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期间战争电影与当代战争电影的对比研究

2022-07-11 00:51曲德煊赵文心
艺苑 2022年2期
关键词:文艺思想

曲德煊 赵文心

摘 要: “十七年”时期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体现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结合,充满了浓郁的诗意。当代战争电影承袭了“十七年”战争电影的优点,并在其基础上做出了新的突破,体现了大片化和人文化的新特点。论文对“十七年”期间战争电影与当代国产战争电影的美学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以期发现战争片的发展规律。

关键词:“十七年”战争电影;“两结合”文艺思想;当代战争电影;大片化;人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2017 年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中国电影中的江西苏区影像研究”(17YS07)。

一、“十七年”时期战争电影

1949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十七年间拍摄的电影,简称“十七年”电影,该时期中国电影在风格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体现了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艺思想。该时期“一扫过去中国电影侧重文艺片的传统,侧重细腻温婉哀怨的美学风格,重新树立起一种乐观、明快、激昂,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电影形态”[1]。该时期强调政治性,尤其是反映战争生涯的电影。“十七年”期间的战争电影在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下,形成了政治与美学的高度统一,通过影片的情节、人物和电影语言,直接抒发出创作者的革命情怀,对观众产生认识、教育或审美作用。该时期能创作许多优秀的战争电影,一方面因战争刚过去不久,人们还保留着对战争鲜活的记憶,在这时期拍出的电影格外生动、深刻、准确;另一方面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均以正义者的胜利告终,这使得国家、民族充满十足底气,是值得被记录的光荣历史;最后,建国初期的喜庆氛围,造就了弥漫整个社会的革命浪漫主义激情,并将其投影到电影中,以寄托情感,为英雄人物和光辉胜利高唱赞歌,形成了激情四射的时代精神。

(一)革命的现实主义:对革命战争的真实描绘

“十七年”战争电影主要是以革命历史题材和革命斗争题材为主,该年代的电影作品就像是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我们可以了解中国的战争历史,了解中国的传奇英雄。《上甘岭》《平原游击队》《铁道游击队》《董存瑞》等影片都拍摄得非常成功。在该时期的电影作品中,内容胜于形式,形象地展现了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的革命斗争史,高度的真实感是那些花里胡哨的电影技巧所不能取代的,真实的战斗场面,有血有肉的战争英雄,这样的现实性与时代感消除了观众与银幕的隔阂,感染、同化观众,从而达到巩固意识形态的作用。

《南征北战》是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的战争片,由成荫、汤晓丹联合指导,讲述了解放战争时,在华东战场上,人民解放军正确运用毛泽东运动战的战略思想,通过解放军的精密部署以及工农群众的全力配合,最后切断敌军后路,歼灭敌人的真实战斗历程。该影片在1952年春天开始拍摄,为了真实再现战斗的场景,摄制组去往青州,“几场重要的战斗均采用实地拍摄,如将军庙车站争夺战、大沙河阻击战,分别是以益都火车站和弥河为拍摄点”“为配合摄制,还调动了步兵骑兵炮兵等各种军种部队。多位青州籍的志愿老战士,当时刚从朝鲜战场撤回国内,直到现在还记得参加电影拍摄的场景。”[2]无论是场景的布置还是角色的选择,都尽可能地还原真实,将战争中的英雄人物的气质、战争场面的宏伟气势、战役规模以及战略部署等都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上甘岭》《地道战》《中华儿女》等“十七年”优秀战争电影的创作中,导演们几乎都是尽可能地还原战争场面,真实歌颂时代精神,体现出革命现实主义。

(二)革命的浪漫主义:大无畏的革命情怀与革命理想

“两结合思想”正式的提出是在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泽东倡导“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两结合”的创作理念。其实早在1938年毛泽东就提起过革命的浪漫主义思想,将“革命浪漫主义的文艺观与政治上的共产主义理想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文学的浪漫主义与当时的抗日斗争的革命形式结合在一起,不得不说,革命浪漫主义为现实主义接受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对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要求也是当时的现实主义必然要走的一条文学道路”[3]。这是最早提出革命浪漫主义,同时也是当时艺术作品创作的要求。到了“十七年”期间,革命的浪漫主义在当时拍摄的战争电影中得到了发展,创作者们总结了早期的革命浪漫主义思想,同时也为结合当时毛泽东明确提出的“两结合”理念,将革命浪漫主义渗入到影片当中。

