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儿童立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22-07-02 20:02张彩勤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12期
关键词:儿童立场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治

[摘要] 教育中的儿童立场核心要义是尊重和平等。儿童是民族的未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坚守儿童立场。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中具有其独当之任,要以聚焦提升儿童文化素养为目的,以正面为主、融通生活、富有童趣为实践规范,以情感熏陶、兴趣激发、主动实践为评价三维,在儿童立场的加持下谱写新时代传统文化教育的崭新篇章。

[关键词] 儿童立场;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治;生活化

人是教育的最高立意,教育只有在促进人的全面、健康成长这个意义上才有价值。教育中的儿童立场,首先是把儿童当作完整的人来看待,承认儿童时期在人一生之中无可替代的价值。“在万物的秩序中,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童年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1]。今天的成人是过去的儿童,今天的儿童是未来的成人,在“万物的秩序”这样一个宏大的尺度上,他们是平等的。其次,教育中的儿童立场,还意味着对未来社会主人的尊重,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创造者、实现者。我们今天对儿童的教育,不仅是为了今天的社会发展,更是着眼于未来社会的创造,我们要用未来公民的眼光看待并教育今天的儿童,今天的教育决定了未来的社会形态。概括而言,教育中的儿童立场包含着两个关键词:尊重和平等。

弘扬传统文化需要儿童立场,关键在于它能满足以下三个要点:被传承,被很好地传承,在传承中获得提升。儿童立场就是热爱今天,就是礼敬未来,就是对传统文化最好、最有效的保护和传承。道德与法治课程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重要的优秀文化传承阵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明确指出,文化传承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贴近学生实际”,这是明确的有关儿童立场的教育指导方针,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迫切需要。

一、目标定位:聚焦提升儿童文化素养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是整个教育界面临的重大政治任务,不同年段、不同学科又分别承担不同的具体任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传统文化元素既有分散的介绍,也有专题的呈现,广大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做一个系统化的统筹,清楚相互间的联系脉络。大概来说,其内容可以是这三个主要方面(根据《指南》整理):

(1)围绕行为习惯养成,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做人道理;(2)围绕认识理解社会,初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伦理和风尚;(3)围绕认识国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从传统文化元素的安排看,主要的评价指标分别定位为“了解”“感悟”和“增强”,这样的表述与我们习惯所见到的知识型要点有很大的不同,换句话说,都是不那么好用纸笔考试来衡量的。但这恰恰告诉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体系中的传统文化不以知识化为取向,它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儿童文化素养。

相较于传统文化所必然具备的厚重感,阅历尚浅、涉世不深的小学生只能是适当了解和感悟,课程立意也并非要小学生能够如数家珍。知识取向忽略了情感的浸染,在传统文化和儿童之间筑起了一道壕沟。即使教师祭起了考试法宝,让学生机械地记住了所谓的传统文化,但这样赶鸭子上架式的学习,由于不能有效地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形成关联性,所获得的传统文化影响力和可传承性很值得怀疑。

以提升文化素养为目的的传统文化教育,在我们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上的表达就是它鲜明的生活化倾向,它总是以尽可能亲切的面貌出现在小学生的话题中,通过激活小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经验上的互动,增强体验感。如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我们好好玩”,从《健康游戲我常玩》入手,激发起小朋友谈论此话题的热情,强调其中的“健康”和“安全”关键词,并引导学生在实际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自主建构起游戏的健康和安全规则。接下来的一课就是传统游戏的引入。它不是硬生生地塞给孩子,而是有一个过渡:我们现在玩这些游戏,那以前的人,比如说我们的爷爷奶奶一辈,他们会玩什么呢?从眼前到以前,充满了探究的情趣。经过这样两课的学习和对比,有关游戏的传统文化完成了无声的对接。随后进行的“新玩法”和“安全地玩”则是在此基础上的完善和拓展。这样细致地分析传统文化教育在一个单元的实现过程,最主要的意思就是要大家充分地尊重学生,要把他们自己的经验融入课堂,要清楚地让学生明白,这样的游戏课堂是有传承的。过去的玩法,今天的玩法,将来可能的玩法,都是有据可循,而非凭空冒出来的。同时,在这样一个共同建构的过程中,传统游戏文化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民族智慧也能够潜移默化地根植于学生的心灵深处,随着岁月流逝,成长为新时代的传统文化。赓续民族血脉,原本就不应该是纸上谈兵,而应当化作我们生动活泼的教育实践。

