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视角下跨文化交际研究

2022-06-24 23:30欧阳粒
科技资讯 2022年11期
关键词:跨文化文献汉语

欧阳粒

摘要:该文基于CNKI数据库,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利用可视化分析工具CiteSpace,从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和关键词方面,对2013—2020年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相关文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正在稳步发展中;研究机构以大学为主,目前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作者研究群;已经形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汉语教育、应对策略、跨文化交际等七大集群,代表了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最新趋势。最后,针对以上研究结果,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以后的跨文化交际研究提供一点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CiteSpace实证分析

中图分类号:H09;G35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22)06(a)-0000-00

跨文化交流是中外人文交流的重要形式,其宗旨是促进中外人文交流和文明互鉴。在全球化浪潮下,各国之间加強跨文化交流既是合作融合的表现,也是在国际社会中创造情感交流的重要力量[1]。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汉语的传播价值也受到广泛关注,汉语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2],越来越多的国家将汉语纳入他国国民教育体系[3],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大进展。该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13—2020年中国跨文化交际传播研究的文献增长、文献分布、作者群体现状及研究热点进行描述性分析,以了解跨文化交际研究的过程和现状。为跨文化交际传播及其研究提供参考。

“跨文化交际”是指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符号但具有交际能力的人之间的互动,跨文化交际内容丰富,既包括语言交际也包括非语言交际[4],要注意兼顾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的正确性和得体性[5]。从本质上讲,汉语国际教育本身就是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首先是跨文化交际的过程,然后才是语言教学的过程[6]。新时期,国际汉语教育蓬勃发展,理论研究不断深化,研究视角和领域不断拓宽。为有序推进国际汉语教育学科建设,该文采用文献计量法对2013—2020年国际中文教育的跨文化交际情况进行分析。

与以往的研究相比,该研究有以下扩展和贡献:研究内容的延伸:一是从文献数量、期刊分布、核心作者、热点话题等方面对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进行了分析。二是数据周期的扩展:收集近10年的文献,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分析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现状。三是数据库的扩展:以CNKI为数据源,该数据库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全文数据库。四是研究方法的拓展:利用CiteSpace视觉知识图谱和文献计量方法,直观展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热点、最新趋势和演变特点。

1 研究设计

1.1 研究方法

文献计量法是以文献计量学为理论基础,借助数学和统计学方法,最终达到总结归纳某一科学研究领域已发表论文的一般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CiteSpace 软件是进行可视化分析的软件之一,它可以直观、清晰地为研究人员提供数据的频次、中心等重要数据资料。该文主要采用CiteSpace软件和Excel软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对2013—2020年跨文化交际研究的文献增长规律、期刊分布、研究机构及其地域分布、高引作者、作者合作和研究热点进行定量、动态描述分析,直观清晰地表明了隐藏在文献数据信息中的现象和规律。

1.2 数据处理

该文以2013—2020年为研究时间,选取CNKI期刊数据库为数据源并以“高级检索”为检索方式,设定“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流”(或包括“跨文化交流”)为主题,并将其限制为中文期刊。共检索到相关文献93篇(2021年5月28日检索),没有无效文献,最终选取93篇作为样本进行定量分析,通过对搜集的样本进行研究和分析,能够从一定层面上反映出我国国际中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的发展和现状。

1.3 文献和期刊的分布

1.3.1 跨文化交际的文献数量分析

图1 201—2020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发表数量年度分析

跨文化交际的文献发表数量如图1所示,国内近8年跨文化交际研究论文发表量呈缓慢发展状态,从研究年份2013年开始,年发文量为7篇左右,2014—2015发展相对缓慢,且呈下降趋势,2017—2019年发文量增速较快,但2019年之后一直保持下降趋势,维持在8篇左右。

