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教学探讨

2022-06-23 22:47王芳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活情景实际问题二次函数

王芳

[摘  要]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内容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应用性,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充分立足实际问题,从生活中取材,引导学生体验问题抽象、建模解析的过程,让学生学会总结二次函数求解实际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 二次函数;实际问题;生活情景;建模;教学策略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章节知识旨在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利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掌握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而教学的关键有三点:一是让学生体会二次函数的应用性,提升应用意识;二是引導学生感知实际问题向数学问题抽象的过程,掌握知识应用的方法;三是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发展核心素养. 下面基于上述三大关键点,进行教学探讨.

融入生活情景,感悟知识应用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章节内容的核心思想是“学以致用”,即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故课堂教学建议采用生活情景导入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数学,体会知识的应用性.

二次函数的图像是特殊的曲线,教学中可以拱桥为主题,引导学生探究思考.

问题1:如图1所示,街心公园有一座拱桥,拱桥的桥洞为拱起的曲线,试思考该曲线与数学中的什么图形相似?

引导:教学中让学生关注拱桥桥洞曲线所呈现的图形,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抛物线”,从而联想到二次函数的图像,建立生活实物与数学知识的联系.

问题2:已知拱顶距离水面2 m时,水面的宽为4 m,试分析当水面下降1 m时,水面增加的宽度为多少?

引导:该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拱桥桥洞曲线中的数学原理和规律,自然而然地联想到利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进而确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路,为后续的教学探究做基础.

体会问题转化,感知建模方法

将生活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是数学建模的过程,对于学生而言该过程较为复杂,也是本章节教学的关键.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转化,感知数学建模的方法.

上述情景问题为一种数学模型,可引导学生从中抽象数学模型,转化为数学关系,也是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规过程,可分步进行:确定曲线→建立坐标系→设定曲线解析式→提取坐标→求解析式→解决问题.

第一步:确定曲线

引导学生联想数学图形,确定拱桥桥洞形状为抛物线.

第二步:建立坐标系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坐标系,哪种方式所建坐标系更有利于求点坐标,教学中可采用对比的方式,分别以桥洞的最高点(如图2)和左侧的最低点(如图3)为原点建系,从而使学生体会轴对称图形建系的特点.

第三步:设定解析式,求点坐标

该步教学需要结合二次函数的知识,根据抛物线在坐标系中的位置特点,直接设定解析式,即y=ax2. 而在求点坐标中可采用信息直译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题干条件直接推导坐标.

桥洞的最高点(0,0),拱顶距离水面2 m时,水面的宽为4 m,则左侧最低点(-2,-2),右侧最低点(2,-2).

在此基础上教学函数求解析式最典型的方法——待定系数法,引导学生将坐标代入解析式中求出a=-,从而确定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重温二次函数性质,从曲线顶点位置、抛物线开口两方面来思考所求解析式是否与图像曲线匹配.

第四步:解决问题

该环节是知识应用的重要阶段,需要利用函数性质求解,然后将所求结果反映到实际问题中,即完成“数学分析→推导结论”的过程. 对于本题目可将水面下降1 m时,坐标视为(x1,-3),进而将其代入抛物线解析式,求出x1=±,然后结合生活实际确定此时桥下水面的宽度为2m,故可确定水面增加的宽度为(2-4)m.

上述四步充分体现了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了“生活实际问题→数学问题”、“数学知识求解→生活实际结论”两大过程的转化过渡,对于深层次地拓展学生的知识和思维极为有利,同时其中蕴含了数学建模和数形结合两大核心素养.

总结解题步骤,形成破题策略

“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章节知识教学中,需要采用“导学自主”的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 除了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解决问题外,还要注重总结解题步骤,形成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的策略. 总结环节建议采用自主思考、分组讨论的方式,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总结.

