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

2022-06-23 20:09谷钰雯
科教导刊 2022年5期
关键词:小说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谷钰雯

摘要《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其中提出高中生必须具备审美鉴赏与创造力。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小说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小说中的语言、人物形象以及环境描写等都是提高审美能力所需要学习的要素。因此,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探究,希望给身在一线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一些启发和思路,以便更好地提升高中生的语文审美素养与能力。

关键词高中生;小说教学;审美能力;审美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2.05.040

O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Aesthetic Ability in Chinese Novel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DU Yuwen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00)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ore literacy of Chinese discipline" is put forward in the Chinese curriculum standard for senior high schools (2017), which puts forward that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must have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creativity. As one of the four major literary genres, novels enhance students' Chinese literacy with their profound cultural heritage and unique aesthetic value. In novel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he language, character image and environmental description in novels are the elements that need to be learned to improve their aesthetic ability. Therefore,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aesthetic ability in Chinese novel teaching in senior high school" hopes to give some inspiration and ideas to Chinese educators in the front line, so as to better improve the Chinese aesthetic quality and abili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Keywords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novel teaching; aesthetic ability; aesthetic education

小說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主体,通过故事线索或环境描写来体现社会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在高中语文课程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1]小说以其优美的文笔和生动的情节把故事深深地印刻在读者的心里,甚至许多年以后都不能忘怀。不论是“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的林黛玉,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无不闪烁着人物形象美的光芒。因此,教师在小说教学中一定要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和提高,这不仅仅是核心素养的要求,更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关键。

虽然新课标中强调了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仍旧存在着忽视审美能力的问题。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过大导致学生忽视审美教育,重视知识教育。不光是学生,大部分家长也存在“急功近利”的想法,课外时间很少让子女阅读小说作品,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刷题备考,导致学生脑海中优美语句积累少,美感体验缺失,审美教育始终得不到重视。由于教师在讲课时也存在着忽视学生的感悟与理解,只重视讲授与输出的情况,这样就会导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受到限制,对文章缺少自己的心得体会,审美能力得不到锻炼。我们经常会提到“教育是一门艺术”,那么语文这门课就更是艺术中的艺术了。艺术应该是充满激情的,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是刻板枯燥、乏味冗长的讲授一篇课文的话,那么这堂课将毫无美感可言。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审美鉴赏与创造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通过审美体验、评价等活动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味,并在此过程中逐步掌握表现美、创造美的方法。把小说教学与审美能力的培养更好的融合,通过鉴赏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作品,理解作品当中的时代精神和审美内涵。为此,笔者提出了以下四点教学策略。

1新颖的导入方式,激发审美感知

传统课堂中我们经常见到的课堂导入方式一般是直接导入,此类导入方式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课堂开始直接介绍文章题目按部就班进行学习。不得不承认,这种导入方式能节省课堂时间,用更多的时间去进行正文内容学习。但是,若在课堂一开始就没有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那么就算留出再多的时间来进行内容学习又有什么意义呢?导入不是简单的开场白,而是一次新的思维之旅。一次好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有全新的思维体验,唤醒学生的审美感知,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境界。

1.1情景导入

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小说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以《红楼梦》教学为例,在上课前可以使用多媒体来播放电视剧版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当时那个年代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的奢靡腐朽。还可以在电脑上展示林黛玉的画像让学生进行评价,激发学生想要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进行《荷塘月色》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标题用“莲花绽放”的形式从多媒体中展示出来,再配上优美的音乐,瞬间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本课的标题上来,方便进行下一步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其原理是调动学生的感官,将平面的文字立体化,将静态变为动态,通过声音和动画的展示,让学生“未入其文,先动其情”。

1.2故事导入

故事导入是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有科学性、哲理性的故事、寓言、传说等,激发学生兴趣,启迪学生思维,创造情景引入新课,学生主动进入新知识学习的一种导入方式。在学习鲁迅的《祝福》时,教师可以讲述在中国封建时期农村妇女受到封建礼教与迷信思想的迫害,因为这些学生并没有经历过这样的黑暗时代,所以这段故事的讲述就会引起班级同学的好奇心,迫不及待的想要学习祥林嫂的故事。这样一来,教师和学生之间既达成了互动,而且也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唤起了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可谓一举多得。

2优美的环境描写,启发审美想象

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是指人物角色身处的社会环境或是自然环境,用以衬托人物角色当时的心情或作为铺垫预示事件发展。环境描写是提升审美能力,尤其是提升学生

审美想象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以环境来渲染学生的审美体验,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再结合自身经验进行再造性想象,启发审美想象。[2]苏洵曾说过:“状难写之情于眼前,含不尽之意于言外”,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优秀的环境描写不仅可以渲染氛围,更能体现小说人物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从提升学生审美想象为出发点列出以下两点环境描写教学方法。

2.1情景式描写

情景式描写是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把自然环境或是社会环境与人物当下的心情相融合,做到“寓情于景,情景合一”。在教学中要合理运用情景式描写,拓展学生的想象力,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以鲁迅的《故乡》为例,作者本人虽然没有在小说开头直白地讲述当时的心情,但篇头却写了荒凉阴晦、死气沉沉的村中光景,侧面描写了作者心中的悲情。[3]在小說教学中,就可以以环境为切入点,让学生在没有进行下一段的学习时,思考作者在开头描写环境的意图,并展开联想与想象,猜测作者接下来会怎么展开描写,并想象荒凉的村庄是什么样子,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这种小说学习与学生现实生活相联系的情景式教学,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2对比式描写

