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让德育见真章

2022-07-02 14:55吴李萍
教育界·A 2022年13期
关键词:小峰班风家校

【摘要】班主任是班级事务的总舵手,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人。开展德育是班主任的重要任务,其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文明有礼、诚实守信等行为习惯,让学生变得积极向上、活泼开朗。为了提高德育的有效性,教师应以无声的方式推进德育任务,让德育见真章。

【关键词】小学德育;班主任

作者简介:吴李萍(1978—), 女,江苏省南通市新桥小学。

作为班级事务的组织者与管理者,班主任在培养学生道德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中,班主任是和学生距离最近、关系最为亲密的人,因此也是实施德育的最佳人选。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使德育取得良好的效果,教师应采取科学的手段,在潜移默化中改变学生的心灵和行为,让德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一、建设班风,发挥榜样的力量

(一)建设良好班风,有效开展德育

班风,是一个班级的成员在意志、情感、思想方面的集中呈现,可以视作是班级的“气候”。班风越好,就越容易给学生的日常行为以及道德表现带来积极影响,让学生受到鼓舞,以饱满的姿态投入学习和生活,从而实现整体提高育人效果的目的。因此,要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教师不妨先从建设良好的班风开始,让学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接受德育。

首先,班风的建设离不开明确的建设目标。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班会和学生共同讨论班风的组成要素,如团结、勤奋、进取、守纪等,同时让学生思考这些要素的内涵是什么,采取怎样的行动才能实现这些要素,学生目前的表现和班风建设存在怎样的差距,如何弥补以及缩小这种差距,等等。这样才能让学生心中有数,知道自己该往什么方向努力,班级里的学生也会形成共识,而这便是班风建设的良好开始。其次,班风的建设离不开班主任的良好工作作风。班主任与学生关系十分亲密,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将在无形中影响学生,如果班主任尽职尽责,具有耐心和爱心,做事细致认真,那么学生就能够获得更好的成长条件。再次,班风的建设情况和班干部的素养密切相关。班干部对其他同学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和号召力,可谓班级的中坚力量。只有组建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提高班干部处理事情的能力,才能让班干部成为班级学生的领头羊。最后,班风的建设离不开健全的规章制度。教师可以和全体学生共同商议班级制度,确定班级规范,用制度约束学生,让学生知道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总的来说,为了更好地实施德育,教师需要先完善班风建设,因为班风关系着学生的发展,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班风越好,学生的发展就会越好。因此,教师需要采取科学的策略建设班风,打造优秀的班集体。

(二)树立道德模范,进行榜样教育

树立道德模范是实施德育的有效方法,因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缺乏一定的自制力,有的学生调皮捣蛋,不愿意接受教师的管教,教师想要凭借三言两语就改变这些学生的行为,是不大可能的。笔者认为,树立一个优秀的道德榜样,对这些学生具有极其显著的影响。因为学生之间存在无形的竞争,而且他们倾向于从观察中学习,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同伴中有一个十分优秀的人,会受到强烈的心灵触动,从而开始拿自己的行为与同学的行为比较,进行自我规范、自我教育,向同学看齐。由此,可以取得理想的德育效果。

教师可以在班级教室设置一个全新的版块,即“明星专栏”,该专栏每半个月更新一次,记录班级“明星”的称号及事迹。教室可让学生选出班级中在某一方面极为突出的学生,评为礼仪星、进步星、劳动星、学习星等,这些称号可由学生公开票选得出。比如,笔者所带的班级中,学生的投票让曾经是班级后进生的小军获得了“进步星”,而热心公益、乐于帮助其他同学的小兰则获得了“友善星”。由此,这些被选上的学生得到了鼓舞,而其他学生也发现自己的同学通过努力学习、热心帮助他人等行为让自己变得优秀,这会对他们产生十分明显的激励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获得称号的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生活心得,激励他们继续坚持自己的行为,也让其他学生了解如何从学习、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成为品质优秀、做事有条理的人。由此,学生会从接受德育到自己对自己开展德育,自己规范自己的行为,班风会建设得更好,班级的学习氛围也会更加浓厚。

