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铁路职工2 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相关及其相关因素调查分析

2022-07-01 00:39唐景华李素芬李玉萍蓝红波吴冬波梁江燕
医药前沿 2022年14期
关键词:柳州市生理病程

唐景华,李 梅,李素芬,李玉萍,蓝红波,吴冬波,梁江燕

(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内分泌科 广西 柳州 545007)

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可引起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表现,该并发症起病较隐匿,早期多无明显症状,神经电生理检查可出现异常,临床上多用神经电生理检查筛查早期的DPN;症状明显时可有肢体麻木、肢体无力、感觉异常(疼痛、针刺感、烧灼感等)等,可导致行走不稳及肢体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存质量。DPN 亦是糖尿病足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且治疗费用较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卫生服务负担。因此,DPN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研究显示,2 型糖尿病(T2DM)患者合并DPN 的发生率超过50%,不同地区、不同职业人群T2DM 患者合并DPN 的发生率亦存在差异。目前,国内对不同职业T2DM 人群合并DPN 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尚不充分,无法有效的针对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干预。本文通过对柳州市铁路T2DM 职工进行调查,分析T2DM 患者合并DPN 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探讨防治T2DM 患者合并DPN 的有效方法及途径。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9 月—2021 年5 月在我院住院的柳州市铁路T2DM 职工306 例,其中男性223 例,女性83 例。按照是否合并DPN 分组。DPN 组205 例。其中男性149 例,女性56 例,年龄27 ~90 岁,平均年龄(60.28±6.17)岁;非DPN 组101 例。其中,男74 例,女27 例,年龄25 ~88 岁,平均年龄(59.24±5.85)岁。纳入标准:①所有T2DM 患者诊断均符合2020 年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标准(CDS);②所有患者均接受问卷调查及神经电生理等检查;③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合并有脑梗死、脑出血、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征、慢性酒精中毒、颈椎、腰椎疾病及有严重肢体外伤、精神疾病等疾病;②不能配合调查及检查的患者;③非柳州市铁路职工T2DM 患者。血糖达标标准:参照2020 年CDS 标准,以糖化血红蛋白>7%为不达标,反之为达标。糖尿病肾病(DN)诊断标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 mg/g 为糖尿病肾病。

1.2 方法

由专业人员通过问卷调查及检查,收集患者性别、年龄、糖尿病病程、工种、夜班情况、吸烟饮酒情况、睡眠情况、饮食运动情况、糖尿病治疗方式、家属是否参与管理、空腹静脉血糖、非空腹血糖、HbA1c、UACR、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等临床资料。

所有患者均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采用上海诺诚电器股份有限公司的肌电图与诱发电位仪,NeroCare-c 型,条件:室温20 ~28 ℃,皮肤温度28 ~30 ℃,利用表面电极(无创)测定神经传导,对正中神经(中指-腕)、腓总神经、尺神经(小指-腕)、尺神经感觉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进行测定,记录相应电生理参数,包括电位波幅、电位远端潜伏期、电位波幅及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结果判断:神经电生理检查出现异常结果(神经传导速度有两项或以上减慢)的为合并DPN。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病程、血糖达标、DN 患病情况及合并DPN 症状情况,并分析患者年龄、病程、睡眠情况、吸烟及饮酒情况、糖尿病治疗方式、饮食及运动情况、血糖达标等变量指标对DPN 的影响程度。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T2DM 患者合并DPN 情况

306 例T2DM 患者中,合并DPN 患者205 例,合并率为67%。

2.2. 两组患者DPN 临床表现情况比较

DPN 组患者出现肢体麻木、疼痛、感觉异常、乏力等DPN 症状的为153 例,占74.6%;非DPN 组患者仅有22 例出现上述DPN 症状,占21.8%;DPN 组出现DPN 症状的患者多于非DP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1。

表1 两组出现DPN 症状患者比较[n(%)]

2.3 两组患者病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及血糖达标情况比较

DPN 组在病程、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非DP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非DPN 组有65 例患者血糖达标,血糖达标率为64.36%;DPN 组有61 例血糖达标,血糖达标率为29.76%;DPN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于非DP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2。

表2 两组糖尿病患者病程及血糖达标情况比较[n(%)]

2.4 两组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情况比较

DPN 组有127 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率为61.95%;非DPN 组有25 例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合并率为24.75%;DPN 组糖尿病肾病合并率明显高于非DPN 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合并出现糖尿病肾病情况比较(例)

