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 的学理探讨及价值意蕴

2022-06-26 13:21卞明月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2年3期
关键词:价值追求政治信仰

〔摘要〕 共同的政治信仰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强大的精神力量,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决不能背离和抛弃这一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精神内核。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对政治信仰的坚守关乎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期。深入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要从其理论基石中准确把握其独有的内涵特征,并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进一步理解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终极价值追求的政治信仰所蕴含的价值意蕴,以期从深化理论认知、厚植传统文化、建构制度体系中深化坚定政治信仰的实践路径。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精神内核;价值追求

〔中图分类号〕D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2)03-0003-05

信仰作为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对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1〕519政治信仰是政治理性的一种内在反映形式,是政治方向、立场、观点、态度等方面的外在综合表现。这里的“信仰”是指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质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的政治信仰。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理想和政治观念的集中彰显,关乎民族复兴大业和共产主义事业,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上,如何认识政治信仰之于党的建设的价值意蕴,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激励党员干部坚守政治信仰,是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课题。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学理探讨

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建立在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基础之上,是不同于宗教信仰的崇高信仰,是政治理性的内在反映形式,具体表现为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政治信仰关乎对历史的理解、对现实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期。从学理层面对政治信仰进行探讨,有助于进一步把握政治信仰的深刻内涵,为新时代共产党人坚守政治信仰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

(一)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内涵界定

政治信仰是人类社会产生政治活动以后,某一特定社会或国家的人们对某种理论学说和政治体系的信服和推崇,并以此作为自己的价值评判标准和行为准则。政治信仰主要体现在对政治理念、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广泛认同和极力拥护上,是不同于宗教信仰和道德信仰的一種崇高信仰。

首先,政治信仰不同于宗教信仰。信仰表现为人类精神世界的活动,存在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之中。宗教信仰是指人们对某种特定教义教条的信奉,并以此指导、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我国,研究两者之间的区别,实质上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宗教信仰进行区分。一是对信仰的主体进行考察。政治信仰的主体不只是共产党员这个群体,还包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全体人民。而宗教信仰属于个人生活领域的信仰,主体是信奉某种特定教义的人群。二是考察信仰的客体。政治信仰的客体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内容的科学真理。而宗教信仰的客体是超自然力量的存在物,它不依赖于现实世界而存在,而是建立在人们想象的“彼岸”世界之中。人们信奉的是某种神圣形象,其实质是非理性的神秘主义。三是考察信仰实现的可能性。政治信仰以客观现实为基础,以科学真理为指导,在人类的不断实践和不懈努力下定能实现。而宗教信仰以虚幻世界为基础,把希望寄托于宗教中的神秘力量,是信仰者心中的情感寄托,在现实条件下没有实现的可能。

其次,政治信仰不同于道德信仰。道德信仰是人们具有意识以来内心对某种道德理论和道德理想的信奉和崇敬,并以道德规范约束个人行为,追求至善的终极目标,目的是建立理想的社会。从信仰涉及的领域来看,政治信仰重点关注社会的公共生活,而道德信仰以私人生活领域为主。从信仰的评价标准来看,对政治家的评价,一般以他的政治理想、政治行为、政治目标为标准,而对道德家的评价一般以他的道德品行和道德追求为标准。政治信仰与道德信仰并非严格对立,两者关系密切,道德信仰能够给予政治信仰强有力的道义力量和合法性,同样政治信仰能够给予道德信仰更多的社会支持。总之,政治信仰和道德信仰作为主要的信仰形式,对于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理论溯源

首先,唯物史观是政治信仰确立的理论基础。恩格斯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2〕599。从辩证唯物主义中对人的主观意识和客观存在之间关系的经典表述中可以明确,“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2〕598。由此可见,唯物史观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同时还是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的世界观。在人类发展史上,唯心主义者曾把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理解为神和绝对观念的产物,他们用头脑中幻想的联系来代替现实存在的真实的联系。在唯心主义观念下,现实的一切空白都可以用纯粹的臆想来填补。这种唯心主义观点长期统治着人们对社会现象的认识,宗教是当时人们的唯一信仰。而唯物史观的诞生,批判了以往人们对宗教和一切唯心主义哲学的信仰,揭示了现实存在间真实联系的本质,其方法论和世界观所具有的真理性、科学性逐渐使人们在现实的社会物质生产活动中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从群众的现实生活出发,为人类指出通向共产主义的正确道路,并找到实现这一远大理想的社会力量,即无产阶级。一言以蔽之,唯物史观的基本内涵就在于,发现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资本主义从产生到灭亡的科学依据,揭示共产主义终将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为共产党人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信仰铺平道路。