从美学特征上来看,战争电影中革命的浪漫主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无畏的英雄主义精神。“十七年”战争电影像是一幅记载英雄的画卷,许许多多的英雄形象呈现在观众面前。他们视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具有为了革命的胜利英勇斗争、不怕困难、勇于牺牲自我的英雄主义精神。赵一曼因伤被俘,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她没有透露半个字,在临刑前还不忘跟小韩说:“明天是七一,是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日子,出去后,千万不要忘了革命。”她整理衣衫,昂首阔步地走向刑场,嘴里念着: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共产党万岁!”《赵一曼》将这位英勇无畏的女共产党员体现得淋漓尽致,激起观众们的革命情怀。《董存瑞》讲述了董存瑞从一名见习小八路军开始,经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枪火的洗礼,逐渐蜕变成为真正的革命战士的故事。在1948年的隆化战斗中,身为突击爆破队长的董存瑞为了拖延时间,减少战友的伤亡,用手托起炸药包,高喊着:“为了新中国,前进!”他毅然拉开导火线,舍身炸掉了碉堡。

第二,理想主义化的革命叙事。在战场上面对敌人,不光要凭借坚强的意志,同时还需要革命理想,这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在“十七年”期间的战争电影中,表现出很多理想化的情节:《平原游击队》中的双枪李向阳威震敌胆、《铁道游击队》中的游击队员们神出鬼没、《金玉姬》电影中金玉姬忍着病痛依然继续工作等。电影中将英雄们理想化的设定,激起观众内心无限的敬仰与赞颂,虽说真实的战争生活有着挥之不去的悲剧色彩,但革命的浪漫主义却成为一代人的精神寄托。

第三,浪漫大气的诗意情怀。革命是什么,革命是一场推翻旧社会、改天换日、焕然一新的艰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会遭受很多的苦难,因此困厄中的人往往需要一点诗意,要从精神上先战胜反动派,这样才能迎来光明。就像有革命者所认为的: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我们需要浪漫一点。战争的胜利需要浪漫的鼓舞,在电影中,导演塑造了许多身处困境但意志力依然顽强的英雄形象,人物身上的信念、毅力是观众能感受到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传达是与一定电影手法联系在一起的,它不是表现为一种抽象的理念说教,或是一般化的场景呈现,而是被具体化为一种充满激情和诗意的生动可感的声画形象。”[4]《英雄儿女》中王成独守四号阵地,被敌军包围后喊道:“为了胜利,向我开炮!”说完,他手持最后一根爆破筒,眼神坚定,冲向敌人;《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击败敌人后说:“中国的土地岂能让你们横行霸道!”还有《党的女儿》《钢铁战士》等影片中都渗透着浓浓的诗意,谱写了一首首革命的史诗。

(三)“两结合”思想下传奇英雄的群像塑造

“十七年”战争电影是一个谱写“神话”的时代,纵观这一时期的优秀电影作品就可以发现,里面的英雄人物单纯、勇敢且极具传奇色彩。该时期的战争片继承了中国电影的“影戏”叙事方法,线索明晰,干净明快,利于大众的观赏和吸收。“十七年”期间拍摄的战争电影,每部影片中塑造的人物都较多,同时在性格上也趋于相似,都有着伟大的革命斗争精神。而一些电影中的主要英雄人物,导演们往往还会赋予他们传奇色彩,《平原游击队》中李向阳队长,在接到牵制日军驻守某县城的松井部队的任务后,机智地與敌人周旋,最终克敌制胜。《上甘岭》中八连连长张忠发,率领军队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这些英雄人物的塑造更加突出地展现了以集体主义为核心、英勇无畏、奋不顾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英雄的本质就是人类面对死亡、自然、面对社会的各种异己之力的侵害、压迫、扭曲时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抗争、勇于突破而永不退缩、决不屈服的强力生命意志。”[5]“十七年”战争电影对英雄人物的传奇塑造,深深地植入每一位观影者的心中,激发出他们的崇拜与敬仰之情。