上述探究环节引导学生分四步进行建模,也是二次函数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过程,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步骤,探索思维推理,形成相应的解题策略. 用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分为六个思维环节,每个环节紧密联系,并形成完整的闭环,如图4所示,教学中要立足思维重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

环节1:分析实际问题

该环节的重点是分析实际问题,学生要引导关注题干条件,尤其是其中的图像,联系所学思考关联函数. 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重温所学函数的图像,总结图像特征.

环节2:二次函数

该环节要确定实际问题所符合的函数,可从两个视角进行引导:一是结合对应图像,如拱桥的形状、喷泉的水柱均为抛物线,符合二次函数的图像曲线;二是直接提取题干关键词,如抛物线、弧形曲线等. 教学时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可从哪些条件确定问题符合的函数.

环节3:建立坐标系

该环节是建模的基础,也是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的关键阶段,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合理选取坐标原点,将实物曲线放置在坐标系中. 教学时可让学生分组构建坐标系,展示成果,进行自评,自主总结建系方法.

环节4:推导点坐标

该环节是文字语言向数学语言转化的过程,也是对题干条件的直译. 要引导学生关注题干的数字信息,如距离、长度、高度等,依托坐标系转化为关键点的坐标.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掌握点坐标推导的方法,如联系几何知识,由矩形、正方形性质来推导线段长等. 故教学中要注重思维融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5C49615E-33DD-4F5F-A3FC-DF23295FDB88

环节5:求解析式

该环节需要重点讲解待定系数法,需要建立“解析式未知量个数”与“点坐标个数”的对应关系,故要引导学生辨析思考在个数不对应的条件下是否可求解析式. 教学中分类设置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求解析式.

环节6:利用函数知识求解

即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来解决问题,实现探究闭环,教学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灵活利用函数的最值特性和单调性来求解. 教学时可依托典型问题,如利用最值特性分析利润、曲线最值点等,引导学生掌握解题的本质,及时总结,帮助学生积累经验.

渗透数学思想,发展核心素养

函数是描述现实事物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用函数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突出体现两大思想:模型思想和数形结合思想,即基于事物规律构建二次函数模型,结合函数图像及性质来解决实际问题. 故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思想,注意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这也是新课标理念的体现.

从现实生活或具体的情景中抽象数学问题,利用数学语言来表示问题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该过程是基于模型思想进行的转化与构建. 教学中可结合具体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关注问题中两大变量的关系,利用函数來加以研究. 如利用二次函数的最值来分析生活中的面积最值、距离最值和利润最大等问题. 探究教学要注意联系生活,让学生感悟知识应用.

而数形结合是探究二次函数的重要方法,贯穿于教学探究整个过程.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问题,建立坐标系绘制函数图像,利用图像性质来解决问题. 如图像的开口方向、顶点的坐标值,即若a<0,当x=-时,对于二次函数y=ax2+bx+c有最大值.

以产品利润问题教学为例:已知某件商品的每件的进价为20元,调查发现,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20≤x≤30,且x为整数)出售,可卖出(30-x)件. 若要使利润最大,则每件的售价应为多少元?

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根据条件列出函数解析式:y=-x2+50x-600,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绘制对应的图像,确定顶点坐标(25,25),如图5所示. 然后引导学生关注图像性质,理解x=25时,二次函数有最大值,此时的利润最大. 这样,能让学生体验数形结合解析问题的过程,感知数形结合的思维优势,感悟其中的思想内涵.

总之,“用二次函数解决问题”章节内容充分体现了“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教学中要打破传统的“讲授”模型,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认知发展,精设教学环节,让学生体验建模过程,掌握解题的策略. 同时探究过程要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5C49615E-33DD-4F5F-A3FC-DF23295FDB88

猜你喜欢
生活情景实际问题二次函数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生活情境的几点体会
如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地学习小学数学
创设生活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二次函数》易错题专练
《二次函数》综合测试题
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论初中数学二次函数教学的有效性
让数学教学更好地走进生活
贴近生活学数学的教学实践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