二、实践取向:正面为主、融通生活、富有童趣

传统文化事实上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中有些是需要我们用心甄别,进行扬弃的。《指南》要求:“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秉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突出传统文化素材的经典性。”因此,面对传统文化教育的话题,我们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善于批判。但我们的小学生这样一种批判精神和能力还很弱小,“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般而言,对于理解能力较低的人而言,应该侧重正面的教育,而对于理解能力高的人而言,则应该采用正面和反面结合的教育”[2],可见,坚持正面为主应成为我们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向。

这样的观点显然有助于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理解教科书编写的意图,增强用好教科书的自觉性和灵活性。但问题的另外一面是,坚持正面引导并不就是要刻意回避消极的内容。毕竟,只要我们谈论传统文化,就不可避免要直面“良莠不齐”,而且,具有创造性价值的批判精神也需要有一个渐进式的培养过程,纯粹的无菌环境并不是最好的选择。比如说四年级下册第10课《我们当地的风俗》,里面说到十二生肖的风俗,虽然整体上表现了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但其中也会有一些封建迷信的元素,如某某生肖之间相冲,某某时辰与某某生肖不吉利等。我们课前安排学生做生活调查时,一定会遇到这样的消极面,对此,正确的做法不是回避,而是要从生肖的源头给学生解惑。09CF64C2-C98A-419A-90E1-A7FB40A4C6DA

悦纳传统,批判传承,还需要我们在传统文化教育体系化的基础上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融于学生的生活场景中,让教材的体系化和学习的生活化彼此融通,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以生活情境展开,能有效避免传统品德课的说教,而代之以浸润式的熏陶感染,让学生在种种鲜活情景下形成生活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编写者十分重视生活情境的营造,每一篇课文,每一个单元,都是由不同的生活场景关联起来的,如同讲故事一样,让整个教科书一改板着面孔说教的沉重。值得注意的是,教科书上描述的生活与小学生自己现在的生活不可避免会有一个时间、空间或者具体情节上的差异,因此,教科书生活就要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让学生产生代入感,或者激发起他们自己已有的生活体验,极力避免隔靴搔痒。中华传统文化本身就根植于现实生活,是生活的艺术表达,引导学生回到生活中,还原艺术在生活中的鲜活面貌,不仅应当而且有效。

比如四年级下册《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一课,其中有一节谈论的是“我们这里的民间艺术”,书中选取了山东寿阳的“得胜鼓”,浙江杭州的“余杭滚灯”,云南石林民间长篇叙事诗《阿诗玛》,河南沁阳的“唢呐”,甘肃庆阳的“香包”,还有东北的“二人转”……如果我们仅仅这么一个一个读一读,看一看,学生一定不会有多大兴趣。但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让学生说一说这些正是他们身边的民间艺术,那就大大不同了。我校所在的苏州地区民间艺术极为丰富,带着任务回家去,稍微走访一下,精彩纷呈、热气腾腾的苏州民间艺术就闪亮登场了:苏州刺绣、苏州桃花坞年画、苏州园林、苏州糕点、苏州缂丝、苏州弹词、苏州冬酿酒……吃的、喝的、穿的、玩的、看的、听的,五花八门,应有尽有。之所以强调要老师们灵活运用教科书,勇敢地突破教科书不可避免的局限性,就是要最大可能地实现教科书面向生活、融通生活的真正立意。

传统文化并不总像春节、清明、古典诗词等以宏大的面貌出现,其实也有非常丰富的、极有童趣的成分,而这一部分就是我们传统文化吸引小学生最好的抓手。比如说上面提到的游戏,我们玩哪些游戏?——男孩女孩玩的不一样,有交流的乐趣。我们爷爷奶奶小的时候,他们玩什么游戏?我们想向他们学习玩什么游戏?把爷爷奶奶请过来客串一下老师,教教我们玩老游戏好不好?——这样的课堂,传统文化的教育和传承还不是顺理成章吗?

