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文性视角看旅游文本翻译

2022-07-02 23:45方媛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2年13期
关键词:互文性

摘要:自从互文性这一概念被提出,互文性理论很快就成为翻译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并为阐释文本和翻译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视角。互文性存在于所有文本中,是一切文本的本质特征,而翻译又是一种错综复杂的互文性过程。互文性作为一种新的研究视角,能够很好地解释翻译文本及文本内所包含的社会、历史、语言、风俗等信息。旅游业是传播国际文化的重要途径,旅游资料的翻译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更是尤为突出,其质量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基于互文性視角研究旅游文本翻译也成为翻译研究中一项不可忽视的课题。本文以旅游翻译为例,试图运用互文性理论对一些旅游资料汉英翻译实例进行分析,以加深对该理论的理解。

关键词:互文性;旅游翻译;旅游文本

一、引言

众所周知,旅游一直是人们所热衷的一项休闲活动。旅游业的发展会带动其他产业的进步,同时也承担着建立跨文化沟通和理解的历史使命。当今社会,随着全球疫情的逐步控制,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国门,前往异国旅游。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东方古国,历史的积淀为后人留下了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传统文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中国,如何将中国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和传统文化展现给广大海外游客已成为旅游部门以及翻译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同时旅游资料的翻译质量也越来越受关注。旅游文本“属‘信息+宣传鼓动类’语篇,通常既具有广告文字的特点,也具有某些报道文字和游记文字的特色。”[1]。鉴于旅游资料的特殊性,其翻译需要有相应的理论指导方能获得较好的跨文化交流效果。本文试图从互文性角度探讨旅游材料的翻译问题,以期从中找到有助于提高译文质量的方法。

二、互文性理论研究

互文性理论作为一种文本理论,产生于西方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思潮中,起源于二十世纪初的现代语言学。[2]而“互文性(Intertextuality)”这一概念最初是由法国著名文学理论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在1969年出版的《符号学:符义解析研究》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克里斯蒂娃(1969)认为,每个文本都是作为一种源自其它文本的“马赛克图案”而建构,每个文本都对其它文本加以吸收和转换。她还强调,互文性是指“将历史(社会)融入到文本当中,将文本融入到历史当中”。[3]自“互文性”这一术语提出之后,又有许多文学理论家如罗兰·巴特,哈罗德·布鲁姆,蒂费纳·萨莫瓦约等对互文性及互文性理论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阐释,从而进一步推动了互文性理论的发展。互文性理论是基于索绪尔的符号学语言观和巴赫金的对话理论发展而来。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思想的符号系统,该种符号不仅仅是非指称性的,而且具有差异性,同时符号本身并不具备意义,符号只有在与其他符号的关系中方可产生意义。而巴赫金对互文性理论的产生所作出的最大贡献则在于他的对话理论。巴赫金认为所有言语体裁都具有对话性特征,每一种表述中都涵盖了他人话语的回应,人的自我构建应该以他人为参照,其中语言一直处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对话关系之中,不存在有孤立的、脱离与他人话语相联系的语言体系。巴赫金所指的对话性不仅仅是语言形式上狭义的对话,也包括历史的、社会的、认知的和文化的广义的对话,同时,他的对话理论为我们构建语篇互文性关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视角[4]。

互文性理论最初被应用于文学和艺术领域,重视特定文学文本的来源以及之前存在的文本对其他文本的影响。互文性认为任何文本之间存在的界限并不大,任何文本的存在都离不开其他的文本。每个文本的意义都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在已存在的浩瀚的文本海洋中,我们创造出各种新文本,正如Haynes, J.所认为的:“一个文本只有依赖于其它文本的存在而存在并产生意义,文本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是网状的,它们相互衍生、相互伴随、相互指代、相互囊括,这即是互文性。”所有文本都具有互文性,互文性无处不在,只不过有的表现明显,有的则比较隐晦。

当然,就互文性的分类而言,不同学者持不同的观点。例如,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将互文性分为垂直互文性(vertical intertextuality)和水平互文性(horizontal intertextuality)两种类型。费尔克劳(Norman Fairclough)将互文性分为成构互文性(constitutive intertextuality)和外显互文性(manifest intertextuality)两种类型。也有学者将互文性分为宏观互文性和微观互文性,其中微观互文性首先体现为译者在对旅游资料的翻译中,对某些词句或习惯表达的借用和引用。