对比式描写是通过不同环境间的对比来衬托出人物性格的变化或是事件的转折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就是运用环境描写来体现社会生活的鲜明差别。环境间的比较作为一条重要的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暗示了事件的走向。以《促织》小说教学为例,蒲松龄在写这篇小说时非常注重情节环境的描写,极大手笔地刻画了封建社会统治者的骄奢淫逸以及底层百姓的沉哀剧痛,以这样鲜明的环境对比来突出封建社会制度本身的黑暗与腐朽。蒲松龄的高超之处就在于他丰富的想象力和原型创造精神,将社会生活中的原型材料加工演变成一部曲折离奇,悲喜交加的讽刺小说。教师可以根据此篇课文,让学生寻找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加以自己的联想与想象撰写一篇小作文,给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赋予其独特的意义,培养其审美想象力。

3生动的人物描写,唤醒审美情感

人物描写旨在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是小说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每一篇小说的主人公形象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其原型,小说中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都是现实社会人的缩影。因此,在小说教学中,教师要建立良好的教学氛围,把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相联系,与学生积极交流沟通,使其产生情感共鸣,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并提高审美情感能力。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要极节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他的眼睛。”在《祝福》这篇小说中对祥林嫂的眼神描写是从开始的“顺着眼”,到第二次来鲁镇时“眼角带着泪痕”以及到最后临死前“眼珠间或一轮”,“瞪着眼”,这种眼神变化深刻的体现了祥林嫂内心的痛苦和悲哀。在教学中,教师也应抓住这一线索,通过让学生阅读找到的表现眼神变化的语句,体会祥林嫂在不同时期的不同性格特征,感受“吃人”的封建礼教对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吞噬和残害。[4]虽然学生没有经历过那个至暗时代,但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这篇小说来获得新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了解在当时那个年代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体会鲁迅先生“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猛士”精神,丰富审美情感与境界。

小说教学的过程其实就是鉴赏美的过程,教师在这里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小说中的人物形色各异,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人物形象来创设不一样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课前就进入状态,有置身其中之感,慢慢地引导学生打开心扉,在与学生的积极沟通交流之下与学生建立情感共鸣,唤起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体会小说的美感,丰富审美情感,从而构建绚丽多彩的内心世界。

4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审美创造

经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学习,学生的审美感知力、审美想象力与审美情感等审美能力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课堂所学的鉴赏美的方法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延伸拓展,创造出更精彩的作品。[5]那些故事性极强,人物性格刻画细腻的小说类文章是最合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改写和续写的。改写就是在尊重小说原著作者想要表达的基本意蕴之上,加入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再加上自己的审美情感进行的再创造,完善学生的审美能力,锻炼学生的审美创造力。以小说《祝福》教学为例,学生在阅读了祥林嫂的经历后产生了强烈的审美情感,对于祥林嫂这样的旧社会农村女性形象也有了初步的认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学生每6~8人一组策划改写一部情景剧,把小说这样平面的文字转化为动态的情境在班会时展示给大家。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审美创造力,还可以练习剧本写作,可谓一举两得。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分配任务时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每个学生根据自己印象最深的和最想了解的人物形象来选择所扮演的角色,这样一来,每个学生都能主动地去了解人物背景,感受人物经历并最终感受到角色独特的魅力。续写就是依据文章意犹未尽的结局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与联想,在能与小说前面的故事情节所衔接的基础上把故事情节进一步延续下去。例如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一文,结局中并没有表明水生和宏儿是否会再次相见,所以教师可以留给学生一个续写任务,续写二十年后水生和宏儿的重逢。在这次的续写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情感进行创作,弥补儿时鲁迅与闰土友情的遗憾,充分发挥自己的审美想象,写出令人欣慰和温馨的重逢景象。

总而言之,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小说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任重道远,教师肩负的不仅仅是知识教育,还有审美教育,而小说教学就是搭起学生与审美能力培养的坚实桥梁。教师要通过小说教学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从小说中的环境,人物出发去感受生活中平凡人的独特美,感受生活中那些烟火气息和人间百态,多多观察生活中的美,坚持积累素材,这不光能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拓展学生的审美世界。作为一名未来即将从事语文教育行业的学生,我们不仅仅要教书育人,更需要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产生积极的影响,培养他们拥有发现美的品质,养成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当学生能够将小说审美学习的成果学以致用,那将是审美教育的最优化,也正是每一位教师所期盼的。

参考文献

[1] 申志娟.部编本高中语文短篇小说审美理解力的培养[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121.

[2] 姜宜冰.高中语文小说教学中审美素养培养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20.

[3] 张帆.基于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审美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研究[D].汉中:陕西理工大学,2018.

[4] 张露.高中小说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7.

[5] 逯慧.普通高中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策略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小说教学审美教育审美能力
高中小说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浅论小说教学对于中学生人格塑造的意义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