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空间服务理论及其发展范式探究

2022-07-08 04:13郭正武邱树添董巧凤
关键词:社科普及范式

郭正武 邱树添 董巧凤 陈 芸

社会科学普及基地是为公众个人或社会组织提供学习社科知识、开展社科普及活动的机构。自2012年在我国首次设立以来,已经面向社会组织或公众个人广泛地传播、推广和展现社会科学知识,成为开展社科普及的重要载体和资源,是各级社科界联合会开展社科普及的重要抓手。尽管社科普及基地(以下或简称基地)普遍建立了基本管理规范,在数量上、业务上都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新时代,许多基地在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基地作为宝贵的社科普及空间,普遍缺乏空间服务理论的深入指导。为此,本文拟引入空间服务、库伯“体验学习圈”、“SEE 体验学习”设计等理论,探索基地空间服务的创新管理和转型发展。

一、引入空间理论,推动社科普及基地空间服务转型发展

社科普及基地辐射面较大,设立范围包括文化场馆、学校、社科类社会组织、研究机构、旅游景区、企业、社区、村镇等,每一个基地都依赖一定的空间开展服务,空间已经成为各类基地的共同属性,空间理论对指导基地的发展有其意义。

空间理论不仅仅认为空间是一个具体的物质性存在,而且还是一种集合政治、文化、心理的多元素多义现象,它不是呆板的容器,个人生活和社会关系可以通过空间的构造形式、体验感觉和概念传递进行塑造。它生产社会关系,也被社会关系生产,是社会关系的“主角”。[1]由此,可以认为基地空间是由物理和精神空间融合而成,是具有可塑性、生产性、系统性和灵活性的“生命体”。说明通过空间生产可以不断完善和再造社科普及服务,也昭示社科普及基地可以通过空间重构和服务再造,为自身赢得研究和实践的发展新范式。

场所理论在空间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延续发展。场所理论界定的“场所”专指性更强,是“具有独特性格的空间”,是“通过个人、群体或文化过程获得特殊意义的地点或空间”。[2]牵涉人的概念、思维乃至具体活动。[3]场所理论尤其重视强调“人”的因素和价值,认为场所“不受地理范围的限制,而是受个人认知和价值观的影响,这些认知和价值观在场所感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Relph 甚至断言,“人的所在就是场所的所在,生活在场所中的人决定了场所的存在意义”。[5]学者们的这些观点为基地空间服务的价值取向进行了深刻的诠释,社科普及基地的空间构建和服务要以“社科知识”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特别是以“人如何获取社科知识”为中心转变,从而构建更好的社科知识情景和服务。

第三空间从另外一个维度深化空间理论。第三空间指家庭(第一空间)和办公场所(第二空间)之外的公共空间,由Oldenburg 于1997 年在其《绝好的地方》一书中提出。[6]第三空间的特征是相对自由、平等、宽松、便利,可以“让参与者在平等的社会条件下沐浴阳光”,有提供良好的心理安慰和舒适交流体验的意味。第三空间理论也给基地的空间建设和服务带来了新启示,要为用户提供“自由、平等、便利、多元、智慧、舒适”的社科普及交流学习场所。

通过以上分析,借鉴空间有关理论,确实有助于认知社科普及基地的空间属性,有利于理解当下社科普及空间重构和服务再造的价值和演化逻辑,特别是通过“社科普及传统空间的再造与调整”、“服务功能的转换”“人文精神的融入”等具体空间服务问题的研究和探索,可以为当前社科普及空间服务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范式,从而促进基地的空间服务转型,进一步凸显基地的空间资源优势,让空间愈发成为新时代社科普及的重要服务载体和资源。

二、社科普及基地空间服务发展范式的提出

借鉴空间有关理论,可以为信息社会当下的新时代社科普及空间重构和服务再造找寻一定的应对方式。对这些方式进行凝练提升,可以探索发现基于空间服务视角的特定发展范式。

(一)凸显空间环境体验设计的发展范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已经形成社科知识和数据的泛在环境,人们越来越容易且越来越多地从互联网上获取利用相关数据和知识信息,社科普及基地要思考如何更多地吸引用户问题。通过调整与再造基地空间,可以设计出精美的、凸显空间环境体验设计独特优势的第三空间,吸引和服务公众。例如,寓意文化森林的深圳图书馆,其设计刚柔并济,基于不同结构的现代感造型创造出大量的精美空间,可谓煌煌大观,极富吸引力,让这个基地明显提升了影响力。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可以成为一种发展范式。