其次,唯物辩证法为政治信仰的建构提供理论依据。政治信仰不是建立在“直观”基础之上,而是需要理性的认识和科学的分析与论证,要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方法实现其对共产主义信仰的构建。辩证法是集科学与理性为一体的科学方法论。建立在这一科学方法论基础之上的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主要表现为两个维度:第一,马克思的“三形态”学说反映出政治信仰在辩证法基础上形成的第一个层面的内容。马克思认为人类历史大致经历了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以上三个阶段构成了“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三形态”理论揭示了历史发展的根本规律,马克思从这一理论维度阐明共产主义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第二,辩证法是在“阶级对立”和“消灭阶级”的意义上运作的。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私有制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谴责了那些构成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的社会关系,并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自我毁灭”的历史必然性。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毁灭不在于外部力量对它的否定,而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促使它走向灭亡。唯物辩证法从以上两个方面科学论证了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为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提供了理论依据。6E2E107E-4C8C-46AA-A6B0-1C02F9A15D28

二、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信仰的价值意蕴

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从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的角度解析政治信仰之于党的建设的价值意蕴,需要在政治信仰之于党的政治建设、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承诺、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核的内在关系中去进一步探究。

(一)政治信仰贯穿于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目的

任何一个政党都必定有其特定的政治学说和政治纲领,集中表现为本組织对政治问题和社会构想的基本观念,这是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行为依据,也是凝聚政党成员的精神支撑。政党政治信仰的形成主要表现为对某种政治理论、纲领和主张的尊崇和坚守,并以此作为其实现政治目标的根本依据,人们可以通过政党的信仰来判断政党的价值目标和执政水平。工人阶级在社会化大生产的条件下产生,自诞生之日起便受到资产阶级的剥削和压迫。资本主义制度下引发的经济危机将劳动人民带入了严峻的生活境况中。为改变生存环境、摆脱现存生产方式,工人阶级萌发了朦胧的革命意识,力求建立公正合理的社会制度。但是,由于缺乏科学的理论和严密的组织,自发的工人运动只能形成工联主义意识。虽然反抗能给工人阶级的生存境遇带来暂时的改善,但却无法彻底摆脱资产阶级的压迫和剥削。世界工人运动的现实状况已经证明,工人阶级政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可行的政治纲领,才能带领整个阶级完成政治任务、实现政治目标。马克思深刻地认识到一个政党的原则性纲领是全世界人们用来衡量党的运动水平的里程碑〔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确立为工人运动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前进方向,自此,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便成为工人阶级坚定不移的政治信仰和执著追求的政治理想。

确保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是进行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而政治上的先进性离不开政治理论的科学性和政治信仰的坚定性。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性、坚守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政治信仰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主要目的。工人阶级政党在实现自身解放和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比其他一切政党更需要坚定政治信仰。因为工人阶级历史使命的完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是人类历史上前无古人的创举,许多问题并不存在现成的解决方案,很多未知的领域还需要进行艰难的探索。恩格斯指出:“只有清晰的理论分析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事实中指明正确的道路。”〔4〕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政治建设,政治建设在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中居于首位。党的政治建设以坚定的政治信仰为逻辑起点和目的归宿,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根本上要加强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强化政治意识,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能力,以坚定的政治信仰迎接新征程上的风险和挑战。

(二)政治信仰彰显于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承诺

政治信仰是政党政治行为的内在依据,通过提供理性化的工具使政党指导下的政治生活合法化、合理化,凭借政党的政治理想和政治目标,使人们投身现实的社会生活中。政治信仰大体有两种不尽相同的含义:一是个体经由自我辨识活动确认自己归属于何种共同体。二是个体对自己所属政治共同体的期待。在现实的政治生活中,政治信仰存在于意识形态的深层,通过意识形态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唯有建立在客观规律基础之上,才能符合社会要求,获得人民拥护,巩固执政地位。

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是共产主义者坚定的政治立场,政治信仰的阶级立场规定了政治信仰的本质内涵。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运动不仅服务于“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而且“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5〕马克思主义不仅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理论工具,指明通往未来社会的正确方向,还为我国找到了带领人民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政治领导力量,即中国共产党。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核心,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价值旨归的崇高信仰,是指导和激励共产党人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进行持续奋斗的精神支柱。

(三)政治信仰契合于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核

全面从严治党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目的在于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党的先进性是实现党长期执政的基础,先进性建设也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包括思想、作风、行为等多方面,其中思想纯洁性是基础性的,是保证其他方面纯洁性的前提。“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1〕91政治信仰是政治行为的先导,是共产党人从事政治活动、约束自身行为的内在依据。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来自于对政治信仰的坚守,而只有加强全体党员的政治信仰建设,才能保证全党在思想上不忘初心、在道德上坚守底线、在行动上严于律己,永葆朝气蓬勃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战斗力。

党的作风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举措,坚定的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战胜困难挑战、抵御风险考验的强大思想武器。目前,意识形态领域面临严峻挑战,国内多种社会思潮并存,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直接影响共产党人的判断标准和价值选择。因此,全面从严治党就需要在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上与错误思潮划清界限,明确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对共产主义的执著追求,通过创造性理论和伟大实践成果验证马克思主义穿越时空的科学真理性和革命批判性,确保全党在实现共产主义的运动过程中本色依旧。所以,坚守政治信仰与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内核是高度一致的,具有严密的契合性。

