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临床指标及并发症的影响

2022-07-03 12:43胡焱芳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3期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早期护理干预呼吸衰竭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早期护理干预后临床指标、并发症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呼吸衰竭患者85例,护理模式分组,A组(早期护理干预)42例,B组(常规临床护理)43例,比较病情指标、并发症情况和临床治疗情况。结果:病情指标比较,A组FEV1、FEV1/FVC、FEV1%pred指标显著高于B组(P<0.05);并发症比较,A组发生率低于B组(P<0.05);治疗情况比较,A组较早脱离呼吸机,住院时间较短,优于B组(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对呼吸衰竭患者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有利于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病情指标,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临床效果较好。

关键词:早期护理干预;呼吸衰竭;肺功能;呼吸系统疾病

【中图分类号】 R56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3--01

呼吸衰竭患者中老年人占比较高[1],受到环境因素、机体功能衰退等因素影响,患者出现重症呼吸障碍[2],较易病死[3]。呼吸衰竭降低生活质量、导致患者日常活动受限[4],危害患者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呼吸衰竭较易突然进展,需要给予强度更高、更科学的护理支持[5]。常规护理不符合护理需要,早期护理干预是以早期临床干预为主的护理模式,干预力度较大。本文从我院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中选取资料85例回顾分析,说明早期护理干预方法,观察应用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85例呼吸衰竭患者,其中42例行早期护理干预,设为A组,性别:男/女=27/15,年龄(42~82)岁,平均(59.14±6.72)岁。常规临床护理43例,设为B组,性别:男/女=26/17,年龄(43~81)岁,平均(59.16±6.70)岁。资料可予分析(P>0.05)。

纳入标准:(1)血气分析显示静息状态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 mmHg,或见合并二氧化碳分压超过50 mmHg,呼吸衰竭确诊;(2)持续在院治疗;(3)监护人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1)代谢功能异常;(2)资料不全;(3)呼吸系统先天性发育异常。

1.2方法

B组行常规临床护理,进行体位护理、呼吸道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在患者病情后辅助患者进行被动运动等。

A组基于B组行早期护理干预:(1)患者评估:严密监测病情,观察意识状态、血压变化和瞳孔变化,监测蛋白质供应情况,分析个案病情,定位护理风险,针对性设计和实施并发症防控方案,明确护理目标。肌肉和关节活动能力评估,1次/d。实施无菌操作,进行抗感染治疗与肠内营养支持。(2)心理干预:动态评估心理状态,结合性格特点结合个性化心理问题,策略性沟通稳定患者情绪。(3)健康宣教:个性化健康宣教,早期明确身心问题,采用科学话术构建护患信任,促进患者正确认知病情、治疗方法。(4)氧疗护理:对患者进行呼吸机治疗,进行病情监测,控制患者氧流量,预防治疗期间二氧化碳潴留。(5)康复护理:开展早期训练,针对患者进行关节被动运动训练,检测患者肌力状态,制定个性化康复护理方案,结合康复进展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调节训练强度。病情稳定后,初期进行坐位训练和床上上下肢运动,20min/次,2次/d。对患者进行呼吸训练、肢体功能训练等,逐步恢复患者自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病情指标:干预前后检测一秒率(即FEV1/FVC指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即FEV1指标)和预计值内FEV1百分比(即FEV1%pred指标)。

并发症:统计住院期间患者压疮、深静脉血栓(即DVT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即VAP指标)发生率。

临床治疗情况:统计呼吸机治疗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4.0分析呼吸衰竭患者数据,计量资料(临床病情指标、临床治疗情况)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并发症情况)以率(%)表示,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病情指标

A组FEV1指标、FEV1/FVC指标、FEV1%pred指标>B组(P<0.05)。见表1。

2.2并发症

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2.3临床治疗情况

A组呼吸机上机时间

3讨论

呼吸衰竭为常见危重症,主要表现为严重呼吸障碍,诱发呼吸衰竭的常见因素包括:各种重症心瓣膜疾病、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病或心包疾病;胸廓、胸膜疾病;肺血管病变;慢阻肺、哮喘或者肿瘤等原发性疾病引起气道阻塞;重症肺结核或肺炎,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重症脑血管疾病、脑炎、外伤性颅脑损伤[6]。

呼吸衰竭诱因复杂,临床干预时应进行综合征管理。呼吸衰竭发病后,必须保证早期护理及时、有效、具有针对性,有效控制病情,尽可能保护心肺功能,減少心肺功能损伤[7]。呼吸衰竭并发症风险较高,并发症不仅影响患者康复效率,而且导致患者病死率增高。呼吸衰竭患者病情稳定性差,常见病情危急,对护理依赖度较高,为促进有效护理干预,应加强早期管理。常规护理具有滞后性,灵活性较差,早期护理干预侧重于采取积极护理措施,重点进行病程早期管理,更具能动性。在早期护理干预中,需要实施呼吸道管理、心理疏导以及进行全方位干预。通过此种护理,调节患者身心状态,促进病情稳定。同时进行科学肢体活动管理,改善机体功能,对疾病良性转归具有积极意义,可有效预防并发症[8]。

综上所述,在呼吸衰竭护理中,应用早期护理干预模式,可促进病情指标改善,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高效率治疗,缩短呼吸机治疗时间,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安全治疗和快速康复作用显著,应用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于俪超,马莎莎,杨行等.Ⅱ型呼吸衰竭病人应用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最佳证据总结[J].护理研究,2022,36(09):1547-1555.

[2]关晓楠,李艳兵,刘文婷等.老年心源性呼吸衰竭患者机械通气后早期拔管失败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22,24(03):247-250.

[3]刘东岩,王真,陈旭等.多形式的健康教育模式对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康复的效果评价[J].中国健康教育,2022,38(01):85-88.

[4]彭红,唐海霞,叶舟.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在预防高龄呼吸衰竭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3):2768-2771.

[5]石齐芳,盛鹰,杨光耀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短期预后相关合并症的初步筛选[J].实用医学杂志,2021,37(05):643-647.

[6]沈娅妮,魏莉莉,荆志忻等.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有效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1,36(02):186-192.

[7]张浩,卢滨,杨付红等.早期康复干预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20,42(12):1063-1066.

[8]张立文,颜冉冉,周媛媛等.早期运动安全管理方案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07):840-845.

作者简介:胡焱芳(1990,10)女,护师职称,研究方向:呼吸重症护理。

猜你喜欢
呼吸系统疾病早期护理干预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呼吸衰竭呼吸内科治疗临床效果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俯卧位通气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老年髋部骨折中运用早期护理干预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分析
不同雾化方式治疗小儿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疗效对比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冠心病住院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
早期护理干预对预防顺产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
小儿肺炎早期开展护理干预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