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做“不挂科”的班主任

2022-07-07 00:15崔晓红
关键词:体力班规制度

崔晓红

最近一直在读的一本书是《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深刻意识到班主任也是门学问,是一门需要自评、他评的学科,是对作为班主任的我们的学识、人品、思想、人生观、价值观的考核,亦是对班主任心理承受能力的考验,需要我们时刻努力争做“不挂科”的班主任。

深刻记得初当班主任最大的感受就是“凭满腔热情、拼全部体力”“尽全力让班里学生各方面的成绩都稳步提升”,而每天最提心吊胆的就是纪律,就像书中作者说的那样:“每天都在心里重复着别里科夫的一句话:千万别出乱子啊!”但是,该出事的还是会出事。“你班学生打起来啦”“你班学生逃学啦”“你班学生晚上打手电筒拍扑克”……我每天穿梭于各类事情的处理中,与各类“皮娃儿”斗智斗勇,当然,我也得到了领导的赞许,“你班期中考试五科总排名第一,很厉害啊。”更收获了班里学生的信任与爱戴。在这初当班主任的第一年,我尝遍了班主任的酸甜苦辣咸,也深刻认识到班主任光凭满腔热情、拼体力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導。

再次担任班主任时,我实行“制度管人,思想化人”的班级管理方法,“制度管人”就是打破人管人、人盯人的这种体力方式,和学生共同制订属于我们自己班的班规,有什么问题直接参照班规落实,所有事情都对事不对人,无论是谁,只要出现问题,直接参照班级制度处理。

“思想化人”就是在“制度管人”的前提下,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在生活中多关心学生。如果说,制度管理是严,那么思想的引导和沟通就是宽。深刻体会到“思想化人”的重要性是在一次次棘手问题的处理中,如课堂上情绪失控的学生、被家长宠溺过度不听老师话的学生、走个性化的学生、极度叛逆的学生……而一次次与学生心与心的沟通,让我对于班级管理有了更为明确的认识:班级管理就是对学生思想的引导和管理,是对学生思想和认识的引领和疏导。

在近两年的班级管理中,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学生思想的沟通和引领上,想尽办法让学生的思想和自己的思想相融合,无论是学习还是班级的其他事务上。而与学生如朋友般的谈心,是为了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和成长,是为了更好地处理问题,并不是让老师的威信丢失,更不是去掌控学生的一切,要让学生既喜欢与你谈心,又敬佩于你的威信,这样才会更好地树立班风、严守班规、共同进步。

做班主任,越来越让我坚信:班级管理的技巧就是师生相处的技巧,就是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和疏导的技巧。让学生信服,和学生的思想有了沟通,班级管理就会少很多问题,也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回顾班级管理的过程,有很多问题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解决,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自己思考和反思,面对未来的班级管理,总感觉自己要做的还有很多很多,需要与时俱进,需要时刻提醒自己,争做“不挂科”的班主任。

(作者单位:宁津县第一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体力班规制度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班规“七问”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某些单位的制度
人类的收留
水下作战用啥枪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