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伪预习:探寻小学语文高效预习之路

2022-07-01 00:36沈淑宜
民族文汇 2022年35期
关键词:预习方法预习习惯

沈淑宜

摘 要:预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去链接未知的世界。在这个链接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充分开展观察、识记、联想,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认知的升华。然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虽然教师也布置预习任务,却常常出现“伪预习”的情况。为了充分发挥预习的作用,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与综合能力,本文拟从“预习方法指导”、“优化预习任务”、“形成预习机制”、“加强预习监督”四个方面探寻小学语文高效预习之路。

关键词:小学语文预习;伪预习;预习方法;预习机制;预习习惯

引言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教育教学过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从预习,到上课,再到作业、复习等,都有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契机,尤其是预习环节,更是对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充分的发挥。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教师都要进行规范以确保学生每一个环节中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但是事实上,很多小学生缺乏预习技巧,自我约束性又非常有限,而很多教师又没有加以规范和指导,导致出现了“伪预习”的情况。“伪预习”不仅无法实现预习的预期效果,还有可能使得学生浪费时间,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疲惫感。为此,教师应该加以干预,积极探寻一条适合小学生的高效预习之路。

一、小学语文“伪预习”的众生相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却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学生不预习,低效预习,应付预习,无法达到预习的真正目的,因此教学效率也无法得到最全面的保障。

1.应付差事,收效甚微

教师常常会为学生布置一些笼统而又难以量化、难以检查的预习任务,比如“通读课文,了解文章”、“不会的字词查字典”等,或者干脆没有明确的要求,亦或者有时布置,有时没有布置,预习作业比较随意。这样一来,缺乏较强自控能力的学生常常会应付差事。很多时候,学生的“预习”,只是一带而过,并未真正放在心上。这样会导致预习收效甚微,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态度也会变得懈怠。

2.方法错误,做无用功

一些学生学习比较勤奋,对于教师提出的预习任务也会很认真的完成。但是由于其缺乏预习的技巧和高效的方法,所以也常常是在做无用功。这部分学生常常是把预习单纯地理解为通读和浏览课文,他们会查字典、工具书,也会抄写生字生词,但是到了课堂上,效果依然不显著。长此以往,他们便会丧失预习的兴趣,认为预习和不预习没有什么区别,反正老师都会讲。

二、小学语文高效预习之路

雖然预习需要学生的自主完成,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预习方法和自控能力问题,还是需要教师的指导、细化、监督和反馈。只有师生合力,才能真正实现小学语文高效预习之路。

(一)进行方法指导,少做无用之功

叶圣陶先生曾对预习做过这样精辟的论述,他说:“预习的事项无非翻查、分析、综合、体会、审度之类;应取什么方法,认定哪一些着眼点,教师自当测知他们所不及,给他们指点”。的确是这样。“磨刀不误砍柴工”,小学生在预习方法上有很多需要引导和优化的地方,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着手对其进行方法指导,使学生少做无用功。比如,对文中涉及到的文史典故,教师要引导学生尝试着去查阅有关书籍获取新知;对难解之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圈圈点点以存疑质疑;对体现段意和全文主旨的关键句、中心句,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铅笔标明画出,对经过初步探索而有所悟有所得之处则要做些批注或摘录;要纵观全文,就要学着概括段意,编写提纲。如此,一点一滴的方法积累,一点一滴的效果呈现,能够让学生懂得如何去预习,如何去高效预习。

(二)设计预习任务,优化预习内容

如果教师不加干预,那么小学生的预习将会是盲目的。他们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教师应该明确地为学生设计好预习任务,而不是笼统地告诉学生回家要预习某一篇课文。要为学生制定明确的预习目标,为学生确立具体的、可量化的、易于操作的任务。

比如,在教学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的时候,笔者设计了明确的预习任务:

(1)朗读任务:认真朗读课文遍,并进行录音;

(2)分段任务:文中有个自然段。按顺序写,共划分段;

(3)积累任务:①圈出好词,并进行造句;②圈出好句,并进行仿写。

(4)字词任务:①查阅字典,了解生字的读音和写法;②找出文章中的多音字;③找出文章中的近义词;④找出文章中的反义词;

(5)思考任务:①有一天我来到了圆明园的废墟,我会有什么感受?②描写圆明园历史文化价值的句子有哪些?③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壮观的?它表现在哪里?④伴随圆明园的毁灭还有什么?⑤题目叫《圆明园的毁灭》,但为什么讲圆明园的辉煌?

