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字教学中学生“量感”的培养

2022-07-11 00:51凌敏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2年2期
关键词:量感活动数学

凌敏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计量单位的数学知识很多,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对“量”的认识,教师要格外关注。“量感”是学生对“量”的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对学生学习相关知识很有帮助。为此,教师要基于学情,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联系生活实物、利用比较策略、开展实践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可视化的活动中感悟“量”,让学生在感受量和体验量促进“量感”的形成与发展。

[关键词]感量;活动;“量感”;数学

“量感”是指学生的各种感官对于物体的大小、长短、轻重、多少等量态所产生的主观感受,也是大脑在通过感官接触之后对此形成的一些直观认知。“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是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表征,对学生思维的发展、空间观念建立方面都有着重要价值。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往往会忽视对学生进行“量感”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量感”的缺失,在解题时频繁出错。鉴于此,探索以优质的感量活动促进学生“量感”的形成与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量感”的建立依赖于各种感官的协调配合,因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对物体进行不同角度的观察,如,用手触摸、用眼睛观察等,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建立起良好的“量感”。但在实际教学中,若仅靠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式,则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不妨创设一些有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进行“量”的学习和计算,帮助学生初步建立对“量”的印象,并深化对“量”的感知,最终逐渐形成清晰的“量感”。

在教学“认识千克”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比重量”的游戏,通过游戏情境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一下粉笔、书本、铅球以及书包的大小,然后,对此进行猜测和判断,“这些物品比一千克重还是轻”。有学生认为:“粉笔和铅球比较小肯定比一千克轻,而书本和书包比较大肯定比一千克要重。”也有学生认为:“单靠物品的大小来判断轻重不够准确。”这时,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用手再掂量一下这四样物品,然后进行更加准确的判断。学生在用手触摸掂量之后,最终一致认为:“粉笔、书本、书包都比一千克轻,而铅球比一千克重。”不仅得出了正确的结论,还对“一千克”的重量有了更加清晰的印象和准确地感知。教师正是通过创设游戏情境的方式,让学生在玩游戏的过程中,通过看一看、掂一掂等感官动作逐渐加强了对重量的感觉,并在对比中,让学生对量的印象由模糊逐渐过渡到清晰,从而逐渐建立起“量感”。同时,游戏的趣味性也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中,不仅获得了动手能力的锻炼,还让学生感受到了“量”的乐趣,在玩乐中获得更有效的数学学习。

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很多“量”的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联,因此,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量感”,就需要从现实生活出发,加强学生对生活中“量”的理解。教师不妨借助学生身边比较熟悉的事物,来帮助他们在脑海中初步建立起“量”的表象,再通过这样的表象逐步丰富学生对“量”的感受,加深对“量”的感知,最终建立起更加清晰的“量感”,助力学生的数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分米、厘米和毫米”等相关内容时,教师不仅需要让学生掌握使用直尺进行测量单位大小的方法,还要从学生身边举例,找到可参照的物体,来引导学生对物品产生“量”的感知。如让学生伸出手掌,告诉学生一厘米的长度大概就是指甲盖的宽度,一分米的长度大致等于手掌的长度;拿出小组准备的1分硬币,告诉学生1毫米的长度基本等于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为学生初步建立起有关长度单位的表象。随后,再进一步让学生分组找一找身边的实物,提问:“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一厘米、一分米和一毫米的?”“橡皮的高度大约为一厘米。”“笔筒的高度约为一分米。”“一张纸的厚度大约为一毫米。”……学生调动起自己的生活经验,说出了各种各样与“一毫米、一厘米、一分米”长度相似的事物,在与生活实物的比量中逐渐丰富了学生对“量”的感知,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师正是通过联系学生身边事物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量”的估测,率先帮助学生建立有关“量”的表象,随后,再利用提问的方式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认知经验,让学生在思考与估测中逐渐加深对“量”的感知,从而逐渐提升学生的“量感”,促进学生估测技能与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数学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并懂得如何在生活中进行灵活运用,这就涉及学生“数感”的好坏,而在计量单位的教学中与“数感”类似的就是“量感”。“量感”的本质是指学生在不使用任何测量工具时,对某个事物使用哪种计量单位最合适的一种主观猜测与判断。因此,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量感”的培养,可以利用比较策略来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对比中更好地感受不同的“量”,进一步掌握计量单位相关的知识,丰富学生的“量感”,提升学生的估测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量感”。