1.3.2 文献期刊分布

跨文化传播研究期刊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其中,四川大学频率最高(频率为7.53%),出版量前三的机构均为师范大学。一般来说,研究机构主要分为两类:综合类大学或师范类大学;而其他类型院校的比例相对较低,说明大学是我国文教育的主要研究领域,因此应高度重视大学教育。

1.4 发文作者分析

1.4.1 作者发表论文数量分析

作者是我们研究的重点,特别是对核心高产作者的作品进行分析,对学科建设有很大帮助。该文对相关作者发表的论文数进行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反映了跨文化传播研究作者的发表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作者发表的文章量相对较少。只有一位作者发表了文章频率为4,其他大部分发表文章的频率为2。更重要的是,频率为的作者不在此表中。

1.4.2 作者合作图分析

合作研究是研究资源以及知识共享的一种重要方式,它不仅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势互补,而且能实现相关领域的交流和共享。为了得到更好的统计结果,我们使用了可视化软件CiteSpace。软件处理的数据可以更直观地反映隐藏的信息规则。首先启动CiteSpace软件,在CiteSpace中选择节点类型为author,运行,得到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作者合作图,如图2所示。

整体来看,国际汉语教育跨文化交际作者合作图较为分散,节点数量也较少,说明该研究领域的作者虽多,但并没有大规模的教学合作,主要以个人研究为主,没有形成相应的作者群体规模。作者是推动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关键力量,高校与相关研究机构应加强交流与合作,推动国际汉语教育朝着更加理论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1.5 研究热点

1.5.1 期刊关键词反映的热点

研究热点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学术界特别关注并发表较多相关论文的问题[7]。该文基于CiteSpace关键词共现技术,对2013—2020年国际汉语教育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词频进行测度,运用Export功能,得出跨文化交际前5的高频关键词,发现排名前三的关键词为“汉语国际教育”(频率59)、“跨文化交际”(频率56)、“跨文化交际能力”(频率19),可见中国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此外,还有“文化差异”(频率6),汉语国际教育硕士(频率6)等;还有一些关键词如“汉语教学”“对外汉语教学”等词语并未反映文章的主题,因此,在统计过程中把这些词视为无效词,不在表中显示。从关键词频率的统计可以看出,我国跨文化交际研究更注重交际能力和文化教学的研究和培养。

1.5.2 最新研究趋势

关键词是一篇论文的核心概括,对论文关键词进行分析可对文章主题窥探一二,而一篇论文给出的几个关键词一定存在着某种关联,而这种关联可以用共现的频次来表示。一般认为,词汇对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则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在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上,利用CiteSpace软件绘制关键词聚类知识图谱,以网络节点为关键词,自动识别7个不同的聚类。如图 3 所示。

通过观察以上聚类,结合关键词聚类的折线,我们可以得出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研究的趋势,从关键词反映的热点来看,2013—2020年最受学者关注的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相关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原则、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此外,一些新兴研究内容如“融合”“交叉学科培养”等正逐步成为汉语国际教育新的研究热点。

2 思考与展望

综上所述,国际中文教育跨文化传播研究发展迅速,论文数量不断增加,研究视角不断扩大,更好地兼顾国际汉语教育的学科和职业特点,不断推动国际汉语教育的发展。但是,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加以改进。因此,笔者认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巩固和完善。

2.1 深化理论研究

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既有学科性又兼具事业性。跨文化交际是国际汉语教育学科体系的基础理论之一,具有突出的多学科性。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的“杂”与“杂”相结合,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最终达到精通,虽然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缺乏跨文化交际一个独立完整的体系。对于中国学者来说,仍然需要探索、完善其内涵和体系,构建跨文化交际的理论框架。

2.2 丰富研究方法

目前跨文化交际研究多采用归纳法等定性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比较单一,跨文化交际的内容讨论较多,而对系统的大规模实证研究较少;大多数研究结果是基于研究人员的个人经验,但大多数他们表现出很强的主观性和较少的验证性研究结果,各种问题导致发表论文的质量相对较低,缺少系统性、理论性和宏观方面的研究。此外,现有的跨文化能力理论模型大多来自西方视角,为促进国际中文教育的发展,要构建具有影响力的中国本土化理论模型,促进中西方学术平等对话和跨文化理论的多元化发展[8]。因此,建议国内研究人员采用更加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对语言政策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