哪怕就是宏大的传统文化,我们留点心也能发掘出孩子们喜欢的地方。比如说清明节一起采集浆麦草学做青团子,自吃送人皆可;端午节做一做香囊,当礼物送给亲戚朋友,美化教室;元宵节制作灯谜大家一起猜谜底。

“只有认识到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并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素有机融入生活化的情境中,才可能让学生学得轻松,也学得富有情趣,进而达到理解、认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目的。”[4]所以说,传统文化教育要放下架子、想出法子、形成路子,这样才能对标踩点,风生水起,高质量完成文化传承的伟大使命。

三、评价方式:情感、兴趣、实践

任何教育行为都需要有正确的评价。儿童立场下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样需要有贴切的评价,以检讨得失,甄别优劣,获得前行和不断深入的智慧和力量。

第一是情感熏陶。传统文化教育不以知识的获得为价值取向,它的落脚点在于提升儿童的文化素养,而情感则是这种素养的核心所在,自然应成为传统文化教育评价的第一考量,是“永续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坚守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信念,筑牢民族文化自信、价值自信的根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本质要求。

传统文化有它自身的天然优势:来自广阔的生活,不仅有悠久的过去,在现代生活中也有深厚的积淀和广大的拥趸。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这些所谓的优势都带有明显的过去式和现在式,对于传统文化它更加重要的可能在于能否走向未来。那么,代表未来的现在的儿童认同不认同,喜欢不喜欢,维护不维护就是问题的关键。

如何跟现时代的儿童产生情感上的血肉联系?一方面,自然的文化传承惯性,它会保证某一文化现象以传统的方式从一代传到下一代,但无法保证绵延多久。并且,因为它的深厚,因为它的媒介要求,就需要人们刻意为之。比如古典诗文、古老技艺、古色古香的建筑……像这样本身就是“曲高和寡”的存在,必须有相当洞察力和责任感的一群人才会竭尽全力自觉传承,为它奔走呼号。这样的过程,往往跟名利无关,只跟热爱牵手。另一方面,在现今时代,学校教育仍然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要深刻领会课程立意,从浅处入手,引领学生渐入佳境,自觉领悟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并逐渐成长为传统文化继承的生力军。传统文化因爱而生,也应当因爱而延续。

第二是兴趣激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思就是说懂得的不如热爱的,而热爱的又不如以此为乐的。“乐”这种情感,没有一丝一毫的勉强,不沾名利,契合人自身的天性,行动起来没有一丝迟滞。情感的熏陶解决的是价值观的问题,自然是要排第一位的,但理性的爱又怎么敌得过天性里的兴趣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如何让小学生对于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呢?深刻的代入感是最关键的一環。什么是深刻的代入感?它就是这么一样文化产品,抑或文化现象,我们浸淫日久,爱由心生,了解它的过去,喜欢它的现在,更加期待它能有久远的未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象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自然难以达成这样久远而深刻的目标,但我们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播下一颗兴趣的种子,还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代入感的产生和发展,必须从有趣的引导开始。在小学生一开始接触到文化传统产品或现象的时候,就带给他们新鲜的有趣的体验,能够让他们仿佛在其中思接千载,视通万里,成为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守护人。丝绸技艺也好,美食小吃也好,宏观巨制的园林也罢,这些古老的传承必定要有一个微妙的切入点跟代表未来的儿童产生共鸣。

第三是主动实践。情感需要互动才能长久维系,兴趣必须落到实践才有力量。对传统文化来说,外在的旁观与欣赏,远不及全身心投入的实践。传统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现象,它有时候会用一种貌似静止的姿态来表达,但事实上,离开了人们的维护和呵护它又必然不可能持久。古代建筑需要用现代技术加以保护,古典诗文需要一代代学者研读和教授,高妙的技法同样需要身体力行才得以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貌似是可以写在纸上的,但更多的是在人们的手上传承,在人们的视野中屹立。

道德与法治教科书中的风筝一定要在现实的天空里飞翔,这才算得到了传承。经典的诗文也必须在人们一遍又一遍地传诵中,才能真的拥抱生命。如果只是纸上谈兵,又何来民族文化的自信和振兴?儿童立场中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科书,浓郁的生活味,就是鲜明的实践宣言。“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效果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最终成效,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决定的。”[5]我们道法课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怀着最深沉的热爱,让这些代表民族辉煌和精髓的传统文化代代相传,青春永驻。

[参考文献]

[1]卢梭.爱弥儿:论教育[M].李平沤,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71.

[2]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67.

[3]张彩勤.生活化:道德与法治体验式教学的实践取向[J].中小学班主任,2022(02):40.

[4]吕莉.学科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四部曲: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J].基础教育课程,2021(07):19.

[5]刘永梅.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J].求知导刊,2020(52):12.09CF64C2-C98A-419A-90E1-A7FB40A4C6DA

猜你喜欢
儿童立场传统文化教育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探讨
试分析提高高中历史教学中传统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儿童立场”下的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让“手中的画”更美
儿童立场——英语活动课应从这里出发
浅谈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站稳立场,让课堂成为“主阵地”
关于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