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田园主题阅读”探索“以读化人”的实践研究

2022-07-05 05:16曾杜宇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77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曾杜宇

【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通过语文学习,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不少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田园主题阅读”是关联教材中关于山水田园、民风民俗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本学习,通过拓展与之相关的阅读材料和阅读项目实践活动,加深理解,融会贯通。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审美情趣得到提升,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实现育人目标。本文以田园主题阅读为切入口,从四个方面论述育人实践。

【关键词】小学语文;田园主题阅读;以读化人

一、紧扣文本,链接田园阅读资源

对小学生而言,阅读最好路径是依托教材,紧扣文本,对教材主题做适度的、有序的拓展,体现课内外阅读的融合。部编版教材中出现与田园主题相关的内容主要是风光之美和节气风俗两大类。具体统计整理如下表:

这类文章传递了中华民族从古自今的共同文化记忆,根据课文的内容和表达特点,找准课内外结合点,选用课外相关书籍或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既巩固语文要素的落实,又能使学生最终产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以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为例,我们可以就课文的内容选用相关田园主题文章进行对照阅读。

第1课《北京的春节》描绘了北京春节有声有色、有滋有味的民风民俗画卷。可以拓展阅读斯妤的《除夕》、沈从文的《忆湘西过年》、丰子恺的《过年》,在横向对比阅读中感受到各地春節习俗的温馨和美好。

第2课《腊八粥》字里行间洋溢着甜蜜温馨的生活气息和浓郁亲情,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关于腊八节的民俗风情画。课中可引入冰心的《腊八粥》、王蒙的《窃以为腊八粥是粥中之王》,通过对同主题的文章进行对比阅读,既可以丰富阅读积累,开阔视野,对腊八节日意蕴的理解也在对比中深入,在对比中升华。

第3课《古诗三首》中的《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分别涉及到寒食节和中秋节的传统习俗;《迢迢牵牛星》借牛郎织女的传说抒发了诗人的忧思。课中除了拓展寒食节资料,了解习俗,还可以借用诗词,如,欧阳修的《生查子》、王建的《宫词》。找寻诗中习俗,感受经典古韵与民俗结合的魅力,燃起积累学习节日诗歌的热情。

第4课《藏戏》带领学生认识了被称为藏文化“活化石”的藏戏。推荐阅读徐城北的《京剧趣谈》、冯骥才的《贺兰人的唱灯影子》,感受戏剧艺术百花竟艳。

通过比较课内田园主题文本与课外阅读材料之间的共性与内在联系,充分发挥课内外阅读元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以“1+X”的方式进行拓展阅读,既能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又能充分感受各地田园之美,民俗之美。

二、立足乡土,探索田园传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来都是建设家乡的主力。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立足乡土资源,开展田园主题阅读实践项目,以帮助学生认识身处的家乡,感受乡情之浓、乡艺之乐、乡仪之美。

仍以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民风民俗为例。学习《北京的春节》,除了让学生感受“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还要深入研究广府的春节传统文化。广州的春节有哪些习俗?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些习俗又有哪些传承与变化?课后让学生围绕“广府春节”这个主题进行阅读实践,通过小短片、资料卡、思维导图等方式呈现、交流学习成果;学习《藏戏》,可以拓展广东的本土剧种——粤剧,通过“看一看,读一读,学一学”的方式,欣赏粤剧经典名段,阅读文章了解粤剧起源、特色和经典曲目背后的故事,最后唱一唱粤剧中的经典……用这样的方式鼓励学生争做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推广传承小使者,产生对本土传统民俗文化的喜爱之情和传承之志。

把课内外田园阅读资源与本土传统文化有机联系,开展贴近学生生活和具有本土特色的阅读实践项目,引领学生探索本区域田园文化传统,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厚植家国情怀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三、依托平台,展示主题阅读成果

“互联网+”环境下众多平台的出现为阅读育人提供了更多的助力。我校作为“广州市智慧阅读”项目第二批试点学校,师生使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组织、参与和展示主题阅读实践项目的成果。

结合第一单元民风民俗的学习,笔者组织了“二月花开,‘醉’美从化”田园主题阅读活动。在春日美好的自然环境中,通过阅读了解春节这一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对家乡、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阅读后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展示阅读探索活动成果。有的学生认真写下读后感;有的学生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录音朗诵;有的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诗配画记录自己的思考;有的学生围绕阅读主题写下阅读小研究;还有学生把印象深刻的故事演出来……

基于信息化平台的田园主题阅读延伸了学生展示的空间,在培养学习能力的同时构建起与外部世界的交流渠道。我们在这里组织阅读活动,交流读书方法,展示阅读成果。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文化认同感。

四、综合评价,增强育人效果

对小学生的阅读评价应是持续发展、不断变化的过程,而且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学生本人、同伴、教师、学校或家长,才能有效持久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素养,最终达到以读化人的育人目标。

笔者在进行实践研究的过程中,首先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兴趣的外化表现是阅读时长,学生手捧书本即是好开始。鼓励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半小时,以阅读天数为标准制定表彰措施:每周读书5天,将会得到读书小贴纸一枚;坚持每月读书20天,将会得到“阅读小达人”勋章;根据阅读勋章的数目最后推荐到学校评选“书香少年”。

其次是改变评价主体。在“广州智慧阅读”平台,不仅可以展示成果,同伴、师生之间均可以互相评价。改变了过去以教师、学校为主的单一评价主体现状,实现了自评、互评和他评的交互作用,大家成为共同参与、共同成长的评价主体。厚实了学生的人文底蕴,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以田园主题阅读为切入口的育人实践探索,遵循“紧扣文本——立足乡土——依托平台——综合评价”的路径,从浅入深,从表面到本质,既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又增强了学生对中华田园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是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重要精神纽带,能有效实现以读化人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  黄  圣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