(二)侧重服务功能调整转换的发展范式

在大数据时代,知识信息的共建共享改变了公众的信息发布、推送、收集、整理、使用的习惯,增强了用户群体的主体意识,社科普及基地顺应用户的行为习惯发展潮流,可以考虑设立共享空间。互联网的“去中心化”和多向互动交流模式,消解了社科普及知识信息的稀缺性,模糊了科普主客体之间的界限,削弱了科普人员的理论权威性,推动了知识交流的平等和开放,社科普及交流空间、学习空间可以顺应而生。基于大数据的大量社科知识、各种思想、古今中外各种文化的快速交汇、交锋、交融方式,挤兑了官方舆论的部分主导力、引领力、传播力,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境中能够让官方舆论出现一定的失势、失声、失语现象。[7]在大数据时代,公众不再单向、被动、简单地接受和应用社科知识,也不再毫无选择地认同科普人员的讲解,社科普及基地面临社科普及中的基地优势、普及的信度和效度的提高问题。管理者可以通过创意空间的设立与服务,由基地、公众、社科普及人员分别或共同创意社科普及过程和作品,产生紧跟乃至引领社会发展潮流的社科普及知识内容,重新彰显社科普及的新颖性、先进性、主导性和普及过程中的权威性。[8]由此,面对当今信息社会,社科普及基地的空间服务已经有了新的功能调整转换办法,至少包括学习空间、交流空间、共享空间、展示空间、创意空间、技术设备空间等多种空间服务方式。这些空间服务方式在有些行业(例如图书馆)已经有一定研究,例如,通过CNKI 总库进行“空间服务+图书馆”的主题检索,截至2022 年3 月底,文献量达1025 篇。同时,多个图书馆方面社科普及基地的实践表明,通过空间服务功能的调整转换可以进一步体现场所和服务的价值,相信这种以“人”为中心的空间功能的调整转换可以成为更多社科普及基地的新发展范式(简称空间功能范式)。

(三)加强空间布局与组织的发展范式

基地传统空间的再造与调整、服务功能的转换,意味着新的空间服务的融入。对各功能区进行合理、有序、科学的布局与组织,能够增强用户体验和服务。例如,在功能区布局上实行“内外分开”即内部办公和公众服务区域分开,“闹静分开”即分开“闹区”和“静区”,“远近分开”即“常用服务离用户近”和“少用服务放在远处、高处”等,“三分开”的布局方式就是一种普遍认同的空间基本组织方式。由此我们看到空间服务围绕用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行组织,加强功能分区合理布局,加大空间组织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元化和复合化,可以加强基地的需求保障,因此也可以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范式。

三、社科普及基地空间服务范式的发展思考

(一)凸显空间环境体验设计范式的发展对策

从某种意义上说普及社会科学知识是一种教育行为。关注教育的发展变化,有利于找寻更科学高效的社科普及办法。《2020 年地平线报告:教与学版》介绍了影响未来高等教育发展的六项重大新兴技术和创新实践,其中之一就是“教学设计、学习工程和用户体验设计的提升”。

近年来,教学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课程本身的设计开发,而是不断创新,甚至催生了一种学习体验头衔的设计师和学习工程师。[9]他们结合教学系统,融入用户体验、认知心理学和设计思维,融合神经科学、交互设计等多学科元素,整合形成一个跨专业学科领域、有新设计原则的——学习体验设计。[10]导致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习体验感的教学转向。基地空间服务的深化,也一样要思考这一变化。凸显空间环境的体验设计,就是重视做好用户体验学习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空间环境设计角度看,不同的空间服务功能区有各自的体验学习设计要求,比如静区可进行大开间设计、家具摆放相对固定,动区则因有噪音、人流大,空间要求相对隔离独立,家具相对轻便、可灵活组合;而且空间服务以用户为中心,从设计开始就要让用户高度参与各功能区设计。