二、当代战争电影:大片化和人文化

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和逐渐完善,及在国内外市场资本的推动下,中国电影市场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当代战争电影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方面,带有一定的反思精神,从重视战争本身转而重视战争中的人性;另一方面,战争电影是国家的政治需求,是红色文化传播的需要;三方面,因时代的变化,人们对以往的战争有了新的看法,能冷静地分析战争片背后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当代战争电影既要满足国家的政治需要,同时也要增加电影的观赏性,满足观众的视觉需求,运用精良的电影制作技术,实现艺术和商业双赢。《集结号》《南京!南京!》《血战湘江》以及近年来创作的《八佰》《金刚川》《长津湖》《狙击手》等优秀影片,导演通过对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等重要战役的描写,用影像的方式回忆历史,讲述战场的残酷,让后代铭记历史、反思战争、致敬先烈。

(一)大片化

2002年,张艺谋导演的《英雄》问世,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大片时代”。国产电影走向“大片化”,一方面,在经济的推动下,中国电影有机会学习到好莱坞大片的技术经验和商业美学原则,使中国电影在技术上作出了较大的突破,实现了电影艺术与技术的两结合;另一方面,“大片”始终离不开“大”这个字,大导演、大明星、大制作、大场面等。国产大片遵循“大”的原则,电影的制作和宣传方面做到了高额的投入,豪华的明星阵容为电影带来了舆论热潮,使电影更具影响力。三方面,国产大片要在学习好莱坞大片模式的基础上,了解中国的本土文化、本土价值以及本土观众的心理结构,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式大片”,如古装武侠动作大片、主流大片以及国产魔幻大片等。这些本土化的电影叙事风格使国产大片取得了口碑与票房的双重肯定。

当代战争电影在“大片化”的推动下,也创作了许多的“战争大片”。“2007年《集结号》的上映,成为了战争电影真正在市场票房意义上的破冰之作” [6]《集结号》累计票房高达2.10亿,在同年仅次于《变形金刚1》的票房。该电影获得的成功离不开独特的叙事视角与艺术风格,也离不开后期得力的商业宣传。冯小刚导演在拍摄方面有较高的要求,电影中场景的布置、烟火、道具等都聘请了国外较为成熟的制作团队,真实地还原战争场面,包括演员的面部妆容,以及受伤的特效妆都绘制得惟妙惟肖,表现出战争的残酷,让观众身临其境并进行反思。当代战争题材的电影大部分是对历史真实事件进行改编,这样的主流无疑是观众喜欢的,具有较大的社会影响力。国产大片“不能完全照搬好莱坞的模式,而应该要大力发展主流大片,以适应中国特色电影的产业道路,并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目标”[7]。“战争大片”是对历史战争叙述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制片技术,辅助影片叙事,实现艺术与商业之间互利共赢。战争电影“大片化”的转变是一个良性的循环,依靠“大导演+大投资”的保障,才能制作出场面宏伟、视觉刺激的“大片”,达到完美的艺术表现效果。如《八佰》由管虎导演,黄志忠、姜武、张译主演,票房累计31.11亿;《金刚川》由管虎、郭帆导演,张译、吴京、魏晨主演,票房累计11.27亿;《长津湖》由陈凯歌、徐克导演,吴京、易烊千玺主演,票房累计57.75亿等。

