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前全科医学生共情现况分析

2022-06-30 13:32严东阳白如笑王敏娟
医学信息 2022年12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共情全科

严东阳,白如笑,王敏娟

(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全科医学科,陕西 西安 710000)

共情亦称同理心、共感、移情等,指一个人对于他人感觉、情绪和愿望的关注程度和敏感程度,用来评价一个人对于他人立场的感受并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的能力[1,2]。共情能力决定了个体理解其它个体的能力,又反馈在与其它个体交流的实际行动中,深刻影响个体的人际交往能力。在医护领域,医疗工作者与患者间建立医患关系就是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医疗工作者的共情能力也必然对医疗工作者建立医患关系的能力产生重大影响[3-5]。研究表明[6,7],医护人员表现出对患者的共情是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有效沟通与理解的一个关键因素,共情能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满意度,提高治疗依从性,融洽护患、医患之间的关系。因此医疗机构及医疗教育机构有充分的必要对医疗工作者及医学生的共情现况进行分析并探索改善其共情能力的方案。本研究主要对西安医学院临床前全科医学生的共情现况进行调查,旨在为改进全科医生培养提供帮助,并为全科医学生共情教育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西安医学院大一至大三阶段临床前全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于2021 年5 月10 日-30 日开展调查。纳入标准:无精神、神经疾患,能以自身意愿配合问卷调查且正常在校学习生活的大一至大三阶段全科医学生。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神经疾病;②因事休学等没有正常在校学习生活;③非全科专业学生。本研究为匿名调查并事先取得研究对象的知情同意。

1.2 方法

1.2.1 调查问卷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以一般情况问卷及由Davis 设计的人际反映量表(IRI-C)进行纸质实体问卷调查。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级、生源地、选择专业初衷、是否独生子女共5 个条目。中文版人际反映量表(IRI-C)翻译为中文版后经戎幸、官锐园等多位国内学者检验与修订的研究,证明其对中国人群具有良好的信效度,2018 年许海露等学者的研究再度证明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26,重测信度为0.565,总分与各因子的相关系数在0.564~0.736,因子分析4 个因子的累计贡献率为36.771%,各项目在其所属因子上的因子载荷在0.197~0.698[8,9]。IRI-C 共22 个项目,分4 个分量表:观点采择(perspective-taking,PT)代表采纳他人意见的能力与倾向,个人痛苦(personal distress,PD)代表自身产生负面心理体验的倾向,想象力(fantasy,FS)代表阅读观看文艺作品后产生共情联想的倾向,共情性关心(empathic concern,EC)代表获知他人情感后产生同情、关系心理的倾向。该量表为5 点量表,每条项目计0~4 分,总分0~88分,分数越高共情能力越高。

1.2.2 样本采集 研究纳入对象1896 人,采用纸质问卷进行完全随机抽样调查。首先进行样本量60 的预实验,根据预实验结果按统计学规则计算样本量不应少于195 人,决定以1∶3 比例收集样本。在每个全科专业班级将学生进行随机编号排序后,根据班级人数以1∶3 比例确定每个班级的样本量,根据统计学随机数表抽取相应数量的随机数,将随机数对应的学生编号选为样本。于2021 年5 月10 日-30日请西安医学院大一至大三年级全科医学专业班级的班长作为资料收集人员,资料收集培训要求班长在班会时先向被选为样本的学生说明调查目的及匿名问卷调查方式,在取得学生的知情同意后发放纸质问卷,填写完成后班长统一回收。纳入研究578 人,去除漏填、误填、明显不实的不合格问卷28 份,最终纳入550 人。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以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U检验及方差分析,t和F分别作为检验统计量,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最终纳入学生550 人,其中男210 人(38.18%),女340 人(61.82%);大一197 人(35.82%),大二165 人(30.00%),大三188 人(34.18%);城镇118 人(21.45%),农村432 人(78.55%);个人意愿278 人(50.55%),父母选择169人(30.73%),志愿调剂26 人(4.73%),其他77 人(14.00%);独生子女117 人(21.27%),非独生子女433 人(78.73%)。

2.2 IRI-C 得分情况 西安医学院临床前全科医学生IRI-C 总分(47.52±8.45)分,处于中等水平;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选择专业初衷、是否独生子女的医学生IRI-C 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年级、生源地、选择专业初衷的医学生观点采择(PT)分量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IRI-C 得分情况(±s,分)

表1 IRI-C 得分情况(±s,分)

