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学科教学体系

2022-07-06 06:48赵冬雪崔泽峰
教育教学论坛 2022年22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教学改革体育

赵冬雪 崔泽峰

[摘 要] 目前,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快速发展阶段,广大研究人员或在校教师以后疫情时代或大数据时代为背景,研究高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问题。但关于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基础学科教学体系改革研究较少。依据民办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提出的高校体育基础学科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以辽宁财贸学院为个案,通过构建完善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评价模式,使民办高校体育教育教學的发展得到保障,从而促进学生对理论基础的扎实掌握,并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关键词] 基础学科;教学改革;体育

[基金项目] 2019年度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人文社科项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学科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研究”(13900-2019-01)

[作者简介] 赵冬雪(1983—),女,山东费县人,硕士,辽宁财贸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研究;崔泽峰(1982—),男,辽宁丹东人,硕士,辽宁财贸学院体育学院院长,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育训练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2-0049-04 [收稿日期] 2022-01-14

引言

体育基础学科作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教育的重要部分,对于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培养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以及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奠定基础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尽管在当前高校教育体制中,体育教学水平总体提升,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无法满足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即仍过分注重知识点的讲解而缺乏对知识的实践与应用指导,相应的实践评价体系也不完善。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官方网站中指出,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为1076万人,首破千万。而早在2014年,教育部官方微信“微言教育”推送的2012年、2013年就业率较低的本科专业名单中就包括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说明我国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提升空间较大[1]。因此,努力探索体育专业基础课程的新型模式,寻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就变得尤为重要。各高校应当从当前行业需求出发,结合专业知识,为学生量身打造具有理论基础的、专业技能水平较高的课程教学体系。辽宁财贸学院以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对制定培养目标、内容和载体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并为其他拥有体育专业的高校提供学习和借鉴的研究资料。

一、以培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

《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指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为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备健身运动指导、大众体育活动策划与组织,以及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的工作[2]。2015年,教育部联合发改委同时提出高校教育要往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变的指导意见。辽宁财贸学院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明确指出,其主要培养具有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领域中从事群众性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咨询指导、经营开发及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二者均指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设立是为培养能够指导大众健身、组织和策划大众体育活动、从事体育产业的高级专业人才,其专业的设置更多借鉴了日本的相关经验,具有时代意义[3]。因此,民办高校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素质能力培养为基础,面向体育专业的社会化、产业化发展目标,使体育基础学科与专业技能紧密结合。辽宁财贸学院将竞赛规则、教学组织、教学训练方法等与理论讲授融合,采取双轮驱动式能力培养策略,打造以“思想素质一帮一,能力水平一帮一,技能+证书”为特色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二、构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学科新型教学内容

(一)注重课程内容体系的建立

体育基础课程作为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大学一年级开展,任课教师往往专注于基础知识的把握,重点突出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4],易忽视知识与知识之间、系统与系统之间、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相关性与延伸性。根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增加知识点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知识讲授不应孤立。“运动解剖学”课程应着重讲解运动系统,在运动系统中增加不同项目的运动解剖学分析案例,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术科”课程时的课前预习,同时激发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爱好,增加体质测试、运动营养、运动生理等相关知识,有助于后续专业课程的开展;“体育概论”课程中注重课程思政的融入,拓宽视野,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坚定体育职业方向;“健身理论与方法”课程除了讲解不同人群的健身理论与方法以外,同时应关注运动损伤及运动康复相关知识;“运动训练”课程应着重讲解不同项群训练方法与竞赛组织,为后续“术科”课程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内容趋向应用型

体育是一门综合学科,由多个学科专业构成,是以促进人类健康为主要内容的一门科学。目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学生大多数面临着知识范围过窄、应变能力差的问题。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基础知识薄弱、教学组织不规范、裁判能力弱等现象,缺少一专多能的教学及指导能力[5]。高校体育教学不同于其他阶段体育教育,根据新课改相关要求,体育教育内容应更加广泛,因此在原有教学内容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增加教学组织内容、社会指导内容、赛事内容及裁判内容等应用性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同时偏向于组织、指导、赛事及裁判相关知识点,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实践性与主体性

