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2022-07-09 13:47毛慧琳
民族文汇 2022年44期
关键词:美育艺术课程

摘 要:向美而行,以美育人。美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成都大学对高校美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重点任务、主要举措、组织保障等进行了全面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对地方高校美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地方高校;美育;教育改革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中国古代儒学家、士大夫及文人之美学理念,通过文字、图画、音律、诗歌等得以代代相传。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对美育教育高度重视,教育部近年来明确将美育作为“高等教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并对新时期高校美育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力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通过科学制定美育发展改革规划和实施方案,积极探索以美育人路径,开展制度化建设,创新工作机制,促进教育理念转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实现美育观念的升华,系统推进教学的内容与授课方式改革,切实做好高校美育工作。

一、成都大学探索高校美育教育路径

(一)美育课程体系建设

1.完善美育课程设置。美育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2学分方能毕业。其中非艺术类学生选修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模块不少于2学分,艺术类学生选修文化传承与写作沟通模块不少于2学分。打造公共艺术通识课程群,开设《美术鉴赏》等50余门通识选修课,以满足学生不同艺术文化学习需求。

美育课程以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为核心、以创新能力培育为重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和艺术经典教育为主要内容,打造艺术鉴赏与审美体验、文化传承与写作沟通两大通识选修课程模块。

2.深化专业教育与美育教育融合,结合各专业特色,充分挖掘专业蕴含的“美”。打造例如建筑之美、园林之美、微观之美等一系列“专业之美”精品课程。

3.推進线上美育课程建设。探索“互联网+美育”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有线上课程平台,打造一批高质量线上美育课程,使美育教育做到“线下+线上”全面结合。

4.打造校本特色与专业特色的美育精品课程。强化成都特色美育课程建设,挖掘天府成都蕴含的“美”,打造一系列“天府之美”精品课程,让学生在美育教育中感受天府文化之美、传承历史文脉、讲好成都故事。

5.加强美育教材体系建设。落实美育教材建设,充分彰显中华美学精神,依靠四川民族特色、成都地域特色的教学资源,做好教材研究、编写、使用等工作。

(二)美育第二课堂建设

1.第二课堂美育管理“学分化”。为提升学生参与美育活动原动力,参与美育竞赛(省级及以上)并获奖可获学分,纳入创新素质学分管理。参与美育竞赛及实践活动情况与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优评先等挂钩。

2.第二课堂美育竞赛“特色化”。广泛开展绘画、书法、设计、舞蹈、声乐、摄影等系列校园竞赛评选活动;开展丰富的艺术志愿服务类美育实践活动与文体活动类美育实践活动,增强学生践行美的能力。

3.开展第二课堂“品牌化”活动。通过鼓励学院形成“一院一品”美育品牌活动,积极参与美育进学校、进社区等社会服务类的志愿者活动,践行美育的社会功能。

(三)美育师资队伍建设

1.优化美育师资队伍结构。依托现有师资力量,通过“内培外引、专兼结合”优化艺术教育教师结构。聘请一批教学成果丰硕、实践经验丰富,国内外知名的美育专家学者与双师型教师开设美育公共课程与讲座。在3年内逐渐配齐所需师资,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教学与实践能力兼备的双师型美育教师队伍。

2.建立美育实践与研究中心。在团委建立美育实践与研究中心,负责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制定教学方案,落实课程教学任务。配备具有文化艺术类专业背景的专业技术教师,负责中心教学管理、师资队伍建设、场地设备、对外交流与合作等工作。

3.完善美育教师考核评价体系。加强美育师资培训,提升师资教学能力。将美育工作纳入学校相关评价体系,完善美育教师职称晋升、职业发展、教学科研成果评定、考核评价等工作机制。

(四)美育实践活动开展

1.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打造具有“成大特色”的校园精品艺术活动项目,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艺术团专场演出、校园歌手大赛、新年专场演出等传统艺术活动。

2.美育实践改革创新。创建“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校园文化活动机制;构建学校美育中心、学院、学生社团三级联动机制,打造“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文化品牌。

3.开展艺术创作推广活动。开展音乐、绘画、影视等文艺主题创作,发挥原创校园文艺作品价值,打造一批高质量、高层次、有代表性的美育成果,集中优势力量和资源进行重点品牌美育成果建设。

(五)美育实践基地建设

1.校内美育基地建设。依托学校校史馆、图书馆、传统工艺研究院、天府陶瓷博物馆、天府文化研究院、中国-东盟艺术学院系列资源,打造校内美育实践基地,实现校园艺术展览、演出常态化。

2.校外美育基地建设。深入挖掘我省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的美育功能,积极培育有四川地方特色、有影响力的美育实践特色基地,使学生广泛接触优秀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等。

(六)艺术专业团体建设

1.建设高水平大学生艺术团。打造校院两级艺术团机制,建设高水平团、普通团、兴趣团等分层分类艺术团运行体制,提升艺术水准,形成以点带面、点面结合营造多元化的美育氛围。

2.打造展演品牌活动。加强艺术竞赛活动参与度,在艺术展演活动中展现大学生风采,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早日建设成一流艺术团体。

3.提升社会服务能力。积极融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开展对口定点帮扶、社区服务等美育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

4.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借助成都“三城三都”建设,利用成都国际友城资源,积极参与国际国内艺术文化交流项目。

二、地方高校探索美育工作的启示

一是厘清逻辑发展关系,认识高校美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强化美育机制建设,加强对美育教育性质、功能、目标及存在问题的研究,实现以美育理念支撑指导美育实践,以美育实践充实反哺美育理念。二者相互交融,不断丰富美育实践理论,对促进高校人才培养综合质量提升,进而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是强化理论结合实践,探索高校美育教育开展的具体路径。第一,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全体系“大美育观”,把课程教育、理论研究、艺术实践、校园美育活动融于一体,整合不同学科、不同专业领域,共同强化美育学科建设。第二,加强课程建设,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开展美育工作需要充分运用新媒体、富媒体、融媒体等创新模式,提高美育教育效果,使美育最终“落地”。第三,传承地域传统文化,彰显本土品牌特色。扎根于时代,根植于民族,加强对民族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美育素材的挖掘,弘扬中华美育精神。

三是处理好“小美育”与“大美育”的关系,处理好美育目标与现实条件的关系,处理好美育现在与未来发展的关系,逐步将美育概念回归“大美育”本质,从顶层设计中构建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美育体系。

参考文献

[1]王利军,王婉睿. 高等学校美育现状及对策研究[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2]张俊宗. 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 2019 (Z3)

作者简介:毛慧琳,女,成都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美育艺术课程
“新美育”的内涵与实践路径探索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纸的艺术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美育教师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