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篮球教学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2022-07-06 05:18李季
当代体育 2022年23期
关键词:篮球运动篮球教学方式

李季

作为一项体育运动,篮球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热烈欢迎,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然而,受篮球教学条件、教学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篮球教学发展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在阐述加强我国篮球教学意义的基础上,论述了推进我国篮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并分别从篮球运动文化氛围、教学师资力量、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创新、教学考核体系及基础设施建设六个方面梳理总结出当前我国篮球教学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提高我国篮球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针对性对策。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快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互联网和移动终端设备等信息科技得到广泛普及。正如“互联网是把双刃剑”所说的,信息科技在极大便利人们工作生活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不利影响,例如近视呈现低龄化、青少年沉迷于网游和手游等,对青少年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鉴于此,加强青少年体质锻炼,促进身心健康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而篮球运动作为提升青少年体质、加强体能训练的有效途径,得到社会、家长的高度认可。然而,从我国当前篮球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还存在较多问题,例如教学观念传统落后、教学基础设施缺乏维护等,形势不容乐观,因此进一步加强对我国篮球教学的研究与指导非常必要。本文对我国当前篮球教学发展现状进行了充分梳理分析,并从六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为我国篮球教学提供借鉴。

1 加强我国篮球教学的意义

篮球运动是一项广受青少年群体喜爱的体育项目,既可以放松身心、强身健体,也可以结交一群志同道合、酷爱运动的好朋友。因而,加强我国篮球教学,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强化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要保障。对于青少年群体而言,身体各方面机能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加强身体各方面的运动锻炼是非常必要的,而篮球运动作为一项能够综合提高人体各部位体能的体育项目,是一种不错的选择。一方面,从青少年身体锻炼角度来说,适当参加一定的篮球运动,能够使全身得到充分的锻炼,提高肢体的协调性、平衡力等;另一方面,从青少年身心发展角度来看,可以有效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或者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时间,进而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个人气质和精神面貌。

第二,是锻炼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有效方式。篮球运动不仅仅是一项助力个人成长发展的体育运动,同时也是考验青少年对待生活的态度以及为人处世方法的有效途径。首先来说,一般篮球运动及比赛以三人或5人为一组,青少年在参加相关篮球比赛或者课后篮球运动时,能够结交一群同样喜爱篮球运动的朋友,可以经常在一起交流兴趣爱好,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其次来说,通过篮球运动的对抗性,青少年能够懂得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成功并不是属于某个人的,而是团队协作的成果,同样地,失败能够团队共担,进一步提高凝聚力。

第三,是搭建师生良好沟通桥梁的重要途径。篮球运动水平的有效提高,离不开高质量的篮球教学以及优秀的篮球教师。一方面,篮球教学能够有效提高青少年篮球运动水平,让青少年对篮球的发展历史、锻炼部位、运动方式等方面有更加系统的了解掌握,进而在篮球运动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训练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在篮球教学中与教师间的友好沟通,可以对学好篮球基本要领、强化体能锻炼树立起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进一步让自己的兴趣爱好得到充分释放,如此才能对学习、生活更加有帮助,并与篮球教师形成亦师亦友的良好关系。

2 我国篮球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加大篮球教学改革变得势在必行,同时也在不断推动篮球教学创新,由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篮球教学逐步向以培养篮球人才、促进健康发展为中心的篮球教学目标转变,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通过篮球教学改革发挥体育教学改革的示范引领作用。我国参与篮球运动的青少年人数众多,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相关篮球课程,并且配备了一定量的篮球教师和篮球场地。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各学科均作了大量尝试,而篮球课程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发挥自身优势,进行教学改革,尤其是在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方面,转变原有以应付考试为目的的教学观念,而是以学生体能提升、成长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而反过来树立起改革标杆,为其他体育课程改革提供经验借鉴。

第二,通过篮球教学创新培养输送大批优秀的篮球人才。对篮球创新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当前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由于信息时代的来临,我国篮球教学质量和水平却没有较大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与速度跟不上需要;二是学生能力提升和成长发展的现实需要,原有的篮球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学生对篮球知识、体能、技巧等方面训练的要求;三是培养篮球人才的责任担当需要,通过对篮球教学创新,打破固有教学模式,有助于篮球人才的涌现。由此,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为目标的篮球教学模式,促进我国篮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3 当前我国篮球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篮球运动在我国已经有较长时间的发展,但由于我国篮球运动的群体数量较为庞大,加之对传统文化课程更加关注等因素的影响,篮球教学长期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从而造成篮球教学观念落后、基础设施投入不足等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篮球运动文化氛围尚未形成。良好的篮球运动文化氛围是促进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对学校来说也不例外,需要将篮球运动文化氛围当做校园文化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当前学校篮球运动文化氛围营造来看,多以学生课余时间开展篮球运动为主,部分学校建立篮球运动协会,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组织篮球比赛营造篮球运动氛围,而这还远远不够。如果教师可以深度参与其中,效果势必事半功倍,然而事实却并不是如此,教师更多将篮球课程视作一种纯粹的教学活动,而忽视其在校园篮球运动文化氛围营造中的作用。

第二,篮球教学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受我国传统教育观念及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对篮球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将更多精力、注意力放在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上,因而导致篮球教师力量不足、水平不高、队伍不强,长期缺乏吸引优质篮球教师加入;另一方面体现在对现有篮球教师的培养上,相比较于文化课程类教师来说,篮球教师能够参加各类内外部培训和研討、对外交流学习等机会是少之又少,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难以不断得到有效提升。69ECAE9E-C3DB-4533-8629-989038415B82