传统的教学方法常以教师为主体,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内容完全取决于教师的教授内容和教师认为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学生学习氛围不高,成绩难以提升。这样既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教学的顺利开展,教学效果难以达成。改进教学方法的前提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知识点转化为能力点,再从能力点的综合运用辐射到创新点,最终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因此,可以增加教学课堂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形成学习小组,设立组长,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并引导学生在课外自觉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4E78E0F6-38A2-47F4-9428-DECEEC72753A

通过创新体育教学模拟实践场景、翻转课堂、任务驱动法等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6],同时关注学生课后体育实践活动,以体育实践过程缺失的理论知识反推体育基础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基础理论课程应增设实践教学学时,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理论基础知识的同时,直接应用到模拟实践当中,做到第一时间的学以致用。

四、创新教学手段,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

(一)创新5G+教学,实现教学现代化

现代教育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目前多数高校的课程教学仍然以板书为主,单纯采用文字描述,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导致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时积极性不高,因此,课堂教学组织形式也必须向开放式、多样化转变以适应教学过程的更新。辽宁财贸学院自2019年以来,采用多媒体教学,并优化PPT、实物展台等教学手段。在理论课方面,教室配备了桌面云教学设备,包括计算机、智慧讲台、LED电子屏幕、WiFi、录播系统,所有教室间可互动录播与直播,全面实现5G+教学环境,教师可以在课上或课下随时发布教学任务,并且学生可以通过自主讨论、自主阅读、自主研究及自主实践等多模式参与,将发现的问题反馈到课堂,以提升学生课堂主体地位。

(二)丰富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创新创造能力

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指出体育专业要深化人才培养方案,积极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增加实验实践课时,加强实验环境建设。目前大多数体育院校开设的实验内容,主要以实验观察、实验演示、实验验证等为主[7],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学生的创新性。因此,依据人才培养方案的应用型要求,应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验实践的结合教学。辽宁财贸学院在此基础上,增加对学生的赛事指导、实践操作、营养膳食等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实验实践能力。如“体育绘图”课程注重专业技能的回归,聘请专业教师讲授CAD制图及人体手绘,结课后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及手绘两种方式完成连续运动动作图、体育场地实施等,以此提升赛事指导能力;“运动营养”课程注重营养膳食的制定,关注慢性病人群、健身人群的膳食营养,能依据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膳食,制定膳食配方;“体育保健”课程注重实践操作能力,重点关注慢性病人群健身前后的身体变化,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制定科学合理的保健计划,并在假期社会实践中应用。

五、创新开展“一基础两实践三实习”多维立体化教学评价模式

(一)教学评价的内容多维化

教学评价是教育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育结果的直观反映。在苏联凯洛夫教育思想影响下,我国传统教育强调教师的教学主体意识[8],将课程等同于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归一成教材,把教材归类为知识点最终进行知识点的单一传授与考核,教学评价过于单一化。体育基础学科教学体系改革是将傳统一维化的教学评价升华为“一基础两实践三实习”多维立体化教学评价模式。

1.一基础。教师在传授体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应注重与其他体育学科的相互交叉,注重基础知识与不同理论课程的相关性。如在“运动解剖学”课程上讲解运动生理学、营养学、体育测量与评价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时,注意知识的延伸性,同时增加教学组织内容、社会指导内容、赛事内容及裁判内容等应用实践性内容,重点培养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

2.两实践。学生在获得课堂知识的同时,需要将知识应用在课后实践,包含“术科”课程和第二课堂“体育素质”课。通过学生学习“术科”课程的理论知识反馈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第二课堂“体育素质”课提高理论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加重相应理论考试题库中基础知识所占比重,将基础知识与专业成绩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3.三实习。校内参与“公共体育”课程教学,制作教案,实现模拟教学;组织第二课堂活动的教育教学或体育社团活动工作,结合所学基础知识发布训练任务,组织开展校内比赛;学生实习期内依据实习方向与实习任务,进行社会指导、赛事组织与裁判,毕业前形成教学实践报告,并计入学生毕业成绩,再次将实践转化为理论研究。最终形成不同理论课程、理论与实践课程的相互交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模式。