三、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政治信仰的实践路径

政治信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终极价值追求,是凝聚全党、团结全党的精神力量。新时代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要在深化理论认知、培育文化根基、建构制度体系中坚定政治信仰,增强党性,真正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一)深化政治信仰的理论认知6E2E107E-4C8C-46AA-A6B0-1C02F9A15D28

坚定政治信仰首先要建立在对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和对理想社会的高度认同之上,这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正确指导。毛泽东指出,“如果党有一百至两百个系统而不是零碎的学会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同志,就会大大提高党的战斗力量”〔6〕533。马克思主义信仰体系是建立在对其思想逻辑和理论体系的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上。学愈深、信愈坚、行愈笃。当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马克思为人类提供的整个世界观是进一步研究的出發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而不是现成的教义和教条〔7〕。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绝不是封闭僵化的思想、无产阶级理论殿堂的终点,而是进行理论创新和创造的思想起点。

深化理论学习是提高共产党人政治素养和工作能力的现实要求,也是坚定政治信仰的重要基础。一个政党政治上的成熟源于其指导思想的成熟,于中国共产党人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的深度和广度,直接决定其思想境界的高度和政治敏锐性的程度。从人类发展的历史经验和世界政党兴衰更替的历史启示来看,坚定的政治信仰是政党组织权威性和执政地位稳定性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性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义的理解和把握,这就需要号召广大党员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认识其中的历史逻辑,找准未来的前进方向。理论上坚实,才能信仰上坚定。理论观点的学习是对共产党人的浅层次要求,更为关键的是要通过学习将其内化为精神力量和政治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思想宝库和“看家本领”,常学常新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活学活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是共产党人坚守初心使命的根本要求。

(二)用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信仰信念

中国传统文化植根于几千年历史传承之中,这些宝贵的思想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扎根的深厚土壤。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指出:“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继承着一份珍贵遗产。”〔6〕54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着融会贯通之处。马克思主义在百余年中与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雄辩地说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相融性。

儒家文化内涵丰富,其中包含了“内圣外王”的道德修养、“以人为本”的治国方针、“为政以德”的施政原则、“大同社会”的价值追求等。儒家学说涵盖政治生活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在传统社会中以政治信仰的作用左右着人们的政治生活态度和精神生活风貌,能够为形成社会成员的团结友爱和国家的稳定发展提供帮助。伴随社会环境的变化,传统政治信仰在新的语境下也需要新的诠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充分汲取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挖掘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思想因素,培育家国情怀,坚定政治信仰,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政治信仰的潜在作用。

(三)建构政治信仰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理论是灵魂,制度建设是保障。我们既注重解决思想问题、拧紧‘总开关,又注重解决制度问题、上紧制度规矩发条。”〔8〕人们对某一政治信仰的坚守,一方面取决于信仰本身所具备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另一方面取决于信仰主体的情感认同和群体成员的相互监督和约束。人们的认知能力和个人情感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这必然会引起政治信仰发生相应的变化,认同度偏低会导致出现信仰摇摆、弱化的现象。中国共产党是坚持理论创新的政党,党的理论在实践中实现多次历史性飞跃,党的信仰体系也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与时俱进。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内在的情感认同、自我约束与外在的监督和管理缺一不可,这就需要健全的制度体系,用体制机制保障政治信仰建设的实效性。

新时代建构政治信仰制度体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建立政治信仰建设的理论学习制度。科学的思想理论是坚定政治信仰的前提,理论的坚定为信仰的坚守提供保障。加强理论武装是共产党人坚定信仰的必然要求,学透理论、悟透真理才能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第二,健全政治信仰建设的监督制度。共产党人能否坚守政治信仰不仅需要党员的自觉意识,还需要组织和群众的有效监督。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两者结合是保证党员坚定信仰的有效形式,通过定时对党员的信仰状况及行为进行检验和监督,纠正党内作风问题。中国共产党人在为人民服务过程中同样需要依靠群众监督端正思想、规范行为。第三,建立政治信仰建设的自我教育制度。自我教育是党员从客观实际的角度审视自我的主观行为,把自身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查找日常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纠正思想偏差,解决实际问题,以实现自身素质和政治觉悟的不断提升。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6.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83.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24.

〔6〕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91.

〔8〕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556.

责任编辑 郎明远

〔收稿日期〕 2022-04-18

〔作者简介〕 卞明月(1994-),女,山东泰安人,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6E2E107E-4C8C-46AA-A6B0-1C02F9A15D28

猜你喜欢
价值追求政治信仰
大学生政治信仰教育现状与教育策略研究
坚定政治信仰 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根基
童诗教学的基本取向
习李新政对于当代大学生政治信仰的影响
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政治信仰及教育策略研究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三重意蕴
妖魔化爱国主义的几个错误论调
论刑事侦查中诉讼程序的价值追求
景德镇地区三所高校大学生政治信仰现状的调查报告
浅析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仰的现状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