每个班级都会有一些相对调皮的学生,教师想要凭借说教改变这些学生,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是树立学生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发现自己的同辈人可以变得优秀,学生也会受到一定的鼓舞。鉴于此,教师应从学生中发掘一些优秀的道德模范,让其成为其他同学的学习标杆,对学生产生潜在的影响。

二、多管齐下,让德育渗透更高效

(一)创设德育情境,有效渗透德育

德育情境指的是为了达成某种特定的德育目标而有意创设的情感氛围[1]。在这种情感氛围中实施德育,能够丰富受教育者的体验,使其身临其境,对德育内容产生深刻的认知。这种创设情境的方法有两个好处:一方面,由于德育内容相对抽象,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借助生动的情境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使小学生更容易吸收德育知识;另一方面,创设情境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让小学生更容易集中注

意力。

为了更好地创设德育情境,小学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主题进行情境创设。比如,為了引导学生感受残障人士的生活不易,教师可在全国助残日当天组织班会,并设计一个角色表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类型的残障人士。教师创设的德育情境可以是在公交车站,一位扮演残障人士的学生正准备上车,旁边却出现了一些小学生,他们正叽叽喳喳地说话,还会时不时地对这位残障人士指指点点。在呈现了这样一个德育情境以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情景中的这些小学生的做法对不对?这位残障人士又会有怎样的感受?我们应当以怎样的态度对待这些残障人士?创设德育情境,可有效激发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促使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存在不当之处,由此可以产生更好的德育效果。

德育内容相对抽象,如果仅以说教的方式告诉学生,学生很难感同身受,甚至会“左耳进右耳出”,完全不当一回事。但若是教师结合这些德育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思考,就能加深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

(二)组织实践活动,精准实施德育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课程安排同样十分紧密,许多学校课与课之间只安排了10分钟的休息时间。当学生一连上了几节课,身心正是疲惫之时,若教师再喋喋不休地讲解德育知识,又怎能起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德育的内容本身比较抽象,即便学生当时听懂了,过后也会很快遗忘,无法产生深刻的感受。因此,为了加强学生对德育内涵的理解,使学生对德育内容形成更深刻的认识,教师不妨设计一些德育活动,如前文所述的角色扮演活动,给予学生更多实践机会,提高德育的效果。

三、家校联动,为学生保驾护航

(一)加强交流,落实家庭德育

除学校教育以外,家庭教育对一个孩子的成长同样是十分重要的[2]。很多教师在学校教育上百般筹划,却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在任教期间很少联系家长,即便联系家长也多数只是探讨孩子的成绩问题,很少从德育的角度考虑家校之间的关系。事实上,小学生的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中度过的,如果教师只注重在学校实施德育,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可能会导致这些孩子在学校刻意表现良好,回到家就“放飞自我”,这样的德育又有什么效果呢?因此,教师需要加强家校之间的联系,和家长密切沟通,这样才能提高德育的效果。

为了实现家校联合,教师可按照如下方式操作。首先,教师需要对学生家长的工作时间、性质、教育方式有所了解,这是实施家校联合的有效前提,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完备的教育方案,使家长有充沛的精力和充足的时间参与德育工作。其次,教师需要将一定的班级事务交给家长,这样可以让家长对教师的工作有更多的了解,从而理解教师处理事情的角度,还可以减少教师自己的工作压力,使家校互动的频率和效率增加。最后,教师还需要组织一些德育活动,邀请家长一同参加,让他们借此机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是如何生活、如何学习以及如何与他人交往的,进一步丰富家长的德育认知。