“互文性”这一概念被提出后,互文性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与翻译的关系也是非常密切的,如何将互文性理论很好地与翻译研究相结合是值得译者和学者们不断探究的问题。

三、互文性理论与旅游文本翻译

旅游文本是指旅游一线从业人员在工作中经常遇到的、约定俗成的应用型文本[5]。基于旅行阶段的不同一般可以把旅游文本分为旅行前文本、旅行中文本和旅行后文本,旅行前文本主要涵盖旅行广告、宣传材料、合同材料等文本内容;旅行中文本主要有旅行指南、景点介绍、导游说辞、地图指南等文本材料;旅行后文本主要有旅行报告、相关评论等文本内容。不同的旅游文本类型侧重点有所不同,本文试图以黄果树大瀑布的翻译材料为依托,从微观互文性的角度,从词汇的层面上来探讨互文性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运用。例如:

(1)原文:黄果树瀑布。

译文:Huangguoshu Falls.

分析:本人在翻译时,借用了对“尼亚加拉瀑布”的翻译,即“Niagara Falls ”。尼亚加拉瀑布在翻译时,以“尼亚加拉”和“瀑布”相加进行翻译,既翻译出了瀑布的名称,也将“瀑布”这一形式表现出来,使人一看译文就知道这是个瀑布。因此,在对黄果树瀑布进行翻译时,本人先将其以“黄果树”和“瀑布”进行拆分,然后再翻译。因此,此处体现出了互文性。

(2)原文:巨大瀑崖上轰然坠入十七米深的犀牛滩中。

译文:The powerful waters crash into the Rhino Beach, which is 17 meters deep, from the great falls’ cliffs.

分析:在尼亚加拉瀑布旅游文本中,有一句话“You can witness the intensity of the falls from inches away at the Winds tour, meet the legends and marvel at the myths at the Niagara Adventure and cruise the powerful churning waters near the base during the Maid of the Mist boat ride.”,本人在此处借用的词是“the powerful waters”。译者本人认为,原文要表达的是急流从巨大的瀑崖上往下坠,坠入十七米深的水中,这里需要表现出水流的速度以及宏伟的气势,让人仿佛身临其境,彷佛直接感受到水流的力量,所以在此处译成“The powerful waters”就能够体现出这种动态的气势,具有画面感,具有感染力,同时也体现出了互文性。

四、总结

总之,互文性与翻译之间存在着紧密且复杂的联系,将互文性理论运用于旅游文本的翻译中,为旅游翻译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要求译者能够充分运用已有源语和目的语的互文知识,既表达出原文的意义又符合目标语读者的表达习惯。本文只是针对旅游翻译文本,从词汇层面对互文性理论进行了一些简单的阐述,事实上,对于互文性理论的运用远不止于此,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周建芝.万变不离其宗——旅游文本中引文的英译策略探析[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10).

[2]傅彦君.互文性在当代绘画创作中的呈现——以三位艺术家为例[D].四川美术学院,2019(06).

[3] Julia Kristeva. Word, dialogue and novel [A]. In T. Moi (ed.). The Kristeva Reader (pp.34-61)[C]. Oxford: Basil Blackwell,1986.

[4]郭恩熙.語篇互文结构中的副文本研究[D].复旦大学,2012(06).

[5]姚慧,南佐民.互文视角下旅游文本的英译探究[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13(05).

作者简介:方媛(1992-),女,安徽黄山人,硕士,主要从事英语教育与翻译研究。

猜你喜欢
互文性
曲阜孔庙雅乐舞的互文性解读与研究——以陈镐《阙里志》为中心
幂姆与文学作品互文性分析
关于初中语文互文性阅读的教学思考
谈互文性与翻译的创造性
《红线》与《浮生六记》的互文性解读
红楼若梦,游园乍惊
肯尼迪就职演说中的互文性策略解读
电影和戏剧的互文性初步研究
电影与文学创作间的互文研究
《儒林外史》中杜少卿名声的建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