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在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2-07-02 13:57熊桂花张炬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2期
关键词:思政课融媒体高职

熊桂花 张炬

摘要:融媒体的出现使思政课的主客体关系和教学环境发生显著变化,通过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为例,探索融媒体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升思政课的针对性、有效性。

关键词:融媒体;高职;思政课

前言

“融媒体”这一概念由光明日报在2014年首次提出,代表着新兴媒体(微信、微博、App、短视频、虚拟仿真等)和传统媒体(电视、报纸、杂志、书籍等)的全新融合,各类媒体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形成了一个对思政课教学方法、师生互动、评价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相对独立的媒介环境。

一、融媒体应用于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是新时代思政课的历史使命。思政课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式和手段,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要充分利用融媒体去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因而,深入探讨融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问题,可以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拓宽教学渠道,运用隐性思政元素

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今天,为更好落实“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需要不断拓宽教学渠道,发挥一切能育人的要素,特别是挖掘融媒体的一些隐性思政元素。《思想道德与法治》作为高职院校的公共必修课,具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实践性、科学性的特征,对于高职大学生来说学好这门课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有重要作用。在进行教学时,可深度挖掘融媒体的育人渠道,比如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短视频平台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渠道进行“第二课堂”教学,让隐性育人要素如春风化雨般融入学生心中。

2.创新教学方式,增强思政课吸引力

为更好落实习总书记强调的“八个相统一”,创新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可以利用融媒体进行教学创新改革。通过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APP进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加强对“主题讨论、选人、抢答、投票、词云”等功能使用,以此促进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凸显信息化教学的优势,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更好提升教学效果。

3.发挥媒介功能,优化过程评价机制

在融媒体这一大环境下,思政课教学应更注重过程性考核,而不是一个“数字”结果。以超星学习通为例,通过“签到”可考核出勤成绩,通过“抢答、选人”可促进学生参与式学习的积极性,通过“随堂测试”可把握学生每节课的学习效果,通过“自学”情况可把握学生在线下学习情况,这些都可作为过程性考核评价的依据,让学生更加重视思政课而不是期末考试刷刷题就能高分通过,有利于更好的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二、融媒体在高职《思想道德与法治》课中的应用

1.“融媒体+教学内容”以春风化雨

不仅可以通过教材或PPT课件展示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各种媒体,比如可以依托学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开展专题教学,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就可通过官微进行连续12天的专题教学,每期选取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如第一期:富强,第二期:民主,第三期:文明,第四期:和谐,每期可结合“视频+图文”的方式发到学生微信上,也可打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模范人物”专栏,让学生愿学、爱学、学有所获。除了官方微信公众号,还可以通过将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通,打造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或者利用校园展板营造良好校园思政育人文化等方式,将教学内容潜移默化融入到各种媒体中。

2.“融媒体+教学方式”以润物无声

新时代的大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大,仅仅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思政课的改革创新,因此,通过融媒体来创新思政课教学十分必要。第一,可以通过融媒体,开展情景融合式教学。通过VR、AR、AI等最新媒介来开展虚拟仿真教学,比如当讲到《思想道德与法治》第二章“理想信念”内容时,可以通过虚拟仿真平台,让学生真实感受长征时革命先烈们的理想信念,通过感官融合亲身感受,学生的获得率会更高。第二,可以通过融媒体,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运用学习通、雨课堂等学习软件,让思政课在课前:引源头活水之流,在课中:呈惊涛拍岸之势,在课后:达润物无声之效。第三,可以通过融媒体,开展全程信息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一部手机,打开教学应用软件,与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抢答等进行重难点讲解,完成教学内容,将手机变为最便利有效的学习工具。

3.“融媒体+学习方式”以学有所获

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融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要着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学生可以融媒体作为重要载体,通过线上线下、课前课中课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思政课,例如,学生通过下载超星学习通、雨课堂等手机APP,在课前课后可自行在软件上观看教师发放的视频、测试题、文字材料等资料,还可以随时进行发帖、评论、点赞与教师和同学互动,在课中可以使用APP参与签到、抢答、头脑风暴等活动。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线上精品开放课程,自由学习各种微课,获得理论知识,也可以通过学校建设的虛拟仿真平台参与情景模拟,在学习过后也可以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开展知识竞赛、参加文艺汇演等方式进行思政课实践。总之,要充分发挥学生手中、眼中、生活环境中的各种媒体作用,将思政课全程融合,充分发挥媒体融合思政课的育人作用。

基金项目:本文系重庆市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点研究项目“融媒体在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212027。

作者简介:

第一作者:熊桂花,1993年8月,女,汉族,重庆丰都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工作单位: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作者:张炬,1970.01,女,汉族,重庆云阳,重庆市委党校函授学院,法律,本科,重庆三峡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课融媒体高职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