(6)拓展任务:上网收集圆明园的相关资料,了解圆明园毁灭的历史背景。

如此,预习任务非常细致,且非常明确,学生在执行预习任务的时候就会比较有方向。

(三)形成预习机制,培养预习习惯

预习不是一次的心血来潮,也不是可有可无的鸡肋,而是对于语文学习非常重要,对于学生自主能力非常关键的环节。为此,我们要杜绝应付式预习,要在班内形成一定的预习机制,通过建立的预习机制来约束学生,使学生逐渐养成预习的习惯,从而达到在教师不布置预习任务的时候也能够自主、有效地预习的目标。因为到了初中、高中,甚至是以后进入高校学习,教师不可能耳提面命地让学生预习,这个时候,学生养成的预习习惯会发挥很大的作用。

比如,在每一个年级,我们都应该制定不同的预习目标和预习机制。比如,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我们可以这样设计大致的预习计划和反馈机制:

(1)字词方面——学会查阅字典,不认识的字词标注拼音。课上提问。

(2)课文方面——了解课文大意。写100字左右的课文内容概括。上课前提交老师。5F6355C4-96B9-445A-B904-4E47412145F1

而在五年级的预习中,我们是这样设计的:

(1)字词方面:了解生字、生词,进行组词、造句练习。课上进行提问。

(2)课文方面:了解课文中心和重点,说出自己的感受。授课时进行提问。

(3)拓展方面:了解写作背景,收集类似的文章,或者是作者写过的同时期的其他文章。写在预习单上,提交老师。

(4)感知方面:用200字左右写出自己对课文的感受和收获,写在预习单上,提交老师。

如此,学生通过详细的预习计划和反馈机制,能够养成一定的预习习惯,预习也会更有效果。

(四)开展竞争评比,进行预习监督

小学生争强好胜,竞争意识比较强。所谓竞争心理,是指具有与其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超越客观现实的意志行动的个性特征。也就是建立在健康心理基础上的对外界活动所作出的一切积极向上、奋发进取的个性反应。

在预习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来进行预习成果的竞争与评比,这样一则对学生的预习进行了监督,二则也起到了一个激励、调动学生积极性的作用。我们在具体的实施中,将预习与班级少先队阵地活动有机结合,把学生预习内容和预习情况列入班级考核栏目,通过班级文化阵地,定期展示预习成果,定期进行预习能手的評比,运用激励手段激发学生的预习兴趣,从而提高了预习效率。

三、结语

以上,我们从小学语文“伪预习”的众生相入手,对小学语文高效预习之路展开了探究。预习并不只是学生的任务,更多的需要教师进行合理、有序、科学的指导。希望本文的论述,能为广大语文教师在今后预习作业的布置和预习指导方面提供一些可行的参考与建议,从而拒绝“伪预习”,进一步优化预习,找到一条适合小学生的高效预习之路。

参考文献

[1]沈红霞.浅谈小学语文预习单的设计和使用策略[J].江苏教育研究,2011(36):8-9.

[2]王冬妹.提升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效果的方法探讨[J].考试周刊,2018(52):47-47.

[3]李永玲.浅谈高效课堂背景下小学语文预习指导[J].新课程(上),2013(10):122-122.

[4]扎西卓玛.浅谈小学语文预习课与反馈提升课的关系[J].求知导刊,2015(6):137-137.5F6355C4-96B9-445A-B904-4E47412145F1

猜你喜欢
预习方法预习习惯
数学教学中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培养初中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研究
探究小学中高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预习
抓好小学生课前预习的思考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开展语文课前预习的策略探讨
优化语文预习设计,实现课堂效率提高
预习笔记在高中数学中的微研究
浅论初中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