2.5 DPN 的危险因素分析情况比较

危险因素赋值情况:吸烟(0=不吸烟,1=吸烟)、烟酒(0=不饮酒,1=饮酒)、夜班(0=无夜班,1=有夜班)、睡眠(0=睡眠好,1=睡眠不好)、饮食(0=饮食控制好、1=饮食控制不好)、运动(0=经常运动,1=不经常运动)、糖尿病治疗方式(0=胰岛素治疗,1=非胰岛素治疗)、家属参与糖尿病患者管理(0=参与,1=未参与)、血糖达标(0=达标,1=未达标)。通过Logistic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该人群合并DPN 的危险因素为病程、吸烟、饮酒、睡眠不足、非胰岛素降糖、家属未参与管理及血糖未达标为合并DPN 的危险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见表4。

表4 DPN 危险因素分析情况比较

3.讨论

近年来,我国T2DM 患病率迅速上升,2020 年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最新数据显示我国18 岁以上成年T2DM 患病率高达11.2%,其中一半以上患者合并DPN。本文结果显示T2DM职工DPN合并率达67%,高于全国水平。因此,T2DM 患者合并DPN 的防治工作急需重视。DPN 可累及中枢神经及外周神经,一般以外周神经病变多见,通常以感觉和运动神经损伤为特征,临床表现为对称性肢体末端感觉和运动异常,晚期患者会出现肢体乏力、行走困难,甚至会导致糖尿病足病,严重因神经营养支持障碍而导致截肢,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增加医疗费用的支出及加重患者家庭的经济负担。因此,该并发症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DPN 的防治刻不容缓。

DPN 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与糖代谢异常和血管病变关系密切,长期高血糖通过引起葡萄糖多元醇代谢增强、糖基化终末产物水平升高、氧化应激反应增强及细胞因子分泌紊乱等,导致神经结构(如脱髓鞘)和功能受损。此外,长期高血糖还可通过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引起神经微循环障碍,促进DPN 的进一步发展。既往研究表明DPN 的发生与HbA1c 密切相关,降低HbA1c 能有效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DPN 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本文结果显示:DPN 组患者HbA1c 及空腹血糖、非空腹血糖水平均高于非DPN 组,可能是导致该人群DPN 合并率高的原因。因此,严格控制血糖可有效防止或延缓DPN 的发生。本文结果还显示,DPN 组发生DN 的比例明显高于非DPN 组,说明糖尿病与并发症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且二者存在正相关关系。

DPN 诊断方法有多种,神经电生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传统检测方法(如10 g 尼龙丝检查、震动觉及温度觉检查等)存在主观性、诊断片面性、检出率低等弊端,容易漏诊及误诊。有研究指出,DPN 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异常率高达95.2%,提示神经肌电图检测有助于提升DPN 的诊断效果,出现感觉神经及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异常即为DPN 诊断的金标准。与此同时,神经传导速度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相应神经病变的严重程度,对于未出现肌肉萎缩的DPN 患者而言,如果肌电图检查存在异常情况则预示患者有严重的神经损伤,需要及时进行对症治疗。本文显示患者神经肌电图检测异常率高达67%,其中近三分之一的DPN 患者未诉有临床症状,进一步说明神经电生理检查对发现早期的DPN 至关重要。对于T2DM 患者应定期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及时发现糖尿病早期的DPN 并发症,以免因早期DPN 的漏诊而耽误治疗。

DPN 的发病机制不仅复杂,还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职业T2DM 人群DPN 相关影响因素可能不同。国内对铁路T2DM 职工DPN 患病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几近空白,平时临床工作中无法对这一人群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干预。本文结果显示,病程、吸烟、饮酒、睡眠不足、非胰岛素降糖、家属未参与管理及血糖未达标为DPN 的危险因素。因此,对于病程较长的T2DM 患者要及时、定期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同时要对患者及家属加专科宣教,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时戒烟、戒酒,避免熬夜及改善睡眠、鼓励患者家属积极参与患者病情管理等,对防治DPN 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柳州市T2DM 职工DPN 合并率较高,与国内相关报道类似。并在临床工作中针对各种危险因素给予必要的干预及指导,以达到防治DPN 及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猜你喜欢
柳州市生理病程
柳州市精业机器有限公司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柳州市常见小花紫薇品种的种植、养护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柳州市:坚持问题导向 提高执法成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急性胰腺炎病程的影响
手术科室用血病程记录缺陷评析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高频超声评价糖尿病膝关节病变与病程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