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大教堂》肖铁中译本研究

2022-06-19 12:49韩宛真
雨露风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

摘要:胡庚申的生态翻译学理论提出了“三维”原则: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肖铁翻译的雷蒙德·卡佛短篇小说集《大教堂》大体上做到了“三维”的适应性转换原则,从而基本灵活有效地传达了原文的内容。

关键词:大教堂;生态翻译学;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

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是当代美国的短篇小说家和诗人,他的小说集经常入选《美国最佳短篇小说集》,而《大教堂》(Cathedral)短篇小说集则是其第三部小说集,该小说集除了反映主人公的精神焦虑和人与人之间的疏远关系之外,在里面开始出现了主人公之间的精神交流,所以与其他的短篇小说集相比,少了一些阴郁和束缚。该小说主要是由《羽毛》《瑟夫的房子》《保鲜》《软座包厢》《好事一小件》《维他命》《小心》《我打电话的地方》《火车》《发烧》《马龙头》《大教堂》这12个短篇小说组成。

生态翻译学是清华大学胡庚申教授提出一个新概念,该理论是在其提出的“翻译选择适应论”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胡教授将达尔文提出的选择、适应理论作为该哲学依据,从而将翻译定义为“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进而将生态翻译理论定义为“一种生态学视角的翻译研究”。[1]89-95该概念具有“翻译学”和“生态学”跨学科交叉研究的性质,对翻译概念、翻译原则、翻译策略和翻译标准采用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行解读。就翻译概念来说,该理论认为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的交替循环过程;就翻译原则而言,该理论认为是多维度的选择性适应和适应性选择相互交替的过程;就翻译策略而言,则是“三维转换”,分别是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就翻译标准而言,则是通过多维转换程度、读者反馈以及译者素质这三个方面综合考虑。[2]176-177“三维”所具备的功能是不同的,语言维关注的是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文化维关注的是翻译的语境效果,交际维关注的是翻译的人际意图。[3]235-236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应该从“三维转换”这三个层面入手,尽可能地让译文靠近这三个层面,使得译文最大限度地实现“适者生存”。以下便是是以《大教堂》肖铁译本为研究对象,以“三维”视角为理论基础,分别研究译本的翻译。

一、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适应选择转换,也就是指从语言这一方面来审视翻译。胡庚申教授在其《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中就明确地提道“原语和译语之间的语言同质性为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语言置换奠定了基础,而语言的异质性又会迫使译者依据翻译生态环境做出适应性选择。如果将原语言原封不动地移植到译语产生的译文中,那么,就往往会造成晦涩难懂或违背译语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能够尽量保持原语和译语在词汇、句法、语篇文体、语用乃至节奏、音调等方面的协调和平衡”。[3]205从关注翻译的文本语言表达的语言维出发分析肖铁译本《大教堂》,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分别是词汇和句法这两方面入手。

不管多么好的一部译作,都存在不足之处。以下便是以语言维为指导分析《大教堂》肖铁译本中所体现出的契合语言维之处以及违和之处。

(一)文中符合语言维的具体例子分析

原文1:Anyway, this man who'd first enjoyed her favors, the officer-to-be, he'd been her childhood sweetheart. [4]210

译文1:不管怎么样吧,当初她最先喜歡的那个人,那个未来的军官,是她小时候青梅竹马的恋人。[5]201

译者将原文中的childhood sweetheart译为“青梅竹马的恋人”,译文非常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俗。将原文的词组拆解开分析,原文中的childhood是童年、幼年和孩童时期的意思,而sweetheart则是“宝贝儿、恋人”的意思。译者在翻译该词组时,并没有进行简单的字面直译,而是在了解了其真实意义之后,将其转换为中文意义与之相对应的词组“青梅竹马的恋人”。在保持原文意义不变的情况进行了调整,是一个非常典型的语言维转换的例子。

(二)文中违背语言维例子的具体分析

原文2:We dug in. We ate everything there was to eat on the table. We ate like there was no tomorrow. We didn’t talk. We ate. We scarfed. We grazed that table. We were into serious eating. [4]217

译文2:我们埋头吃起来。我们吃光了桌子上所有能吃的东西,就像这是最后的晚餐,吃完这顿,就没下顿了。我们不说话。我们只是吃,狼吞虎咽,风卷残云。我们像在那张桌子上割草一样,吃光了所有的东西。[5]209

