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艺术风貌

2022-07-09 13:54赵亚峰赵亿祥
新闻爱好者 2022年6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

赵亚峰 赵亿祥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呈现出写实、浪漫与传奇的叙事特色。通过分析发现:写实叙事是电影可依附的背景和底色,浪漫叙事使电影充满理想的诗意想象和表达,传奇叙事可以有效拓展电影叙事的意义空间,此三者的多向并进构成了新时代农村题材电影多元的艺术风貌。三者的“平衡”对于把握中国农村题材电影中“教”与“乐”的关系,探索“新主流电影”创作的艺术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乡村振兴;写实叙事;浪漫叙事;传奇叙事;叙事特色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之后,一场波澜壮阔、影响深远的乡村革命在华夏大地拉开帷幕。与此同时,一大批反映新时代农村生产生活和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实践的优秀电影作品得以涌现:《十八洞村》(2017年)、《出山记》(2018年)、《平原上的夏洛克》(2019年)、《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2020年)、《千顷澄碧的时代》(2021年)、《九妹》(2022年)等。因为强烈的现实性针对性,这些影片成为中国电影图谱中一种醒目的艺术存在。与以往同类题材影片相比,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呈现出写实、浪漫与传奇相交织的叙事特色,三者之间或杂糅、或相对突出地存在于某部电影中,多向并进,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新时代农村题材电影多元的艺术风貌。关于电影叙事的基本定义是:“对人物、事物和环境作一般性说明和交待的手段和技巧。”[1]法国电影学家、现代电影语言学开创者克里斯丁·麦茨认为,电影是一种会讲故事的机器,所谓的电影手法实际上仍是电影的叙事法。[2]由此可见,叙事是电影艺术的本体性特征,对于电影表达的成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所以,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写实叙事、浪漫叙事与传奇叙事的内涵进行分析,重新审视此类电影中“教”与“乐”的关系,对于探索“新主流电影”创作的艺术出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写实叙事:电影可依附的背景和底色

孟君指出,农村电影遵循现实主义的叙事美学是自1930年代左翼电影运动开启的,其叙事方法不是“复制现实”而是“再现现实”。[3]这种传统一直被保持和继承到新世纪。写实叙事是当下农村电影叙事中最基础最坚实的依托。

(一)真实记录历史进程

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汇聚全国亿万人民共同参与,旨在推动农业农村农民与国家同步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壮举,作为从上至下的国家方略得到了逐步推进和落实,比如,201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施行等。国家这些大政方针对乡村世界产生了深刻影响,而这种真实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是农村电影写实叙事的重要内容。《十八洞村》中“种了一辈子地,竟然种成了贫困户”的杨英俊,看到自己大门上被粘贴的“贫困户信息牌”怒不可遏,其实这是国家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一个重要举措。帮助杨家的扶贫队员小龙只是全国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的代表。作為一种乡土镜像,电影的写实叙事都源于对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现实的艺术再现,创作者以大量写实性细节表现了党领导人民披荆斩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历史进程。

(二)原生态还原民生民情

首先,是对农民真实的生活状态及其环境的还原,包括对真实存在的贫困状况不回避、不修饰。如《出山记》以贵州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的石朝乡为背景,这里生存环境恶劣,悬崖小路、粗粝的食物和破旧阴暗的房屋等成为影片的主要物象。《千顷澄碧的时代》对农民的痛苦之相做了深入刻画,比如因残致贫的徐二奎目光呆滞、形容枯槁,令观者动容。其次,电影真实展示了或淳朴善良、或狭隘自私既对立又统一的复杂的农民性情,《平原上的夏洛克》中面对马贩子“仁义值几个钱”的考问时,超英做出了他发自内心的朴素选择。再次,几乎所有的此类题材电影都或多或少地使用了方言,这种“语言写实”强调和提升了乡村本色世界的质感,还原了特定地域的文化特征和人物的地域性格。从农村凋敝的外在表征到农民心底的人性之光,原生态还原民生民情是创作者贴近生活、接近真实的艺术追求。

(三)聚焦农民精神裂变

展现农民心理和精神的变化也是写实叙事的重要内容。电影对深受贫困折磨的农民希望改变命运、改变乡村落后面貌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给予了热情的颂扬,并以崇敬之心记录他们精神世界的裂变过程。《一点就到家》中李绍群的父亲老村长李德隆是一位思想保守的传统农民典型,面对飞速变化的世界他一筹莫展,叛逆儿子种植咖啡的成功终于触动了他的神经。当儿子亲自将咖啡送到家中时父子之间不仅实现了和解,也完成了一个传统农民的弃旧从新心理变迁过程的叙事。农民精神的裂变还常常伴随着激烈的思想碰撞甚至肢体冲突,《出山记》中申周一家人就是否搬迁到山外爆发了激烈的争执,导致亲情关系濒临决裂。大漆村党支部书记申修军为修公路受到村民的围攻谩骂,还挨了打。电影中,新与旧、传统与现代、开放与保守等思想矛盾交织,但农民们一旦完成思想的飞跃,又会焕发出蓬勃的奋斗精神和力量。

