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游戏精神的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2-06-26 20:46李明
民族文汇 2022年34期
关键词:课堂构建小学数学

李明

摘 要:游戏代表着人真正的自由, 游戏的本质就是自由,“无拘无束”是游戏活动独特的“性格”。游戏精神是构建游戏活动的基础。在游戏精神理念下,小学数学课堂必须是好玩的、开放的、创造的,把整个教学活动当作师生的“精神”乐园。 学生在充满智趣的游戏活动中步入数学学习的精神殿堂,这种学习是积极向上的、富有情趣的,学生感受着快乐和自由,分享着学习智慧,孕育着游戏精神,体现着“新质态”课堂最鲜明的特征。

关键词:小学数学;游戏精神理念;课堂构建

游戏活动背后的游戏精神对儿童游戏的意义生产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数学的理性与游戏的标准有着高度的契合之处,游戏与理性并不相互对立,而是相互融渗,甚至能够提升对方的价值。基于游戏精神的培育,游戏课堂必须是好玩的、开放的、创造的,它不是简简单单的气氛热闹,而是把整个教学活动当作师生的“精神”乐园。最近,国家教育部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提出:国家课程主要采取游戏化、生活化、综合化等方式实施,强化儿童的探究性、体验式学习。 可见,游戏化学习已经受到国家教育部的高度重视。数学是蕴涵理性的学科,在 “游戏精神”理念下,学生在充满智趣的游戏活动中步入数学学习的精神殿堂, 这种学习是积极向上、富有情趣的,学生感受着快乐和自由,分享着学习智慧,孕育着游戏精神,这种精神反过来又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其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这样的课堂必然具有鲜明的“新质态”特征。

一、设计玩具,在“玩”中感受快乐

数学好玩,这种玩,本质上就是游戏。 于儿童而言,一切皆是游戏,一切皆可游戏。在游戏中,数学玩具是吸引儿童游戏的最直接的物质工具,儿童在接触玩具的过程中,因“物”而喜、因“趣”而动、因“思”而生、因“玩”而乐,萌动着具有自由意识的游戏精神!数学玩具,是一种文化。 2002 年,国际数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期间举办了“中国古典数学玩具展览”,让世界 4000 多位顶级数学大师赞不绝口。中国古典数学玩具给我们较为深刻的启示, 以孩子们特别喜欢玩的“七巧板”为例,用七块不同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拼出的图案多种多样,这对学生深度研究周长、面积、分数、勾股定理等核心知识有着必要的作用。 再如“华容道”,是按顺序移动一系列大小不一的正方形和长方形木块, 最终把最大的正方形木块移到出口,要完成这个游戏困难很大,不少学生难以挑战成功,但每次“玩”的过程总是一种尝试,总有一种成功的欲望在驱动。 益智玩具(各种棋、牌以及自制数学学具等) 真正的迷人之处是凸显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乐趣,能够激励孩子跳出定式,打破常规,体会探索之乐、创造之乐!

有了玩具,学生和数学的距离拉近了。一些学校敢于进行大胆尝试,将数学实验引入课堂,实验工具就是玩具,演示模型(可以变换位置摆放)成为促发深度思考的玩具,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主动性、探究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二、制订规则,在“规”中走向自由

自由往往被看作是游戏独特的品性,但是,规则从未解除过自己对游戏的约束。 冲突和规范是构成游戏的基本要素,游戏正是在连续发生的平衡和不平衡的结构中获得自己的存在形式。 游戏的乐趣不在于无限扩张的自由之中,而在于有规则约束的自由之中[3]。游戏规则是根据游戏任务而提出的每个游戏参加者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及行为结果的评判处理规定。教学游戏的组织依赖于游戏规则,良好的游戏规则对游戏者的自由总是既抑制又鼓励,使儿童乐于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精神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乐于遵守规则,反之,就是缺乏了一种游戏精神。

我们期待这样的课堂:学生身体自由,心灵舒展,思维开放,神情专注,体验认真———这也就是在自由与限制之间保持张力,也就是自由与规则制衡。游戏的“自由”丝毫不排斥游戏过程中的规则。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制订规则,并让学生在一定的规則下展开活动,如“一分钟口算竞赛”重在比一比指定时间内完成题目的数量及其正确情况,规则的核心部分是“定时间”“正确率高”;“算 24 点”扑克游戏是比一比学生的思维速度、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规则主要围绕“扑克的张数”“运算的形式”以及“符号的运用”等因素来制订,还可以通过 “规则之变”(如两张牌算 24 点、3 张牌算 24 点、4 张牌算 24 点等)激起学生的比赛欲望。 让学生进入学习自由状态的方式较多,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课堂上,教师要解放学生的探究时空,解放学生的手、口和脑。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百分数实际问题时,要引领学生融入比、方程、解决问题的策略等多种知识,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变通的思路灵活地解决问题。规则看起来是带有限制性的,但正是这些规则的存在激活了学生的“自由”状态,如果没有了规则,所谓的“自由”则如浮萍,空空如也。

三、体验游戏,在“思”中分享愉悦

游戏就是让儿童在快乐中学会某种本领的活动。 游戏使枯燥的、单调的、难懂的知识变成带着有趣体验的数学学习,让数学变得更亲近。体验伴随着理解、领悟和想象,它是意义的生成活动,而游戏性体验则是一种沉醉性、 愉悦性、 自由性和超越性体验。 在数学学习中,游戏体验伴随着对话、伴随着思考,学生在思维碰撞中分享着智慧和愉悦!作为智力适应活动,游戏让学生走向情智发展的状态。游戏又是充满情趣的,思考又让学生从一般状态的快乐进入到具有认知状态的理趣。儿童在游戏中扩大认识,建立表象,形成知识和技能,活跃思维。游戏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游戏的虚拟性、非生产性和愉悦性。因此,儿童在游戏中尝试各种不同的玩法,变换手段去玩,为玩而玩,游戏的目的不重要,在游戏的过程中体会愉悦才是最重要的。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好玩、数学有趣。要让学生在“玩”中感受快乐,在“规”中感受自由,在“思”中分享愉悦,真正在游戏数学通道里感悟世界奥秘。追求数学学习游戏化,才会使探究活动多姿多彩、智趣横生。教师以“好玩”的心态走进课堂,展现数学文化,展现数学理解,这同样是游戏精神的集中体现。

参考文献:

[1]戴鸿英.游戏精神引领下的小学数学教学[J].求知导刊,2020(28):58-59.DOI:10.14161/j.cnki.qzdk.2020.28.029.2B9A79DC-4EE1-4280-AF49-3ACD23512D94

猜你喜欢
课堂构建小学数学
小学英语“四有”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浅谈阳光语文课堂的构建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小学英语语音课堂的构建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