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对尿酸结石合并痛风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2022-07-06 08:59符秀林沈仕兴张小华
西北药学杂志 2022年4期
关键词:输尿管肾功能尿酸

符秀林,史 南,刘 睿,沈仕兴,张小华

1.儋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儋州 571799;2.儋州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儋州 571799

尿结石合并痛风患者是由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可造成痛性的、覆盖皮肤的结节[1-2]。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抗氧化物质,高水平GSH-Px 显示体内氧化应激反应增加。因此,对谷氨酸钠尿酸盐和GSH-Px进行严密监测,对于评估尿结石患者的病情具有重要意义[3-4]。目前临床上针对尿结石多采用坦索罗辛治疗,坦索罗辛属于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对输尿管的自然蠕动无影响,通过扩张输尿管管径,从而促进尿结石的排出[5]。非他司布是一种新型降尿酸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的合成,改善谷氨酸钠尿酸盐在皮下聚集形成的结晶的形成,从而降低体内尿结石的形成,同时,非他司布能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缓解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肾脏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6]。本文旨在探讨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对尿酸结石合并痛风患者肾功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LDL)、GSH-Px水平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前瞻性选取尿酸结石合并痛风患者共122例,用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61例。对照组接受坦索罗辛治疗,研究组接受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年龄为25~58岁,结石直径为3~12.4 mm;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4~59岁,结石直径为3.2~12.7 mm;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所有患者均知晓该研究方案且签署同意书,该方案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61)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表1 2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s,n=61)Tab.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项目 男∶女 年龄/岁 结石直径/mm体质量指数(BMI)/(kg·m-2)研究组33∶28 40.81±3.19 7.83±1.33 24.57±2.82对照组 35∶26 40.83±3.45 7.85±1.38 24.58±2.81 χ2/t 0.132 0.033 0.081 0.019 P 0.715 0.973 0.935 0.984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尿酸结石合并痛风诊断标准符合《EAU2013版结石诊疗指南》[7];临床症状:上腹部持续钝痛或者侧腰部持续钝痛、阵发性剧烈绞痛,可放射至同侧上腹部或者阴部;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患侧肾区叩击痛。②年龄>18岁;③尚未接受过坦索罗辛、非布司他治疗。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内科疾病,如高血压危象、糖尿病;②合并脊椎下急性下肢功能障碍、严重肾盂积水继发感染;③既往有盆腔手术者;④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坦索罗辛治疗,患者口服坦索罗辛胶囊[安斯泰来制药(中国)有限公司,规格:0.2 mg],每日1次,每次0.2 mg,连续服用14 d。研究组接受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坦索罗辛同对照组,患者口服非布司他片(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规格:40 mg),每日1次,每次40 mg,连续服用14 d。

1.4 观察指标

1.4.1 临床疗效评价 治愈:上腹部持续钝痛或者侧腰部持续钝痛、阵发性剧烈绞痛完全缓解,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消失,结石排除率大于80%;有效:上腹部持续钝痛或者侧腰部持续钝痛、阵发性剧烈绞痛缓解,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缓解,结石排除率在50%~80%;无效:临床症状未缓解甚至加重,结石排出率小于50%。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2 肾功能、血清LDL、GSH-Px 检测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于清晨空腹状态下抽取患者肘静脉血5 m L,用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处理后,以3 000 r·min-1离心10 min,取上层血清冻存于-80℃待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患者血清中尿素氮(BUN)、血清肌酐(Scr)、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LDL 和GSHPx水平。试剂盒均购自美国R&D 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标准进行操作,控制批内差异<10%,批间差异<15%。

1.4.3 比较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观察并记录治疗期间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U 表示,均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33%(χ2=4.603,P<0.05)。研究组结石清除率、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2和表3。

表2 2组临床有效率比较(n=61)Tab.2 Comparison of clinical effect between the 2 groups(n=61)

表3 2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止痛药使用率、结石排出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n=61)Tab.3 Comparison of stone clearance rate,analgesic use rate,stone discharge time and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2 groups(n=61)

2.2 2组患者肾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BUN、Scr和NGAL 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UN、Scr 均 显 著 下 降,NGAL 指 标 显 著 提 升(P<0.05),且研究组的BUN、Scr水平低于对照组,NGAL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n=61)Tab.4 Comparison of kidne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表4 2组患者肾功能指标比较(±s,n=61)Tab.4 Comparison of kidney function indexes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项目 BUN/(m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t P Scr/(μ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t P NGAL/(pg·L-1)治疗前 治疗后t P对照组 6.58±0.48 6.09±0.32 6.633 0.000 76.71±7.43 72.84±5.59 3.250 0.001 3.98±0.44 6.48±0.47 30.327 0.000研究组 6.57±0.45 5.03±0.34 21.325 0.000 76.69±7.58 68.81±4.85 6.839 0.000 3.97±0.41 7.48±0.55 39.961 0.000 t 0.118 17.731 0.014 4.253 0.129 10.795 P 0.905 0.000 0.988 0.000 0.896 0.000

