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时代,我们为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2-07-02 12:53丁奕然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血脉特质观念

丁奕然

步入更平面的人工智能时代,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更为显性,相互渗透、吸纳与融合往往是当今文化发展的主导趋势,这使得文化交流与发展中追求真、善、美社会的目标趋于一致。在文化发展的全球意识中,我们不禁再次思考,当今我们为何需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一、时代之机

五四運动的百余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百余年的文化嬗变造就了当下中西并存与新旧共融的“后传统”时代。随着中西方文化间对话频现、理解深入与特质阐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已被众多专家学者深度解析,抽象意义上的文化共识已经逐步明晰。然而,现实生活中各群体感受中西方不同文化带来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与思维差异,并基于自身的文化理解进行选择与调适,形成了具有异质性行为趋向与精神观念的群体。群体中不乏存在着离异者与批判者,丧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识别色”,出现了对文化主体的身份焦虑。该问题在中华民族确立大国地位、追求伟大复兴的今天是一个极具审视意义的时代问题。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恰恰是当下解决群体性身份焦虑,培植文化认同感的必由之路,更是应对时代变迁的文化解释,是彰显华夏民族文化国际意义的应然之途。

二、血脉之连

文化的血脉联系取决于群体文化与个人观念的双向作用。民族中的成员依赖于文化教育来控制自身的行为,达成文化身份的认同,并通过自身的品质与能力使得民族文化的外延扩展与内涵丰富。文化既是民族规训与发展的要素,也是民族群体性的综合成果。细细想来,文化何以培植具有民族担当的人,是因为文化中具备的价值观念、心理特质、情感思维等构成民族认同感和内聚感的核心要素。可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相辅相成,血脉相连。实则,某类文化对世界文明做出的贡献是有限度的,若丢弃了民族意识,丧失了特色文化,那么世界文化的发展就不可能有生命力。因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的文化家底,继承民族血脉,让文化赓续由“照着讲”走向“接着讲”。

三、价值之意

西方文化以工具理性或实用理性的观点,将科学技术的模式应用于人类自身及其对世界万物的理解,导致了人类精神世界空虚与自然环境破坏这两个主要结果。因此,众多西方学者将目光投向了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智慧,认为其是人类未来生存的希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均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大有裨益的观念。比如,《大学》中的“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它提示我们只有提高道德修养,方能生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内心世界。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天地万物、本吾一体”提倡人类与生命万物本为一体的理念,并提醒人类与其他生命、生态环境和谐相处。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念对当今技术理性导致的困境突围中不难发现,其对于世界文明的发展具有独特价值。不难预见,韦伯所述的“会不会有一个老观念和旧思想的伟大再生”,正期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66DBC426-1084-4E1A-B9AE-31DE04CCCD64

猜你喜欢
血脉特质观念
赓续红色血脉 传承红色基因
——追忆夏尚志和中共大赉党支部
善恶人格的特质差序*
元旦抒怀
钓鱼的观念
好校长应该具备的三大特质——兼谈校长培训的几点思考
由“血脉偾张”看又语正音
当观念成为艺术
殷周时期“中”观念的生成演变
你看见了什么
十二星座时间观念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