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音乐治疗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分析

2022-06-18 03:46黎丹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9期
关键词:音乐治疗中职生心理健康

黎丹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持续推进,中职学校方面需重点关注中职生心理健康问题,发挥音乐治疗的实际职能,辅助中职学生拥有健康心理环境,积极完成学习活动,获得良好的发展。本文从音乐治疗的内涵出发,重点论述音乐治疗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致力于凸显音乐治疗能效,解决中职生群体存在的心理问题。

关键词:音乐治疗;中职生;心理健康;有效性

引言:在青少年阶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迫切,个人见解增多。面对所要展开的学习活动,未来的生活,学生充满了好奇与探究,表现出自我认知偏差,行为举止消极,情绪管理不当等多类问题。基于此,中职院校需深入探究,以音乐治疗调解中职学生心理健康的有效策略,发挥音乐治疗的基本优势,对学生展开引导与治疗,舒缓中职学生心理压力,辅助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环境。

一、音乐治疗的内涵

音乐治疗融汇多项学科,在心理治疗领域中,具有不容忽视的使用价值。作为一项系统化的干预过程,音乐治疗以音乐为主要素材,包含心理治疗师、治疗对象和音乐这三个基本要素。治疗师需以音乐作为媒介,有结构、有计划的,应用音乐的节奏、音高、力度、音色等相关元素,具体可采用个体音乐治疗形式,或小组音乐治疗形式,完成音乐治疗活动。在体验音乐的过程中,为治疗对象提供心理宣泄、心灵沟通及心理治疗的空间,以音乐治疗的方式,解决治疗对象的心理问题,辅助治疗对象获得健康的心理状态[1]。

二、音乐治疗对中职生心理健康的有效性

(一)改善中职生个人认知

结合生活条件、学习经历、教育状态等多方面差异,与普通高中学校学生相比,中职生极易形成单一性自我认知,也可以理解为,盲目性自我认知偏差。出现此情况,主要是因为极大多数中职学生,均是在初中阶段文化学习质量欠佳,或对文化课学习难以产生兴趣,进入职业学校求学。面对学习和生活,学生极易产生自卑感、挫败感,缺乏完成高质量学习活动的自信。通过对中职学生进行音乐治疗,调节其心理健康问题,可发挥音乐治疗的多样性特点,以音乐促使学生进行新陈代谢,刺激学生的大脑半球,增强学生的思考及认知功能,避免各类消极元素,侵入学生的认知结构中。针对中职学生所展开的音乐治疗,有着多样化的形式,主要可采用参与体验式音乐治疗模式,展开心理健康调节教育。在治疗时,需认真观察学生的认知是否存在潜意识矛盾?潜意识矛盾表现在哪些方面?其生成原因有哪些?通过展开分析后,结合学生的个人情况,为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应用音乐的形式,设计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如,运用《我相信》这首歌曲作为载体,开设“我眼中的我”这一活动,通过构建活动,辅助学生释放认知偏差,加强学生的认知,进行自我反思,强化学生对个人的理解,辅助学生获得健全的人格及价值观[2]。

(二)矫正中职生行为偏差

在中职生的学习、成长过程中,其身心成熟度处于持续发展的状态。在多元文化的社会大环境中,学生的个人认知,极易与社会元素产生碰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和辨析能力的学生,极易做出各类违反学校规章制度,偏离正常社会规范的消极行为。基于此实际情况,教师可采用音乐治疗的形式,帮助学生纠正行为偏差,促使学生朝着积极的方向成长和发展。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联系于音乐治疗的特点,可通过精神分析的移情方法以及自由联想,处理学生消极的行为和意识,发挥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帮助学生根据其所生长的社会环境,改善行为方面存在的问题。例如,教师可带领学生欣赏一些红色歌曲,如《黄河大合唱》,感悟其中蕴含的品质和精神,体验歌曲中磅礴的气势,以此形式纠正学生的消极行为和意识。促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针对歌曲内涵展开沟通,强化对歌曲的认知,培育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水平。以创作、表演为契机,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运用音乐治療,纠正一些消极行为,以音乐的内涵,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行为举止,实现矫正学生错误行为的核心目标[3]。

(三)增强学生情绪管理能力

经科学研究后表明,在人体中,情绪行为直接受到右脑的控制。通过对中职学生展开音乐治疗,对学生的右脑做出明显影响,以音乐调节学生的情绪[4]。学校方面可开设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沟通调节情绪的空间,在学生聆听音乐,感受音乐时,辅助学生体会音乐从耳膜传至大脑的奇妙感。情绪是学生的主观感受,和生理反应具有一定目的性,作为一种社会表达所存在。情绪有着复杂性、多元性的特点,通过展开展开音乐治疗,以音乐作为媒介,运用音乐的节奏刺激学生,调动学生的生理活动量,辅助学生形成专注的良好习惯。打开学生的情感世界,辅助学生舒缓一些具有矛盾的心理和紧张情绪,帮助学生克服各类不良情绪,解决不良情绪为学生学习、成长,带来的消极影响。例如,当发现中职学生因学习问题而产生急躁的情绪时,可采用一些激情、舒畅的音乐,对学生展开音乐治疗,如《皇家烈火》。在学生临近考试测验前,产生紧张感时,可选用旋律优美、音调平和、速度缓慢且力度偏弱的乐曲,如,《春江花月夜》。通过结合学生的不同情绪特征,选择不同音乐,对学生展开音乐治疗,可充分凸显音乐治疗的针对性,满足于学生的实际需求,帮助学生舒缓消极的情绪,为学生获得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做出铺垫作用[5]。

结束语:综上所述,音乐治疗可引起学生心理、生理上的双重变化,通过发挥音乐的实际特征,让学生在聆听、表演、歌唱、演奏、创作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促使音乐展现其自身价值,辅助学生获得身心平衡与健康。通过分析音乐治疗可发现,音乐治疗作为一项系统性的干预过程,其形式呈现着多样性的特点,对心理教育工作者和学生的综合素质,均提出极大挑战。基于此,针对音乐治疗的有效开展策略,需进行持续性探究,结合学生的发展情况及心理变化轨迹,坚持细化音乐疗法。

参考文献:

[1]霍志明,张赛宇,吴捷.音乐治疗在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心理月刊,2021,16(06):220-221.

[2]李丽君.论音乐治疗对中职医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作用[J].教育教学论坛,2019,(20):263-264.

[3]赵煜,杨瑞雪.浅谈音乐教育和音乐治疗在中职生中的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5):194.

[4]黄光翠.浅谈音乐治疗对中职生的作用及运用[J].内江科技,2015,36(08):138.

[5]郑晨燕.音乐教育在中职生心理生理健康中的作用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2012,(02):21.

此论文是《音乐治疗对提升新时代中职生心理健康的研究》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音乐治疗中职生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浅谈音乐治疗与大学生心理困扰问题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节律变化与心理体验的相关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