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教育背景下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2-06-30 11:49崔令军石开明沈作奎肖强艾训儒
安徽农学通报 2022年10期
关键词:教学研究实践

崔令军 石开明 沈作奎 肖强 艾训儒

摘 要:在国家大力提倡涉农高校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的背景下,该文从培养知农爱农人才、增加教学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出发,针对农林气象学课程特点进行教学改革,以提高农林气象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同时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方式,加强耕读教育,大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关键词:耕读教育;农林气象学;教学研究;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2)10-0158-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groforestry Meteorology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Take Hubei Minzu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CUI Lingjun   SHI Kaiming   SHEN Zuokui   XIAO Qiang   AI Xunru*

(School of Forestry and Horticulture, Hubei Minzu University, Enshi 445000,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that the country vigorously advocates the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ement of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in agriculture-related universit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groforestry meteorology curriculum include training talents who know agriculture and love agriculture, increase teaching interest, cultivate students′ hands-on and expression skills, and highlight students′ dominant status,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agroforestry meteorology courses. At the same time, we will innovate in the cultivation of agroforestry talents, strengthen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and vigorously cultivate new talents who know agriculture and love agriculture, and provide a strong talent guarantee for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Farming and reading education; Agroforestry meteorology; Research; Practice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中明确提出“农村是我国文明的发源地,耕读文明是我们的软实力”。耕读教育践行“亦耕亦读”,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1]。2021年8月23日,教育部印发《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工作方案》的通知[2],就如何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专业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提出了具体要求。

农林气象学是林学、园艺等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并且与后续专业课的联系十分密切[3]。农林气象学的教学目的是传授大气科学基本知识,初步掌握气象仪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为学生将来的工作和科学研究服务。该课程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林学、园艺专业学生对其他后续专业课如森林培育学、森林经理学等课程的学习,而且对林学、园艺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农林相关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林气象学课程涉及面广,概念较多,内容复杂,抽象难懂,导致教学效果达不到教学要求[4]。为此,应根据课程自身特点,因材施教,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注重课堂参与,使同学们乐于学并主动学。同时,挖掘农林气象学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校企联合增加实践教学内容,加强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林气象学课程中的应用,讓学生走进农村、走近农民、走向农业,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本文根据农林气象学课程特点及其在加强和改进耕读教育中的作用,对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了系统设计,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1 加强耕读教育,培养知农爱农人才

耕读教育是农林院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也是弘扬我国耕读传家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等综合性育人功能。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人才是重要的支撑力量[5]。加强和改进涉农高校耕读教育,让学生了解乡情民情,学习乡土文化,对于提升学生学农知农爱农素养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课程实践和耕读传家为关键,紧密结合现代农林业发展和人才培养实际,积极探索新时代耕读教育新内涵、新模式,比如构建耕读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多渠道拓展实践教学场所、建设专兼结合的耕读教育教师队伍、加强耕读传家校园文化建设等。注重教育实效,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林人才,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2 增加教学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6]。因此,可在课堂上引入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内容,如古诗词、谚语、歌谣、历史典故等,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并且能够开阔学生思维、学以致用。比如,在讲第三章“空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时,引入古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7],大林寺的桃花之所以开得迟,其原因是这里是“山地气候”的缘故,在山地地区气温是随着地势高度的上升而相应递减的,因此山上桃花开的较晚是受了气温垂直差异的影响。在讲“物候与节气”时,引入廿四节气歌谣,既可以让学生记住每个节气的名称,也懂得了科学生产,不违农时的道理。

教师恰当运用一些农事谚语可以增加课堂教学趣的味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农谚“春分麦起身,肥水要紧跟”[8],在春分时节小麦进入返青、生殖阶段,这个时候要及时对麦田进行施肥、灌水;又如,“立春三场雨,遍地都米”[9],在立春的时候能下几场雨水,水稻就能有好的收成。这样既增强了课程教学的趣味性,又能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思考,可以对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在农林气象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课程知识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10]。比如在讲述峡谷风时,以我们学校所处的恩施大峡谷为例,根据大峡谷所处的地理位置,画出峡谷风形成示意图,形象、具体地把峡谷风形成的条件、发生的规律讲清楚,在讲述的过程中既介绍了恩施大峡谷的这个恩施名片,又使同学们掌握了农林气象学的相关知识,可谓“一举两得”。

3 根据专业特点,合理确定课程内容

以湖北民族大学的林学、园艺专业为例,农林气象学教学大纲中确定理论课时为40学时,实践课时为8学时。在学时数大量删减,尤其是实践课时少的情况下,面对教材较多的教学内容,需要依据林学、园艺专业的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做到因专业施教,比如与林学、园艺专业课程紧密相关的气象学相关内容进行加强和深化。例如,在讲述农田蒸发散时,包括农田里的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而这些内容学生已在大学二年级的课程,可以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简化。随着时代发展,气象学中出现的一些新的知识,比如无人机对农林作物进行施肥、病虫害防治,利用遥感技术对森林植被进行红外摄影,从而判断森林土壤含水量的多少等,将这些比较前沿的科技成引入到本科生的教学过程中。这样同学们既了解当前了农林业技术和气象学学科日新月异的发展,也拓宽了视野和知识面。

