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

2022-07-03 12:43陶蓉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3期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肝硬化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分别进行血清免疫球蛋白检验,比较检验结果。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且病情越严重血清免疫球异常增高越明显。免疫球蛋白A水平可评估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健全程度,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为乙型肝炎疾病诊断、预后判断提供参考。

关键词: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肝硬化

【中图分类号】 R51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是一种传播广泛的病毒,我国是HBV感染的高发地区。当前抗病毒治疗还不能彻底治愈乙型肝炎,乙型肝炎患者由于肝细胞的损伤和持续炎症可造成病情进展,最终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等[1] 。准确判断HBV的感染情况,这有助于评估患者的病情、合理选择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2]。相关研究证实慢性肝炎患者可见血清免疫球蛋白高表达,且肝硬化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高表达更加明显,这为评估患者的病情提供了一定参考[3]。本次研究主要探讨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价值,为乙型肝炎的诊断及治疗提供一定参考,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纳入为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的乙型肝炎患者120例进入乙型肝炎组及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进入对照组。乙型肝炎组中男92例、女28例,33-65岁、平均(51.34±10.48)岁,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45例、非肝硬化75例,代偿期82例、非代偿期38例;对照组男38例、女22例,30-65岁、平均(50.26±10.40)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参与研究。

乙型肝炎患者的纳入标准:应满足关于慢性乙肝的诊断标准,患者HBV携带病程在6个月以上,出现肝功能异常症状体征或存在肝脏组织学改变。乙型肝炎组的排除标准:①合并自身免疫性肝病或其他肝病的;②妊娠期女性;③风湿性关节炎等炎症性疾病;④肝癌、肺癌等恶性肿瘤;⑤血液系统疾病;⑥急性肝炎;⑦使用免疫制剂的。

对照组的纳入标准:无乙肝感染;无任何已知的肝病;肝功能指标正常;每日饮酒量不超过20g。

1.2 方法

采集所有研究对象的空腹静脉血,3000rpm分离血清后上清液冷冻保存待测。使用美国雅培公司的I4000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仪,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免疫球蛋白IgA、IgM、IgG。

1.3 观察指标

观察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肝硬化与健康人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观察乙型肝炎代偿期、失代偿期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x±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分析危险因素,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比较乙型肝炎肝硬化、非肝硬化与健康人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IgM、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乙型肝炎肝硬化组患者的IgA、IgG水平高于非肝硬化组,P<0.05,两组IgM水平比较,P>0.05。非肝硬化组患者的IgA、IgG水平高于对照组,但两组IgM水平比较,P>0.05。见表1。

2.2 比较乙型肝炎代偿期、失代偿期的免疫球蛋白水平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IgA水平高于代偿期,P<0.05,两组IgM、IgG水平比较,P>0.05,见表2。

2.3 乙型肝炎肝硬化的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显示高龄、低白蛋白、滴血小板、高IgM及高IgA与肝硬化存在密切关系,见表3。多因素分析显示IgA、血小板、白蛋白是肝硬化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4

3 讨论

当前还没有完全明确乙型肝炎的发病机制,乙肝病毒并不直接杀伤肝细胞,但可能会通过免疫耐受破坏、免疫复合物趁机及淋巴细胞浸润等免疫反应及炎症反应引起肝细胞病理性损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系统与HBV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免疫系统在清除病毒的同时由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增强、特异性免疫反应减弱时常引起肝脏出现炎性损伤。肝脏炎性损伤可引起界面肝炎及汇管区扩大,炎症活动可造成肝内大量沉积胶原,引起纤维间隔形成及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可造成肝小叶结构出现异常产生假小叶并进展为肝硬化。没有经过干预的肝脏炎性损害可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4]。

肝脏具有合成分泌性蛋白、储存肝糖、去氧化及代谢等重要功能,病毒侵犯肝脏可造成急慢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时可发展为肝癌而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早期诊断肝病的意义重大[5]。免疫球蛋白具有加强细胞吞噬作用、抗病毒及抗菌的作用,在补体的协同下可溶解、杀死病原微生物,在免疫系统中具有重要作用。肝脏受到病毒入侵时可产生炎性反应而造成细胞坏死,对肝细胞正常功能造成影响,血清免疫球蛋白可见异常表达,因此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可应用于评估肝病患者的病情进展。

综上所述,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异常增高,且病情越严重血清免疫球异常增高越明显。免疫球蛋白A水平可评估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健全程度,也是乙型肝炎肝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测定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可为乙型肝炎疾病诊断、预后判断提供参考,其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黛琪,洪浚锋,黄志昂. 乙型肝炎诊断中患者实施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檢验的效果观察及IgA水平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20,10(5):180-182.

[2]刘颖,张旭.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的临床检验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9):50-51.

[3]童俊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临床检验的结果观察[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0,27(3):132.

[4]漆阳红.探析血清中免疫球蛋白检验用于乙型肝炎诊治的价值[J].当代医学,2020,26(24):140-142.

[5]刘新.分析血清免疫球蛋白在乙型肝炎患者临床检验的应用[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6):176.

作者简介:陶蓉(1989—)女,汉,江苏淮安人,本科,初级检验技师,研究方向:基础免疫学的作用机制研究。

猜你喜欢
免疫球蛋白乙型肝炎肝硬化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儿童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效果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奥曲肽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奥美拉唑联合奥曲肽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应用研究
乙肝疫苗和免疫球蛋白母婴阻断效果评价
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检验尿白蛋白、免疫球蛋白G及β2微球蛋白临床分析
联合检测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免疫球蛋白对辅助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临床意义的研究现状
肝硬化的中医辨证用药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