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性人格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与照护行为间的调节作用

2022-07-06 08:15吴雪影彭守华马丽莎王风清谷申森
护理研究 2022年12期
关键词:职场科室规范化

吴雪影,彭守华,马丽莎,王风清,李 芳,谷申森*

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3.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照护行为是护理工作的核心和本质,是护理质量的根本,其内涵通常包括治疗性护理措施和心理护理等[1]。新入职护士进入临床护理岗位后一般需要2 年理论、操作技能等规范化培训[2-3]。规范化培训期间,护士面临初入工作岗位、理论与现实之间冲突、科室轮转致环境频繁变换、工资待遇低、个人成就感缺乏等尴尬局面[4-5],导致护士职业压力增强及适应不良。职场适应度是指护理人员在工作中适应相关环境,并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6]。主动性人格指个体在应对周边环境时,拥有一种稳定的人格倾向,采用积极主动行为改变当下环境的内部人格特质,影响个体的心理与工作结果[7],如主动克服环境的不适应性等[8]。目前,我国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处于初始阶段,研究重心多在岗位培训[9],对其职场适应关注不多,但规范化培训护士的适应状况直接关乎规范化培训效果及护理质量[10]。因此,本研究将主动性人格作为调节变量,探讨其在职场适应与照护行为之间的调节作用,为促进规范化培训护士尽快适应职场、提升照护行为提出相关策略,进而为推动规范化培训工作科学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乌鲁木齐市3 所三级医院2020 年—2021 年的规范化培训护士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规范化培训护士进入临床轮转时间>1 个月者;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病假、事假等原因不在岗者。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包括年龄、性别、学历、职称、所在科室、收入情况、参加规范化培训时间、轮转科室的满意程度等资料。

1.2.2 照护行为量表 量表包括服务的可及性、知识和技能、尊重及服务的连续性4 个维度,共24 个条目,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1 分表示从不,6 分表示一直,总分24~144 分,得分越高说明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能力越强。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9,重测信度为0.883,信效度较好[11]。

1.2.3中文版护士职场适应度量表(Nurses'Workplace Adaptability Scale,NWAS) 由刘丽丽等[12]汉化并进行信效度检验,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为0.889,重测信度为0.791,包括工作环境与氛围、与上司的关系、业务自主3 个维度,共17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1 分为非常不符合,5 分为非常符合,分值越高说明护士适应度越好。

1.2.4 主动性人格量表 该量表由Seibert 等[13]编制,共10 个条目,采用Likert 7 级计分法,从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分别计1~7 分。满分70 分,10~30 分为低水平,31~50 分为中等,51~70 分为高水平。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2。

1.3 调查方法 由研究者联系3 所医院相关负责人,给予统一的指导,量表内容录入问卷星后将链接发给各医院负责人,规定回收的截止时间。共发放调查问卷467 份,回收有效问卷453 份,有效率97.00%。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所获数据由双人进行审核,采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定性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比(%)表示。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特征护士照护行为差异,采用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探讨主动性人格、职场适应与照护行为间的关系。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规范化培训护士基本资料 本次共调查规范化培训护士453 人,男42 人,女411 人;年龄:21~27(23.67±2.88)岁;学历:专科186 人,本科262 人,硕士及以上5人;所在科室:内科系统138人,外科系统155人,妇儿系统59 人,急诊重症73 人,手术室28 人;453 人均为初级职称;月收入小于3 000 元92 人,3 000~5 000元185人,≥5 000元176人;规范化培训时间:15个月184 人,3 个月269 人。

2.2 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照护行为与主动性人格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照护行为、主动性人格得分情况(±s,n=453)单位:分

表1 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照护行为、主动性人格得分情况(±s,n=453)单位:分

项目中文版职场适应度量表总分工作环境与氛围与上司的关系业务自主照护行为量表总分服务的可及性知识和技能尊重服务的连续性主动性人格量表总分条目数17 11 42 24 8565 10得分59.17±9.47 40.11±5.13 12.68±4.04 6.38±2.15 113.97±22.79 38.16±8.17 24.10±5.03 30.06±4.78 21.65±6.84 48.63±15.13条目均分3.48±0.55 3.65±0.46 3.17±1.06 3.19±1.06 4.75±1.09 4.77±0.87 4.82±0.55 5.01±0.46 4.33±1.20 4.86±0.93

2.3 不同特征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得分比较(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得分(±s)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得分(±s)单位:分

① 无护士选择非常不满意、不满意。

项目分类P性别年龄学历男女统计值t=-0.620 0.536<25 岁≥25 岁专科本科硕士及以上<3 000 元3 000~5 000 元>5 000 元15 个月3 个月内科系统外科系统妇儿系统急诊重症系统手术室一般满意非常满意0.311<0.001照护行为得分4.71±0.76 4.79±0.80 4.68±0.68 4.82±0.73 4.34±1.27 4.80±0.95 5.11±0.54 4.67±0.73 4.81±0.79 4.77±0.71 4.87±0.75 4.63±0.82 4.85±0.83 4.87±0.87 4.71±0.82 4.68±0.74 4.64±0.65 4.67±0.73 4.71±0.69 4.87±0.66 F=10.200 t=-1.015月收入F=1.081 0.340规范化培训时间所在科室t=-3.166 0.002人数42 411 427 26 186 262 5 92 185 176 184 269 138 155 59 73 28 83 216 154 F=1.247 0.290轮转科室满意程度①F=3.249 0.040

