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背景下的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2022-07-08 09:20周静
职业 2022年11期
关键词:农村经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周静

摘 要: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助推乡村加快振兴发展步伐,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农业”成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途径。广大农村充分运用互联网优势,借助互联网技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为农村剩余劳动力促就业、增创业、提收入,助力乡村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如何推动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的深度融合,为农村经济腾飞作出更大贡献,促进社会整体经济的发展,是我国大部分乡村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电子商务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的简要阐述,探析了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从明确发展方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健全配套服务等方面,就如何推动实现电子商务与农村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实现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进而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乡村振兴 电子商务 农村经济 人才培养

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比重持续增加,互联网经济的重要作用愈加凸显。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在互联网经济的巨大冲击下,纷纷与互联网融合,从而催生许许多多的新产业、新技术和新模式,使经济发展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全力以赴做好乡村振兴。从2014年开始,“农村电商”一词就被正式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党和国家对农村电子商务大力扶持,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部分基础条件好、政策力度大、创新思维强的农村地区,不断适应经济发展中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积极抓住电子商务带来的增长红利,紧紧依靠产业基础和物流条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深度融合农村产业,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迎来了跨越式的新发展。

一、电子商务概述

简单来说,电子商务是以数字化、信息化手段为媒介,通过集约化管理、市场化运作进行异地交流和交易的一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交易活动,电子商务由于其数字化和信息化的特点,使得交易更加便捷安全,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例如,在教育领域,通过在线教育平台,可以实现在线教学、远程课堂;在金融领域,可以实现网银转账、证券交易等;在医疗领域,借助远程医疗问答和预约平台,可以实现网上挂号、在线诊断等服务。至此,电子商务的适用范围已经走出实物商品的初级应用,走向更广阔的领域,它既适用于实物商品的销售,又适用于信息咨询等服务。与此同时,电子商务还具有很强的数字属性,依托其数字属性,还可以建立起完全数字化的产品和服务,如游戏中的虚拟道具交易及在线视频收费等。

二、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村电子商务是以服务“三农”为目标的电子商务新业态,即通过网络平台汇聚各种服务于农村的资源,从而拓展农村信息服务业务和服务领域,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服务。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除了最基本的能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经济收入外,最重要的是有助于增加农村人口并优化劳动力就业结构,从而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有机的、可持续的人力资源活力。

第一,农村电子商务可以为当地农民提供大量兼职就业机会。在农闲时间,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从事对文化知识要求不高的抖音等短视频直播,或者针对民宿、农家乐等电子商务配套产业进行短期或兼职就业,获取额外经济收入,优化农村区域劳动力就业结构并提高收入水平。

第二,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化发展可以为农村带来大量的人力资源。一方面,规模化发展的农村电子商务聚集区必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知识型、创新型人才,广阔的市场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吸引更多外出求学的大学毕业生回到乡村施展抱负,最大程度发挥所学专业优势进行创业和就业;另一方面,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还将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流。以前,由于农村区位劣势和产业短缺,就业岗位和收入水平远低于东南沿海城市,农村劳动力不断“脱农”向回报更高的地区和产业流动,造成越来越多的农村地区“空心化”。但随着电子商务给农村经济模式带来的转变,就业方式和收入水平必将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不用再背井离乡去谋生,在家门口高质量就业成为可能,也成为他们更好的选择,农村“空心化”问题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缓解。

第三,基于电子商务快速、便捷、广阔的信息交流属性,农村在电子商务产业的引领下,与外界电商建立的工作联系将带动人口流动与信息交流不断叠加,使得农村原有的封闭人际关系走向开放,思维不断创新,社会网络与经济网络交错融合,带动乡村经济高速发展。

三、农村电子商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措施

(一)因地制宜,明确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电子商务最为突出的优势就是网络产业的市场存在于每个角落、任何时间,这就使消费的渠道无限扩大,发展前景非常广阔。农村的交通日渐便利,产业基础非常牢固,大大降低了商务成本,再加上物流产业的迅猛发展,给农村电子商务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條件。广大农村地区政府部门,要不断强化互联网经济思维,及时了解、学习、发展电子商务这项极具活力的新兴产业,顺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潮流,积极抢抓机遇,将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作为一项战略来抓,充分发挥各自的区域特色优势,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制定好各项规划目标和支持举措,在最短的时间内发展起强大的农村电子商务特色产业,推动农村经济特色发展。

(二)转型升级,促进农村经济与网络经济融合发展

农村经济发展要积极适应与电子商务融合的发展趋势和时代要求,将网络经济发展模式有效“嫁接”到农村经济上,使二者融为一体,互相促进。大力发展工业企业B2B、农业企业B2C、服务企业O2O等新型模式,使农村产业发展不断创新和升级。一方面,不断发展农村小微型企业电子商务,鼓励、支持其向网络进军、与网络结合,逐步建立农村特色产品网上批发和分销体系,利用电子商务的有效资源和广阔市场推动农村小微型企业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产品和农贸中心电子商务,树立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积极运用电子商务平台推动农贸中心发展,重点打造符合乡村区域特色的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农产品交易中心、交易平台和交易企业,促进农贸中心不断向网络电商平台转型发展。此外,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大力宣传农村特色产业,形成特色品牌并做大、做强、做好,从而带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三)多措并举,加大农村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力度

当前,电子商务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农村电子商务经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要充分发挥各职业院校、技工院校、职业培训机构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和教育资源优势,以政府引导、院校和机构主要供给、社会力量补充的市场化、多元化培训载体为支撑,构建资源充足、结构合理的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一方面,院校积极开设农村电子商务相关专业,并与农村企业开展校企合作,为产业发展壮大提供重要的电子商务人才支撑;另一方面,职业培训机构不断加大培训力度,充分利用“互联网+职业技能培训”模式,采用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线上线下相结合等手段开展电子商务技能提升培训,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电子商务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新型农民。此外,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农村电子商务相关技能竞赛活动,促进农村电子商务人才技能水平提升。

(四)优化服务,营造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1.优化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环境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健全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政策制度体系,在税收、行政审批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建立专项资金和配套措施,使更多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农村生根发芽、发展壮大。同时,要加大对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宣传力度,搭建各级政府部门招商引资平台,吸引投资者进行农村电子商务產业投资经营,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实力,促进与网络经济的融合发展。

2.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服务体系

一方面,要推进传统运输企业不断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实现网络信息化发展。建立一批方便快捷的物流集散地,为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支持,促进农业产品更好、更快流转;另一方面,要加大农村信息基础建设力度,建立覆盖城、乡、村的农村信息网络。推动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发展,建立综合型电子商务服务企业,为农村小微型电子商务企业提供信息咨询和处理、数据管理等各种信息技术服务。

总之,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农村要积极抓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机遇,不断创新发展模式,把农村经济和电子商务充分结合起来,使其互相融合、互相促进,带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从而实现有效的、可持续的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张秀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研究——以江苏省沙集镇为例[J].电子商务,2020(2).

[2]刘智深.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辽宁农村电子商务创新发展的对策研究[J].海峡科技与产业,2021(2).

[3]覃棹.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下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电子商务,2019(10).

[4]刘茗.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与策略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21(9).

[5]王宇,丁胜.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电商的物流支持优化探究——以江苏赣榆为例[J].物流工程与管理,2020(5).

[6]顾兆姝.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推动乡村振兴——评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研究》[J].价格理论与实践, 2021(6).

(作者单位:北京市工贸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农村经济乡村振兴人才培养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