(二)风格多元化

当代战争电影在以战争为主的叙事中,加入了爱情、喜剧、荒诞等元素,使战争电影在风格上达到多元化的效果,拓展了战争电影想要表达的真实含义,使观众更好地从电影的故事中进行反思。管虎拍摄的《斗牛》是一部具有黑色幽默风格的战争电影,讲述了抗战时期,一头共产党留下的奶牛与一名照看奶牛的农民牛二共生死的故事。牛二在乱世中拼死保护奶牛,可到了最后奶牛并没有还回去,一人一牛又重新回到了后山“相依为命”。这样的结局,展现荒诞性的同时也从侧面烘托了战争的残酷。张艺谋导演的《狙击手》是一部有着文艺片风格的战争电影。影片以人为本,讲述了中国志愿军在敌我军备力量悬殊的境地下,与美军狙击小队展开殊死较量的故事。电影通过对五班狙击小队人物之间叙事的描绘,展现了战友之间的默契与情意,凸显了中国军人的智慧和勇气。从当代多部战争电影中可以看到,多元化的类型设置,使战争电影在情节的设置上变得更加丰满,在更受观众喜爱的同时,将观众带入历史的长河中,感受一场真实且极具教化意义的“战争之旅”。

(三)人文主义情怀

新世纪战争电影中,将英雄人物设置为普通战士的形象,突出其平民化。他们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作为“人”的属性,既要积极战斗也要珍惜生命。与早期战争电影中的人物刻画不同,当代战争电影会为电影中无畏死去的生命惋惜,展现出浓厚的人文主义情怀。如在 《八佰》中,战士们拿着炸药包往下跳与敌人同归于尽,牺牲前,他们一个接着一个报出自己的姓名、亲人的名字和出生的家乡,然后纵身跃下。笔者相信,看过《八佰》的观众一定会被这段情节所感动。在敌人面前,他们是英勇的战士,而在家人面前他们也不过是一个普通人。《狙击手》中的大永,面对拥有先进武器的美国狙击手们,他会紧张,也会害怕;在看到队友一个个牺牲时,会很悲伤地为他们流泪,突出他感性的性格;同时他又擦干眼泪与敌人奋战到底,最后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败了敌方的狙击手,拿到情报。当代战争电影将人物圆形化,将人物身处战场上内心的变化体现得淋漓尽致,表现了深刻的人文情怀,更好地展现了战争片的艺术张力。

(四)战争背后的政治意义

我们说一部电影最难得的是理解其背后真实的含义,战争电影也不例外,除了电影语言给观众带来的战场上壮烈壮美的视觉冲击外,战争背后的政治意义是最重要的。在2013年8月19日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说:“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必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激发全社会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当代战争电影的拍摄上映是响应国家政策,传播正能量,呼吁大众树立正确的战争观,同时也具备很高的票房价值。

2021年9月30日《长津湖》上映,累计票房57.75亿,思想教育功能和市场价值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所有观众都被电影里志愿军们钢铁般的意志打动。该片以抗美援朝战争的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抗美援朝战争是立国之战,它的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这才是《长津湖》枪林弹雨的背后想要向观众传达的政治意义。

三、当代战争电影对“十七年”战争电影的发展进化

通过对“十七年”战争电影与当代战争电影美学特征的分析和梳理可以发现,当代战争电影是在承袭“十七年”期间优秀战争电影特征的基础上,运用新的电影制作技术以及新的美学思想,对“十七年”战争电影的发展进化。

(一)技术上的革新

当代战争电影在画面的特技制作上相较于“十七年”期间的战争电影更为先进。受到国外电影特效技术的影响,中国在新世纪后也对电影后期技术进行了学习与研究。“实地取景+后期特效”能更真实地还原历史战争场面,满足大众的感官性和直观性需求,提升电影的真实感。电影《金刚川》里面的美国飞机,为了达到更好的效果,剧组先在棚内用模型拍摄,再用CG技术进行优化,这才做出了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F4U型号飞机。而“十七年”期間的战争电影受限于资金和技术,“再现战争场面的烟火特技镜头不能满足大银幕再现战争的需要”[8]。影片里大规模战争场面难以进行影像化表达,降低了战争片的影像魅力。

