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场景模拟类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思路研究

2022-06-23 04:18王政阳朱弘昊
道路交通管理 2022年6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场所道路

文|王政阳 朱弘昊

道路场景模拟类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以下简称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或场所内喷涂模拟道路,安装和摆放实际交通信号灯、指示牌、人行天桥等交通设施的缩小版本,构建与实际出行环境高度相似的体验场景,让儿童们在其中通过体验的形式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提升交通安全意识。本文以“贴合真实出行场景、融入儿童生活点滴、强化实践体验训练、注重知识普及和风险警示”建设理念为引导,结合现有部分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在建设方面的亮点做法和先进经验,综合性地提出道路场景模拟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思路,希冀能够为中小学生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的建设提供理念和路径支撑。

一、建设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的必要性

从儿童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的现状来看,现有形式主要以课程讲授、视频观看、媒体传播等传统形式为主,实践性、练习性的环节较少,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吸引力有待提升。部分学校道路安全方面的教材主要以“大安全”为主,道路交通安全知识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比重较低。交通安全课程数量少,孩子们的实践、练习环节较为匮乏,交通安全知识最终会应用到实际出行当中,更应当强调身体力行,应将交通安全知识与出行实际环境结合起来。同时,儿童缺乏具备真实感和贴近性的体验和实践场所。在日常生活中,中小学生主要会在小区、公园等场所当中练习骑自行车,虽然场地开阔,但与实际道路出行环境差距较大,且骑行无拘无束,规则意识无法得到有效养成。孩子们对交通法律法规、基础交通安全知识和出行风险点等无从知晓。现有部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建设和运维成本较大,教学效果无法得到保障。部分基地的建设成本负担较重,场地建设和设备购置、安装费用高,建设周期长,后期维护的水、电等耗费较多,部分教学设备由电玩设备改装而来,重娱乐、轻教育,教育效果不佳,部分基地选址偏远,交通不便,运维效果不佳。

相较于传统的讲授交通安全课程、观看交通安全视频和直播等途径,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是一个兼顾封闭性和安全性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场所,可以最大程度地还原交通出行环境,使孩子们能够通过亲身实践、练习的方式学习步行、骑行、乘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通行规则,感受常见的交通风险点,学习更加生动、直观,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更好地实现知识迁移,避免学习的空洞和乏味。同时,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的建设主要以喷涂地面、安装缩小版本的交通设施等硬件设施配置为主,场景构建的难度较小,在后期运维当中所需要的设备维修费用、水、电等成本较低,可在多种类型的场地中使用,适应性强,适用面广,建设、运维的成本和难度均较低。

二、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的建设思路

本文将从场景布设、建设场地选择、基地用途和人员配置等方面来论述道路场景模拟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场所的建设思路。

(一)场景布设高度还原实际出行环境

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在场景布设方面应当注重真实性和贴近性,高度还原中小学生的实际出行环境,基地的设施首先应当包含真实道路、信号灯、标志标线、指示牌、人行天桥等交通设施的缩小版本,如韩国首尔阳川区儿童交通公园内设置了信号灯、标志标线、人行横道等交通设施的模拟版本,为孩子们搭建了一个兼具真实感和贴近性的体验环境,见图1、2。同时,基地内也应根据孩子们的出行风险点、不同年龄段、不同出行方式需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等因素适当增加相应设备,如在模拟道路旁边安装小花坛、车辆模型,还原“鬼探头”横过道路的常见情形等,韩国京畿道龙仁市三星交通博物馆交通安全体验中心的模拟道路场景还原了部分儿童在出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情形,见图3。还可以在基地中摆放学校或儿童居住环境周边的建筑物、街景等对应的模型,以增强基地的贴近性和认同感。同时,基地内安装的交通设施附近可以安装介绍牌,向参观儿童介绍不同类型道路、信号灯、标志标线的含义和规则;在人行横道、公交车站、十字路口、右转车道和非机动车道停止线等儿童易发生危险的地点设置风险提示牌,对该类地点处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提示和预警,实现孩子们的“即学即用”。韩国首尔阳川区儿童交通公园内安装了交通安全规则提示牌,让儿童能够即时学习,见图4。

图1、2 韩国首尔阳川区儿童交通公园的模拟道路场景

图3 韩国三星交通博物馆交通安全体验中心的模拟道路场景

图4 韩国首尔阳川区儿童交通公园交通安全规则提示牌

(二)可供儿童实践、体验不同的交通出行方式

相较于公园、小区等公共开放场所,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为儿童们提供了一个具备规范性、封闭性、安全性和真实性的练习和实践场地,应针对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采用的步行、乘车、骑行等出行方式设置对应的模拟道路、教品教具和教学装置,供儿童学习自行车通行法律法规、练习自行车的骑行方法和技巧,提前学习不同出行方式和不同车型的通行规则,实地感受乘坐公交车和上下公交车时可能面临的风险点。模拟道路应划设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等不同道路类型,引导中小学生树立“分道通行”的规则意识,为其体验学习自行车和机动车的交通安全知识提供场地基础,也可以在其中练习正确、安全的自行车驾驶方法。同时,基地内可购置机动车模型对外租赁,孩子们可使用机动车模型在基地中按照信号灯、指示牌和标志标线的指示通行,提前熟悉机动车的通行规则,切身感受机动车的通行环境和驾驶方式。法国“Buggy Brousse”道路场景模拟交通安全活动中,儿童可以使用玩具车在模拟道路上通行,学习机动车的通行规则,见图5。公交车同样也是中小学生的常用出行工具,可以在基地内设置的模拟公交车站等地点安装公交车模型,让学生近距离学习安全乘坐公交车的知识点,感受下车后“鬼探头”横过道路等风险点、讲解乘车系好安全带、乘车过程中切勿嬉笑打闹等交通安全知识点。韩国现代Poli交通安全游乐场内设置公交车体验设备,孩子们可以在其中体验学习安全带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点,见图6。

