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针灸结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2-06-22 08:05姚宗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针灸膝关节中药

姚宗花

(临沂市中医医院,山东 临沂 276000)

膝痹现代医学称膝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变形、疼痛或肿胀及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症状,近年来我国中老年膝痹发病率逐年增高,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则达到50%,75岁以上患病率更是高达80%,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如治疗失当,甚至造成残疾[1]。近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膝痹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本研究旨在研究温针灸结合中药泥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临床疗效,以期为今后寒湿痹阻型膝痹治疗提供临床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3月本院收治的60例寒湿痹阻型膝痹患者。纳入标准[2]:①中医诊断为寒湿痹阻型;②经X线检测示关节面不光滑、关节间障变窄,关节腔内有游离体;③年龄>45岁;④晨起膝关节有僵硬感。排除标准:①伴有不同严重程度膝关节肌肉、肌腱和关节囊等损伤者;②有膝关节滑膜炎、创伤性关节炎者;③膝关节周围皮肤破损、皮炎者;④精神异常者;⑤伴严重心、肺、肝和肾功能异常者;⑥伴恶性肿瘤者;⑦有出血倾向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8例,女22例;年龄47-83岁,平均(61.87±16.92)岁;病程1-6年,平均(3.67±1.40)年。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年龄47-78岁,平均(62.23±18.34)岁;病程1-6年,平均(3.57±1.4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可比。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LYSZYYY2021009),所有患者自愿参与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温针灸治疗,每周治疗6次,2周为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温针组穴:膝眼穴、犊鼻穴、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穴、阴陵泉穴、鹤顶穴,施以温针灸,每穴施灸2炷,每周治疗6次,2周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泥灸,组方:制川乌10 g、麻黄12 g、芍药15 g、制白附子9 g、细辛6 g、桂枝15 g、干姜6 g、当归15 g、川芎15 g、独活18 g、冰片3 g。诸药打粉以姜汁与火山矿物泥调和至泥状,微波炉加热30 s,涂抹于患膝,并用保鲜膜包裹,施灸45 min。

1.3疗效指标 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0-10分,数字越大代表疼痛程度越严重。骨关节炎指数:采用骨关节炎指数(WOMAC)量表评定,双膝关节病变者记录病情较重一侧,该量表主要从疼痛、僵硬及关节功能3部分进行评价,包含24个条目,总分96分,分值越大表示关节炎症状越严重。疗效评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疗效诊断标准》[3]分为临床控制、显效、有效、无效4个等级。疗效指数≥90%为临床控制;70%≤疗效指数<90%为显效;30%≤疗效指数<70%为有效;疗效指数<30%为无效。疗效指数根据WOMAC评分应用尼莫地平法计算,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

2 结果

2.1两组疼痛程度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大幅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比较分)

2.2两组WOMAC评分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WOMAC各维度及总分均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WOMAC各维度评分比较分)

2.3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 观察组:3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4例,显效8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30例患者中,临床控制1例,显效6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4.81,P=0.028)。

3 讨论

膝痹又称“骨痹”,古今医家多认为其发病初期与“风、寒、湿”密切相关,寒湿痹阻型膝痹则主要因寒邪侵犯而致发病[4]。故其治疗以散寒祛湿、温经通络为主。温针灸与中药泥灸均有温通作用。温针灸选穴为犊鼻穴(双)、梁丘穴、血海穴、足三里、阴陵泉、鹤顶穴。诸穴共用能够散寒祛湿,通利关节,活络止痛。中药泥灸选用制川乌、麻黄、芍药、制白附子、细辛、桂枝、干姜、当归、川芎、独活、冰片,组方旨在温通经脉、散寒止痛。除温针与中药的作用外,本文加用中药泥灸,该疗法在传统蜡灸疗法、温敷疗法等疗法中延伸出来的一种新型灸疗,具有可塑性强,能随意敷布于身体任何部位,热疗作用迅速,操作安全方便,治疗无毒副作用等诸多优点[5]。它的理论渊源是祖国传统医学经络学说,依托现代科学研究,立足于分子医学理论、生物医学全息理论等以及内病外治、异病同治的中医理论,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脉,从而祛除体内的风、寒、湿邪,达到治已病、防未病,培本固元作用。对于寒湿痹阻型膝痹患者,中药泥灸能够帮助患者促进局部血管扩张、病理产品和水肿的吸收,有利于药液的渗透,从而提高中药的治疗作用[6];同时,泥灸的中药有效成分也能有效渗入患处,起到温通经脉、散寒止痛的治疗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疼痛等症状改善程度也优于对照组。

综上可知,温针灸结合中药泥灸法治疗寒湿痹阻型膝痹,临床疗效更高,能更有效地缓解患者疼痛等症状,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猜你喜欢
针灸膝关节中药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膝关节术后助行器的选配及使用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老年人应注重呵护膝关节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针灸
中长跑运动员膝关节常见损伤及其致因
户外徒步运动中膝关节的损伤与预防
“中药零食”怎么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