“十七年”战争电影不能真实地展现战争的残酷,一方面因为技术水平落后,不能通过特效还原战场;另一方面是为了迎合当时的社会意识形态,影片要努力地避免拍摄中国军人受伤的场景,必须保持革命的乐观精神,为观众呈现出战无不胜的军队形象,展现胜利的一面比展现失败多。而当代战争电影因观众欣赏水平的变化,对大场面的需求,促使战争电影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达到技术与艺术的高度融合。

(二)电影美学与思想上的多元化

“十七年”期间的战争电影在表现形式和美学特征上与当代战争电影相比较为固化。“‘十七年’电影和政治结下不解之缘,在政治和艺术的夹缝中生存,导致电影未能摆脱历史局限”[9],使该时期电影形成了敌远我近、敌暗我明、敌俯我仰、敌小我大的美学风格。没有正视历史,反而将战争浪漫化,稀释了战场的残酷、人性的复杂以及战争对人民带来的痛苦,过于理想化。

当代战争电影创作者能正视历史,表现出一定的反思精神。“优秀的战争电影应该具有一种直面战争创伤的勇气和一种真正能讲述和再现战争历史的勇气。”[8]当代战争电影摆脱以往的政治束缚,在表现形式与美学上更加多元化。如《血战湘江》敢于表现失败的战役,拓宽了战争电影的表现范围,其目的是吸取经验教训,为观众树立正确的战争观,起到教育意义。该片讲述的是1934年红军在湘江上游与国民党军苦战,最终强渡湘江,在突破了国民党第四道封锁线的同时,中央红军也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影片真实地还原了历史,血腥残酷的战争场面警醒着每一位观众,不是每场战争最后的结果都是好的,只有从惨痛的教训中不断寻找正确的方向,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八佰》讲述的是一支国民党军队固守四平仓库,在与日军人数悬殊较大的情况下,顽强阻击日军数日的故事。像《八佰》这类以国民党军队为正面表现对象的战争电影,在“十七年”期间的政治意识形态下是不可能出现的。而当代战争电影进行了题材突破与美学转变,更加表现出正视历史的勇气和视野。

四、结语

继承红色文化传统是我们思想领域举足轻重的大事,而革命战争题材的影片是重要的承载者。无论是“十七年”战争电影还是当代战争电影,都展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同时对英雄人物的刻画也充满着激情与诗意。随着时代的进步,新世纪的人们对战争电影的感受不再像往常那样“理想化”,而是有了更加真切、敏锐的思考,技术上的进步也弥补了“十七年”战争电影缺失的观赏性。因此,“十七年”期间的战争电影与当代战争从整体上看,既一脉相承又各有千秋。

“十七年”战争电影与当代战争电影的主题都是为了呼吁人民群众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展望未来。笔者相信,在未来的电影市场的推动下,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优秀的战争题材电影出现在大荧幕上,呈现革命的主旋律。

参考文献:

[1]曲德煊.“十七年”的传记意识与传记电影[J].当代电影,2013(10).

[2]刘珍实,张超.忆《南征北战》在青州拍摄[J].春秋,2017(5).

[3]卜凌云.英雄时代的诗学理想——毛泽东革命浪漫主义革命观的嬗变[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5).

[4]石川.政治·影像·诗意——1949—1966年的中国电影[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2.

[5]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3).

[6]索亚斌,姜鹏亮.沙场秋点兵——新世纪以来中国电影检视[J].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6(3).

[7]刘帆.中国式大片的发生与发展研究[D].上海大学,2014.

[8]梁桂军.记忆碎片化及去历史化——新世纪中国战争电影反思[J].当代电影,2018(4).

[9]焦素娥.神话·史诗·传奇——新中国战争电影回眸和反思[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

(责任编辑:万书荣)

猜你喜欢
文艺思想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的历史探索
五维一体:中国共产党文艺指导思想的理论逻辑
张闻天的文艺思想初探
李广田文艺思想研究
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两个理论支点
浅析奥古斯丁《忏悔录》中的文艺思想
习近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浅析毛泽东文艺思想主要内涵
老子古今观念下的道论思想与文艺思想