在这一个段落,我们会发现原文又是一系列的同一主语的短句,但在翻译的时候,译者并未将全部的句子合并为一整句。原文本是有8个完整的句子,而在译本中有5个完整的句子,也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整合了一些句子为一句,但有一些还是按照原文的结构将其翻译出来。除此之外,译者在翻译的时候,将原文的意思传达出来的同时,还增添了一些原文中没有的一些四字词的修饰语,如“狼吞虎咽”“风卷残云”这样的词语来表现出“我们”吃饭的场面,使其变得更加形象生动起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整本小说集里面的内容作者都是以一种方式写成,也就是用最简单的描写将故事陈述出来,不加以更多的修饰的极简主义的写作方式。所以译者在翻译的时候不应该将原文的风格进行修改,按照其本身的结构进行相对应的翻译即可。

二、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即译者在进行翻译时不仅仅对文本进行简单的处理,最终是文化与文化的一个碰撞。由于原语文化生态和译语文化生态在性质和内容上往往存在差异,为了避免从译语文化观点出发曲解原文,译者不仅需要注重原语的语言转换,还需要适应该语言所属的整个文化系统,即生态系统,并在翻译过程中关注双语文化内涵的传递,即所谓“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2]135-137简而言之,文化维的适应选择转换也就是指译者在翻译文本时,要具备文化意识,要意识到翻译是跨语言、跨文化的交流。在翻译的过程中,要尽量克服不同的文化所造成的障碍,努力使得两种文化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保证原文的信息能够传达到译文中,实现信息的顺利交流。[6]

在《大教堂》这部短篇小说集里面涉及非常多的俚语和习语。关于习语这部分的翻译,必须是在了解英汉习语关系的基础之上才能更好地进行。该部分是从关注文化内涵的文化维出发,分析原文是否能在传递原文的内容的基础之上,准确地传达原文的文化内涵,并且将其转换为具有译文文化内涵的对等语。

(一)文中符合文化维的具体例子分析

原文3:But you're a sly boots. You'd rather just sit with your prim little mouth while other people talk their heads off. Am I right? Still waters. Is that your name? [4]153

译文3:但你是个“害羞的擦鞋匠”①,任由别人把脑袋说掉了,你也只是安静地坐在那儿,合着你洁净的小嘴。我说得对不对?闷葫芦,你是不是就叫这名字呀?别人到底怎么称呼你啊?[5]138

害羞的擦鞋匠:原文 a sly boots,俚语,可指表面简单质朴但实际狡猾的人,此处只按其字面意思翻译。原文中的a sly boots和still water这两个都是与当地文化息息相关的俚语表达。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我们不能按照其字面意思进行翻译,译成“狡猾的鞋子”和“平静的水流”,这样的翻译会给人一种知道其汉字却不知其意的困境。[7]这种类型的习语典型就属于非对应类,因此在进行翻译时我们可以找一个字面意义不同,但是其所指意义是相同的译文。[8]通过这样的方式,虽然没有能将原文的形式保存下来,但是将原文的意义和功能保存下来了。

译者在处理这两个俚语的时候,第一个采用将原文的形式保存下来,进行一个加注解释的译法,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可以保留原文中俚语的风格特点,给人一种异域风情的感觉,再通过文外加注的方式,方便了读者的理解。但是本文觉得加注解释如果是在文内的话,应该会更好一些,这样的话,读者在了解国外的俚语表达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要表达的意思。[9]而在翻译第二个俚语的时候,译者借助了中文习语“闷葫芦”来表现了原文中所要表达的意义。

(二)文中违背文化维的具体例子分析

原文4:“Do you have any Q-tips, or else Wesson oil?”Inez said. [4]115

译文4:伊内兹问:“你有没有Q-tips②,或是威森油③。”[5]119

在涉及文化层面的翻译时,一些专有名词肯定也是包含于其中的。不管是所谓的物体名称、人称或者是建筑名称,虽然不同国家表达所指的东西是一致的,但是其表达却跟每个国家文化息息相关。原文中的Q-tips和Wesson oil如果没有结合当地的文化背景加以考虑,很难能够猜测其要表达的意义,因此译者在翻译两个带有文化特色的所指名称时,将其原文直接搬到译文中或者采用一个音译的译法,然后再通过文外加注的方法进行相对应的翻译。通过这样的译法,译者既将原文中的本土表达带到了译文当中,又通过加注这样的方式让读者知道原来外国人在表达棉签和食用油這两个日常用品的时候是这样表达的。但是译者采用文外加注这样的方式,读者第一眼很难理解其意义,所以如果将其改为文内加注,如将“Q-tips”译为“Q-tips棉签”,“Wesson oil”译为“威森食用油”。

三、交际维的适应选择转换

翻译过程中交际意图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说的是译者除进行语言信息的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之外,将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关注原语系统里作者的总体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系统里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文读者。[3]237交际维的转换主要是为了使得译文的读者或接受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原文的语言和文化中原作者想要传达的信息,因此译者在翻译原文的时候,在自己理解透彻原文内容的基础之上,将原文作者想要传达给读者的信息也能够传达给译文的读者,使得原文作者能够和译文读者有一个交际。[1]89-95在《大教堂》中,原作者通过极简主义的写作手法,描绘出了美国平民的日常生活,但在其中还饱含这人物角色的情感以及一些带有文化特色的信息,这些信息也是需要译者传递给译文读者的。以下便是一些具体的分析。

