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党建+学业”双导师制的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实践探索

2022-07-04 05:15黄金凤刘恬
科学与财富 2022年7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实践探索党建

黄金凤 刘恬

摘  要:书记指出:“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创新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方法,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工作能力,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强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某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开展实践探索,构建协同育人长效机制从而提高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成效,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

关键词:党建+学业;双导师制;师生党支部共建;实践探索

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及社会服务的重任,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在高校的最基层组织,搞好这一组织的建设是增强党组织在高校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使高等教育沿着正确的方向科学发展的根本保证。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学生人数和大学生党员人数大幅增加,给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带来了新的困难和挑战。如何在新形势新情况下搞好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成为高校党务工作的一项新课题。 因此,新时代背景下落实党建各项任务,需要不断提升高校基层党支部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而以师生互帮、互学为内涵,将高校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功能合二为一的党支部共建模式,无疑是一个有效的尝试。

一、新时代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背景和意义

目前,高校基层党支部多采取教职工和学生分建模式。学生党员所在的基层党组织中,大部分以班级、年级、专业为单位建立;教职工则更多按照专业、部门、科室等建立支部。教师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分别建立和开展活动,也可能存在一些问题:对教师党支部而言,一是部分教师党员由于承担许多教学科研任务,参与党支部活动的时间和频率难以保证,一些教师党员对党的新理论、新精神贯彻不到位、不准确。二是相对于学生,教师可能有着更高的理论水平和领悟能力,但在实践活动的组织过程方面则或许少了一些创造性,组织生活的形式往往较为单一。对学生党支部而言,首先是本科生往往低年级无党员,高年级党员数量较多,在入学之初难以快速发挥党员对身边同学的示范带头作用。其次是学生的人生阅历和社会经验尚浅,对党的理论内涵的把握还需一个强化和深化的过程。与此同时,由于学科特点各异,部分学生党员存在就学科谈学科、就党建谈党建的现象,尚不能从国家和历史的维度把专业学习和党性修养结合起来。

由此看来,新形势下,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迎来了新机遇与新挑战,探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提高基层党组织生活质量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助于为学校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师生党支部共建是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基层党建的必然选择。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党员教育管理针对性和有效性。”“党支部要担负好直接教育党员、管理党员、监督党员和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的职责,引导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组织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十大育人体系”之一,指出“把组织建设与教育引领结合起来,强化高校各类组织的育人职责,增强工作活力、促进工作创新、扩大工作覆盖、提高辐射能力,发挥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院(系)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i]因此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就理应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加强党的建设必然选择。 师生党支部共建有利于发挥教师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能够与学习和思想教育工作同步,对学生党员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管理。 同时,师生党支部共建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党员的监督作用,共同促进高校党建工作的开展。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高校的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求高校不断创新机制,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基层组织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ii]就此而言,师生党支部共建无疑可以作为新时代背景下开展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尝试。

师生党支部共建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道、授业、解惑是他们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大学生思想活跃,容易受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大学生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发展和教育管理党员之外,体现高校育人为本的理念,发挥党建育人功能,加强广大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吸引、培养有坚定理想信念、有远大追求、有综合能力的大学生加入到党组织中。创新党建育人模式,是增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因事而化,因势而进,因时而新”的具体体现,是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力抓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师生党支部建设过程中,对学生党员群体进行更为深入的思政教育,进而通过学生党员这个群体,影响其他非党员学生。要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必须抓党建工作,而师生党支部共建能够使得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关键的一环上发上力, 充分展现思想教育的成果。

师生党支部共建是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促进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可行举措。

党支部共建不仅有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同样可以作为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促进学习专业知识学习的行之有效的举措。高校学风建設需要全员参与、形成合力,同时需要师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配合,师生党支部共建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个重要平台。学习先要立志,通过师生党支部共建能够有力消除大学生中间存在的一些消极、“佛系”“躺平”的心理和行为,通过开展定期的理论学习、支部活动和组织生活,始终以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指引学生。师生党支部共建以专业为基础,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将教师和学生更进一步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对课程和教学是否适应等问题,从而可以适时调整,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也便于教师对于学生专业学习中的指导。因为专业相近、志趣相投,就可以以各共建党支部为基础,学生参与老师课题、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丰富大学生的第二课堂,这也必将极大带动学生专业知识学习,提高专业的认同感,从而带动学校学风和校风建设。

二、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目标与保障机制

从目前高校基层党组织设置情况来看,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绝大多是独立设置的。 随着学校教学、科研、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深入推进,这就要求高校基层党组织结构应该尝试进行新的变革,以不断适应学生管理体制多样化的特点。《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中要求“进一步改进和调整党支部的设置形式,尽可能与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组织相对应”。 而开展师生党支部共建,就是要打破彼此互不关联的藩篱,改变支部单向运行的制度模式,克服一些诸如活动缺乏载体、内容空洞乏味、形式简单重复等长期存在的弊端。教师支部与学生支部联动共建,“不仅要成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之举,也要成为高校学生工作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有效补充,更要成为学生党员成才成长的充电站”。[iii]