在和家长达成共识以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利于落实家庭德育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在家中承担一些简单的家务,比如洗碗、扫地、擦桌子等。并且教师需要和家长沟通清楚,如果这些学生不做这些家务,家长也不能够帮学生做。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带学生体验一下父母每天上下班的辛苦。小明同学是笔者所带班级中最调皮的一个学生,小明的家长也为此感到头痛,但又由于工作繁忙,无暇照顾孩子,更没有时间和小明一起完成其他德育实践活动。于是,笔者主动与小明的家长沟通,建议小明的爸爸带着小明一块早出晚归几天试试,让小明了解家长的不易。通过这样一个特殊的实践活动,小明逐渐明白自己的舒适生活来之不易,自己的父母为生活奔波十分辛苦,而自己的调皮捣蛋给他们带来了更多的麻烦。从此,小明逐渐改变了自己的坏习惯,也更能体谅他人了。

德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学校不是实施德育的唯一场所,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都很重要。教师可以尽量多和家长沟通,寻找合适的方法,让家长能够配合、学生能有感悟,让不同情况的家长都能把家庭德育开展得更顺利。开展一些简单的家庭德育实践活动后,学生将在亲身体验中学到更多的东西,这样的教育比喋喋不休的说教要强得多了。因此,教师应多多参考有益的经验,努力增加家校之间的互动,为家校联合实施德育夯实基础。

(二)完善家访,扩大德育影响

许多家长一听到“家访”就感觉到头痛,部分教师对家访也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家长有自己的工作,教师也有自己的教学任务,进行家访无疑需要双方进行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要耗费许多时间精力。于是,现在的教师和家长往往是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联系的,双方很少碰面,这样可以节省时间精力。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教师和家长既彼此熟悉,又彼此陌生。由于存在上述心理,很多教师和家长都相对抵触家访这种教育形式。其实,家访对于家庭德育的顺利开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家访过程中,教师和家长的沟通会更加流畅、深入,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了解学生在家中的各种情况,真正弄明白学生产生品德问题的成因。

例如,小峰是班上最让笔者头疼的一个学生,他不仅调皮捣蛋,而且说话做事时总一幅颐指气使的样子,经常顶撞老師,对其他同学的态度也是十分嚣张,所以班级其他同学都有意疏远小峰。尽管教师多次教育小峰,但是都没有起到良好的效果,他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变本加厉。为了进一步了解小峰的性格成因,笔者和其家长商量后,制订了家访计划。在家访中,笔者对小峰的成长环境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观察。在观察过程中,教师注意到,小峰和家人的相处模式与他在学校和其他同学的相处模式并无不同。每当小峰犯错,要受到教育时,总会有家人有意替他开脱。比如小峰不小心把桌上的花瓶碰碎了,父亲正准备说两句,小峰的奶奶立刻批评小峰的父亲,责怪他不应该把花瓶放在桌子上。在这样的情况下,小峰从来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事,而总认为做错事的是别人。于是笔者跟小峰的家长沟通,询问他们是否发现小峰很少承担责任,反而是遇到事情就习惯性推卸责任,不知道反思自己,也没有意识到自己可以通过与其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以解决问题。在笔者的耐心开导下,家长逐渐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最后,笔者还和小峰的家长分享了一些开展家庭德育的经验,设计了针对小峰及其家长的家庭德育活动,帮助小峰家长开展家庭德育,确保让小峰建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结语

综上所述,德育无法一蹴而就,需要漫长的付出,教师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应当有持之以恒的耐心,用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让德育融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使学生在无形中改变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思想,这样的德育才是有效的。

【参考文献】

[1]王杰.如何做好小学班级德育教育工作[J].好家长,2019(96):81.

[2]吴江昀.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过程中渗透德育[J].知识窗(教师版),2019(12):112.

猜你喜欢
小峰班风家校
谈如何有效的开展幼儿园家校共育工作
Home-school Cooperation Makes Our Party Branch Activity Colorful 家校共建为党庆生
家校携手,共促发展
捏捏冻耳朵
班风:班级教育的场域
互动+沟通——基于信息技术的家校沟通新模式
多元化评价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朋友杀夫
浅谈家风与班风的良性互动关系
朋友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