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2年主推玉米品种

2022-07-07 10:10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310020俞琦英
新农村(浙江) 2022年7期
关键词:穗位穗长斑病

浙江省种子管理总站(310020)俞琦英

1.浙糯玉16

(1)品种类型糯玉米。

(2)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6。

(3)产量表现2016—2017年平均鲜穗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925.5千克,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1.3%。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07.9千克,比对照增产5.6%。

(4)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出苗至采收鲜穗,下同)88.3天,比对照长5.6天;株型紧凑,叶色淡绿,株高263.6厘米,穗位高128.2厘米,双穗率11.9%,空秆率0.8%,倒伏率3.7%,倒折率0.1%;果穗大,锥形。穗长19.9厘米,穗粗5厘米,秃尖长3.2厘米,穗行数16.2行,行粒数36.8粒;籽粒白色,排列整齐;单穗鲜重253.0克,净穗率70.8%,鲜千粒重294.4克,出籽率64.8%。直链淀粉含量2.6%;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6.3分,比对照高1.3分;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高抗茎腐病,中抗纹枯病。

(5)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蹲苗控高,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小斑病。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浙江种植。

2.杭糯玉21

(1)品种类型 糯玉米。

(2)审定编号 浙审玉

2019002。

(3)产量表现2017—2018年平均鲜穗亩产911.9千克,比对照“浙糯玉5号“增产1.4%;2018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72.9千克,比对照减产2.4%。

(4)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83.6天,比对照长0.8天;株型半紧凑,上部叶片茂盛,株高211.0厘米,穗位高84.5厘米,双穗率0.4%,空秆率0.2%,倒伏率1.0%,倒折率0.0%;果穗较大,锥形,籽粒白色,甜糯粒比例1∶3,排列整齐,穗长18.2厘米,穗粗5.2厘米,秃尖长1.4厘米,穗行数13.5行,行粒 数35.7粒;单穗鲜重250.0克,净穗率76.2%,鲜千粒重350.1克,出籽率66.1%。直链淀粉含量2.3%;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8.5分,比对照高3.5分;小斑病级5级,大斑病级3级,纹枯病株率67.1%。

(5)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种植密度以每亩3000~3200株为宜,增施穗肥减少秃尖,注意防治纹枯病。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浙江种植。

3.钱江糯3号

(1)品种类型糯玉米。

(2)审定编号浙审玉2017008

(3)产量表现2014—2015年平均鲜穗亩产844.8千克,比对照“美玉8号“增产20.6%;2016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19.2千克,比对照增产14.6%。

(4)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87.4天,比对照短0.6天;株高193.4厘米,穗位高76.6厘米,双穗率13.4%,空秆率1.0%,倒伏率1.3%,倒折率0.3%;果穗长锥形,排列整齐,籽粒紫白花色,糯∶甜比例3∶1,穗长20.7厘米,穗粗5.0厘米,秃尖长3.2厘米,穗行数15.2行,行粒数36.6粒;单穗鲜重270.1克,净穗率70.3%,鲜千粒重330.8克,出籽率62.7%。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感茎腐病、玉米螟和纹枯病。直链淀粉含量1.9%;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5.2分。

(5)栽培技术要点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加强肥水管理减少秃尖,注意防治茎腐病、纹枯病和玉米螟。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浙江种植。

4.金玉甜2号

(1)品种类型甜玉米。

(2)审定编号浙审玉2012001。

(3)产量表现2009—2010年省甜玉米区试平均鲜穗亩产951.4千克,比对照“超甜3号”增产12.3%。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878.2千克,比对照增产10%。

(4)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85.3天,比对照短1.1天。株高236.6厘米,穗位高77.6厘米,双穗率22.6%,倒伏率12.2%,倒折率1.6%。果穗筒形,籽粒黄色为主、间有白粒,排列整齐,穗长18.9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0.9厘米,穗行数14.9行,行粒数32.0粒,鲜千粒重361.2克,单穗鲜重238.1克,出籽率69.5%。可溶性总糖含量11.2%,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5.4分,比对照高2.9分,鲜穗外观品质较好,甜度较高,皮较薄。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抗茎腐病,感玉米螟。

(5)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植株较高,宜适当稀植,提倡育苗移栽,注意防倒。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种植。

5.浙甜11

(1)品种类型甜玉米。

(2)审定编号浙审玉2015003。

(3)产量表现2012—2013年平均鲜穗亩产904.0千克,比对照“超甜4号”增产13.4%;2014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856.1千克,比对照增产10.2%。

(4)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85.3天,比对照长2.6天;植株半紧凑,株高212.1厘米,穗位高82.7厘米,双穗率7.3%,空秆率0.8%,倒伏率6.1%,倒折率1.2%;穗长19.7厘米,穗粗4.8厘米,秃尖长1.7厘米,穗行数14.2行,行粒数36.7粒,籽粒黄白相间,排列整齐,鲜千粒重325.6克,出籽率69.3%,净穗率71.5%,单穗鲜重262.5克;可溶性总糖含量与对照相仿;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4.0分,与对照相仿;高抗茎腐病,中抗玉米螟,高感大、小斑病。

(5)栽培技术要点该品种穗位较高,一般种植密度3000~3300株∕亩,注意防治大、小斑病和防止倒伏。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浙江种植。

6.雪甜7401

(1)品种类型甜玉米。

(2)审定编号浙审玉2018003。

(3)产量表现2016—2017年平均鲜穗亩产611.1千克,比对照“超甜4号”减产21.5%;2017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673.5千克,比对照减产18.1%。

(4)特征特性两年区试平均生育期78.8天,比对照短3.5天;株型平展,叶色浓绿,株高157.1厘米,穗位高27.6厘米,双穗率0.7%,空秆率1.7%,倒伏率0.7%,倒折率0.2%;果穗较大,长筒形,苞叶中等。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穗长18.6厘米,穗粗4.7厘米,秃尖长2.9厘米,穗行数15.9行,行 粒数30.6粒;单穗鲜重202.7克,净穗率76.5%,鲜千粒重323.8克,出籽率67.0%。可溶性总糖含量44.4%;感官品质、蒸煮品质综合评分88.7分,比对照高3.7分;高感小斑病,中抗大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纹枯病。

(5)栽培技术要点加强苗期管理促早发,选择土壤肥力高、排水好的田块作早春设施种植,密度以每亩3500株左右为宜,注意防治小斑病和纹枯病。

(6)适宜种植区域适宜在浙江春季保护地种植。

猜你喜欢
穗位穗长斑病
四倍体小麦株高和穗长性状的QTL定位及其遗传效应分析
有机物料还田对夏玉米穗位叶光合性能及氮代谢的影响
大麦不同穗位粒重和淀粉含量的比较
浅析玉米小斑病流行特点及防治技术
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推介三个优良小麦品种
不同种植密度下三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变化
玉米斑病综合防治要点
不同密度下玉米株高、穗位与抗倒性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