农林气象学是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但在林学、园艺专业培养计划改革的情况下,目前实践课时仅有8学时,因此教师要在相当有限的时间内,采取校企结合的方式,比如和恩施州气象局、恩施国家气候基准站合作,给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教学、科研平台,为同学们创造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使课程教学与学生的实践动手相融合,使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互为补充。在恩施国家气候基准站,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掌握了各种气象仪器正确的观测内容、观测方法;同时结合林学、园艺的专业特点,观看气象局的科普视频,了解灾害性雨雪天气对恩施州道路、房屋,尤其是对和专业相关的农田、园地、苗圃、森林等的破坏性影响,从而加深同学们对灾害性天气的印象,提高防御灾害性天气的意识。

4 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培养自学能力

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基本是老师照着PPT念,学生对着PPT看,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差无几,这样的学习效果可想而知。这时可以考虑采取讨论式教学法,也就是现在较为流行的PBL教学法。所谓PBL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个具体问题独立或者按小组收集资料,然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以湖北民族大学林学专业为例,林学专业主要研究对象是乔木、灌木等木本植物,而这些植物的生长、发育和气象要素如光照、温度、湿度等关系十分密切。对于这些知识点,可以组织同学们查阅收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同时提出解决的办法,然后每个小组上讲台讲解本小组的观点,组织全班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讨论师生共同参与,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培养了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和上台表达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5 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方式

在国家大力提倡耕读教育背景下,要创新农林人才培育方式,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探索:一是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融入专业课程[11]。对此,国家教材委员会于今年制定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程教材指南》,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系统纳入课程教材,用习近平新時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路线图,结合湖北民族大学林学、园艺学科专业特点,有机融入相关内容,强化育人立意和价值导向,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农林专业学生甘于吃苦、情系“三农”的高尚情操。

二是加强校企合作,解决传统理论课程和实验课程与实际动手能力相脱节的问题[12]。通过和恩施州气象局、恩施国家气候基准站的合作,创造更多的实习实践机会,使课程教学与实践动手相融合,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教学、科研平台,使学生尽早感受气象知识,学以致用。完善课程教学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的相互衔接。

三是强化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农林气象学课程中的应用[13]。在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数字化农林气象学的发展是促进农林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我国今后农林业的发展趋势,将农林业和计算机进行有效的结合能够促进农业气象学的数字化方向发展。目前,计算机、无人机、数据采集仪、数字化微型气象站已经在农林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出现了“数字农业”“数字林业”。对此,应加强信息技术在农林气象学课程中的运用,比如将农林气象学与遥感技术相结合,可以有效预测农林气象灾害的发生,农林气象学与互联网结合,建立全国农林业气象网,对全国的农林业气象信息进行交流和汇总。

6 结语

随着新时代高等教育和国家生态建设的迅猛发展,农业高校教师将农林专业的课堂开设到“广袤的田野”上,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专业素质、实践动手能力的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能够较好地解决农林业问题的综合能力。今后还应深度挖掘提炼耕读教育元素,将耕读教育有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同时拓展耕读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创新卓越农林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新时代耕读教育的新探索新实践。农林气象学作为林业、园艺专业的一门基础课,要创新农林人才培养方式,有效地加强改进耕读教育,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同时增加教学趣味性,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帮助学生完善认知结构、形成专业钻研能力,真正为教学、科研和农林业生产服务,高质量地建设新林科,从而更好地服务乡村全面振兴。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EB/OL].[2019-09-06].https://www.ccps.gov.cn/xxsxk/zyls/201909/t2019 0906_134095.shtml.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EB/OL].[2021-02-2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2383731705763272&wfr=spider&for=pc.

[3]严菊芳,张丁玲,穆婉红,等.“农林气象学”课程教学-科研平台建设初探——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8,36(02):66-69.

[4]刘淑明,张丁玲,严菊芳,等.农林气象学BCPI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19):194-195.

[5]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EB/OL].[2021-02-23].http://www.gov.cn/xinwen/2021-02/23/content_5588496.htm.

[6]龚雪文,葛建坤.氣象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21):137-139.

[7]金赛花,尤伟,丁菊丽,等.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在普通气象学课程中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坛,2020(46):274-276.

[8]陈红翔,简太敏,李亚屏.基于雨课堂的“气象学与气候学”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39):112-115.

[9]朱建佳,刘耀亮,张锐,等.应用型大学《农业气象学》教学创新研究与实践[J].绿色科技,2021,23(11):235-236,241.

[10]曾妍妍,林丽,周金龙,等.气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1(02):77-80.

[11]严菊芳,刘淑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以“农林气象学”课程为例[J].中国林业教育,2019,37(01):27-32.

[12]薛旭,吴晓娟,侯双双,等.浅谈农林专业气象学教学改革的探讨——以贵州大学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8,5(22):62-63.

[13]王美莲,宝乐尔其木格.信息化背景下气象学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1):28-3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教学研究实践
高中数学复习课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后进生转化和提升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