不同的空间服务功能区也有共性的环境设计要求,甚至要进行一体化、精细化的设计,让色调、元素、形态和谐统一。为了保障环境设计的体验效果,特总结提出几点设计要求供探讨。一是审美上要把握好历史美、文化美、现代美以及自然、诗意之美。基地作为第三空间,不仅是公共空间,更是文化空间和知识空间;不仅在环境设计上要体现自然、诗意的审美,更要尊重和体现其历史与文化传承。不论设计如何时尚、科技如何发达,独特的历史印记和蕴含的特异精神文化魅力都深值敬畏、喜爱、享受和传承;因此,其空间服务要充分考虑传统、现代与时尚设计之间的平衡。二是使用上要配套舒适灵活、充满用户关怀的人文环境。如果不是肃穆庄重或者有刻意要求的场景,其空间设计要有亲和力和舒适感;即便是有刻意要求的场景,其周边配套也要人性化。三是管理上要考虑智能、科学和绿色环保。伴随着自助服务、个性化服务和各种空间功能的不断增加,空间管理日益复杂,更要求管理的集成化、科学化、智能化,以便开展集成控制、实时操作、灵活服务,更好地保障基地空间的安全性、实用性、开放性和标准化。同时绿色节能环保理念也要贯穿空间设计,让基地更多地使用节能环保配套设施、安全环保装修材料、清洁能源等,更好地利用资源,提升环境质量,推进可持续发展,营造健康的社科普及环境和氛围。[11]

(二)加强空间布局与组织的发展范式思考

空间布局与组织的发展,需要考量和遵循一定的原则。一是要因地制宜制定合理分区原则。除了“三分开”等常见的分区办法之外,合理分区可根据不同的社科普及基地、空间服务功能区的多寡、服务的常用性、推荐性、特色性等情况进行具体选择。二是空间组织的多元化、复合化原则。空间服务围绕用户的行为和需求进行组织。人性和需求的多样化导致空间组织的多元化;平等、便利、智慧、舒适的需求保障,又推动空间组织的复合化,甚至催生许多“一站式”服务模式。具体来说,可根据用户使用资源、空间、服务的路径和频率,研究用户、工作人员和技术保障流线,进行复合设计。三是开放性和灵活性原则。现代社科普及基地的动态发展要求新空间既可以按职能分区,也要具备开放性、通透性、灵活性和自主性。开放性、通透性已有较普遍认识,灵活性、自主性成为新空间设计的重大关注节点。从基础设计的角度看,当前逐步采用的“模块化”设计方法,正改变以往流行的统一柱网布局、统一层高设计、统一荷载分布的“模数式”设计。由不同“模数式”功能块组成的“模块化”设计,可以较好地保证空间的多样性组织和使用,保障灵活性、自主性要求。四是时代性原则。马克思名言:“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2]哲学与时代的关系,不仅决定哲学和社会科学普及内容的时代性,更涉及基地空间布局与组织的时代性;不仅涉及历史时代,更涉及聚焦新的时代。在突显新的时代特征、时代品质的布局上,往往更需要智慧和探索精神。具体来说,2017 年10 月18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13]基地作为推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普及的重要平台,紧跟新时代、探索新布局、形成新服务,既是课题,更是原则、使命和任务。可喜的是,目前已经形成一批探索基地布局的新时代典型经验。例如,宁德市以五个“最”,即最红(红色文化)、最优(优秀传统文化)、最古(古村落、古建筑)、最文(区域文化)、最特色(区域特色)为主要布局与组织特征,在全市打造百个新时代社科普及基地,使之成为传播新思想的“先行者”、弘扬优秀文化的“排头兵”、服务基层的“钉子户”和培根铸魂的“催化剂”,突显了新时代特色。[14]

(三)空间功能范式的升华——构建主题学习共同体

空间功能范式是社科普及基地面对当今社会主动适应公众需求调整转换空间服务功能的结果,已经初步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为了增强社科普及体验学习成效,推进空间服务理论探索超前一步、空间功能范式走深一层,拟进一步引入体验学习理论,探索主题学习共同体构建,让调整转换的科普空间加强赋能,从而进一步丰富完善基地空间服务体系建设。

体验学习的理论发展走过较漫长的历史进程。从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由经验得到知识与技术”开始,洛克、杜威、皮亚杰、勒温等人都对体验学习的阶段性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库伯则系统研究总结历史上的学习理论和策略,发现并论证了体验学习存在四种基本方式,还对其相互作用过程、组成结构进行剖析,提出了极富创造性的“体验学习圈”(见图1),最终形成程序化、科学化的体验学习理论。[15]

图1 库伯体验学习圈

尽管库伯为体验学习理论奠定了基本框架,但不难看出它是偏向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少具体的操作方法。而邓鹏等人基于“体验学习圈”提出的“SEE 体验学习”设计,进一步提高了可操作性。