图5 法国儿童在“Buggy Brousse”现场活动使用玩具车学习交通安全知识

图6 韩国现代Poli交通安全游乐场内的公交车设施

(三)选用多种类型的场所和空间进行建设

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的建设场所和空间类型较为广泛,除常规性地选取独立的空间场所进行建设外,也可以选取中小学生日常光顾的地点进行建设,如学校内场地、公园、居民区等公共开放空间,最大程度让基地融入中小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出行当中。在独立场地建设基地的场地选取方面,可考虑利用当地废弃停车场、空地等闲置空间,实现场地资源的再利用,也可以使用室内场地进行建设,在布设场景时,可考虑使用道路喷涂地垫,在墙壁上喷涂交通标志的形象,摆放信号灯、指示牌等缩小版本的设备,供孩子们使用。加拿大魁北克省蒙特利尔市拉封丹公园的停车场经改造后建成为自行车教育公园“Jardin du Petit MondeàBicyclette”,见图7。学校内的道路、空地、空闲教室等场所兼具便利性和贴近性,是基地建设场所的优质选择,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址建设,丰富校内场地和教室类型,供学校开设交通安全课程、竞赛或者供同学们日常使用,交警也可以走进校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成都市金科路小学内的“金牛区学校交通安全教育基地”利用校内道路划设了包含人行横道、左转弯待转区等在内的模拟道路,摆放交通标志牌,学生们可以在其中驾驶模拟摩托车、四轮汽车和自行车学习交通规则。

图7 儿童在“Jardin du Petit MondeàBicyclette”中骑行

中小学生在放学后、周末、假期时会到公园、小区楼下等场所玩耍,可以在公园、社区、小区等场所中进行建设,作为公共开放空间的一部分,主要供中小学生在日常休闲、玩耍中使用,让交通安全融入到儿童生活的日常玩耍中,在快乐中习得交通安全知识。同时,在公园、社区等公共场所中建设的基地也可以通过儿童将父母、老年人等监护人群体带入其中,在陪同儿童玩耍、散步时进行体验,通过“小手拉大手”共同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当地公安交管部门在开展“七进”等交通安全活动时也可以使用该类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地。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七街街心公园中建设了一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全天24小时对外开放,内设人行横道、标志牌、人行天桥等交通设施的缩小版本,可供家长们带领孩子一边游玩一边学习,见图8。(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图8 深圳市福田区景田北七街街心公园内的交通安全主题公园

(四)开拓多种多样的基地用途

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的用途较为广泛,包含专题性活动举行、参观学习和日常休闲使用等。在独立场地建设的道路场景模拟类交通安全宣传基地以供儿童实地教学、活动组织和参观体验为主,基地的运维方可以基于其中的场景组织体验教学,由工作人员带领儿童实地学习,也可以基于基地内的设施和不同道路、车辆的通行规则设计相应的活动、竞赛,针对儿童在出行中会遇到的风险点、需要重点掌握的交通安全知识等设立相应的关卡和障碍,确立相应的奖励和记分规则,让孩子们在紧张、刺激的氛围中学习交通安全知识。新加坡的学校会选择在交通安全公园“Road Safety Park”之中举办比赛。依托学校内场所建设的基地用途以学校自主使用为主,可以供学校开设交通安全课程、举办竞赛等文体活动,不仅丰富课程类型,也可以让学生们在日常的学校生活中塑造和培养交通安全文明和规则意识。在公园、小区等公共场所当中建设的基地融入公共空间当中,以开放性和日常性使用为主,儿童在闲暇时可以随时进入其中练习自行车骑行技巧,熟悉不同道路类型、不同车型的通行规则。澳大利亚墨尔本“Marie Wallace Bayswater Park”中设置了模拟道路,并配备了红绿灯、加油站、人行横道等设施的模拟版本,可以供儿童日常进入玩耍,骑自行车,模仿成年人进入“加油站”加油。

(五)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教学、运维等辅助人员

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可配备必要的辅助人员,以保证基地的正常运维。在独立场地建设的道路场景模拟类基地设备齐全、空间充裕,主要用途以活动举行、参观学习为主,可配置专业的教学人员、讲解人员、志愿者等,策划、组织相应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并亲身参与其中,引导儿童按照正确的通行规则在基地中通行,及时纠正儿童的错误。意大利科米索交通安全主题公园配备了学校老师、心理学专家、职业讲师、学生家长等人员,学生会在老师的陪同下参观学习。在学校中建设基地的人员配备以学校老师为主,由校方主导校内基地的使用,负责进行交通安全活动组织、举行和交通课程设置讲解等。在公园、小区等公共开放场所当中建设的基地面向公众开放,主要供儿童日常使用、玩耍和练习为主,可不设管理和运维的辅助人员。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场所道路
镇江市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
坚持中国道路——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
道听途说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2020年5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20年4 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2019年12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运筹70年,中国道路
2019年11月全市场发行情况(按托管场所)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防宣传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