在教学“认识千米”这一课时,教师在教完相关的概念之后,可以让学生亲自去感受一下“1千米”这个“量”,如,组织学生到操场上走1千米的路,待学生走完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1千米的感受。有学生说:“我感觉1千米好远,走得非常累。”也有学生说:“我差不多花了10分钟才走完这1千米。”还有学生说:“我走了两圈半终于走完了1千米。”在这样的实践体验中,学生对“1千米”的“量”就会形成更加具体的认识。同时,为了进一步加深学生对“1千米”的感知,教师还可以采用比较策略,布置一项课后作业,让学生估测“从学校回自己家的路程有多少千米?并思考可以采用什么方法能测出真实的距离,最后,再对比一下自己的估测值与实际值之间有什么区别?然后在下节课上进行汇报”。有学生说:“我自己估计学校到我家的距离有3千米,但我使用手机地图测量后发现实际有5千米,所以我估测的少了,原因可能是我骑了自行车速度比走路的快。”也有学生说:“我估测学校到我家的距离有4千米,因为平时我差不多要花40分钟的时间才到家,但我通过家里的纸质地图测量发现实际只有3千米,我想可能是我走得太慢了。”还有学生说:“我通过数步数的方式,估计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是5千米,通过网上查询地图测量发现,实际距离也差不多5千米,我估测的还挺准确的。”学生在这样的对比体验中,自然就会逐渐深化对“1千米”这个“量”的感知。教师正是通过采用比较策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估测,让学生在测量体验中感受“量”的意义,并在估测值与实际值的比较中,逐渐加深了对“量”的感知与了解。同时,还及时纠正了学生对“1千米”的错误认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相关知识,有效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量感”,收获了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

“量感”本身不是一个明确的数学概念,它只依赖于学生的感觉,但却对学生的数学学习与思维拓展有着莫大的影响。而数学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量感”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不妨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在亲自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在大脑中建立起“量”的清晰印象,丰富“量”的体验,从而逐渐增強“量感”,加深对计量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能获得动手能力与探究能力的有效提升,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养的发展。

在教学“吨的认识”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吨”这个计量单位,教师就可以开展一项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先测量自己的体重,在测量完之后,教师再让体重为50千克的学生站出来,让其他学生感受一下50千克的重量是怎样的”。由于50千克的体重对于小学生来说已经有些超重了,因此,站出来的学生明显比较少,但它们普遍看起来比较高大壮实。这时,教师就可以向学生说明:“一吨就是1000千克,20名体重为50千克的学生加起来正好是1000千克,也就等于1吨。同学们,你们听完老师的话对‘吨’有什么感受吗?”有学生回答:“吨应该是专门用来测量比较重的物品的计量单位。”也有学生回答:“吨应该是在测量大量物品的重量时才要用到的计量单位。”还有学生回答:“吨是比克和千克更大的一种计量单位,当物品的重量无法用克或千克来衡量时,就需要用到吨了。”学生在实际的测量活动中逐渐感知到“1吨”的重量是什么样的,也认识到了“吨”这一单位的用途。随后,又在千克与吨的对比之中,逐渐掌握了其中的转化关系,为后续的数学学习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教师也正是通过开展这样的数学实践活动,更好地将抽象的计量知识逐渐具象化,让学生更加轻松地理解相关知识内涵,并进一步丰富了学生的“量感”体验,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良好的“量感”,实现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庄旦丹.如何在反复“掂”量中建立“量感”[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1,(Z2):46-47.

[2]李春英.“量感”是“量”出来的[J].小学数学教师, 2021,(Z1):47-50.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量感活动数学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兼收并蓄
依托教材培养学生量感的新视角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静待“量感”生成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