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临床观察*

2022-07-04 06:22刘敏肖刘昌佳徐湘凝苏心镜
中国中医急症 2022年6期
关键词:腹针星状神经节

李 鑫 刘敏肖 刘昌佳 徐湘凝 沈 文 苏心镜

(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100)

Bell面瘫又称周围性面瘫、面神经炎,是由于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引发的病灶侧面部表情肌瘫痪[1]。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发展快等特点,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2]。急性期周围性面瘫发病时间在7 d内,以患侧面部麻木,额纹消失,闭目漏睛,口角歪斜,无法皱眉、鼓气、耸鼻、露齿等为主要表现。面神经受损程度与其缺血受压时间呈正相关,因此急性期的有效干预显得尤为重要[3]。笔者采用西药、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SGB)的中西医联合疗法治疗急性期Bell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参照《神经病学》[4]中面神经炎标准确诊。2)纳入标准:符合以上诊断标准;初诊时间≤7 d;患者年龄20~70岁;初次发病;参加试验前未接受其他治疗且面瘫症状明显;患者自愿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不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其他疾病引起的周围性或中枢性面瘫,如占位性疾病、脑桥小脑颅底病变、手术损伤等;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有出血倾向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精神病患者;对本试验药物组成成分过敏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7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神经内科门诊就诊并经临床确诊为急性期Bell面瘫的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每组30例。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22~69岁,平均(42.50±12.30)岁 ;体质量52~81 kg,平均(62.10±11.50)kg;病程1~7 d,平均(4.80±2.20)d。对照Ⅰ组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 25~67岁,平均(45.70±10.40)岁;体质量51~82 kg,平均(59.30±10.90)kg;病程2~7 d,平均(4.30±2.10)d。对照Ⅱ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年龄30~70岁,平均(45.90±11.30)岁;体质量55~79 kg,平均(60.70±10.90)kg;病程 1~7 d,平均(3.1±2.5)d。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基线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为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对照Ⅰ组采用腹针治疗。对照Ⅱ组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1)腹针:嘱咐患者仰卧位,遵照薄氏腹针取穴法,75%酒精对穴位部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选用一次性针灸针(0.30 mm×40 mm),中脘、下脘、关元、气海、滑肉门(双)、外陵(双),留针30 min,同时TDP照射。每日1次,5次为1个疗程,休息2 d后行第2疗程。2)星状神经节阻滞:采用气管旁入路SGB法。患者采用仰卧位,于肩下垫薄枕使之后仰。体表定位:胸锁关节上约2.5 cm,正中线外侧1.5 cm。局部皮肤常规消毒,术者以左手中指将胸锁乳突肌及颈外动脉鞘的内容物拉向外侧,指尖触及第6颈椎横突,右手持7号穿刺针与皮肤垂直进针,当针尖触及第6颈椎横突时,再将穿刺针后退1~2 mm,回吸注射器无血液、气体及脑脊液,即可根据个人差异(年龄、体质量等)注入1%利多卡因8~10 mL(2%利多卡因5 mL加注射用水稀释至10 mL)。阻滞后以出现眼睑下垂、瞳孔缩小、眼球凹陷、眼结膜充血为主等症状的霍纳症为阻滞成功的指征。每周2次,6次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行第2个疗程。共2个疗程。各组患者均在第8天及以后行体针治疗。参照《针灸学》[5]中治疗周围性面瘫的方法:选取患侧攒竹、鱼腰、阳白、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及双侧合谷。面部腧穴选用1寸毫针,行平补平泻法;合谷选用1.5寸毫针行泻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 min,每天1次,5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休息2 d。在第4个疗程后1周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若期间已治愈则停止治疗。

1.4 观察项目 分别于治疗前及体针治疗第4个疗程结束后1周,由专职人员对各组患者进行面神经功能评定;对各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