2.3 拓宽研究视野

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内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视角较为丰富,涉及美国、加拿大、俄罗斯、泰国等一些国家,但跨界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视角大多集中在跨文化交际的问题和策略方面,应不断加强跨文化交际的跨学科研究,改善研究方法,促进多学科融合发展[9]。因此,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应寻找更多元化的研究途径,拓宽研究视野。

2.4 加强团队合作

目前,合作规模排名靠前的作者群体的研究成果影响不均,合作规模与成果价值不成正比,对提高研究成果价值影响不大。鼓励团队合作的初衷是希望强者与强者合作交流,实现优势互补。因此,未来的研究需要跨大学和跨地区学者的合作、需求的交流、国际汉语教材研究团队的扩充,以及高质量研究成果的输出。

2.5 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发展

教师作为跨文化教学理念的践行者和教学实践的设计者,在跨文化外语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变革的本质是人的根本转变,更准确地说是人的思想的转变[10],因此,教师的信念对跨文化教学的顺利实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今后的研究中,应进一步强化教师的跨文化教学信念,训练教师营造课堂跨文化交际氛围和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能力[11],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敏感性,加强教师跨文化素质的培养,加强跨文化交际理论和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研究的结合[12],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将跨文化教学理念落实到日常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動中。

3 结论

综上所述,国际中文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通过研究发现,跨文化交际成果主要集中在“汉语国际教育”“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能力”等方面,此外,“文化差异”和“文化冲突”出现频率高,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与跨文化交际密切相关。笔者认为,今后应加强跨文化交际的理论体系,丰富研究方法、拓宽研究视野、加强团队合作,加强国际中文教育的跨学科研究。该研究通过可视化分析,聚焦近八年跨文化交际的研究趋势、热点领域和热点演变。在此基础上,提出跨文化交际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该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首先,该文仅以“跨文化传播”为主题和出发点,同时没有考虑其他因素,难免不够全面。其次,由于研究样本仅来自CNKI数据库中的期刊论文,不涉及硕士和博士论文,研究结论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展望未来的研究,相信在更大样本、更全方位的研究视角下,后续研究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该研究已有的发现。

参考文献

[1] 尚晶晶.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中格国家货币文化符号对比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21.

[2] 杨英法,张骥.借力汉语国际化推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思考[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1):98-102.

[3] 李宝贵,吴晓文.中文纳入东南亚国家国民教育体系动因机制与推进策略[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9(1):130-139.

[4] 夏建中.跨文化交际视角下在对外汉语课堂中融入茶文化[J].福建茶叶,2022,44(01):153-155.

[5] 高桂芳.国际汉语教师在海外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J].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1,26(6):80-83.

[6] 王海燕.跨文化交际与汉语国际教育[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08(6):150-152.

[7] 吴英成,罗庆铭.《语言教学与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汉语国际传播视角[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7-14.

[8] 戴晓东.跨文化能力理论发展六十年:历程与展望[J].外语界,2019(4):58-66.

[9] 黄敏.熟知中西文化差异强化跨文化交际能力[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4(1):65-66.

[10] MARTIN LM,CAROL M.Transforming School Cultures[M].New York:West View Press,1996:189-209.

[11] 沈兴涛. 跨文化交际视域下来华留学生文化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

[12] 盛艳波.试析“一带一路”背景下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和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5(4):173-175.

猜你喜欢
跨文化文献汉语
学汉语
跨文化的儿童服饰课程初探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追剧宅女教汉语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The Significance of Achieving Effective Cross—cultureCommunication in Foreign Trade Business
汉语与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