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嘱咐

2022-07-02 12:34胡适
科教新报 2022年22期
关键词:念书学堂遗嘱

我生在光绪17年11月17日(1891年12月17日),我父亲死时,我母亲只有23岁。我父亲在临死前两个多月,写了几张遗嘱。给我母亲的遗嘱上说穈儿(我的名字叫嗣穈)天资颇聪明,应该令他读书。给我的遗嘱也教我努力读书上进。这寥寥几句话在我的一生很有重大影响。

我母亲望我念书的心很切,我才满三岁零几个月,就在我四叔父介如先生的学堂里读书了。我的身体太小,他们抱我坐在一只高凳子上面。我坐上了就爬不下来,还要别人抱下来。但我在学堂并不算最低级的学生,因为我进学堂之前已认得近一千字了。

换了禹臣先生的家塾,有个叫嗣昭的,天资不算笨,却不爱读书,最爱“逃学”。他逃出去,往往躲在麦田或稻田里,宁可睡在田里挨饿,却不愿念书。有时候,嗣昭被捉回来了,总得挨一顿毒打。我常觉得奇怪,为什么一个人情愿挨饿,挨打,而不情愿念书?后来我稍懂得世事,才明白了。嗣昭在江西长大,不容易改口音,而这位先生不原谅,难怪他不愿念书。还有一个原因。我们家乡的蒙馆学金太轻,每个学生每年只送两块银元。先生对于这一类学生,自然不肯耐心教书,每天只教他们念死书,背死书,从来不肯为他们“讲书”。小学生初念有韵的书,也还不十分叫苦。后来念《幼学琼林》,“四书”一类的散文,他们自然毫不觉得有趣味,因为全不懂得书中说的是什么。

我一个人不属于这“两元”的阶级。我母亲渴望我读书,故学金特别优厚,第一年就送六块钱,以后每年增加,最后一年加到十二元。这样的学金,在家乡要算“打破纪录”的了。我母亲嘱托禹臣先生为我“讲书”:每读一字,须讲一字的意思;每读一句,须讲一句的意思。我先已认得了近千个“方字”,每个字都经过父母的讲解,故进学堂之后,不觉得很苦。

有一天,一件小事使我忽然明白我母親增加学金的大恩惠。一个同学的母亲来请禹臣先生代写家信给她的丈夫。信写成了,先生交她的儿子晚上带回家去。一会儿,先生出门去了,这位同学把家信抽出来偷看。他忽然过来问我道:“穈,这信上第一句‘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意思?”他比我只小一岁,也念过“四书”,却不懂“父亲大人膝下”是什么!这时候,我才明白我是一个受特别待遇的人,因为别人每年出两块钱,我去年却送十块钱。我一生最得力的是讲书:父亲母亲为我讲方字,两位先生为我讲书,念古文而不讲解,等于念“揭谛揭谛,波罗揭谛”,全无用处。(摘自《胡适四十自述》,哈尔滨出版社)

猜你喜欢
念书学堂遗嘱
遗嘱人立了多份遗嘱,最后应该以哪份为准
理想
万元遗嘱
写了遗嘱却“无效”,怎么办
不要理他
森林学堂
宝宝国学堂
宝宝国学堂
我们的路
叛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