2.3 2组患者血清LDL、GSH-Px水平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的LDL、GSH-Px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患者的LDL、GSH-Px 水平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LDL、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2组患者的LDL、GSH-Px水平比较(±s,n=61)Tab.5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levels of LDL and GSH-Px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表5 2组患者的LDL、GSH-Px水平比较(±s,n=61)Tab.5 Comparison of the serum levels of LDL and GSH-Px between the 2 groups(±s,n=61)

项目 LDL/(mmol·L-1)治疗前 治疗后 t P GSH-Px/(mg·L-1)治疗前 治疗后t P对照组 6.58±1.34 4.45±0.85 10.483 0.000 265.83±43.91 189.85±29.72 11.191 0.000研究组 6.56±1.38 2.47±0.44 22.053 0.000 268.38±43.75 164.81±23.94 16.219 0.000 t 0.081 16.156 0.321 5.124 P 0.935 0.000 0.748 0.000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患者出现阴道皮炎1例、恶心呕吐1例;对照组患者出现1例恶心呕吐;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4%,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停药后均得到明显缓解,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1,P=0.558)。

3 讨论

尿结石是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轻症患者会出现上下腹部疼痛、血尿等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尿路梗阻、肾盂积水等症状,导致肾功能损伤[8]。尿结石的发生因素较为复杂,临床上认为高钙尿、高草酸尿等各种代谢紊乱是导致尿结石发生的主要机制[9]。尿结石可采取手术治疗以及药物治疗,对于无手术指征的患者,可以给予药物治疗,同时给予饮食干预,限制盐的摄入[10]。目前临床上越来越多的医生选择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降尿酸药等药物治疗尿结石,通过抑制输尿管平滑肌痉挛、扩张输尿管管径、降低体内尿酸的合成、缓解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肾脏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达到促进结石排出的目的[11-12]。

坦索罗辛属于高选择性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可以抑制输尿管平滑肌痉挛,对输尿管的自然蠕动无影响,通过扩张输尿管管径,从而促进尿结石的排出[13]。该药物还能提升患者的尿液传输能力,降低输尿管内部压力,防止膀胱三角肌受刺激,使得输尿管下段平滑肌保持良好的松弛状态[14]。非他司布是一种新型降尿酸药,通过抑制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尿酸的合成,能够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缓解尿酸盐沉积所导致的肾脏损伤,改善氧化应激反应[15]。大量临床研究证实了坦索罗辛与非他司布治疗尿结石疾病的有效性[16]。本研究中,研究组治疗有效率、结石清除率和止痛药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石排出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坦索罗辛与非他司布联合使用,患者的受益更大。治疗后,2 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提示坦索罗辛与非他司布联合治疗,能够改善肾功能以及蛋白尿功能。曹程等[16]研究指出,尿结石患者的LDL水平异常增高,且伴随病情进展其表达水平也逐渐增高。GSH-Px作为机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重要的过氧化物分解酶,能够清除体内自由基,对抗组织脂质过氧化,缓解自由基对组织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损害[17-18]。本研 究 发 现,治 疗 后2 组 患 者 的LDL、GSH-Px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且研究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治疗能够较好清除患者体内的GSH-Px 抗氧化酶活性,提升自由基清除能力,清除过剩的自由基,对患者肾功能改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地降低患者体内过氧化酶水平。ÖZVEREN B等[19]研究发现,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治疗能够有效降低体内的LDL 水平与GSH-Px水平,促进尿结石的排出,缓解痛风症状。另外,2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证实了2种药物联合治疗的安全性。刘文泓等[20-21]研究指出,采用坦索罗辛联合其他药物治疗,不仅能改善患者的氧化应激水平和肾功能,而且不会增加药物不良反应,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坦索罗辛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尿酸结石合并痛风,能有效改善肾功能,降低LDL、GSH-Px水平,缩短住院时间,提升结石清除率,且安全性较好。受样本量限制,本研究结果有待扩大化的中心试验证实。

猜你喜欢
输尿管肾功能尿酸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分析输尿管软镜手术前留置输尿管支架管的必要性
输尿管镜下钬激光碎石留置双J管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护理分析
喝茶能降尿酸吗?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输尿管硬镜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临床分析
尿酸值越低越好吗?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糖尿病性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血液透析护理体会
尿酸并非越低越好
尿酸高有哪些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