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思考

2022-07-07 02:50周凤霞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22年4期
关键词:情感认同行为导向政治认同

周凤霞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生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其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职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性与对策进行思考,一方面能够达到提升教师的核心素養,另一方面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革命传统教育;情感认同;政治认同;行为导向;核心素养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初中生思想道德素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者,更重要的是教师应该用创造的智慧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精神潜力,实现人格上的完善,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教师在此过程中的创造主要表现在转化上,即把党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转化为学生个人成长的精神财富和精神力量,并使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断丰富、完善、发展。

革命传统教育具有人民性、民族性、发展性的特点,其中蕴含着革命文化、红色基因等丰富的内涵,恰恰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转化提供了重要载体。将革命传统教育所蕴含的精神力量融入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并使其转化为初中生的情感认同、政治认同,坚定的理想信念、行为导向,是每一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师深深思考并践行的课题。

一、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意义

1.是符合初中生身心特点和解决初中生自身存在的思想问题的现实需要

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以及行为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初中生自身缺乏辨别能力、觉察能力和抗诱惑能力,极易受外界不良信息的影响而在思想和行为上出现一些偏颇。此外,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导致一些学生不懂得勤俭节约,在学习上缺乏迎难而上的攻关精神,在认知上缺少对一些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伟人的了解,甚至张冠李戴。如:在讲述“民族精神”这一课时,谈到东北抗联精神,很多身为龙江大地儿女的学生,对那些为救亡图存与日寇展开艰苦卓绝斗争的东北抗日英雄们却知之甚少,这一现象发人深省。教育是塑造灵魂的事业,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对于增强初中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的深厚感情,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敢于担当的品质,培养初中生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怀,引导初中生自强不息、甘于奉献,具有极强的针对性、时代性、实效性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2.是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核心素养的需要

以己之昏昏,焉能使人昭昭?教师的事业是对学生一生负责的事业,优秀的思政课教师会成为一种引人向上的力量。真正的教育是从教育者的素质开始的,教师传递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教育是心灵的对话。将革命传统教育恰如其分地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要求教师要身正为范,具有传统美德的修养,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启迪、感染学生;要求教师在思想上、情操上要进行“修行”;要求教师要了解中华民族伟大的奋斗历史,包括革命历史、革命精神,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脉络,提高自身的素养;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教育教学知识,更需要理念与智慧、实践与反思的教师职业生命的创生过程。将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就要给学生心灵埋下真善美的种子,引导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这是一项长期的艰巨性的工程,必将提高教师的核心素养,必将促进教师、课程、学生的共生共长。

3.是使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需要

由于初中生人生阅历所限,学生与革命历史事件有时空距离感。革命传统教育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为载体,直观性强,恰好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上述短板。感人心者,莫乎于情,生动形象的革命历史事实和革命英雄事迹,撼动学生心灵,引发情感共鸣,达到育德、育心、育人的教育目标。历史不会忘记那些英勇无畏、前仆后继用鲜血扭转乾坤,用生命铸造新中国的共和国卫士。借助革命传统教育这一载体,贴近时代、贴近学生思想实际,浸润学生心灵,让真理之光照耀学生前行之路,让学生真情、真用、真悟,达到知、信、行的统一,进而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成为有温度、有厚度、有深度的课。

二、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对策

1.找准解决学生目前存在的思想问题的突破点

当代青少年距离那段血雨腥风的岁月越来越久远,他们无法真切感受到那段历史。作为青少年思想的引领者,要深入了解当代青少年的生活经历、思想发展规律,了解青少年的兴趣爱好、个性特长,找准突破点。教师要从社会需要、生活需要、个体生命需要为出发点,紧贴初中生的内在需求、精神需求、认知特点,注重对革命传统教育中蕴含的革命理想信念、革命典型、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的挖掘;在教学中提升教学内容的维度、教学方法的维度,有机整合教材资源和革命传统教育资源,抓住教育契机,让学生深刻体会革命前辈的人格魅力,带领学生深入探索其中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勇于担当的精神;要深入挖掘课程中的隐形素材,在教学内容、价值与教学取向、学生思想实际之间寻找到一个结合点,将学科知识转化为各种鲜活的、激发活力的琼浆玉液,而不是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等的简单堆砌。通过讲革命故事,揭示出革命故事背后所蕴含的历史逻辑,给学生们深刻的历史启迪,使教学内容红起来,政治导向亮起来,课堂气氛活起来。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如:讲好两万五千里的漫漫长征、奋起抵御日寇的十四年抗战、抗美援朝的战役、抗洪抢险的感人场面……这些气壮山河的英雄群体,其革命事迹令人惊叹,其品格光彩照人,其精神撼天动地,能够引发学生情感共鸣进而让学生勇于承担责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篇章。加强艰苦奋斗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定不移地将理想付诸实践,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不怕苦、不怕死、不为名、不为利的高尚品质。

2.找准与时事、先优模范的契合点

可以将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扩展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成就和当代的先优模范人物上来。如: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世界各国都处在阴霾之下,深受打击,我国却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2020年至2021年,我国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天问一号探测火星、羲和号探日、鲲龙AG600大飞机试飞成功、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等,这些成就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见证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速度。以此增强学生爱党的情怀,让学生深刻体味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行”的道理,坚定四个自信,做自信的中国人。

教师还可以选取榜样人物,如: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或劳动模范,也可以选取革命伟人毛泽东、周恩来等及革命英雄人物的感人至深的事迹,让学生的心灵与榜样贴得更近,才能产生更大的共鸣。先进人物的事迹,撼动着学生们的心灵,先进人物的人格魅力激励着学生,所产生的精神力量,必将转化为学生们的实实在在的行动,促进学生修正自己的言行,进而养成努力学习、刻苦钻研的好习惯,养成勤奋敬业、踏实肯干的好作风,养成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好品质。

3.找准与本土红色文化、重大纪念日的结合点

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红色的故事源远流长。红色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红色文化承载着无数先辈的动人事迹、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见证和凝结了那段光辉的历史革命,这些红色文化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用好用活传统革命文化资源,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是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鲜活教材。通过让学生阅读红色经典,观看红色影视,唱响红色赞歌,讲好红色故事,参观重要会议遗址、重要人物故居、重大事件和重大战斗遗址、革命纪念碑等,让学生了解伟大民族精神,做到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史可讲、有事可说。如:牡丹江历史悠久,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留下了马骏纪念馆、八女投江纪念遗址等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还可以借助一些纪念日,如:“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建党百年等,为学生还原一个个真实的历史特写。忆红色历程,追红色足迹,树红色精神,带给学生强大的震撼和冲击,增强感染力,发挥红色文化的价值导向、情感调节和教育功能,引发学生心灵的共鸣和文化认同,从而更加有效地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文化基因。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充分发挥革命传统教育具有活载体、活教材的育人功能。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革命战争年代已经过去,但革命精神不曾褪色,愈发厚重而令人敬仰,革命传统教育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进而让学生做一个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中国人具有深远意义。

见习编辑/张婷婷

猜你喜欢
情感认同行为导向政治认同
行为导向教学法在PLC课程中的应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思想重要意义的政治学分析
如何增强政治认同和道路自信
高职院校开设《公共营养基础》公共选修课程的教学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浅析高校党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浅谈行为导向教学法在高职经济类专业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