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信息化新形势下的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探讨

2022-06-23 20:09钱耀如袁一平
科教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

钱耀如 袁一平

摘要高等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公共必修课,是绝大多数专业后续学习的基础。在目前教育信息化生态重构背景下,其传统的教学模式需根据新时代的教学需求,对教学内容、形式、评价等环节进行改革。基于此,介绍了新形势下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对于推动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关键词教育信息化;计算机基础教学;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33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Elementary Computer Courseunder the New Situation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QIAN Yaoru1 ,  YUAN Yiping2

(1.Nan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167;

2.Wuxi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214105)

Abstract  The elementary computer course is an essential compulsory course, and it forms the fundamental basis for the follow-up study of most majors. Under the current reconstruction of education information ecology, it is conducive to bring changes into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 includ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formation and evalu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of the elementary computer course which has a certain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form of computer-relate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words  education informatization; basic computer teaching; practice teaching

1背景

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国家大数据战略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不断创新课程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培养面向行业需求的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日趋重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中阐明了信息技术对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影响,提出了将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1]信息技术将为教学模式、教学效果及教学研究等各个方面带来一场深刻革命。高等院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亟待开展,数字化教育基础建设和数字化校园的建设成为一种必然。面对教育信息化这一新形势,高等教育需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创新与实践,基于新技术采用新型动态教学理念,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2-3]

计算机技术已经与社会各行各业深度融合,对未来科技、发展、社会等很多重要领域的创新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计算机基础已经在高校中作为大一学年的必修基础课程开展教学,主要目标是让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并能够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后續课程学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推陈出新,新知识领域的不断扩展、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工程实践能力的导向要求等,促使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及学习方式发生改变。如何以学生为中心,围绕“知识-能力-素质”多维度人才培养这一目标,对计算机基础教学进行改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2.1教学内容与课时配置不合理

在经历了多次课程学时的压缩,现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仅设置32~48学时,其中还包括实验上机学时。与之对应的是随着计算机设备的快速更新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大量新的知识内容添加到现有课程中,导致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迭代很快且内容丰富。除此以外,部分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还与计算机等级考试挂钩,由于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察内容广度较大,使得课程教学任务更加繁重。在有限课时中完成理论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就会导致教学节奏过快,教学质量不尽如人意等情况。

2.2学生群体特点及计算机基础水平

受生源地经济发展、教育资源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影响,学生之间的计算机基础水平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大学生虽然在中学接触过计算机相关知识,但在国内应试教育大环境影响下,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计算机基础知识十分薄弱,操作也不够熟练。如果没有充分摸查学生的计算机技术基础水平和学习能力情况,采用传统的年级化大班统一教学方式和单一的考核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在面对相同的教学内容时有些基础较好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过于简单失去学习兴趣,而与之对应的是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难以跟上教学节奏,这样会大大降低教学效果。

随着手机、平板等智能移动互联网端设备的应用广泛,大学生关注工程新动态的手段日益增加,在线上获得信息的能力较强,但对信息的分析整合能力不足,缺少严谨踏实的学风。此外,学生十分注重知识的时效性,对新知识及前沿领域的探讨较多,但是由于基础知识薄弱,对碎片信息的理解缺乏系统性与条理性。在学生越来越依赖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端设备的同时,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如计算机编码、操作系统、软件硬件等基础知识则显得单一枯燥,对学生来说没有吸引力。如何立体化编排教学内容,将基础知识与新技术梳理整合,融合多样的教学手段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是目前待改革的问题。

2.3教学内容与专业培养衔接不够紧密

目前高校针对计算机基础类课程基本采用统一的教材及教学方案,教学内容呈现同质化,但从人才培养的角度看,不同学科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的要求不尽相同。例如理工科专业普遍设置高级语言编程等后续计算机类课程,对学生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要求较高;而大部分文科专业对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需求多集中于相关办公应用、数据统计软件的熟练掌握。不同学科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需求差异化显著,现有的同质化教材和教学方式不能很好地满足各学科专业的需求。计算机基础课程设置的初衷是为各学科的专业培养打下相关的基础,这必然要求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能够很好的衔接后续的专业课程,因此教学内容的设置以实践教学的安排应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建立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4]2.4信息化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线上教学已经成为目前高校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不同于传统线下课程,线上教学可以不受空间和时间限制,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充分整合利用平台教育资源,延展学生的知识网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欲。但是,线上教学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师生互动、教师课堂管理困难以及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等。目前线上学习环节多由学生通过单独观看视频完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问不能像线下课堂学习一样获得及时讨论和解答,同时教师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知识点掌握情况不能得到即时反馈,无法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安排。对于计算机基础这类还有实践安排的课程而言,长时间的线上教学会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如何克服传统教学与线上教学的短板,有效利用线上平台开展实践活动等都是亟须思考和解决的。[5]

