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6-27 08:38冯文娟
新课程·上旬 2022年21期
关键词:双减阅读教学内容

冯文娟

超负荷的作业可能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使教学质量和效果无法提升,也会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才能够帮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和进步。所以,随着我国教育革新工作的推进和发展,“双减”策略已经全面展开。“双减”也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压力以及校外培训的负担。在此背景下,每个老师都应该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使命,改革教学策略和方案,推进“双减”工作的落实。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双减”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学生写作业的时间、降低作业的难度并提高课堂的效率和质量。阅读教学一直都是非常关键、非常艰巨的一个学习内容。这个部分的教学存在一些难度,原因是小学时期学生的理解思维以及分析能力存在一些局限性。所以,很难理解深层次的内容。在此背景之下,“双减”政策的落实过程中就需要定时更新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来开展阅读教学工作。但是当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为了精准落实和推进“双减”政策,需要针对性解决和处理问题。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学目标对于整体的语文阅读教学活动具有指向性意义。而当前小学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在正式课程开始之前老师没有设置教学目标,每一节阅读教学要达到什么要求并没有明确的标准,需要完成哪些学习任务也没有明确的标准。这就使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比较随意,没有科学和逻辑。教师还是依照自己的经验进行随意的解读和分析,没有考虑深层次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各自的学习特点。这种教学问题也就使阅读教学无法达到既定标准或目标。

(二)阅读基础欠缺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文是主要的教学任务和内容,一般教师都是依照课本开展课堂教学工作。而课下时间,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很多的课后练习作业,学生几乎没有时间去阅读自己喜欢的感兴趣的其他内容。这也就使学生的知识储备存在一定的欠缺和不足,时间久了,学生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动力和热情。还有很多学生只有在教师的紧逼之下才会思考问题,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容易走神,也就使他们无法深入地理解阅读内容以及阅读深处所蕴含的道理。

(三)忽视学生主体地位

在当前的阅读教学中,阅读课堂并没有凸显学生的 主体地位,而是一味地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以自己的节奏进行讲解和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没有独立思考和分析的机会,更不会对阅读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学生对阅读学习没有兴趣和热情也就不会进行独立的思考,更没有参与的意识,这会使他们在阅读学习中产生排斥感。在阅读教学中给予学生独立的思考机会,凸显他们在课堂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理念,但是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经常忽视学生的想法,这是完全错误的。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注重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更新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还不够成熟,理解思维也不够强。在课堂教学中还需要老师恰当的引导,以此来有效推进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因此,“双减”政策下教师应该紧紧抓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点来进行创新和发展。

(一)更新教学方法,回归生态课堂教学

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提升学习的主动性,提升语文素养和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该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注重拓展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课堂中,促进阅读教学工作回归到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主要的教学任务。只有课堂效率提升了,才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压力。因此,教师必须创新阅读教学方式,让阅读教学工作回归到课堂中,促进“双减”教学工作的落实和推进。

例如,在开展《寓言二则》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是让学生通过熟读课文理解寓言所蕴含的真正含义。让学生理解寓言就是利用小故事来告诉我们人生的道理,让人们在阅读小故事的过程中懂得一些哲理。以此引出一个深刻的道理,从而让人受到启示和启发。在讲解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亡羊补牢写的是什么事情。让学生思考,养羊人对于别人的劝告是什么态度和想法?后来又怎么样了?结果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来引入,然后让学生积极思考,并给他们留出思考的时间,最终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让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得到提升和进步,促进“双减”政策的推进和落实。

(二)落实针对性,进行及时点评和引导

在“双减”政策的推进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处于主动思考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并且最终促进阅读教学的开展。开展针对性教学,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不能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而是要耐心地倾听学生的每一个意见和想法,并且要给予及时的点评和鼓励。针对性教学需要教师提前并且精准地掌握学习规律、学生的学习能力,只有对学生有准确的了解和认知才能够更好地推进和落实针对性教学策略,从而进一步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实。

例如,在开展《海上日出》的阅读教学中,为了营造课堂氛围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作者所要表达的含义和情感,让学生理解大自然的馈赠,提升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为了更好地促进针对性教学的开展,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和交流,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一下自己旅行的经历,让他们想一想自己有没有看过海上日出,能不能描述一下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思考自己的人生经验能够激发他们对阅读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阅读内容,也能够明确和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

(三)采用多媒体素材,丰富教学内容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所要传达的知识并不仅仅是课本文字,还需要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双减”政策虽然强调给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和压力,但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也是非常必要的。在当前大背景下,多媒体素材是进行拓展和延伸的一种有效方式和途径,视频、音频、图片等多媒体素材能够丰富阅读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促进学生对阅读知识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也能够通过丰富的知识培育和训练阅读能力。

例如,在开展《田忌赛马》的阅读教学中,主要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的目标是让学生在孙膑献计故事中领悟善于思考的重要性。为了让学生对阅读内容理解得更加深刻,教师可以利用视频介绍齐国田忌的人物事迹,然后利用小视频播放田忌赛马的故事,让学生在动画中领悟文章的主要内容,想一想文章想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样学生对这篇文章就可以理解得更加深刻,更加深入,也能够进一步激发对阅读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在“双减”政策下,多媒体素材的加入和整合能够进一步提升阅读课堂的效率和质量,让阅读回归课堂。

(四)开展情境表演,活跃课堂气氛

在阅读教学中,许多文章都是故事性的,可以采用情境表演的形式呈现。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课本阅读内容以及文章中的各种角色进行分配和演绎,从而把抽象的阅读内容变得直观、灵活、具体化。在情境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揣摩主要人物的性格、语言和情感,在感悟和演绎的过程中能够对人物掌握得更加深刻,進而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同时这种情景剧表演的形式也能够让学生提升协作意识和合作能力,让他们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例如,在开展《小蝌蚪找妈妈》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为了让课堂教学效率更高,让阅读回归课堂就可以利用情境表演的形式来开展,分别找学生扮演小蝌蚪、青蛙、鲤鱼、乌龟等角色,让学生演绎这篇文章。在演绎的过程中,让学生自己分角色、自己进行配合。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以此锻炼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能力,促进他们能力的发展。

在“双减”大背景下,每个学科都需要进行更新和完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让阅读回归课堂,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和学习负担,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习特色,然后针对学生的学习需要进行创新。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认识到当前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具体的问题及时解决,以此促进“双减”政策的落实和推进,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让素质教育时期基础教学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得到发展和提升。

猜你喜欢
双减阅读教学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主要内容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