二、浪漫叙事:充满理想的诗意想象和表达

浪漫叙事是文艺创作的基本方法之一,也称浪漫主义,《文学词典》的解释是“一般认为它的基本原则是通过表现理想来反映现实”,[4]可见它与理想主义有着密切而深刻的联系。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浪漫叙事是对乡村世界充满理想主义的诗意想象和表达。

(一)土味浪漫

《一点就到家》《我和我的家乡》等影片有意无意植入了土味元素,充满了欢乐的色彩。“土味”是网络词汇,指的是伴随着网络短视频的兴起而流行的一类“又土又好笑”的网络产品,有学者批评其低俗,认为这是互联网时代的审美异化,也有学者认为土味视频实现了城市和农村的直接对话。但谁都不否认,乡村图景的土味与浪漫主义或理想主义的结合产生了一种奇特的效果,或幽默搞笑、或荒诞不羁。如《一点就到家》中魏晋北的眼睛被马蜂蜇过之后采用土法治疗,《我和我的家乡·天上掉下个UFO》中黄渤直接化身“土味达人”,《平原上的夏洛克》也是土味与浪漫的结合,人物粗俗的举止和他们内心的善良形成强烈反差,“而这种怪诞的组合实际想突显的又是平凡生活的本质,拒绝精英的审视,也拒绝庸俗的自扰,相比搞笑,它更多的是会心一笑,正因如此,这部电影才带给了观众情绪层次的变奏。”[5]

(二)达观智慧

“达观智慧”是电影创作者对乡村的主人——新时代的农民或乡村干部一种由衷的赞颂,创作者提取了农民生活或心理状态中积极的一面,并对其进行诗意化的加工处理,从而使得矛盾重重的现实有了浪漫主义色彩。《出山记》中的申修军是一位深谙乡土智慧的村支书,针对不同的对象他会运用不同的工作策略来应对,娴熟地调节着各种关系以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还有《我和我的家乡·天上掉下个UFO》中的黄大宝,他一方面是个有着聪明才智的发明家,另一方面在联合村长与大款欺骗电视台时也表现出高超的“骗术”——这也是乡土智慧的一种。可以看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叙事中,面对现实的困境和苦难,农民不但没有失却生活的勇气和希望,相反却以达观精神对抗生活的沉重,表现出乐观坚强的精神气质,闪现着生存与奋斗的智慧,推动着乡村面貌的改变。

(三)浓烈乡愁

乡愁是文艺作品古老而永恒的主题,当下农村题材电影通过对乡愁的浪漫叙事实现对现代人心灵的关照。如《一点就到家》抒发了一种守望乡愁、重建家园的浪漫主义理想。彭秀兵借村里广播说的话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感恩,对乡民的亲情,同时还表达了带领乡亲们致富的决心,“再也不用跑到看不到自己脚印的地方”,可见,电影所流露出的这种乡愁,既是亲情和地理意义上的,更是文化和精神意义上的,这里的“乡”不仅是物理上的村庄,也是蕴含在每个人内心深处的精神家园,《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对这一点表达得更是淋漓尽致。影片通过一个失忆的老人范老师一直“活”在过去的情节,表现的是现代人漂泊在外的心灵无法得到安顿的失落与彷徨。影片独特的“向后看”视角不仅出于商业上共情的需要,也彰显出创作者面对整个社会集体的怀旧情绪所做出的思考和回应。

三、传奇叙事:拓展电影叙事的意义空间

文学中所谓的“传奇”,就是对奇闻异事的记录与叙述,是一种具有“特异”色彩的叙事。电影承接了这种叙事技巧和风格。传奇叙事更易得到观众的掌声,因为观众希望看到不一样的乡村图景、超凡脱俗的人和事。

(一)空间传奇

乡土空间提供给观众一个“新异”的想象领域,具备进行传奇加工的可能性。第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和优美的诗意田园带来的新奇体验。《十八洞村》展现的是奇峰林立、秀水迤逦的湘西风光,独特的地域气质是空间传奇生成的重要因素,也为人物传奇和故事传奇提供了依托。第二,乡土空间经过人的创造改造,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巨大转变,这种沧海桑田的巨变蕴含着丰富的空间传奇信息。《我和我的家乡·回乡之路》中的毛乌素沙漠甚至将彻底从陕西版图上“消失”,这样的空间变换奇迹令人叹为观止。第三,新技术手段的运用使电影呈现的空间更加有想象力和超现实感,如《十八洞村》用特技制作了一只七彩的凤凰从山乡飞过,等等。这些亦真亦幻的场景既有某种隐喻的指向,也因奇特的空间营造而引人遐思。

