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绵四十年的太空“噩梦”

2022-07-07 03:07
中国银幕 2022年7期
关键词:异形普罗米修斯斯科特

《异形》

发现时间:(《异形》到《异形4》):1979至1999年

重启时间:(《普罗米修斯》):2012年

(《异形:契约》):2017年

开张盛况

史上最“恐怖”外星生物

1979年,两位颇为落魄的编剧丹·欧班农和罗纳德·舒塞特合力创作一部名为《星际怪兽》的剧本:未来世界里,一艘商业托运飞船收到外星球信号,赶去营救却落入陷阱,被一群外形恐怖的怪兽袭击。为了剧本更好卖,他们还找人画了些概念设计图,打算拿着剧本和图纸去拉投资。不久之后好运降临到他们身上,彼时20世纪福斯刚刚发行了《星球大战》,因此成为票房大赢家,他们在“科幻”上尝到了甜头,正急着开发另一部同类型电影。于是,大名鼎鼎的《异形》诞生了。福斯在当时为《异形》物色了很多导演人选,罗伯特·奥尔德里奇、彼得·叶茨,甚至连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都在考虑之列。但最终,他们选择了一位在电影界刚刚起步的新人——雷德利·斯科特。尽管当时斯科特已经快40岁了,但他只在广告片领域颇有建树,电影导演经验有限。在成为导演之前,斯科特曾就读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在英国广播公司做过布景师和美术指导,绘画功底过硬。后来的事实证明,在《异形》的筹备和拍摄过程中,斯科特本人的美术功底起了大作用。

接下这份导演工作后,斯科特带着剧本回到英国。他花了三周时间,画出了全片详细的故事板。这期间,编剧欧班农也没闲着,他看了很多设计师和插图师的作品,希望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来完成《异形》的灵魂——“异形”怪兽的设计。最终,欧班农和斯科特选择了来自瑞士的艺术家汉斯·鲁道夫·吉格尔。吉格尔以超现实主义的科幻风作品而闻名,这种风格与斯科特的美学需求不谋而合。“我们决定要设计一只非常优雅的怪兽,它有些像昆虫,但动作必须迅猛凌厉。”吉格尔对“异形”的构想成了此后40年《异形》系列电影的美术设计原则,他为《异形》设计了全部怪兽造型,成年异形、抱脸幼生体、破胸幼体……他的设计风格向来混搭着性暗示和工业机械质感,这种风格的“异形”优雅又恐怖,每每能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于性、变异和进化的恐惧。和当时强调科技感、未来感的太空电影不同,斯科特为《异形》选择了一种科幻混搭重金属的空间设计风格,后来这种风格被称为“废旧未来风”。斯科特和他的团队在破旧的金属空间里打造了一个个阴森幽暗的场景以增强电影的恐怖氛围,这种颓废的设计一度成为流行风潮,在电影、广告、漫画和游戏设计等领域被不断模仿和借鉴。1979年5月25日,《异形》在洛杉矶首映,口碑爆棚,最终以1.2亿美金成为当年第六卖座的院线电影。但比起票房成绩,《异形》所颠覆的类型片创作原则,它在美术设计上的探索等电影本身的突破,显然更有意义。

重启史诗

深空梦魇再临

而在首部《异形》大获成功后,斯科特一直想尽快拍摄第二部,讲一讲第一部中出现的工程师,以及异形的母星。但种种原因,他没能参与“异形系列”第二、第三和第四部的创作。在《异形》这部电影上,斯科特一直有遗憾。他也曾多次试图弥补这个遗憾——在《异形4》之后多年、正式重启《异形》之前,他甚至找到了《异形2》的导演、如今被奉为“卡神”的詹姆斯·卡梅隆,希望两人协力,重启“异形系列”,尽管卡梅隆也欣然应允,但后来还是因为资金问题,合作计划不得不暂时搁浅。几番周折之后,斯科特终于找到了机会,他计划效仿“星球大战”系列,以续作的形式拍摄“异形前传”系列作品,并把导筒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因此,《普罗米修斯》以及其后的《异形:契约》应运而生。