2.4 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与职场适应及主动性人格的相关关系 Pearso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与职场适应呈正相关(r=0.481,P<0.001),照护行为与主动性人格呈正相关(r=0.354,P<0.001),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与主动性人格呈正相关(r=0.217,P<0.001)。

2.5 主动性人格在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与照护行为间的调节作用 采用多元线性分层回归分析,以照护行为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一般资料变量作为第1 层变量,职场适应和主动性人格作为第2 层变量,职场适应×主动性人格的交互项作为第3 层变量纳入回归方程(α入=0.05,α出=0.10),具体结果见表3。结果显示:第2 层纳入职场适应和主动性人格后,职场适应(β=-0.496,P<0.001)和主动性人格(β=0.255,P=0.003)能够预测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职场适应和主动性人格可以解释照护行为28.3%的变异;第3 层纳入职场适应和主动性人格的交互项能够预测照护行为的得分(β=0.143,P=0.009),说明主动性人格在职场适应和照护行为的关系间具有调节效应。

表3 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3.1 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有待提高 本研究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量表得分为(113.97±22.79)分,低于刘砚燕等[14]调查结果,可能与规范化培训护士初入临床工作,缺乏照护经验有关。照护行为4 个维度中,得分最低的是服务的连续性,最高的维度是尊重,与刘砚燕等[14-15]研究结果基本一致,说明规范化培训护士在为病人耐心提供连续照护、健康指导等方面仍有待改进、提高。尊重维度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护理核心理念,得分最高,体现规范化培训护士在人性照护方面落实较佳,能够充分重视病人、尊重病人的意愿。不同学历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示照护行为与规范化培训护士在校期间接受教育层次不同有关。随着学历提升,其核心能力、职业素质随之提高[16]。不同规范化培训时间的护士照护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着规范化培训时间的延长,临床经验积累越多,照护行为越好。这就要求管理者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历、不同培训时间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制定分阶段、分层次的培训内容,激发规范化培训护士积极参与培训的动力,避免高学历规范化培训护士心理的落差[17]。对轮转科室满意程度越高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得分越高,可能与科室带教规范程度、工作强度及科室氛围等有关[18],尤其是轮转科室带教规范方面。有学者指出,我国尚缺乏培训师资准入、考核标准,师资队伍的总体素质参差不齐[8]。因此,在院级层面,应结合医院护理队伍特点,统一轮转科室及带教老师准入制度,重视临床教学能力的考核与测评,不断提高培训质量。

3.2 职场适应情况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具有正向作用 本研究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与职场适应呈正相关,即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良好可以提高其照护行为。有研究表明,规范化培训护士如适应不良,将导致其临床工作能力欠佳[19-20],严重影响护士照护行为。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处于中等水平,且低于刘丽丽等[21]调查结果,可能与地区不同有关。在职场适应的3 个维度中,工作环境与氛围发展较好,说明规范化培训护士对轮转科室的环境与氛围认同感强。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氛围在缓解护理人员职场压力中具有正性作用[22],可以促使规范化培训护士得到较多团队帮助和支持,亦能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与上司的关系和业务自主两个维度得分均低于总均分,需关注这两个方面。护士长要帮助新护士与上司构建良好的关系。在业务自主方面,规范化培训护士虽具备了常规工作能力,需要在带教老师指导下开展临床工作,要求带教老师具备一定的授权知识,注重培养其临床自主工作能力。因此,医院及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注重基础知识及技能的提高,亦要注重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的正性作用,帮助其尽快适应职场,提高照护行为。

3.3 主动性人格调节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与照护行为之间的关系 调节效应分析结果显示,主动性人格能够强化职场适应对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的作用,对于主动性人格较高的规范化培训护士,其职场适应能够更大限度地提高规范化培训护士照护行为。有研究表明,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可以快速适应环境[7]。这可能与主动性人格作为一种积极心理状态,能体验到较多的情感支持有关,且高主动性人格的员工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以主动发现问题、处理问题[23-24],在工作中投入最大的精力,即拥有较高的工作投入水平[25],提高了工作效率。高主动性人格的个体做事较主动、热情,与优质护理服务一贯要求的主题相切合,并且价值观较为积极[26],能为病人提供更高质量的照护,从而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刚毕业护理人员在持久职场适应不良的状态下,会增加职业倦怠感,还会导致出现在职场中减少自主付出的趋向[27]。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主动性人格处于中等水平,仍有提升的空间。因此,医院及护理管理者不仅要注重规范化培训护士基础知识及技能的培训,还要关注主动性人格对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及照护行为的正性作用,采取相应激励机制,促进其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发展,提高其主动服务、主动参与管理的意识,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4 小结

本研究结果显示,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良好可以提高其照护行为,主动性人格特质可以增强职场适应对其照护行为的预测作用。因此,医院及相关护理管理部门需要重视规范化培训护士职场适应问题,培育规范化培训护士主动性人格特质,以提高规范化培训效果。本研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后续研究可扩大地域、扩大样本量,并进行纵向动态研究,识别不同规范化培训阶段的关注重点。

猜你喜欢
职场科室规范化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爱紧张的猫大夫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新医改形势下的科室文化建设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