第三,教学内容结构设计不够合理。类似地,在长期的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们已经形成为较为固定的授课模式,即在户外篮球场地上先讲一点理论知识,再让学生自学,因而可以说篮球教学的内容结构设计缺乏综合考量。一方面,教师对篮球理论知识的传授不够重视,往往是轻描淡写,对“轻理论、重实践”的篮球教学设计模式已经习以为常;另一方面,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爱好并不仅仅来自于体验篮球运动的过程,也有部分源于对篮球发展历史、理论技巧的喜爱。

第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力度不够。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有了较大改变,继续采用原有的教学方式进行篮球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篮球教学方式方法缺乏创新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而部分篮球教师还没能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此外,在当下“灌输式”的篮球教学过程中,篮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掌握主动权,而学生只能作为知识或技巧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由此导致篮球教学效果非常差。

第五,教学考核体系有待健全完善。与文化课程类教学不同,体育教学目标任务完成的压力相对小一些,没有硬性的通过率、合格率等指标,因而教学考核体系相对较为简单,篮球教师的工作比较轻松点。然而,正是因为教学考核体系比较单一,篮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需抓住几项重点内容进行反复训练即可达到目标,过于关注教学的结果,而容易忽视教学的过程以及教学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为了应付考核而有目的性的教学,丧失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中心地位。

第六,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滞后现象。篮球场地、设施设备作为支撑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滞后问题是各类学校教学实践中较为普遍存在的,严重影响制约了学生对篮球课堂的积极性。首先是学校对篮球场地、设施设备的投入力度不够,篮球作为一项非常普及、深受喜爱的体育运动项目,参加篮球体育运动的人数较多,对相配套的篮球场地和设施设备要求必然要多,而从当前现状来看,尤其是篮球场地较为不足;其次是定期维护不到位,时间一长容易产生“破窗效应”,篮球教学自然会受到影响。

4 提高我国篮球教学质量和水平的对策

综合上述篮球教学现状,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篮球教学质量与水平,促进篮球运动在我国长期发展,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提出针对性对策:

第一,积极营造良好的校园篮球运动文化氛围。促进校园篮球文化氛围营造必须要有篮球教师的广泛参与,与此同时还可以不断推动校园篮球教学的改革。一方面,篮球教师要协同学校篮球协会,充分发挥自身在篮球教学上的专业优势,在篮球协会组织的篮球比赛中充当篮球队伍的指导教师或者裁判员,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并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篮球运动的态度;另一方面,可以与相关方共同组织校园篮球讨论会,与学生一起交流分享篮球运动的发展历史、经验技巧等,进一步提升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

第二,进一步强化篮球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篮球教学效果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篮球教师队伍的水平高低,同时要促进篮球教学改革,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篮球教学师资队伍非常必要。首先,学校要重视篮球运动教学,吸引优质篮球教师到学校任教,或者聘请优秀篮球运动员到学校做兼职教师,进一步提升篮球教师整体水平;其次,要加大篮球教师培训力度,给予篮球教师定期或不定期研讨交流的机会,帮助篮球教师不断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式,进而提高专业教学水平。

第三,优化完善篮球教学体系与课程内容结构。对于不同层次、年龄阶段的学生,篮球教学目标与培养目标应有所区别,不能忽略学生对篮球教学的基本诉求,由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篮球运动发展与学生身心成长的双向促进。一方面,学校应组织专业篮球教师针对学生层次制定较为清晰的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进一步优化篮球教学体系和课程内容,例如加入理论知识、运动技能等;另一方面,篮球教师要以教学体系大纲为指导,不断丰富完善课程内容,让学生在篮球教学中提高兴趣、享受运动乐趣。

第四,改变教学观念,探索创新篮球教学方式。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要求教学应当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目标实现。一方面,学校应按照学生发展规律,结合教学实际编制篮球教学计划,促进学生在身体成长、身心发展取得较好效果;另一方面,篮球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篮球运动的特点及学生性格差异,有针对性的设计每次课程教学内容,并不断引入新的教学方式,让篮球课堂成为学生尽情成长的舞台。

第五,建立健全篮球教学考核的科学指标体系。建立科学的篮球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是推动其主动求变、创新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我国篮球教学质量与水平的有效方式。一方面,要在篮球教师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有选择性的加入学生层面的指标,并分配合理的权重,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对篮球教师的监督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校要强化指标体系的运用与评估,确保篮球教师的教学效果能够得到量化,并落实到教师绩效中予以体现。

第六,加大篮球教学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型材料、设备不断投入使用,较为陈旧的篮球场地、设施设备也应得到一定的修建完善。首先,学校要进一步加大篮球场地和设施设备的资金投入力度,适当更新扩建篮球运动场地,尤其是室内篮球馆等,以满足学生课余开展篮球锻炼及篮球教学的基本需要;其次,要保证维护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及水平,确保篮球场地和设施设备能够得到及时维修,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籃球教学秩序。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69ECAE9E-C3DB-4533-8629-989038415B82

猜你喜欢
篮球运动篮球教学方式
街头篮球文化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鞍山市岫岩自治县中学篮球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我国篮球运动体能训练中存在的几个问题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拍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