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儿童大叶性肺炎的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

2022-06-22 08:04尹作香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尹作香,崔 娟

(临沂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临沂 276000)

大叶性肺炎(Lobar pneumonia,LP)是以肺泡内弥漫性渗出为主的炎症,病变通常累及肺叶的全部或大部,临床主要表现为高热、咳嗽、胸痛等,病变广泛时可引起呼吸困难、呼吸窘迫和发绀。儿童因免疫力低、排痰能力差,易引起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临床资料显示,对患儿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加肺泡灌洗术治疗有较好的效果[1]。本文将其应用于LP患儿,观察其临床效果,分析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LP患儿临床资料。纳入标准:诊断符合参考文献[2]中相关标准;年龄1个月-14岁。排除标准:院内获得性肺炎;伴肺结核者;伴先天性免疫缺陷病者;既往有严重心、肺、肝、肾等严重基础疾病者;凝血功能明显异常者。根据其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支气管镜组: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0.6-12岁,平均(6.71±2.25)岁;病程:3-10 d,平均(5.25±2.18)d。内科治疗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14例;年龄0.2-14岁,平均(6.63±2.48)岁;病程:3-8 d,平均(4.59±2.35)d。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内科治疗组: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退热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治疗,住院期间详细记录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根据患儿情况调整用药及剂量。抗生素使用指征及药物选择依据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疗规范[3]。支气管镜组:在内科治疗组的基础上行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治疗方法依据中国儿科可弯曲支气管镜术指南(2018年版)[4];术前禁饮食及禁水4-6 h,复合吸入麻醉;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不同外径的支气管镜,依次对声门、气管、支气管及亚支气管进行检查,依据术前胸部影像学检查,对病变所属的叶、段及亚段支气管给予生理盐水冲洗,局部痰液粘稠者给予乙酰半胱胺酸稀释痰液,有痰液栓阻塞者或者局部有坏死组织物者给予钳取,并给予雾化吸入防止喉头水肿。

1.2.2护理方法 内科治疗组:给予常规护理,内容包括:指导患儿有效咳嗽,更换体位,拍背促使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痰液粘稠无力咳出者,给予机械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监测体温变化,及时对症处理;合理搭配营养,清淡易消化饮食,适度饮水等。支气管镜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予以心理安抚,选择合适手术时间;术中吸氧并检测心率、血氧、呼吸、血压;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儿反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继续监测呼吸、心率、血压、血氧2 h。

1.3指标评价 临床疗效:患儿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胸部CT或X线片发现肺部阴影吸收达75%以上为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复查胸部CT或X线片发现肺部阴影吸收达50%以上为有效;患儿临床症状没有变化或者加重,复查胸部CT或X线片发现肺部阴影没有变化或者加重为无效。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包括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失及住院时间;肺部影像学改变情况;患儿家长满意度:应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量表评估,内容包括护理人员态度、服务质量等;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支气管镜组:50例患者中,显效35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6%;内科治疗组:60例患者中,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12例,有效率为8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6.29,P=0.012)。

2.2两组住院时间及临床症状消退时间的比较 支气管镜组的发热、咳嗽、肺部啰音消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内科治疗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对比

2.3两组患儿家长满意度比较 支气管镜组:50例,满意49例,满意度为98%;内科治疗组60例,满意48例,满意度80%。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48,P=0.004)。支气管镜组顺利完成手术,无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LP主要是呈大叶性分布的以肺泡内弥漫性纤维素渗出为主的急性肺实质炎症,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增加。儿童患者主要表现为气道黏膜水肿、充血、分泌物阻塞等症状,易引起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等并发症。既往临床治疗LP多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对症治疗,虽具有一定疗效,但由于儿童年龄小,血支气管屏障与肺泡壁毛细血管屏障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药物起效缓慢,从而影响症状改善[5]。近年来,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在儿科领域得到逐渐应用,对儿童肺部感染尤其是难治性肺炎或肺不张患儿有着重要作用[6]。其主要使用方式就是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对患儿支气管以下的肺段或是亚段支气管通过生理盐水反复进行冲洗和回收,能促进肺部炎性分泌物排出,改善通气和换气,纠正缺氧;其次,对局部病变明显部位可局部注入药物,促进炎症吸收[7],从而缩短病程;再次,对其分泌物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进行药物敏感试验,可提高肺部感染病原诊断敏感率,有利于针对性抗感染治疗。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又分为全肺灌洗和支气管肺段灌洗。支气管肺段灌洗术主要用于肺部感染性疾病、肺不张、支气管扩张症、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过敏性肺泡炎、少量咯血或痰中带血等的治疗;全肺灌洗术主要用于肺泡蛋白沉积症等疾病的治疗[4]。

本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组儿童,患儿体温恢复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肺部影像学吸收情况及总住院时间均短于内科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内科治疗组。本研究中,支气管镜组有2例治疗效果不佳,后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证实为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因本院无敏感抗生素治疗,后转入上级医院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内科治疗组有12例保守治疗无效,其中有10例签署知情同意后给予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1周后再次复查X片提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另2例仍拒绝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签字办理出院。

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的开展为儿童肺部疾病的诊疗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仍有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有药物过敏、缺氧、心率失常、喉痉挛或者支气管痉挛、出血、感染与发热、气胸、纵膈及皮下气肿等。为降低以上不良反应的发生,不仅需要临床医师提高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操作的娴熟程度,还需要护士做好术前患儿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熟练完成术中的冲洗与吸引操作;同时,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及术后护理能明显降低术中、术后并发症,减轻患儿痛苦[8]。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有效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一方面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另一方面可明显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LP患儿,若高热不易退,肺部实变明显,胸部影像学检查无明显好转吸收者,建议及早进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治疗。但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是医护人员共同合作完成的一项检查及治疗工作,做好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的围手术期护理及熟练操作配合是患儿顺利完成检查和治疗的保障。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带你了解电子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