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剧视角下的《雷雨》浅析

2022-07-06 08:58刘梦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36期
关键词:情节雷雨意蕴

刘梦

摘要:《雷雨》作为20世纪中国著名话剧之一,其文学价值不言而喻,而将《雷雨》作为一个悲剧进行细致分析,尤其是对其结构进行悲剧化解析则是本文的重点。

关键词:《雷雨》;悲剧;结构;情节;意蕴

《雷雨》作为20世纪中国最著名的话剧之一,从不同角度展现着时代的悲哀与人物的悲哀,用极其富有感染力的手法,给读者以一种巨大的悲悯感受。因此,本文将从结构、内涵、原因三个角度对《雷雨》进行悲剧化分析。

一、《雷雨》的悲剧结构

“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借助于富有增华功能的各种语言形式,并把这些语言形式分别用于剧中的各个部分,它是以行动而不是以叙述的方式摹仿对象,通过引发恐惧和怜悯,以达到让这些情感得以‘卡塔西斯’(净化)的目的。”1

曹禺在深受西方戏剧的影响之下所创造的作品符合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要求。故事在一个闷热的下午以周公馆作为地点进行展开,由此明线暗线互相交织、几代人的爱恨情仇层层纠缠,从四凤周萍、周冲的情感关系到繁漪和周萍的混乱感情,并在雷雨夜里走向高潮。几十年暗藏着的矛盾在这一天一夜内瞬间到达高潮,达成一个矛盾混合点,然后走向悲剧式的结尾。

《雷雨》中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线性结构的,而是具有十分复杂的内在结构,几代人的故事穿插交缠在一起,明线暗线层层递进,故事矛盾既有人物之间的,又有阶级关系的,可谓是十分复杂与深刻。然而文本又在叙述的过程中简洁明了,让读者和观众能够一眼明了故事所叙述的内容,深受故事里的人物和环境所感染,为故事的悲剧式结尾感到惋惜,这也可以说是“悲剧”的魅力和《雷雨》的魅力,让人们能够在深受故事影响的同时还会不自觉地去思考悲剧产生的原因以及思考这个时代背景下的深层矛盾。

二、《雷雨》的悲剧内涵

“悲剧是指具有值得人同情、认同的个体,在特定必然性的社会冲突中,遭遇不应该却又不可避免的不幸、失败甚至死亡结局的同时,个性遭到毁灭或者自由自觉的人性受到伤害,并激起审美者悲伤、怜悯与恐惧等复杂审美情感,乃至发生某种转变的一种审美形态。”《雷雨》是几重悲剧意蕴混合交织在一起的,形成了一个大的悲剧内核。

1.人物悲剧

《雷雨》的结局无疑是悲观的,每一个处于其中的人物都处于一个十分悲哀的状态之中,非死即疯,缓慢却又激烈地走向灭亡与毁灭。或许在很多年前,周朴园对鲁侍萍是真心的,他们对彼此都付出了感情,但是在周朴园的心中没有什么能够比得过利益,对于整个周家亦是如此,因此鲁侍萍才会在周朴园要娶有钱人家的小姐这一背景下,带着刚刚出生的鲁大海离开周家。几十年后,鲁侍萍和周朴园再次相见,两个人之间再一次展开了激烈的感情矛盾与冲突,无论是鲁侍萍还是周朴园,最终都没有获得自己想要得到的爱情或者是其他的追求,反而如行尸走肉一般的活着,到了故事的结尾甚至走向了疯癫或者孤独终老的结局。

除此之外,文本中最值得人注意的一个人非繁漪莫属。“扭曲的时代铸就了繁漪阴鸷、乖戾的性格,在这段非正常的婚姻关系中,繁漪并没有获得她渴望的爱情,反而成为被周朴园奴役和控制的对象。”2繁漪总是被困在周公馆中,无法从周朴园那里获得哪怕一点点的爱情,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繁漪和继子周萍产生了不可言说的故事,继而成为文本中众多矛盾与线索中的一条,促进了悲剧结尾的产生。

悲剧的展现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情节,也正是因为曹禺能够完美把控情节,才能将悲剧人物的形象刻画得如此淋漓尽致。

2.社会悲剧

任何一个文学作品的产生都与其时代背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文学作品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其作者生活时代的影响。

曹禺所处的年代正是封建旧中国不断崩溃、逐渐向新的时代转变的时期,然而那种转变又不是十分彻底,因此风雨飘摇、动荡不已。可以说《雷雨》中的周朴园就是资本主义者的一个典型代表,也是曹禺在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人物类型之一。在塑造周朴园这个人物的时候,曹禺将他的自私自利刻画的十分到位,无论何时,对于周朴园来说利益永远处于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即使是面对自己真心相爱的女人亦是如此,这也就导致了悲剧的产生,资本主义的冷漠无情与残暴是故事走向悲剧的原因之一。

鲁大海代表新兴的无产阶级,但是在《雷雨》的创作背景中,无产阶级还没有完全强大起来,深受资本主义的压制与掣肘,他们有反抗的意识与积极进取的愿望,但是碍于强大的威压,无法彻底摆脱现实的桎梏,更无法实现真正的自由,这也是文本最终成为一个悲剧的原因。

《雷雨》是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雷雨》的悲剧性结局也是对当时的一个写照,在那样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它所面对的就是悲剧。

三、《雷雨》的悲剧原因

《雷雨》的创作背景是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国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这一社会背景之下,几个不同阶级之间的剧烈冲突,是悲剧产生的最大原因。

以鲁侍萍为例,她只是一个社会底层人物,即使与周朴园相爱,也无法和周朴园成为一对恩爱的夫妻,为了给有钱人家的小姐让位,在大雪天里带着自己的第二个儿子离开周家。多年以后,她的女儿四凤还要面对同样的浩劫,与周萍相爱却依旧爱而不得,就像是一个永无止境的循环。这也像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像是鲁侍萍这样的社会底层人物永远无法掌控自己的命运、反而要被上天残忍对待的事实。

《雷雨》中的所有人都只能被命运无情地摆弄着,成为时代变幻的牺牲品。作为无产阶级,鲁大海拼命想要反抗与追求权利,却碍于资本主义压迫,一直无法获得工人阶级应有的权利。四凤则是鲁侍萍的翻版,重蹈覆辙。繁漪和周萍深受周朴园的压迫,缺乏自由与权利。就连看似是一位成功人士的周樸园,心中依旧有着无法言说的悲哀。他是真心爱着梅侍萍,却碍于阶级差异而不得不放弃自己的爱人而选择有钱人家的小姐,他根本无法反抗,更悲哀的是,经历过如此境况的他却被资产阶级同化而变得像他们一样。

人物的性格虽是人物走向悲剧结局的原因之一,但是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们都受制于命运,无法摆脱命运的桎梏。而这种命运与当时所处的时代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正是时代造成了《雷雨》的悲剧。

《雷雨》的复杂性是说不尽的,它包含了对理智、道德、人性的拷问和反思。正是这样复杂的内涵,唤起了人们心中的悲悯与同情、救赎与反思,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经久不衰的杰作。3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M]:卷9,694.

[2]引自何信玉.惊蛰里的雷声:曹禺《雷雨》的美学意义

[3]引自谈清怡.《雷雨》悲剧的再解读与思考

猜你喜欢
情节雷雨意蕴
干将莫邪传说演变路径及文化意蕴
僧院雷雨(一)
《雷雨》中的“雨声”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可怕的雷雨天
雷雨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多次贩毒能否认定为“情节严重”
从福斯特的小说理论看《霍华德庄园》情节的现代手法
论红色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