(二)人物传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传奇人物主要聚焦在普通的农民、基层干部身上,这些传奇人士有的来自于对“真实存在的人”的加工,如《农民院士》是以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为原型;有的是将众多人物的典型事迹“集于一身”创造出的传奇人物,如《扶贫主任》中带领贫困民众“摘穷帽”的李福星。传奇人物的传奇性主要体现在对人物的人生经历传奇、拥有的独特本领传奇和开展相关工作的策略传奇等方面,从而增强了艺术形象的传奇色彩。比如《筑路之夢》讲述的是男主人公张明富致富后不忘乡亲又回到穷山沟艰苦创业20余年的人生传奇故事;《我和我的家乡·神笔马亮》中的马亮拥有“画假成真”的高超画技,他的妻子秋霞则是摔跤运动员,他们都拥有普通人所不具备的传奇本领;《农民院士》中,朱院士为了听到真实的声音用“录音笔”与大家交流的方式,体现出他为做好工作采取的传奇策略。传奇人物独特的艺术风貌和审美意蕴,彰显了电影传奇叙事的个性色彩。

(三)情节传奇

情节传奇既指农村题材电影传奇叙事中所包含的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同时也是传奇叙事情节建构的一种方法。首先,情节传奇特别注重对冒险性故事的选择,“传奇情节的主要成分是冒险”。[6]因此选择具有冒险性的故事便成为传奇情节建构的开始,借此可以营造传奇的故事氛围。《我和我的家乡·北京好人》中冒险的故事一个接一个上演:冒名医保卡、顶替抽血、假的甲状腺瘤却要进行真手术,等等。其次,情节传奇强调故事的曲折性,这是一种对事件过程进行控制的笔法,即在故事中穿插悬念、伏笔,并利用误会、巧合和反转等方式,不断制造和强化事件过程的一波三折,如《我和我的家乡·神笔马亮》中马亮为躲避秋霞追踪的片断。最后,情节传奇还体现在结局的圆满或胜利上。几乎所有的乡村振兴题材电影最后都取得了“辉煌胜利”或“阶段性成果”。传奇是大众艺术的一种内在要求,情节传奇突出的冒险、曲折等通俗化特征受到观众的认可和欢迎。

四、结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叙事呈现的是写实、浪漫与传奇的一种夹杂、融合(有时其中的一种叙事方式会相对突出地存在于某部电影中)的特色,上述三种艺术形式互相配合、各展所长,共同完成了电影的叙事表达。当然,这是一种理想的状态,只有一部分优秀的影片能达到较高的艺术境界,还有一些影片会出现三者比例“失调”而带来艺术“失衡”的问题,进而可能导致写实叙事的“失实”、浪漫叙事的“失度”和传奇叙事的“失真”等负面问题产生。怎样“调和”这个矛盾,还要从问题的根源寻找答案。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题材电影的繁荣是由两种力量共同促成的,一种力量是国家层面,具体体现在相关电影主管部门希望通过此类影片弘扬正能量,唱响主旋律,一些创作者以生硬的、模式化的操作来迎合这种要求,常常使影片陷入说教的窠臼。另一种力量是电影的市场力量,为了票房和利润对现实进行想象性“改写”,使浪漫叙事、传奇叙事突破了“再现真实”的底线。由此可见,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平衡好“主流话语”与“消费话语”之间的关系,处理好“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尤其要防止把浪漫和传奇当成生活的全部这种趋势的蔓延。可喜的是,近几年中国农村题材电影通过不懈努力,一些影片取得了艺术效果和票房的双提升,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和团结鼓劲作用。

参考文献:

[1]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8-50.

[2]贾磊磊.电影语言学导论[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1:48-50.

[3]孟君.中国当代电影的空间叙事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234—235.

[4]孙家富,张广明.文学词典[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51.

[5]高心怡.乡村的土味浪漫:《平原上的夏洛克》电影文本分析[J].大舞台,2020(03):80-84.

[6]诺斯罗普·弗莱.批评的解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69.

(赵亚峰为平顶山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主任编辑;赵亿祥为上海戏剧学院学生)

编校:王 谦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安徽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探析
美丽乡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素质提升研究
乡村振兴:从衰落走向复兴的战略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的宏观思维
基层党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思考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几个抓手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