1.5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6]和日本面神经研究会制定的32分法[7]。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面容正常,眼裂能完全闭合,额纹、鼻唇沟恢复正常,口角无歪斜;面神经功能累积评分>30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面容基本自然,眼裂能闭合但不完全,额纹及鼻唇沟基本恢复正常,口角基本无歪斜;面神经功能累积评分>22分,且≤30分。好转:临床症状减轻,外观有好转但表情不自然,眼裂闭合有一定程度缓解,额纹及鼻唇沟有加深但与健侧比较仍不对称;面神经功能累积评分>15分,且≤22分。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面神经功能累积评分>8分,且≤15分。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各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 见表1。治疗前面神经功能评分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4个疗程治疗后观察组面神经功能评分与对照Ⅰ组、对照Ⅱ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各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s)

表1 各组治疗前后面神经功能评分比较(分,±s)

注:与对照Ⅰ组比较,*P<0.05;与对照Ⅱ组比较,△P<0.05。下同。

组 别n 治疗前 第4疗程后观察组对照Ⅰ组对照Ⅱ组30 30 30 13.87±4.35 13.70±4.72 13.91±4.47 22.16±5.82*△18.43±4.80 17.74±4.37

2.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2。治疗4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率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Ⅰ组、Ⅱ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各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论

面神经炎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各年龄段、一年四季均可发病,目前西医病因尚不够明确,一般认为是由于病毒感染、免疫反应等原因导致面神经水肿受压受损,从而引起面部表情肌活动障碍。因此有效解除面神经炎性反应时产生的神经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激动表情肌,促进面神经功能恢复是治疗急性期Bell面瘫的方向[8]。该病属于中医学“口僻”“口”等范畴,是由于正气空虚,邪气侵犯,以致经气阻滞,面部筋经失去濡养,筋肉失于约束而成[9]。

腹部是人体的一个重要部位,腹腔内集结了许多重要脏器,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许多生理功能均需在这些脏器的有机活动下得以顺利实现;同时腹部分布着的大量经脉是气血向全身输布的重要路径。腹针疗法是薄智云教授对中国传统针灸学的发展和创新,是一套全新的以神阙为核心的微针系统。《类证治裁》曰“口眼斜,血液衰涸,不能荣润筋脉”,即认为面瘫之病机在于经气阻滞、内在血虚。腹针疗法通过针刺腹部穴位改善全身气血的输布状态[10],通过调整失衡的脏腑达到治病的目的,彰显“治病必求于本”[11]。有报道称腹针疗法运用于急性期Bell面瘫的一线治疗,其有效率高达97.9%~100%[12-13]。

中脘、下脘均属于胃脘,合用可理中焦、调升降;关元是小肠募穴,有培肾固本、补气回阳之功,气海为气之海,两穴合用可补脾肾正气。因肾为先天之本,中脘、下脘、关元、气海4穴合用可引气归元,有“以后天养先天”之寓意,对人体扶正颇有裨益。滑肉门、外陵左右4穴为腹四关,具有通调气血、疏理经气的作用,可引脏腑之气向全身布散,还可促进面神经的组织代谢[14]。同时针刺腹部又可避免急性期针刺面部造成的直接刺激,进而避免组织水肿加重、面神经受损加重的可能。

星状神经节阻滞为一种微创治疗方法,可扩张阻滞一侧的血管,提高免疫机能,增加颈动脉及椎动脉的血流流速,局部血流量的增加能够加快新陈代谢,消除神经髓鞘水肿,清理代谢产物,改善面神经受压的病理状态,从而提高局部病变组织的修复能力、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15]。此外SGB还可调整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病毒感染诱发面神经炎的病程[16]。

近几年来,诸多专家认为采用单一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不尽如人意,因此主张多种治疗方法联合应用,以发挥各自优点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7]。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属中西医结合治疗,二者各有所长,有机结合,优势互补。本研究显示,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以提高面神经炎患者面神经功能评分,痊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Ⅰ组、Ⅱ组,说明腹针联合星状神经节阻滞法能够更好地促进面神经炎患者的恢复,不失为治疗Bell面瘫的新方法。

猜你喜欢
腹针星状神经节
奇神经节介入治疗的应用进展
基于对背根神经节中神经生长因子的调控探究华蟾素治疗骨癌痛的机制
肝巨噬细胞调控肝星状细胞活化影响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
电针“梨状二穴”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大鼠NPY、SP及神经节的影响
The Six Swans (II)By Grimm Brothers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一种新的成纤维性肝星状细胞失活因子诱导小鼠肝纤维化消退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求星状多边形的内角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