已经80岁高龄的雷德利·斯科特,却依然执着于完善“异形系列”的世界观与哲学思考。“我在《异形》第一部时就已经想好了整个构架和内容。我一直很讶异,为什么在之后的三部续集中没有人要探讨谁创造了异形?《普罗米修斯》让《异形》复活,因为它一度‘死去’。我们终于可以讨论谁创造了异形,以及这背后的原因。这涉及生命的有限与不朽,以及人工智慧的创造。这才是我心目中‘异形系列’的主题以及下一阶段的故事。”雷德利·斯科特如此说明对《异形》重启之作《普罗米修斯》的创作因由。而从《普罗米修斯》开始,斯科特的确把日渐消沉于普通商业片中的《异形》系列带入了更为优雅和哲学的层面。电影名暗示着故事的走向——普罗米修斯是希腊神话中最智慧的神明之一,他创造了人类,并逆宙斯之意,为人类带去火种,一手促成了人类文明的诞生。斯科特在电影中探讨了他一直萦绕于心的问题:生命的有限与不朽,以及人工智能的利弊得失。《普罗米修斯》上映之后,“异形系列”的世界观和宇宙观变得更为宏大。这不再只是一个人类大战“异形”怪兽的太空惊悚故事,它开始思考宇宙、人类、科技之间的关系,探讨创造与毁灭之间的悖论。最终影片票房定格在4.1亿美金,对于一部太空惊悚片,这一成绩虽然不算辉煌,但是足够优秀,并且影片一度在IMDb获得8分的高口碑分数,在国内上映时也引发大规模的讨论,并引出了两个极端:爱它的人称其为最优秀的惊悚电影;不爱它的人则反复强调其晦涩难懂,以至于短暂出现过一阵“普学”风潮,最终被引向有关《异形》的终极思考。

重启之观察

“神棍”还是“神迹”,这是一个问题

感同身受的女性视角

40多年前,他拍摄了第一部《异形》,引领了当时太空片的新风尚。那之后,斯科特不曾放弃继续拍摄《异形》的想法,这一系列电影经历了詹姆斯·卡梅隆、大卫·林奇、让·皮埃尔·热内三位导演,如今终于又回到了斯科特手中,他也终于如愿,可以为观众讲一讲《异形》的起始故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上世纪的好莱坞,电影中的英雄几乎都是男性担纲,尤其是太空题材,这几乎是一个只属于雄性的领域。《异形》打破了这一禁忌,由西格尼·韦弗饰演的中尉芮普莉成为电影名副其实的“大女主”——她也是那个拯救世界并唯一活下来的人。据说,芮普莉这角色原本也是一个男性角色,但不知谁提了意见,男人被换成了女人——这一改变起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普罗米修斯》延续了《异形》的灵魂,科学家伊丽莎白·肖恩成为观众的“代言人”,她切身感受着每一次或是惊悚或是悲切的瞬间,她的每一次情绪反馈都能为观众展现剧情的波澜,让观众彻底感受“深空恐惧”的心跳加速。女演员和女性角色始终在《异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成为系列以及重启时得以成功的重要密码。

两极口碑,续作未知

“异形系列”的诞生,有两个最大功臣:一个是斯科特,另一个是被誉为“异形之父”的设计师吉格尔。2014年,吉格尔去世,80岁的斯科特继续孤军奋战,重启前传。在《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中,斯科特把“异形系列”的世界观框在了一个莫比乌斯环里:“工程师”创造了人类,企图控制人类,人类创造了生化人,企图控制生化人,而生化人让“工程师”种族灭绝,还企图反扑人类。在这个控制与反控制的过程中,异形诞生。至此,观众似乎渐渐看清了斯科特40年前就确立的对于“异形系列”的构想,他想借这部太空惊悚片表达自己对生命、对文明的悲观态度。或许,只有斯科特才能把《异形》拍得既恐怖又优雅——这是他最初的对于《异形》的美学设定,《普罗米修斯》和《异形:契约》都遵循了这个设定,不过,老爷子有些时候的过于“留白”,或许让电影陷入某种讳莫如深的境地——以至于很多人不曾看懂其精髓核心,从而导致电影口碑呈现两极分化的境地。也因为如此,《异形:契约》被指过于“神棍”,在票房和口碑上都表现得不尽人意,而这也直接影响到“前传”三部曲最后一部的产出。不过,倒也不用过于悲观,收购完二十世纪福斯的迪士尼表现出对于《异形》相当大的兴趣,或许在不久之后,我们又能聽到《异形》第二次重启的好消息。

猜你喜欢
异形普罗米修斯斯科特
我的书屋,我的梦1
普罗米修斯盗取火种
普罗米修斯盗火
异形日
《异形:契约》究竟会不会有未来?
《异形:契约》: 雷德利“异形世界观”再拓展
湖人主帅斯科特下课
英语神话故事:普罗米修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