儿的发展

(1)整理意识的变化:随意放置    主动整理

(2)整理能力的发展:手部肌肉不会绕自    主独立绕

(3)整理习惯的养成:学校整理水杯     整理家庭水杯

(4)整理品质的培养:自我整理     以小到大、同伴互助

(三)教师的成长:

1.教师在观察幼儿、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关注幼儿的需求。

2.在“实施—发现问题—调整—再实践”的螺旋上升的过程,教师提升了课程实施的能力。

3.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幼儿的需求及兴趣点,不断调整自己的课程,并且反思自己课程的不足。在不断反思中开发更有利于幼儿发展的课程。

“玉不琢,不成器。”良好的习惯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也将为其将来的优良品德与性格的形成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实践能让幼儿逐步养成习惯,实践使幼儿具有根深蒂固的行为意识,从而让幼儿经历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过程。在幼儿整理自己的来园物品的实践中,我们倡导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的理念,引导幼儿体验整理带来的便利。在一次又一次的整理实践中,幼儿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共同探索出适合小班幼儿整理来园物品的策略。

猜你喜欢
水杯整理
SIAU诗杭便携式气泡水杯
水杯疑案
整理小达人
移水杯
水杯
龙卷风
高一零碎知识整理
整理房间等
整理“房间”
整理房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