3 讨论

本研究显示,西安医学院大一至大三临床前全科医学生IRI-C 调查量表总分(47.52±8.45)分,表示医学生共情状况处于中等水平,与普通临床医学生共情水平接近。基于全科医学生对共情能力的要求高于普通临床医学生的理论论述,本研究认为,总体上临床前全科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仍有待提高至更高水平。另外,本研究发现,不同特征的医学生IRI-C 得分与既往报道的普通临床医学生的共情特点存在一定异同。同时,分量表得分表现较为复杂,男生EC 分量表得分高于女生,大一PT 分量表高于大二,城镇PT 分量表得分低于农村,初衷为个人意愿的学生PT 分量表得分高于初衷为父母选择的学生。

本研究显示,全科医学生共情特点在男女间无明显差异,与既往研究结果存在差异。贾楠等[10]研究认为临床医学生女生共情总分高于男生,王艳[11]研究也得到了该结论。但李青文[12]研究认为,护理专业大学生共情得分在男女间无明显差异,而大一全科医学生共情观点采择优于大二,符合贾楠等的报道的普通临床医学生的特点[10]。另外,安连超等[13]研究认为,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共情无显著差别。本研究还显示,农村学生比城镇学生更能采纳他人观点,符合郑冰雅等[14]报道的普通临床医学生的特点。同时,选择专业初衷为个人意愿的学生比父母意愿的学生共情更好,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学生共情能力无差异,而伍小球[15]的研究认为非独生子女共情优于独生子女。

本研究与上述研究结论不同的原因可能是临床前全科医学生的特点,也可能是其它因素,如IRI-C 量表作为受测者自填的主观量表在结果上存在一定的波动,伴随着教育发展本次研究采样的学生男女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的共情差异得到了一定的消除等。而年级、生源地、专业初衷等分组特点与既往文献对普通临床医学生共情特点结论一致,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环境的巨变以及与社会的接触等因素使学生心理发生变化,导致大二相比大一共情的倾向变小[10],城镇学生相比农村学生较少深入了解父母朋友等交往对象的情感处境导致共情水平相比之下较低,遵照自我意愿的学生比遵照父母意愿的学生对专业的抗拒心理更少而有益于共情。

本研究局限之处在于受限于研究成本的控制,样本均来自同一所高校,对全科医学生的代表性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今后对全科医学生共情的进一步研究可分析其他与共情有关的研究因素与共情的关系[16-18],方法上可采用队列研究了解各研究因素间的因果关系与预测性关系,也可在研究对象上进一步对临床阶段的大四、大五全科医学生、全科规培生、全科研究生及已工作的社区医生进行分析[19,20],从各个方向和切入点不断提升对各阶段全科医学共情培养的了解,为提升将来社区医生从业者的共情能力积累资料,提出改善培养方案的更多建议。鉴于当前共情领域各类权威测试量表多为受测者主观填写,量表结果不一定完全反映实际,探索提出具备信效度的、更偏向客观评价的新型调查量表或能有效提升量表对实际情况的反映能力,对今后共情领域研究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对当下以西安医学院为代表的全科医学生的本科培养提出意见是本研究的最终核心重点。根据本研究得出的结论,建议校方在全科医学生大一入学后安排充分的心理干预手段,在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的同时,尽力保持学生初入社会的较高水平共情倾向不受挫伤。针对城镇生源的学生,鼓励他们更多从他人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思考,鼓励他们采纳他人的意见。对于非自身意愿选择全科医学专业的学生应积极扭转学生抗拒心理,使其接受全科医学,乐于在将来成为出色的社区医生。这些早期的心理、社会干预不仅对全科医学生共情能力的培养有重要意义,对学习积极性等其他学习、工作状态方面也是至关重要的,对将来学生就职社区医生后能坚持服务社区基层而非转岗转业也有重要影响。具体措施、方案应当多元化、丰富化,如心理咨询师的定期课程、班级的集体活动、义诊及社区的志愿者活动、全科医学领域优秀代表的演讲解惑等。需要注意的是,共情的干预将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应当先评估全科医学生的共情能力,再给予相应的干预,之后再评估,如仍有不足之处再继续给予相应的干预,即使共情水平较高也要不断巩固、评估以保持出色的共情水平。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共情全科
发现高潜人才:共情与谦卑
共识 共进 共情 共学:让“沟通之花”绽放
县域教师培训管理中如何实现共情
图说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全科医生培养还需添柴加油
独生子女不能完全继承父母遗产?
突显独特之美 发挥全科价值
全科专业招生“遇冷”
满足全科化和规范化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