(一)文中符合交际维的具体例子分析

原文5:How long had I been in my present position? (Three years.)Did I like my work?(I didn't.)Was I going to stay with it? (What were the options?)[4]218

译文5:现在这个工作,我干了多久了?(三年。)喜欢自己的工作吗?(不。)会一直干下去吗?(有什么可选择的吗?)[5]210

这一段落是非常有意思的,该段落的背景是盲人和“我”聊天。这本该是“我”和盲人之间的一段对话,可是作者在描写这段对话的时候既没有采用直接引语对话的形式,也没有采用简介引语对话,而是采用了这样的形式。通过这样的形式,作者将盲人所问的话转换成了自己问自己的话语,在展现小说中的“我”的生活境遇的同时,还表现出了“我”的内心世界和内心的想法。而读者在接触该段落这几句话时还可以感受到文中的“我”对于生活的无奈之情。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没有对原文的形式进行改变,而是按照原文的形式和风格进行的翻译,并且将原文中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清楚地表达出来。本来是原文读者才能体会到的感情,译入语的读者通过译者的翻译也能体会到说话人的无奈和心酸之感。

(二)文中违背交际维的具体例子分析

原文6:My wife looked at me with irritation. She was heading toward to a boil. [4]218

译文6:妻子瞪着我,气得马上就要发作。[5]211

译者将第一个小句“my wife looked at me with irritation”译为“妻子瞪着我。”,在这里译者没有将该句的意思准确地译出。irritation的意义没有表达出来,这里的“瞪着”并不是表示生气地睁大眼睛,只是指睁大眼睛,如果译者在这里将第一个小句译为“妻子生气地瞪着我”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出原文中的意义。在翻译第二个小句时,译者将“heading toward to a boil”译为“气得马上就要发作”,虽然译者理解了原文想要表达的意义,也就是非常生气的意义,在这里译为“怒发冲冠”更能将原文的信息传达给译文的读者。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进行文化传递的过程中文学翻译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大教堂》这部作品虽然表面上是描写美国平民的日常生活,其实更重要的是传递了在特定年代下美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作者采用了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极简主义写作手法。[10]因此译者在翻译此类文学文本时,应该要注重语言文本选择和翻译策略的选择,从而使得译本更加准确。而生态翻译学的“三维”转换视角可以帮助译者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原文本,并且可以帮助译者在进行文本翻译时更好地“适应与选择”。从生态翻译理论视角透视肖铁翻译的《大教堂》,可以發现此译本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三个层面在大体上做到了“三维”的适应性转换,在其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翻译问题亟待解决。生态翻译学这一理论,作为跨学科性质的译学理论,从新的视角来研究译本,是对当代翻译理论研究的一种延伸,为译者的翻译提供了一个新的翻译理论视角作为翻译实践的指导,也为译本的解读和评析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作者简介:韩宛真(1998—),女,汉族,四川内江人,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硕士在读,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注释:

①原文 a sly boots,俚语,可指表面简单质朴但实际狡猾的人,此处只按其字面意思翻译。

②北美最流行的棉签的牌子,始创于1923年。

③美国的一种食用油。

参考文献:

〔1〕CARVER R. Cathedral[M]. New York: Vintage, 1983.

〔2〕SCHNAPP P.Cathedral by Raymond Carver[J].Western American Literature,1985: 168-169.

〔3〕果笑非.论翻译生态学与生态翻译学:研究对象、方法和走向[J].外语学刊,2015(01):105-108.

〔4〕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构建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雷蒙德·卡佛. 大教堂[M]. 肖铁,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7.

〔7〕任运忠,周晓琴. 闵福德《易经》英译本的生态翻译学解读[J].周易研究,2020(06): 89-95,101.

〔8〕孙琳,韩彩虹. 《北京折叠》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生态翻译学视角[J].上海翻译,2021(04):90-94.

〔9〕温端政.中国习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

〔10〕肖建芳.英汉习语对应关系的比较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1):114-116.

猜你喜欢
生态翻译学
《尤利西斯》汉译的生态翻译学诠释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赣州红色旅游景介资料的英译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红楼梦》俗语翻译研究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的内蒙古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景点翻译
生态翻译学视阈下汉语网络流行语英译的三维转换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生态翻译学角度下的中日影视作品片名翻译分析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译品长存现象分析
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看鸠摩罗什的佛经翻译
合作翻译—生态翻译学伦理原则视域下的典籍外译理想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