“SEE 体验学习”设计的核心理念可概括为:围绕某个主题、创设支持特定体验活动的学习环境。[16]引用这一设计理念,对基地空间服务十分适用。具体来说,基地要注意设立主题学习空间。基地空间不仅要有社科知识普及的相应设施设备,还要有相应知识、技能和信息、事实甚至社会联系的支持。有场景,还要有资源,还要包括与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和环境相关的各种人际关系,即学习共同体设计。围绕某一主题、创建具体学习环境支持特定体验活动,可解决社科知识普及空间的科学性问题。关注空间服务的主要要素:即“主题内容、体验活动和学习环境”,可解决空间服务可能形式化的问题。组建特定主题的学习小组(圈)、学习共同体,有组织者、服务人员、学习者、培训者、研究者,例如社团就是一个重要的主题学习圈。这是解决空间有人用、更切实用、更人性使用的问题。

对社科知识学习者来说,主题是来源于现实生活背景中的特定问题,可超越现有学科限制。例如新型城镇化、乡村治理、困境儿童保障、医学发展的伦理界限等等。有些问题存在学科交叉或者学科的包含嵌套,且弹性很大,用一种现成的学科知识方法很难彻底解决;因此,对空间服务设计者而言,界定主题才是设计的开始,并且要注意跟随主题设计充满吸引公众学习的“套路”。这些“套路”形式可以多样,但在内容上,主要围绕库伯体验学习圈的具体体验、反思观察、抽象概括、行动应用等4 个方面展开活动,而并非只是简单的参观学习。一个功能区可以有1-2 个核心的主题学习服务,同时还要留给公众和特定学习圈自主建构主题学习的空间。基地构建主题学习圈空间服务,目的就是要大力构建主题学习共同体,乃至大力支持探究者,取得社科普及与研究的双丰收。

四、结语

随着空间服务理论的深化、学习科学的进步、设计思维的改变、用户体验方法的发展、科技手段的丰富、教学系统设计的融入,将直接推动空间实践能力的不断提升。相信社科普及基地无论是新场所建设还是旧场地改造,向高质量社会空间演变的大趋势已成必然。我们希望社科界高度重视空间的再造与调整,不断推动空间发展范式走实走深,展现新时代品质,厚植人文精神,加快空间服务转型,甚至推动一场空间革命,让空间服务成为社科普及基地转型发展的最大亮点。

注释:

[1] 闫小斌:《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图书馆服务再造探讨》,《图书馆建设》2014 年第12 期。

[2] Low S.&Altman I.Place Attachment:A Conceptual Inquiry.New York:Plenum Press,1992:65-69.

[3] Leckie J G.&Buschman J.Space,Place and Libraries:An Introduction.Westporty:Libraries Unlimited,2007:3-25.

[4] Nanzer B.Measuring Sense of Place:A scale for Michigan.Administrative Theory &Praxis,2004,26(3):362.

[5] Relph E.Place and Placelessness.London:Pion Limited,1976:35-38.

[6] Oldenburg R.The Great Good Place:Cafés,Coffee Shops,Bookstores,Bars,Hair Salons and other Hangouts at the Heart of a Community.Cambridge,MA:Da Capo Press,1997:232.

[7] [8]周良发、邓莹莹:《大数据时代社会科学普及面临的机遇、困境及对策》,《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 年第4期。

[9] Stein C.Investing in Inclusion.https://broad.msu.edu/news/invet-ting-in-inclusion/.

[10] Learning Experience Design.The Origin of Learning Experience Design.https://lxd.org/fundamentals-of-learning-experience-design/the-origin-of-learning-experience-design/.

[11] 肖珑:《后数图时代的图书馆空间功能及其布局设计》,《图书情报工作》2013 年第20 期。

[12] 陈永盛、李天慧:《哲学以世界公民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对马克思一个命题的再思》,《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 年第1 期。

[13]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 年10 月27 日,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

[14] 吴允杰:《串点成珠 福建宁德创建百个社科普及基地》,2021 年12 月25 日,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1/12-25/9637657.shtml。

[15] [16] 邓鹏、王欢:《“体验学习”教学设计研究——主题、环境与体验》,《电化教育研究》2013 年第12 期。

猜你喜欢
社科普及范式
社科成果展示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社科成果展示
社科成果展示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人文社科
天文知识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