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乌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

2022-07-05 06:59夏云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卡韦乙型肝炎肝功能

夏云芳

(中山市三乡医院,中山,528400)

乙型肝炎的发生与病毒复制和免疫紊乱等因素相关,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畏食、腹胀、乏力和肝区疼痛等,治疗以抑制病毒复制和减轻肝组织纤维化为主要目的,恩替卡韦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药物,对改善患者肝功能有良好效果[1]。睡眠障碍常见的表现包括失眠、白天嗜睡,据报道,约有62.9%的慢性肝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长期失眠将影响患者机体免疫功能,也可能诱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和精神性疾病,危害患者身心健康[2]。临床上,失眠常采用中成药乌灵胶囊进行治疗,可起到安神养心、补肾健脑的作用[3]。本研究选取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乌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对肝功能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44~72岁,平均年龄(58.42±1.53)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6±0.51)年,Child-Pugh分级:A级21例,B级9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4~73岁,平均年龄(58.60±1.4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49±0.48)年,Child-Pugh分级:A级19例,B级11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2 纳入标准 1)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相关诊断标准[4];2)伴有睡眠障碍;3)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排除合并肝炎病毒感染,或恶性肿瘤者;2)排除对本研究药物存在过敏反应者;3)排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4 治疗方法

1.4.1 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 对照组患者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2237)治疗,0.5 mg/次,1次/d。治疗期间,患者若出现耐药突变或病毒血症,则调整用药剂量为1.0 mg/次,1次/d。持续治疗4个月。

1.4.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乌灵胶囊治疗 观察组患者联合服用乌灵胶囊(浙江佐力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9990048),3粒/次,3次/d。持续治疗4个月。

1.5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贝克曼库尔特商贸有限公司,型号:AU5800)检测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总胆红素(TBIL)和谷草转氨酶(Glutamic-oxaloacetic Transaminase,GOT)等肝功能指标。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改善情况,同时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治疗效果: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PSQI评分降低率≥80%为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PSQI评分降低率≥50%,但不足80%为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PSQI评分降低率≥30%,但不足50%为有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为无效。降低率=(量表总分-治疗前得分)/量表总分×100%,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统计2组患者治疗期间有无出现头晕、胃痛、大便干结等不良反应。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治疗前,2组肝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GPT、TBIL和GOT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变化比较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 治疗前,2组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PSQI各因子评分较治疗前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PSQI评分比较分)

2.3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在我国,乙型肝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因肝细胞受损,肝脏对病毒的灭活能力降低,而神经系统受到激素作用时,易导致患者出现烦躁、多虑、情绪激动、精神紧张、失眠等情况,加之乙型肝炎易反复发作,治疗时间较长等因素的影响,患者可能产生较重的心理负担,从而诱发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5]。

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药物,具有抗乙型肝炎病毒(HBV)效率高、口服效果好、病毒耐药性低等优点,乙型肝炎患者服用后,可转化成磷酸化磷酸化三磷酸盐,对HBV的DNA逆转录酶活性及多聚酶活性均具有一定抑制作用,从而可控制HBV的复制,减轻炎症介质对肝脏的损伤[6]。林秋香等[7]研究发现,肝功能异常将降低肝脏清除有毒物质的效率,表现为患者体内有毒物质水平明显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泻等症状,对其睡眠质量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色氨酸、血氨等毒素物质可直接穿透患者血脑屏障,增强大脑兴奋性,导致患者入睡困难。本研究通过乌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结果显示,观察组PSQI各睡眠因子评分、GPT、TBIL和GO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说明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果优于单药治疗。中医学认为,乙型肝炎属于“肝积”“肝痧”“栀黄痧”等范畴,与湿热毒邪侵袭,导致肝失疏泄有关[8]。乌灵胶囊属于纯中药制剂,富含腺苷、多糖、维生素、氨基酸等成分,每粒胶囊中含有0.33 g乌灵菌干粉,而乌灵菌干粉中的谷氨酸成分基质和维生素B6可通过增强谷氨酸脱羧酶活性,促进γ-氨基丁酸合成,患者若持续性服用乌灵胶囊可对γ-氨基丁酸抑制性受体进行激活,从而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作用,发挥镇静安神的作用[9]。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乌灵胶囊中的谷氨酸含量在氨基酸组成中最高,可产于传导神经突触间兴奋,从而产生学习记忆,有利于记忆障碍的改善[10]。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说明恩替卡韦与乌灵胶囊联合治疗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可协同互补,针对不同的病理机制进行作用,多方面治疗疾病,更好地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且二者联合不会引起其他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乌灵胶囊联合恩替卡韦治疗乙型肝炎伴睡眠障碍,对改善患者肝功能和睡眠质量有积极作用,可在临床加以运用。

猜你喜欢
卡韦乙型肝炎肝功能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关系研究进展
肝功能报告单解读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阿德福韦酯与拉米夫定联合恩替卡韦治疗肝硬化的效果分析
恩替卡韦联合安络化纤丸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研究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新冠患者合并肝功能损害较普遍
抗乙肝恩替卡韦 有“三绝”
胸腺肽α1提高国产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