(二)教学评价的手段现代化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开展多维化体育基础学科教学评价体系必须依托现代化技术的结合与补充[9],其教学评价体系全部采用互联网5G+模式,平时成绩由课上学生参与情况及课前课后作业组成,期末考试成绩实现无纸化办公,在提高教师工作效率的同时,增加评价成绩的准确性与公平性。其中体育基础学科及专项术科理论部分全部采用题库随机抽取试题与随机组卷、计算机阅卷、教师复审的模式,学生实践实习报告采用上传校园网,教师盲审、院长复审、送审等形式进行综合打分。

(三)教学评价的效果动态化

传统的教学评价以期末成绩为准,但成绩单上的数字反映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科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教学评价改革后,更注重评价的动态化。课前教师可通过教学雨平台发布课前预习,通过研读文章、讨论教材、观看视频、热点话题讨论等方式使学生初步了解本周教学内容;课上学生通过教学答题互动等方式积极参与课堂;课后学生需要在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校园大数据根据答题情况、学习时长、作业完成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价打分后,才能获得相应的分值,这部分分值最终与期末成绩累加。学生在课前、课上、课后的表现都应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并计入期末总成绩,使评价更具有公平性。

六、构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基础学科课程思政体系

体育专业基础学科的课程思政体系应该从元素内容、融入方式两个方面,以提升教师思想素质为抓手进行构建。元素内容要紧紧依据基础学科的教学内容,从健康中国、体医融合、体教融合、全民健身四个方面,分别构建健康意识、运动康养、刻苦钻研、规则意识、职业精神等专业类元素和爱国情怀、品格塑造、团队精神、挫折教育等思想类元素;融入方式依托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节等教学过程有机融入,形成“三主线”融入模式,使思政元素、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三者同向同行。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最终需要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因此,教师思想政治建设是课程思政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是利用政治理论学习、党课教育主题活动,不断提高教师思想理论水平;二是通过业务学习、教学研讨等手段,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教研能力。最终教师能够在专业授课过程中将思政元素“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第一课堂讲授、辅导员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第三课堂学习的全过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三全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4E78E0F6-38A2-47F4-9428-DECEEC72753A

結语

综上所述,依托我国当前高等教育改革情况,在大数据信息广泛应用于体育教学的背景下,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学生特长,实现学生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体育基础学科改革及建设已经变得刻不容缓。在体育基础学科教学内容的应用性与实践性、教学手段与方法的创新性、教学评价体系的多维性等多方面共同提升下,才能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焕春,段锐.移动互联网健康管理视域下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实验教学设计探索[J].体育学刊,2021,28(3):99-105.

[2]黄汉升,陈作松,王家宏,等.我国体育学类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研究——《高等学校体育学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研制与解读[J].体育科学,2016,36(8):3-33.

[3]陈琦,倪依克.休闲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体育学刊,2008(7):5-10.

[4]邓石可.基于云课堂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改革实践探索[J].冰雪体育创新研究,2021(6):47-48.

[5]谢晋阳,曹胡丹,袁新国.“新文科”视域下体育师范生人文素养培育省思[J].湖北体育科技,2021,40(11):1016-1019.

[6]吕梦婷,张玮,王志强.浅谈体育职业院校运动解剖学的教学改革[J].大学,2021(27):111-113.

[7]吕楠.试论社会体育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构建[J].安徽体育科技,2012,33(3):86-90.

[8]颜亮,孙洪涛,张强峰.高等教育专业认证理念下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0,39(4):23-29.

[9]周玉庆.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4):55-56.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Disciplines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Major

ZHAO Dong-xue, CUI Ze-feng

(Sports Academy, Liaoning Finance and Trade College, Xingcheng, Liaoning 125105, China)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developing rapidly. The majority of researchers and teachers study the reform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ra of epidemic or the era of big data. However, there are few studies on the reform of the basic discipline teaching system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innovation and practical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ystem of basic disciplin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roposed by th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of social sports guidance and management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e take Liaoning Finance and Trade College as an example to ensure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priv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by constructing perfect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and teaching evaluation mode, so as to promote students solid grasp of theoretical basis and improv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Key words: basic discipline; teaching reform; sports4E78E0F6-38A2-47F4-9428-DECEEC72753A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教学改革体育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启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