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目标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以教书育人为中心,以师生互帮、互助、互学为抓手,从双方共同的兴趣点出发,强化教师支部和学生支部功能的整合和共建,在支部标准化建设、党员经常性教育、科学研究、志愿服务、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合力,逐步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师生党组织模式,充分发挥教师党员在“教学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等方面的作用,最终助力于学生成长长才目标的实现。

教师支部党员队伍具有高学历、专业强等特点,师生党支部共建以专业为基础,以党建工作为纽带,将教师和学生更进一步联系在一起,便于教师对于学生专业学习的指导。学生党支部是各年级的同一专业学生组成,因为专业一致、志趣相投,就可以以各共建党支部为基础,组成学业、科研指导小组、“三下乡”社会实践以及各类专业实践活动,促进带动了学生专业知识学习。

三、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实践探索

(一)党建引领,拓展思政教育的途径

在思想建设方面,党支部聚焦思想政治引领这个核心主业,结合学生教育管理的实际,着力发挥党建导师的引领作用,推动理想信念教育进支部、进教室、进宿舍、进网络,引导和帮助广大学生党员树立对党的理论信仰、 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通过扎实学理论,深入悟思想。按照学校要求和学院特色,师生党支部分别制定了支部党史学习教育计划和“三史”学习教育计划,认真开展主题党日学习活动、青年大学习、“三会一课”和党史专题学习。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运用学、讲、观、比、访等多种形式,广泛调动教师和学生党员积极参与到党史学习教育中,如共同开展党史学习知识竞赛活动,观看两会直播、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大会直播、学习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等学习活动。

2.搭建平台促学,助推大学生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心走实。根据学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要求,结合学院和学生工作实际,通过围绕“学、训、研、赛、观、讲、谈、做”等八个方面,开展一系列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一是开展集中专题宣讲。邀请学院领导、思政课专家、安排学生党支部书记、学生党员、优秀共青团员在学生中开展党史理论、抗疫精神、红医精神、党的建设、习近平“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为主题的集中宣讲。二是开展一些列“红色走读”研学活动。组织青年学生代表赴瑞金叶坪、红井等革命故地研学;传承红医精神,组织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活动,组织师生党员前往于都红军长征第一渡、赣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展“祭奠英烈学党史,坚守初心勇担当”主题教育活动。

四、学业指导:打造“三个平台”,促进学生成长成长

(一)搭建网络平台,促进党建工作和专业学习深度融合。充分利用各种互联网资源如学习强国、学习通等平台将其搭建成师生共享的网络平台,用师生更为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党建和专业的内容,实现师生党员同学习、同进步。

(二)打造师生共建交流平台,丰富教师指导的路径。利用 QQ 、微信等软件建立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书记等不同层级交流群,随时沟通,交流心得。通过这些交流平台,关注热点话题,关注专业最新进展,教师及时点拨引领,使得学生能够从单调的大数据推送中走出来,主动学习和交流。

(三)打造师生共建学习平台,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服务社会的意识。教师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在科研方面、社会实践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关注学科研究的前沿问题,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专业技能。师生党支部组织党员教师及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前往建国路社区、阳光和谐家园小区等社区,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公共卫生服务下基层活动3次,服务社区居民18户,覆盖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区居民80余人次。前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908社区开展了“开展健康教育,宣讲营养科学,促进医防融合”的共建志愿服务活动。教师党员和学生党员向社区居民进行“新冠疫苗接种”宣讲,学生向社区居民进行党史故事宣讲,服务社区老人居民20余户,覆盖34人,开展“新冠疫苗接种情况摸底登记和动员”2次,累计150余人。

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目的是给学生党员搭建从学习到实践到再学习的优势平台。一方面可以完成党员经常性教育的初衷,建立起了良好的支部工作机制,使党员干部 在具体共建活动中得到锻炼,开创了高校党建工作的 新局面;另一方面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引导学生树立努力学习的态度,构建专业学习的兴趣团体,共同学 习、相互交流,以党建促学业,以学业服务社会,达到了一种深度的融合和良性的发展。促进了学生党员和教师党员的交流,克服了过去双方交流有限等问题,也有效解决了教师和学生支部各自存在的局限性,让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有温度、有深度。一年来,所属党支部毕业生升学人数32人,其中毕业生党员9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8人;获得校级奖学金108人次,其中党员23人次。2021年国家级大学生創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获得国家级项目立项1项,省级项目立项7项,学生参与老师在研课题4项。老师指导本科生科技创新项目21项。

参考文献:

[1]《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 中共教育部党组, 教党〔2017〕62号.

[2]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 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

[3]李发武,黄舒静,冼嘉慧.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现状分析 与实践[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4(8):87-88.

黄金凤,1983年11月,,性别:女,籍贯:江西新余,民族:汉族,职称:讲师,学历: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课题项目】:2021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基于“党建+学业”双导师制的高校师生党支部共建的探索》(课题编号:2021-006-000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实践探索党建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