3教育信息化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应对策略

3.1结合专业培养方案编排教学大纲及内容

计算机基础教学要在通识教学层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和阶段特点,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水平和学科专业需求差异性的条件下分别制定。[6]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为目的,教授计算机的相关基础原理和前沿技术。针对后续人才培养计划安排高级语言编程类课程的理工科专业,教学内容应着重讲解计算机基础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网络工作原理等计算机相关基础知识。与之对应的是一些文科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应更多的偏向于应用型软件的介绍和练习,如办公软件、视频剪辑、图像处理、动画设计等应用软件即可。通过对不同水平学生,不同专业背景学生进行差异化教学内容设置,将有限的课时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来适应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需求。

3.2提高师生的信息化素养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学手段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从面对面教学向多维教学形式发生转变。高校传统线下教学阶段仍存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传统学习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在线教学可以突破教学空间、时间和教学环境等众多限制,实现规模化、个性化、情景化教学。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关键在于师生的信息化素养。教师要能够恰当地使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设计,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特别是在课堂或实验室里能够熟练使用投影仪、交互式电子白板、微课、视频拍摄与剪辑、网络通信等技术。如果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不高,不能适应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实际需要,无法引领学生利用信息化优势资源和手段学习,就会影响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讲,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如果信息技术素养不高的话,也同样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为此,师生均需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努力学习信息技术,真正把信息技术融于教学之中,推动师生学习共同体的建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3.3积极采用多样化教学模式

得益于线上教育平台的特点,课堂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或智能化手段辅助课堂教学,以超文本形式组织教学素材,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学习。[7]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传统的计算机基础课堂拓展为课前(线上平台)、课中(线下课堂+线上平台)、课后(线上平台)三个阶段,采用三段式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课前阶段,教师通过在线教育平台、智能移动学习端等新型教育手段,整合网络教学平台和丰富的在线教学资源,以 PPT、资料学习、问卷调查、测试等形式在平台发布。教师通过学生在前测结果数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并根据反馈及时调整后续线下教学中重点、难点进行安排。

在线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通过课前学习已经掌握了部分知识,可能带着疑问进入课程教学环节。教师通过课前阶段的前测结果,集中讲解课程的重点难点。综合采用讨论式、探究式、项目驱动式及翻转课堂等创新模式,引导学生全面参与教学环节,而非单纯被动听讲。[8-9]

课后阶段是课堂教学的课外和线上延伸,教师通过线下课堂的观察,通过线上平台发布作业、测试及分组任务来评测学习效果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后阶段,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和自我检测,教师也可通过课后测试结果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3.4改革课程考核评价方式

高校在考核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时,多以期末统一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但是单一的终结性考核方式并不能全面的反映出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教师的教学效果。高校针对计算机类课程应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应从多个维度对学生进行考核,采用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定学生是否满足课程要求。[10]教师在教學过程中应积极利用目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对学生在所有教学环节中的表现进行跟踪和测评,除了期末考试外,将学生线上线下学习情况、上机实践操作能力、作业测验完成情况等都纳入课程考核。通过这种形式提高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获得学生学习能力的反馈,有利于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3.5健全综合实践教学平台

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偏向于应用实践层面的通识基础课,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紧密结合的,实践教学能强化学生对课堂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转化。大部分高校硬件基础设施包括公共机房及服务器等设施条件都能够满足计算机基础课程实践上机条件,但在软件方面的建设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日常教学中甚至存在因学校未购置正版办公软件版权而影响实践教学开展的情况,计算机类课程所用软件更新迭代速度快,高校应及时购置更新相关软件的版权,保障计算机类课程实践活动的正常开展。

除此之外,学校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要保障网络通信的顺畅和搭建便于操作且功能强大的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各种切实有效的方式,保障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学的融合,最终提升教学实效。

4结语

本文对信息化教育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情况做了一些探讨,多样化的教学内容和改进的线下线上混合教学模式加深了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将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方式也获得了学生的认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在资源共享大背景下,仍需持续探索实践信息化教学方法,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 孙遒, 吴长青, 郑天翔.“互联网+”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新模式[J].计算机时代,2017(1):66-68.

[3] 胡建鹏, 陈强.应用型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不足与对策[J].计算机教育,2021(06):60-64.

[4] 杜传虎.面向计算思维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8,19(11):176-177.

[5] 周辉,郑健.“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现状及提升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6(14):4.

[6] 王春玲.计算机基础教学如何与专业相结合[J].赤子(上中旬),2017,406(03):246-246.

[7] 骆爽.基于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无线互联科技,2019(9).

[8] 郑寿乐.利用微课提升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5(09):164-164.

[9] 谢荣.基于“项目教学法”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及其评价[J].无线互联科技,2018.

[10] 邓娟,周冰,聂玉峰.线上线下课程混合式教学过程优化与评价应用——以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22):175-177.

猜你喜欢
计算机基础教学教育信息化实践教学
计算机等级考试与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
浅谈基于计算机竞赛模式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
关于微课在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运用思考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